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进行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的探讨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创造出较为轻松的氛围,进而逐渐推进教学效率的逐渐提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在论述了思维导图概念以及优势的基础上论述了其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写作
  在2011年教育部出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之中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以及其在不同阶段的分级标准。依据其中的标准,英语教学有着工具性、人文性等等功能。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思维的工具。思维导图应用图形、颜色、线段以及文字等等诸多元素来吸引学生,进而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儿童目前已经掌握的能力,可以实现其思维的拓展,进而逐渐提升记忆能力。使用思维导图在进行英语学习之时,也是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做法,可以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信息的表达形式,其在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也是一种以图形以及应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替代纯文字的记忆形式,由于图形同文字相比比较来说对人们的视觉具备冲击力,可以便于人们进行记忆。与此同时,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是的帮助人们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的过程。思维导图是来自于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提出的,是把人脑的思维过程使用一种图形的形式而直观的呈现给大家,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图的形式来表现放射思维,进而实现大脑思维的可视化。思维导图不仅仅可以施工图形,同时也是应用了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而将大量的知识数据而提炼出关键的词语,使用图形和关键词之间进行结合,就可以变成可理解吸引人的记忆点,进而逐渐改善人们的思维记忆形式。思维导图不仅仅可以方便人们大脑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当前的基础上让人们之间进行与之相关的联想,将关键词作为核心,然后以支脉作为主要形式而逐渐向外进行扩散,如此也可以锻炼人们的大脑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使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情趣,通过多彩的画笔可以勾勒出不同的轮廓,进而将不同类型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英语课堂的授课形式,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可以直观形象的表现英语教学的重难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的形式有一般的讲解更加生动,利用形象生动的思维导图可以比较容易进行写作训练,进而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新奇感,使得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与此同时思维导图也可以创设出一定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三)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思维导图可以以某一个单词、词语或者是句子作为中心,进而想外发散出多个分支,然后在以分支作为中心而继续进行发散,如此的话,可以促使基础好的学生锻炼发散思维,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到应有的知识。
  (四)培养创新思维
  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相比较来说,思维导图比较注重学生的个体特征,通常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技巧,那么就可以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其的之时进行与之相应的加工以及完善,进而加入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及理解,促使以前比较单一的知识网络较为单一特殊,可以更好的適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五)创造合适的学习氛围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进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清晰的认知,可以把自己置于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上,通过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具体的需求之间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重点进行突出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的进行发散思考,和真实的环境、氛围结合,促使学生可以较好的轻松学习,组建一个自己的思维知识网络。
  三、思维的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级写作训练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中并非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学习策略,为了促使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思维的导图和的其绘制技巧。以小学五年级的写作训练为例进行分析,一般循序渐进来帮助学生对写作训练中思维导图在写作训练中的作用和价值有所认识。
  (一)提纲挈领,模仿学习
  从阅读开始学习写作,但是一些具象思维目前占据着小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因此,比较少会主动分析课文结构或者是将关键词提炼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首先设计出分析文章结构的任务,紧进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吸取其中的精华,因此,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如此,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去绘制思维导图,促使其可以在以后独立进行思维导图的训练。比如说在Hobbies这节的教学中,在课前应该布置学生完成与之相关的预习活动,在上课之时,教师应该设计相关阅读任务,组织和引导学生同关键词结合对课文的内容复述。在课后应该安排学生个人或者是小组用彩色铅笔将课文中内容绘制成为思维导图。通过实际检查发现,学生喜欢并且很擅长使用这种比较具象绘图形式来将表达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语言发展能力不同的学生,其所表现的思维导图也不一致。在这之中,大部分都是话题发散式的思维导图,主要是以本文的话题展开进行叙述。在课文中四个人物作为发散点来组织与之相关的信息,将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罗列出来,在这个基础的上使用笑脸、图标以及哭脸等等来对每一个人的爱好进行补充说明。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对阅读进行反馈,进而可以提升其篇章的整体意识,在以后的写作和阅读写作过程中能力就可以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在帮助写作和阅读过程中,依然要求教师在关键词的提炼、线条以及标注上合理使用、对思维导图中的图文比例进行示范以及指导。
