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冬峰自学习画画起就喜爱钻研国画大师的作品,深受传统水墨画的影响,经常画些水墨速写画,写意的种子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感染了他。广西植物植被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造就了张冬峰笔下的线条具有十足的生命力和节奏感。线条是张冬峰的油画作品中最显著的风格特征之一,在张冬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线条的运用。
关键词:张冬峰;油画;线条;写意性
张冬峰在对线条的运用上,是根据事物的不同而变化的,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形态与内在气韵,画家会根据事物所给予的不同内在感触而呈现出不同的写意性线条。在作品《豆角种子》中,张冬峰对线条的使用更加的多样化。画家描绘了菜园的一角,画面的线条几乎都是用刮刀来表现的,但却不显得杂乱无章,这正是因为画家准确的把握住了豆角与竹竿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气质。画家以平涂的方式将背景的天空与远山虚化,用长直线来表现竹架的笔直坚挺,用弯曲的弧线来表现藤蔓与豆角的柔韧,寥寥数笔,用写意性的线条将竹架、藤蔓、豆角的形态描绘的淋漓尽致,在对事物对象的艺术处理上,张冬峰主观提炼出事物的精神内涵,用线条来完善事物对象的造型。画面中豆角竹架与缠绕在竹架上的豆角、藤蔓相互交错,刮刀刮出的白色线条与画笔勾出的深褐色线条相互交替,表现出冬季菜园一角的萧瑟感。
线条是画面组成最重要的部件,线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每一笔都能直接反映出画家的个人审美与内在感受。在张冬峰的作品中,线条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他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线条的飘逸感,而是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笔下的线条紧紧结合在一起,以线抒情,以线传神。在他的画作中,线条是画家内心对客观事物的精神写照,随“意”而动,不追求细节的描写,而是讲究对事物内在精神的把握。他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急缓、虚实来表达个人情感,表现事物对象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以达到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要求。如作品《阳光下的桉树林》,画面由简洁有力的竖线组成,画幅虽不大,但画面呈现出的张力却是不容小觑的。这幅画几乎都是由粗细不一的竖线组成,没有太多的细节描绘,直挺且富有变化的树干都是用刮刀、油画笔随性的表现出来的。桉树细长的树干顶天立地,体现出一种傲然矗立、苍翠挺拔的风骨,当阳光洒在桉树上,柔美与刚毅并存,他用看似一样的竖线表现出了不一样的风采。张冬峰笔下的树几乎都是欣欣向荣、笔直向上的,他是用长直线在表现树木坚韧不拔的顽强生命力。
张冬峰笔下的线是对事物造型的简化,化繁为简,他从中国传统绘画语言汲取笔墨养分,利用西方的绘画工具与绘画方法,以刮、勾、提的艺术手法,结合了传统绘画线条表现的多种技法,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写意趣味。他的线条超越了简单塑造形体的作用,成为了一种完善外在造型和表现内在精神的手段,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张冬峰的众多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为使物体的结构更加丰富,张冬峰在写实造型的基础上,经常使用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去勾勒事物,张冬峰用笔流畅有力,顿挫节奏十足,每一笔都表现在结构上,用笔精道准确。《菠萝蜜》是张冬峰转向写意性油画风格的代表作,具有明显的写意性,这幅画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张冬峰。在这幅作品中,画家描绘了学院内的一个常见的情景,一棵挺拔高耸的菠萝蜜植被旁有一个自行车棚,整个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画面用写意的表现手法,以黑显白,通过使用写意性的线条造型方式进行尝试与创新,作品中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相互穿插,整个作品呈现出自由奔放的写意性。自行车棚下的女孩逆光而立,画家并未刻意追求写实性的表现手法,而是以写意用笔勾画出女孩青春洋溢的姿态。人物的轮廓、衣褶都用阴线勾勒,这种多样的形式语言去让画面趣味十足。
张冬峰笔下的线条还富有极强的韵律感与节奏感,给观者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这种书写性运笔方式与其在求学中学习的国画基础是分不开的。张冬峰在作品《黄山松》中运用了“截景法”,截取了黄山顶最打动自己的一部分作為重点刻画对象,虽然画家没有用全景式构图将整座山峰表现在油画布上,但是观者完全可以以一当十,根据画面联想出黄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大片亮灰色的裸露岩石,四周寸草不生,四周只有大片的松树林环绕,这种色彩的反差节奏让观者蓦然领略到黄山环境的恶劣。张冬峰最喜爱松树,因为它生命力顽强,可以生长在地球的许多地方,他在层层叠叠的松树林上用刮刀刮出长短不一的白竖线,用深色勾勒出树干,岩石上的沟壑用书写性线条写出,再用短线拉开松树林的层次感与空间关系,虚实结合,用笔流畅,节奏分明。他笔下的线被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力,他是在以线的节奏与韵律来增强精神的传递作用。
张冬峰长于风景画,他经常用长短、虚实不一的线条来表现树木植被的旺盛生命力,以线写形最能体现在他对树木的刻画上,大众都称他为懂“树语”的画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冬峰对线条的掌握更加得心应手,他大写意的线条更加富有变化,更具有水墨写意的韵味。在作品《漓江边》中,画家描绘了漓江边一处十分寻常的景色,以独特的视角来表现漓江,在对近处树木的刻画时,画家用轻重、快慢、虚实不一的用笔,将植物欣欣向荣、枝繁叶茂的生命力表现的惟妙惟肖。画家将画面正中央的一棵树木一笔画成,虚实、轻重都包含在这根线条中,用一根线将树木的生长走势和造型状态交待得一清二楚,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不拖沓。从四周衍生出的细小枝丫的刻画可以看出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线条的影子,江面上几笔看似随意的白色短线条,却是将微风拂过漓江的景象娴熟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冬峰.冬峰写生[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2]苏旅.张冬峰油画[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
