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背后的精彩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备教《老王》一文时,笔者将文章一连看了几遍,越看越觉有深意。文章平静似水地叙说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却描摹出了老王最具风采的性格侧面,立起了一个“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有意无意间“带”出了一个时代的影子。这篇作品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完全得益于杨绛的语言艺术。对此,笔者列举文章中一些看似简约清淡,实则精彩而有深意的语言范例略作阐述。
   文章第一小节中“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一个“常”字,看似平平常常,但在周围人都不愿搭理老王,不愿坐他的车的陪衬下,杨绛的这一稳稳当当、气定神闲的“常”坐就显得特别难能可贵了,突显了她的善良。而在第六小节中杨绛又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由开始的“常”坐到此时的“不敢坐”,看似矛盾,实则无意间“带”出了一个时代的影子。因为“文革”开始了,知识分子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而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坐人力车也被视为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因此,杨绛不敢“坐劳动人民拉的车”,不敢“骑在人民头上”。读及此,我们会觉得杨绛的散文,外表平静,但文中有刺,刺得人隐隐作痛,这“刺”是对那特定年代的讽刺。
   文章第二小节中“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了,老王成了单干户。”“组织”一词乍看没什么特别,但仔细咂摸,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汇。20世纪50年代,“消灭私有制”,连个体劳动者也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而老王因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成了单干户。成了单干户的老王常有一种失群落伍的惶恐,老王心中的孤独恐惧感可想而知。但正因为他是“单干户”,没有组织的指引,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出自他纯朴善良的人品,是自愿自发的。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里,大多数人都对杨绛一家避之唯恐不及,老王却真诚地将杨绛视为自己的亲人,他遵循着一个普通劳动者最真实的内心,不求回报地对杨绛一家好。老王的这种善良可说是人性中最真实、最纯朴的一面,突显了普通人对道德,对社会良知的坚守。
   文章第三小节中“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粗读之,很难理解为什么后者是更深的不幸。细品之,幡然醒悟。前者是说他因“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这种不幸充其量只是由于生活上的贫困所致,后者却说他“得了恶病”瞎了一只眼,而这一说仅仅是一些人无凭无据的瞎揣测而已。文中这样说道:“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大约”一词足以说明是他们的无端揣测。那这些人为什么会说他是“害了恶病”才瞎掉一只眼呢?细推原因,只能是老王过于老实的性格和卑贱的地位才导致了这些人欺负他、侮辱他、污蔑他。相较于前面生活上的不幸而言,这可以算是一种精神上的不幸。人常说,生活苦不算苦,心苦才是真的苦。因此称后者是“更深的不幸”,可谓一语中的。可就是这样一个遭受如此不幸命运的人却不改善良、纯朴的本质,一心关爱着别人。老王身上所具有的“人性的光辉”岂能不让我们对底层劳动者深深仰望。
   文章第六节老王送钱先生去看病不要钱,我却一定要给钱时,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这一问不仅闪过了时代的影子,更突显了“老王”的形象。老王有如此发问是因为文革开始后,经历了抄家和批斗,许多高级知识分子的确已经倾家荡产,杨绛一家此时的生活即便不是入不敷出,也一定是比较贫困的了。我们说同情一般是幸运者对不幸者发出的,而老王却坦然地同情、关心比他地位高的杨绛。他那么不幸还去关心别人,而且没有一丝局促、紧张、自卑。面对如此真诚、真实、纯朴的老王,我想,我们的心里除了尊敬还是尊敬。
   文章第十二节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新鲜的鸡蛋都给我们吃时,他只说:“我不吃。”短短的三个字极有深意。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老王自己是“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身体真的是极度虚弱,但却省下鸡蛋不舍得吃,全给了我,只轻轻说了句“我不吃”。他为什么说“不吃”?这样一个身体极度衰弱的人不正需要补充营养吗?细细琢磨,也许这时的老王已清楚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病情很严重了,已经没有吃的必要了。他要留着它们,赶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关头,对帮助过自己的杨绛一家表表感激之情。这样的老王,这样的“人”,怎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可就是这样一个纯朴、善良、老实的人在第二天就蝼蚁般地死去了,这是那个社会的耻辱。老王的个人命运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文革”根本没有给底层人民带来任何幸福。思及此,一股浓浓的悲凉在心底弥漫开来。杨先生看似平稳的语言背后饱藏了怎样一种凝重而深厚的情感啊!
