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高低分作文实例分析(湖南卷)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导入】
  2008年高考语文湖南卷作文题,着实让广大考生伤了一番脑筋,一些平常基本功不错的考生出现了“意外”情况,没拿到理想分数。“痛”定思“痛”,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以及应变应急、创新能力的问题,确实还需教者细细思量。下面选两篇考场实录实分作文,分别进行分析。两篇选文题目相同,审题立意相同,使用的部分材料也相同,语言、文体、结构均没有问题,但在材料使用、主题挖掘、逻辑思维等方面却有高下之分。
  文一:距离产生美
  你站在地上看月亮,纯洁如百合,明亮剔透,让人联想到羞花闭月的嫦娥仙子。可是,只有真正到过月球的人才知道,其实,月球正和地球一样,有尘埃,有石渣,有……
  因为人站在地上离月球很远很远,所以,人不能看到月球的尘埃小石渣,只能看见她在夜幕下闪闪发光的美;因为人站在月球上,所以知道月球她其实不是那么美,这就是距离,距离让我们发现了美,发现了丑。
  常常站在四楼走廊上看教学楼前坪,前坪因用瓷砖覆盖,所以小草们只能从其间缝中伸出它们小小的可爱的脑袋。每到春天,那些小草们从大地中抽出自己的身体,抬头向太阳公公微笑,春风一阵阵地吹来,小草们随之有节奏的舞蹈着,像是在为自己能钻出大地而兴奋,为自己能迎接风吹雨洒而激动不已。一片片绿色让人感觉到小草们的活力,就好像也给发现它们的人以活力,勇敢地冲刺生活,冲刺未来。
  一不小心,走到前坪,发现原来在四楼看见的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了稀稀疏疏的几颗草芽,让人感觉有点失落。那绿色的美到哪里去了呢?转而突然明白了什么,快速跑到四楼。是的,那绿色的美又回来了,回到我的心上,这就是距离的概念。置身太近,它的美不见了,置身很远,它的美又重现眼帘。
  其实,距离并不仅存在于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也存在距离,而且,有些距离能让人发现对方的美。
  一对好朋友,每天同进同出,每天说说笑笑,每天相互关心,她们的友谊已经进展到对对方的关怀与照顾是自然的,是应该的,也在时光的流逝中形成了习惯,并未发觉这其中的美。有一天,因为点小矛盾而发生了一点小争吵,因为小争吵而互相不理睬对方,也在这其中,她们才真正明白对方的好,对方的美,然后复合。因为距离近,她们没有发现她们自身及对方的美;因为距离远,她们发现了美,发现了属于她们的美。
  距离,可以是物与物之间实际的距离,也可以是心与心的虚幻的距离,不管是实际的,还是虚幻的距离,都有可能让人发现其中存在的美。
  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时需要跳出这一事物。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所以,请适当地保持距离,去发现更多的美吧。
  【评点】本文以“距离产生美”立意,切合题意中“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这一命题,得出“适当保持距离,去发现更多的美”的结论,中心较明确,但论证事例不够精当,表现力不够强,文章用了“看月球”的例子,阐述了远看近观的不同效果,但缺乏必要的深入分析,说理单薄;“四楼看绿”的材料仅可看作是对作文材料“韩诗”的扩写,没有深入的论述;“一对好朋友”的材料,欠具体典型。但文章内容还是较充实,议论文体特征明显,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发展等级从“揭示因果关系”方面给4分。综合评分:内容21 表达20 发展等级4=45分。
  文二:距离产生美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这样写道,而海棠本来便是日夜开放,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便可以产生出别样的美感呢?
  那便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那近在咫尺的美却悄然溜远。而当我们退一步,保留那与海棠花的距离,便会如川端康成一般领略到不一样的美丽。
  距离为何产生美呢?大概是由于距离让人可以宏观地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
  在美国登月之前,中国早已流传着嫦娥奔月等关于月亮的美丽的传说。然而,当宇航员带回来几块冰冷的石头,发回几幅月球“满目疮痍”的图片,童话、传说便不复存在了。从此,人们说起月亮,脑海中只会浮现出一个荒凉的大球,而不再有玉兔、广寒宫与吴刚了。
  远观月亮,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观月球,人们得到的却只有几块冰冷的石头。这便是距离的奇妙作用吧。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退出来去体会被忽略的美呢?