关键词:张冬峰;油画;线条;写意性
张冬峰在对线条的运用上,是根据事物的不同而变化的,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形态与内在气韵,画家会根据事物所给予的不同内在感触而呈现出不同的写意性线条。在作品《豆角种子》中,张冬峰对线条的使用更加的多样化。画家描绘了菜园的一角,画面的线条几乎都是用刮刀来表现的,但却不显得杂乱无章,这正是因为画家准确的把握住了豆角与竹竿的外在特征与内在气质。画家以平涂的方式将背景的天空与远山虚化,用长直线来表现竹架的笔直坚挺,用弯曲的弧线来表现藤蔓与豆角的柔韧,寥寥数笔,用写意性的线条将竹架、藤蔓、豆角的形态描绘的淋漓尽致,在对事物对象的艺术处理上,张冬峰主观提炼出事物的精神内涵,用线条来完善事物对象的造型。画面中豆角竹架与缠绕在竹架上的豆角、藤蔓相互交错,刮刀刮出的白色线条与画笔勾出的深褐色线条相互交替,表现出冬季菜园一角的萧瑟感。
线条是画面组成最重要的部件,线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每一笔都能直接反映出画家的个人审美与内在感受。在张冬峰的作品中,线条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他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线条的飘逸感,而是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笔下的线条紧紧结合在一起,以线抒情,以线传神。在他的画作中,线条是画家内心对客观事物的精神写照,随“意”而动,不追求细节的描写,而是讲究对事物内在精神的把握。他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急缓、虚实来表达个人情感,表现事物对象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以达到表达物象、抒发情感的要求。如作品《阳光下的桉树林》,画面由简洁有力的竖线组成,画幅虽不大,但画面呈现出的张力却是不容小觑的。这幅画几乎都是由粗细不一的竖线组成,没有太多的细节描绘,直挺且富有变化的树干都是用刮刀、油画笔随性的表现出来的。桉树细长的树干顶天立地,体现出一种傲然矗立、苍翠挺拔的风骨,当阳光洒在桉树上,柔美与刚毅并存,他用看似一样的竖线表现出了不一样的风采。张冬峰笔下的树几乎都是欣欣向荣、笔直向上的,他是用长直线在表现树木坚韧不拔的顽强生命力。
张冬峰笔下的线是对事物造型的简化,化繁为简,他从中国传统绘画语言汲取笔墨养分,利用西方的绘画工具与绘画方法,以刮、勾、提的艺术手法,结合了传统绘画线条表现的多种技法,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写意趣味。他的线条超越了简单塑造形体的作用,成为了一种完善外在造型和表现内在精神的手段,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张冬峰的众多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为使物体的结构更加丰富,张冬峰在写实造型的基础上,经常使用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去勾勒事物,张冬峰用笔流畅有力,顿挫节奏十足,每一笔都表现在结构上,用笔精道准确。《菠萝蜜》是张冬峰转向写意性油画风格的代表作,具有明显的写意性,这幅画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张冬峰。在这幅作品中,画家描绘了学院内的一个常见的情景,一棵挺拔高耸的菠萝蜜植被旁有一个自行车棚,整个场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画面用写意的表现手法,以黑显白,通过使用写意性的线条造型方式进行尝试与创新,作品中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相互穿插,整个作品呈现出自由奔放的写意性。自行车棚下的女孩逆光而立,画家并未刻意追求写实性的表现手法,而是以写意用笔勾画出女孩青春洋溢的姿态。人物的轮廓、衣褶都用阴线勾勒,这种多样的形式语言去让画面趣味十足。
张冬峰笔下的线条还富有极强的韵律感与节奏感,给观者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这种书写性运笔方式与其在求学中学习的国画基础是分不开的。张冬峰在作品《黄山松》中运用了“截景法”,截取了黄山顶最打动自己的一部分作為重点刻画对象,虽然画家没有用全景式构图将整座山峰表现在油画布上,但是观者完全可以以一当十,根据画面联想出黄山巍峨雄伟的气势。大片亮灰色的裸露岩石,四周寸草不生,四周只有大片的松树林环绕,这种色彩的反差节奏让观者蓦然领略到黄山环境的恶劣。张冬峰最喜爱松树,因为它生命力顽强,可以生长在地球的许多地方,他在层层叠叠的松树林上用刮刀刮出长短不一的白竖线,用深色勾勒出树干,岩石上的沟壑用书写性线条写出,再用短线拉开松树林的层次感与空间关系,虚实结合,用笔流畅,节奏分明。他笔下的线被赋予了强烈的生命力,他是在以线的节奏与韵律来增强精神的传递作用。
张冬峰长于风景画,他经常用长短、虚实不一的线条来表现树木植被的旺盛生命力,以线写形最能体现在他对树木的刻画上,大众都称他为懂“树语”的画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冬峰对线条的掌握更加得心应手,他大写意的线条更加富有变化,更具有水墨写意的韵味。在作品《漓江边》中,画家描绘了漓江边一处十分寻常的景色,以独特的视角来表现漓江,在对近处树木的刻画时,画家用轻重、快慢、虚实不一的用笔,将植物欣欣向荣、枝繁叶茂的生命力表现的惟妙惟肖。画家将画面正中央的一棵树木一笔画成,虚实、轻重都包含在这根线条中,用一根线将树木的生长走势和造型状态交待得一清二楚,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毫不拖沓。从四周衍生出的细小枝丫的刻画可以看出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线条的影子,江面上几笔看似随意的白色短线条,却是将微风拂过漓江的景象娴熟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冬峰.冬峰写生[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
[2]苏旅.张冬峰油画[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