   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评论杨绛时说:不停留在一己悲欢的咀嚼上,也不以“文化英雄”的姿态大声抨击,而能够冷静地展示个人和周围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生态和灵魂,往往写出了事件的荒谬性,透出心中深刻的隐痛。是的,冷静地展示,淡淡地道来,言浅而意深情浓,这就是杨绛《老王》语言的精妙之处。
  [作者通联:江苏姜堰市溱潼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  —— 雅斯贝尔斯(K.Jaspers)   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以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为先导的,而人本主义教育的直接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反对行为主义,认为生长和发展是人的本能,
在语文教育领域内,当我们真正以伟大之“思”去思语文教育的真性精神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已不知不觉地陷入伟大之迷途。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对伟大之“思”的再深思,于必思处拒绝无思,这是每一位真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精神诉求。江苏省优秀语文教师张春华就是这样一位在语文教育之天地里不断寻求超越并追求卓越的真正在思者。所谓真正在“思”,就是指“思之所思”,而非貌似在思;貌似之“思”,实质是排斥思的到场。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体。它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个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叙事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叙事性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仅是对于教材中所选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也不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而是依据相应的教材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选择与整合,力求在课堂上做到有一定目标、成相应体系的“有所得”。  目前,叙事性散文教学内容
有论者尖锐地指出:史铁生的眼泪使苏东坡的旷达显得浅薄。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但不可否认,同属于困境中的突围,相较于苏东坡,史铁生所历经的心路也许更其艰难,且在对普通众生的精神引领方面更富价值和意义。  原因在于他们各自所面对的困境性质不同,能作的选择也不同。苏东坡所要面对的是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他的进退用藏,得意失意,是在自身生命与外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展开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他的最大悲哀在于自我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课程内容的确定是指依据特定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它是课程编制的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方法、展开语文教学的前提。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家普遍认识到,建构明确、合理的语文课程内
“语文课堂陶冶式教学”是一种以立德审美为旨归,在课堂上利用美的媒介,创设教学情境和氛围,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审美体验,注重审美情感陶冶和学生心灵建构,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课堂教学。山东平邑一中范佳华老师多年来致力于语文课堂陶冶式教学的探索,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与高度评价,曾获得省市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全
张孝祥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南宋朝廷国运衰微,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国家划江分冶,江北是饱受金人蹂躏的中原遗民。张孝祥《六州歌头》一词写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二月间。此前一年冬季十一月初八,金主完颜亮与宋会战于采石,金大败,完颜亮东下扬州被部下所杀,南宋小朝廷才转危为安,得以喘息。闻听采石大捷的消息,张孝祥喜悦欲狂,赋词一首《水调歌头,庞佑甫闻采石战胜》,表达壮怀激烈和忧国忧民的爱国
语文教育在耕作自己田园的同时,也要仰望理论与信念的星空。生态学就是目前理论发展中的一颗星星或者一团星云。目前的生态学已经走出生物学、环境科学的范畴,超出“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运用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走入了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领域。  西方的“生态课堂”理论经历了“课堂的自然生态、课堂的社会生态、课堂的制度规范生态”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生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心理学是公认的课程基础,它的研究成果与社会学、哲学等一样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①。但在我国语文教育中,以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推介《阅读与阅读教学:心理学视角》和《论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与阅读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是人教版金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古文。在文中第一段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此说。大概缘此,编写者在课后练习第三题中设置了“愚公谷典故”选文。这样本是对文章理解以及扩充学生视野有所帮助,但是却由于一些原因使这道练习的设置减色不少。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浅谈拙见。  原因一:这道练习题——“将下面一段古文译成现代汉语”,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