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历次考试中差不多占据试卷的半壁江山。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然而,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具体做法很容易陷入误区,他们在阅读教学的操作过程中常常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下面,笔者简单地谈谈初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教师不能以讲代读,要做到少讲多读
有些阅读课,教师在学生没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就开始对文章的结构、内容、主旨等反复地进行讲解,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就用自己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读书和理解,剥夺了学生对课文感受的权利。这种喧宾夺主、注重分析、忽视学生感悟的错误做法,把阅读教学看成是教师单向的传授活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少讲多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要求,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教师要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熟读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将“读”贯穿始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新意,而且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如齐读、默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等。
二、课堂上不能蜻蜓点水,要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即:要让学生能够读得懂,并能积累较多的语言,以至能说会写,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可是,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还没有读完的情况下就急于讲解。如: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故乡》一文时,要求学生速读全文,同时提出了三个问题。结果只花了两分钟时间就开始提问。大家都知道,这篇小说很长,两分钟怎能读完?还要解决三个问题,怎么可能?这节课学生并没有领会文本的内容,只好云里雾里,越听越不明白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者思路和文本价值取向,有根有据地说话,以避免学生养成浮光掠影地读书的坏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默读、诵读的训练,给学生恰如其分的阅读方法指导,及时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让他们在读中学会理解、感悟,使其在文本海洋里自由地遨游。
三、课堂不能放任自流,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讨论,错误地认为:课堂上只要有讨论,就是现代学习方式,就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于是一上课就把大量的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这种缺乏启发引导、放手听凭学生讨论的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他们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结果由于一些问题过于简单、浮于表面,课堂讨论看似热闹,却没有实际效果。这种专为讨论而讨论的教学,课堂乱如一锅粥,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领悟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比如:学完《范进中举》,很多学生心目中,有的只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他的感悟体验一概没有。我们要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发他们对于自然、社会及人生的感悟,使阅读教学“源于文本”而“高于文本”,真正使学生达到创造性阅读的较高境界。
四、多媒体教学要使用适度
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宽广的信息来源、直观形象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画面。不可否认,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能够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让我们得心应手地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但有的教师认为,只有运用多媒体课件,才能体现新课改,于是就大量运用多媒体,以观察视觉形象代替文本阅读。如:一位教师在教《杨修之死》一课时,就让学生观看视频《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情节达十几分钟。再如:另一位教师执教《苏州园林》一文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十幅苏州园林的图片和介绍苏州园林的专题,学生从中领会到园林的图画美,但终究没弄懂课文究竟用什么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这种以视听享受、图片欣赏代替阅读的做法,表现看起来生动形象、气氛热烈,但剥夺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延误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提高认识,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不要一味地追求其形式、摆花架子,而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方面,优化阅读教学。
五、不能忽视对语言的揣摩和学习,注重品读语言美
语言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脱离语言的教学都是被架空了的空中楼阁,毫无意义。现实中的阅读教学,往往非常重视对文章内容的探讨,忽略了对语言的揣摩和学习。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该在教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上花时间,这样做没有新意。的确,一些观摩课和优质课,在学生刚读完一遍课文,就直奔主题,开始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课文还没真正读懂,就开始了下一个环节——拓展延伸,整堂课热闹非凡、你来我往,真可谓花样频频,但丝毫没见到对字词的推敲及语言的揣摩。
课文中的很多语言,意蕴隽永、内涵丰富,或明丽奔放,或厚重凝练,或简洁明快,或朴实通俗,品之使人如饮醇酒,赏之使人如沐春风。因此,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反复揣摩这些语言,使其领略到汉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种种妙处,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体味到人生的哲理。
总之,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一、教师不能以讲代读,要做到少讲多读
有些阅读课,教师在学生没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就开始对文章的结构、内容、主旨等反复地进行讲解,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就用自己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读书和理解,剥夺了学生对课文感受的权利。这种喧宾夺主、注重分析、忽视学生感悟的错误做法,把阅读教学看成是教师单向的传授活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少讲多读”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要求,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教师要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熟读和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将“读”贯穿始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读出新意,而且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如齐读、默读、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等。
二、课堂上不能蜻蜓点水,要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即:要让学生能够读得懂,并能积累较多的语言,以至能说会写,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可是,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还没有读完的情况下就急于讲解。如: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故乡》一文时,要求学生速读全文,同时提出了三个问题。结果只花了两分钟时间就开始提问。大家都知道,这篇小说很长,两分钟怎能读完?还要解决三个问题,怎么可能?这节课学生并没有领会文本的内容,只好云里雾里,越听越不明白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作者思路和文本价值取向,有根有据地说话,以避免学生养成浮光掠影地读书的坏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默读、诵读的训练,给学生恰如其分的阅读方法指导,及时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和引导,让他们在读中学会理解、感悟,使其在文本海洋里自由地遨游。
三、课堂不能放任自流,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有的教师热衷于让学生讨论,错误地认为:课堂上只要有讨论,就是现代学习方式,就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自主、合作、探究”,于是一上课就把大量的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这种缺乏启发引导、放手听凭学生讨论的做法,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他们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五花八门的问题,结果由于一些问题过于简单、浮于表面,课堂讨论看似热闹,却没有实际效果。这种专为讨论而讨论的教学,课堂乱如一锅粥,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领悟教材,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与学生实际相符合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比如:学完《范进中举》,很多学生心目中,有的只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他的感悟体验一概没有。我们要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发他们对于自然、社会及人生的感悟,使阅读教学“源于文本”而“高于文本”,真正使学生达到创造性阅读的较高境界。
四、多媒体教学要使用适度
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宽广的信息来源、直观形象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画面。不可否认,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能够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让我们得心应手地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但有的教师认为,只有运用多媒体课件,才能体现新课改,于是就大量运用多媒体,以观察视觉形象代替文本阅读。如:一位教师在教《杨修之死》一课时,就让学生观看视频《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情节达十几分钟。再如:另一位教师执教《苏州园林》一文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十幅苏州园林的图片和介绍苏州园林的专题,学生从中领会到园林的图画美,但终究没弄懂课文究竟用什么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这种以视听享受、图片欣赏代替阅读的做法,表现看起来生动形象、气氛热烈,但剥夺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延误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提高认识,适度地使用多媒体,不要一味地追求其形式、摆花架子,而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方面,优化阅读教学。
五、不能忽视对语言的揣摩和学习,注重品读语言美
语言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脱离语言的教学都是被架空了的空中楼阁,毫无意义。现实中的阅读教学,往往非常重视对文章内容的探讨,忽略了对语言的揣摩和学习。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该在教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上花时间,这样做没有新意。的确,一些观摩课和优质课,在学生刚读完一遍课文,就直奔主题,开始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课文还没真正读懂,就开始了下一个环节——拓展延伸,整堂课热闹非凡、你来我往,真可谓花样频频,但丝毫没见到对字词的推敲及语言的揣摩。
课文中的很多语言,意蕴隽永、内涵丰富,或明丽奔放,或厚重凝练,或简洁明快,或朴实通俗,品之使人如饮醇酒,赏之使人如沐春风。因此,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细细品味,反复揣摩这些语言,使其领略到汉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种种妙处,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体味到人生的哲理。
总之,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