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课程标准下课外阅读的有效方式,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而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可以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图书角的建设,使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上课时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有一个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帮助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们要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尤其是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不允许有一次违反,不允许学生有一次后退。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书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便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推荐课外书要考虑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金色童年》、《校园趣事》等,这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感到十分亲切,因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当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活动或不良的思想倾向时,我就找些相关的书籍进行思想教育动员。例如:广播操比赛快到了,结合集体训练,选择《长征故事》、《卧薪尝胆》这样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学生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参加大队委竞选等等,适时选择一些动人篇章让学生阅读,学生就会热情高涨。如果一篇文章能使阅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话,文章对人的影响将会是持久而深远的,不仅内容可能终身难忘,而且有关语言也可能终身难忘。
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和认知水平,强调孩子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但在指导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的喜好为主:教师认为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值得阅读,便布置学生去阅读,而且采用统一的方式(如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进行检查,并未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没有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体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随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不断反思,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指导的弊端越来越清晰地显露出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也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教师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
六、搭建展示平台,提高读书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增强阅读实效,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举行“我喜爱的名言”交流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举行“名人故事会”,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办班级“课外阅读报”,刊载美文佳作,选登优秀读书笔记,使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写稿,乐此不疲,热情高涨,读写能力得以增强;让学生参加“读书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等各种读书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读书、交流、展示的积极性;根据学生表现,每个月组织评选一次“明星家长”,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并颁发奖状,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由于在阅读的每一环节,我都关注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大多数同学踊跃阅读,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作品也开始优秀了,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我喜欢,我阅读”。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更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诸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四期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可以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图书角的建设,使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上课时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有一个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帮助学生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有的喜欢名家名著,有的喜爱科普作品,有的迷于军事知识,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我们要放低要求,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课外阅读益处很多,但开卷未必有益。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尤其是孩子,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著来滋养,心灵会日渐纯净,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不允许有一次违反,不允许学生有一次后退。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书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便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学生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推荐课外书要考虑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金色童年》、《校园趣事》等,这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感到十分亲切,因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当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活动或不良的思想倾向时,我就找些相关的书籍进行思想教育动员。例如:广播操比赛快到了,结合集体训练,选择《长征故事》、《卧薪尝胆》这样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学生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参加大队委竞选等等,适时选择一些动人篇章让学生阅读,学生就会热情高涨。如果一篇文章能使阅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话,文章对人的影响将会是持久而深远的,不仅内容可能终身难忘,而且有关语言也可能终身难忘。
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和认知水平,强调孩子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但在指导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的喜好为主:教师认为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值得阅读,便布置学生去阅读,而且采用统一的方式(如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进行检查,并未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没有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体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随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不断反思,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指导的弊端越来越清晰地显露出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也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教师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
六、搭建展示平台,提高读书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增强阅读实效,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举行“我喜爱的名言”交流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举行“名人故事会”,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办班级“课外阅读报”,刊载美文佳作,选登优秀读书笔记,使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写稿,乐此不疲,热情高涨,读写能力得以增强;让学生参加“读书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等各种读书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读书、交流、展示的积极性;根据学生表现,每个月组织评选一次“明星家长”,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并颁发奖状,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由于在阅读的每一环节,我都关注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大多数同学踊跃阅读,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作品也开始优秀了,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我喜欢,我阅读”。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更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诸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养,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