  (二)以图助学,灵活运动
  在开始写作文之时可以应用看图作文的形式,通过这种写作训练,学生不仅仅可以模仿和学习更多的思维导图绘制技巧,同时也可以对写作思维进行具化,慢慢降低写作难度,如此就可以引导学生灵活正确应用学到的语言。以Myfriend写作训练为例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根据提供的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描述我的朋友,可以让学生观察图例,获取一些信息,进而引导其有意识的模仿范文然后使用目标语来表达,但是写作顺序的留白和做出一些合适的标准也可以给的学生进行自由发挥留下一定的空间。
  学生的作品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写实类;其重要特征是把思维导图提供的信息将其依次进行表述,比如说在描写周末活动是时,一些学生的写作了层次清晰,但是总体来说缺少语言连贯性,主要是以思维导图的结构为主要内容。第二种是模仿类。主要是参考范文的结构,选择一些信息同时应用连词,比如说and,but等等学科信息进行描述,但是这种依然是一种片段描述,也不能表现出信息分析的思维过程。比较好的一种是活动类,在这些写作中,可以结合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有着较高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作文课堂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把一些乏味以及枯燥的内容促使其变得多样以及生动,也可以使得学生在对一些不好理解的英语阅读之时把握整体脉络以及主线,及时挖掘出学生的潜能,逐渐提升其记忆、组织以及思维能力。促使其可以对英语有更大的兴趣,并且给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那么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沟通;情感教育  一、首先是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教学中,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创新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只有提出有
期刊
摘要:文章从欲望幻灭、理想幻灭和精神幻灭三种写作类型讨论巴尔扎克幻灭写作背后欲与能的矛盾、城市与乡土的矛盾、人性与伦理的矛盾等内在隐喻,从而阐释“幻灭”写作的内在表达机制。  关键词:幻灭;批判现实主义;隐喻;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曾对其身处的时代如此评价:“上帝、国王、家长,这是博叙埃、路易十四、查理曼大帝、圣路易、拿破仑的社会。自由、选举、个人,这是宗教改革的社会。很不幸,法国眼下正好是第二个公
期刊
摘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讲诉了忒拜国王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在该戏剧中,作者用斯芬克斯之谜塑造了俄狄浦斯形象,这一关于“脚”的谜语也暗示着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斯芬克斯之谜;命运;智慧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忒拜国王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的孩子被神预言将弑父娶母,为了避免这一可怕的悲剧,夫妻便将孩子的左右腿钉上并遣
期刊
摘要:《逍遥游(节选)》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理解课文的结构、文意和主旨;鉴赏课文的艺术特色;理解、评价和运用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积累课文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关键词:《逍遥游》;教学内容  前言: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逍遥游(节选)》(以下简称《逍遥游》)是高中阶段比较难教、难学的一篇经典课文,具有丰
期刊
摘要:神话是了解人类早期精神史的重要途径,对神话母题的研究则能够加深我们对一个民族的了解。“死而复植”母题指的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死后尸体(器官)长出植物的故事情节。该母题在世界各地神话中多由体现,本文通过日本神话与其他民族的同母题神话进行对比,得出日本该类神话体现的民族特点。  关键词:复生;植物;神话;日本  创世母题一直是神话领域研究的焦点,但是作为“生”的对立面——“死”也是先民们一直思考和
期刊
摘要:高中作文应试倾向比较严重,教师应该重视高中作文课的改革,将考试作文与写作水平提高結合起来。具体方式有认真备课,注重引导;加强日常训练;规范写作格式;以及增加互动互评和写作反思。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课堂形式变得更加丰富,课堂内容也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唯独在写作这一方面,成效并不明显。现在的高中作文教学,依然是
期刊
摘要:初中是整个教学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时期的学生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阅读是语文试卷中最重要的內容,也是分数占比最多的一部分。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很多初中生在回答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都没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写出的答案也不够完整,是缺乏技巧的一种表现。其实,语文阅读题目的回答也是具有一定的技巧性的,从字词、关键句、情感理解入手,能够有效弥补学习的不足,提高成绩。本文就结合目前初中语文阅读题目,从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语交际方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从这个理念出发,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下注重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能力。而在众多能力的培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摘要: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中学生写作动机缺失的普遍现象,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写给谁”,“写得怎么样”是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核心问题,五者之间紧密联系,且后者是以前者的解决为条件和支撑的。所以,解决“为什么写”即写作动机这一问题,是研究写作教学的首要前提,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环节。因此,对写作动机的研究是极其重要,且也是极其必要的。  关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有比较明确的要求,即“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可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而思维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哲学观点在写作中的运用是分不开的。下面就从写作与思维与哲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