  人是不可能说突然集体移民月球,在月球远望家园,然后去感受什么不同的美丽。此处距离便是心灵的距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心灵总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所以我们要与功利保持距离。
  当我们不再为考试的分数而学习时,我们会发现书本中的知识是如此有趣;当我们放慢上班、上学的脚步时,你会发现街边苍翠的大树多么富有活力。
  生活中处处皆诗意。人们缺乏的便是适宜的距离。
  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保持与外物的距离,我们会发现天空,是给了我翱翔的渴望的天空;大地,是承载着万物的大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
  让我们退一步,保持适宜的距离,身边的美好就会纷纷呈现。
  【评点】文章从《花未眠》这一实例切入,确立“距离产生美”的立意,紧扣材料,提出“保持适宜的距离,身边的美好就会纷纷呈现”的观点,符合题意,中心突出。作者也使用了“看月球”的材料,但分析论述中注意将问题引向了“距离让人可以宏观地把握事物,更重要的是距离带来了未知的神秘,引发了人们的美好幻想”的深度分析,合理解释了“距离产生美”的原因,然后又阐述如何保持距离。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材料使用简洁,分析精练,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议论文体特征明显,语言顺畅,表现力强。综合评分:内容25 表达25 发展等级10=60分。
  [作者通联:湖南浏阳市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体。它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个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叙事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叙事性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仅是对于教材中所选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也不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而是依据相应的教材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选择与整合,力求在课堂上做到有一定目标、成相应体系的“有所得”。  目前,叙事性散文教学内容
有论者尖锐地指出:史铁生的眼泪使苏东坡的旷达显得浅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但不可否认,同属于困境中的突围,相较于苏东坡,史铁生所历经的心路也许更其艰难,且在对普通众生的精神引领方面更富价值和意义。  原因在于他们各自所面对的困境性质不同,能作的选择也不同。苏东坡所要面对的是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他的进退用藏,得意失意,是在自身生命与外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展开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的最大悲哀在于自我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课程内容的确定是指依据特定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它是课程编制的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方法、展开语文教学的前提。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家普遍认识到,建构明确、合理的语文课程内
“语文课堂陶冶式教学”是一种以立德审美为旨归,在课堂上利用美的媒介,创设教学情境和氛围,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审美体验,注重审美情感陶冶和学生心灵建构,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课堂教学。山东平邑一中范佳华老师多年来致力于语文课堂陶冶式教学的探索,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与高度评价,曾获得省市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全
张孝祥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宋朝廷国运衰微,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国家划江分冶,江北是饱受金人蹂躏的中原遗民。张孝祥《六州歌头》一词写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二月间。此前一年冬季十一月初八,金主完颜亮与宋会战于采石,金大败,完颜亮东下扬州被部下所杀,南宋小朝廷才转危为安,得以喘息。闻听采石大捷的消息,张孝祥喜悦欲狂,赋词一首《水调歌头,庞佑甫闻采石战胜》,表达壮怀激烈和忧国忧民的爱国
语文教育在耕作自己田园的同时,也要仰望理论与信念的星空。生态学就是目前理论发展中的一颗星星或者一团星云。目前的生态学已经走出生物学、环境科学的范畴,超出“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运用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走入了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领域。  西方的“生态课堂”理论经历了“课堂的自然生态、课堂的社会生态、课堂的制度规范生态”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生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基础,它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学、哲学等一样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①。但在我国语文教育中,以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推介《阅读与阅读教学:心理学视角》和《论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与阅读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是人教版金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古文。在文中第一段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此说。大概缘此,编写者在课后练习第三题中设置了“愚公谷典故”选文。这样本是对文章理解以及扩充学生视野有所帮助,但是却由于一些原因使这道练习的设置减色不少。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浅谈拙见。  原因一:这道练习题——“将下面一段古文译成现代汉语”,窃以
在备教《老王》一文时,笔者将文章一连看了几遍,越看越觉有深意。文章平静似水地叙说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却描摹出了老王最具风采的性格侧面,立起了一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有意无意间“带”出了一个时代的影子。这篇作品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完全得益于杨绛的语言艺术。对此,笔者列举文章中一些看似简约清淡,实则精彩而有深意的语言范例略作阐述。   文章第一小节中“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一个“常”
记不清是怎么开始与邹贤敏老师交往的了,那些细节,当时的情景,竟至于模糊。大概那时还年轻,评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没有论文,于是,课余我就把自己和学生做的活动、教学上的一些体会写出来,寄出去。记忆中,真正直接给我回信的就是湖北大学《中学语文》的邹贤敏老师和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李发舜老师,而与邹老师的书信往来又最为频繁、长久。或许是天性敏感,从邹老师的来信中,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一颗真正关切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