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长语文浸润下学科素养的培塑研究,是指尊重小学生个体生命成长,构建生态互动的小学语文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知识与语言积累,使其熟练运用语文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其形成深厚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塑。
【关键词】学科素养;两课融合;生长语文
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紧扣“学科素养的培塑”这一主题,将课题和课堂进行融合,使课题研究落地生根,使课堂教学更富内涵。
一、语言建构:夯实能力提升的地基
1.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引导学生语言建构,提升语文能力,说到底,阅读积累是前提。读完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孩子留下了什么,也就是积累了什么。笔者认为,优美的语段固然要积累,它能增进学生对文字的美感体验,形成语感;恰当的修辞手法更要积累,它会使学生感受生动传神的语言魅力;巧妙的构段方式也要积累,它会让学生习得如何更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例如,在调查报告习作指导课上,学生读过例文后,为帮助学生积累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构段方式,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视频,学生看过之后,调查报告撰写的一般流程同这段微视频,积淀在学生的脑海中。
2.搭建整合平台
学生语言的建构还需经历梳理与整合环节,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平台,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还记得学生读完《草房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皮皮鲁转》等书籍后,我在班级组织了一次读书交流汇报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将阅读积累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整合、内化、建构,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并达到了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交流展示的效果,这是语言建构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
3.紧抓转化的契机
阅读要指向表达,这样才能使阅读质量向纵深发展。因此,教师要紧抓契机,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让阅读向写作转化。例如,学习贾平凹的《风筝》一文,作者通过描写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动作、神态,从而体现孩子们快乐的心情。教师在指导学生品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发现这样的写作“秘诀”,并在写作实践中尝试:最近我们也参加了风筝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做风筝、放风筝过程中,哪一刻是你最难忘的?用几句话把它写下来,别忘了描写出当时的心情。这样的练习,既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更让学生习得了表达方法,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高,更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夯实了地基。
二、问题探究:激活思维发展的源头
“学贵有疑。”学生应从小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以“预学产生问题→交流提炼问题→商讨探究问题→分享问题成果”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我们应坚定地走问题意识、问题关注、问题能力驱动下的思维力提升之路。
1.激发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从何处激发?首先,抓住不懂的地方提问。比如,教学《风筝》的第二自然段,教师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们大胆提出:“我们”为什么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为什么还把名字写在风筝上面?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为什么依然快活?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次,抓住文中的关键提问。比如,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一位同学就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来提问,“为什么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的使者’呢?”最后,抓住不同的想法提问。学生的学习应该“不唯书、不唯师”,在与书本、与老师、与同学的说法、想法不一致时,应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进步、才能发展、才能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
2.关注探究过程
既然学生有了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意识与意愿,老师就应该关注学生的问题探究过程。首先,确保探究时间。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甚至在原有的问题基础上发掘新的问题。其次,参与探究过程。教师在学生确有疑难处稍加点拨,或在学生停留在浅层次思考时进行一个“追问”,引导学生向更深入的方向思考。学习《风筝》一文,学生通过阅读,知道因为风筝越飞越高,所以“我们”快乐地喊叫、奔跑。教师相机追问:此时越飞越高的还仅仅是风筝吗?一个追问瞬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孩子们纷纷回答,还有“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孩子们的憧憬和希望”……学生们用深度思维的成果,展示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3.提升思维品质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以《说勤奋》为例,课文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说的都是勤奋,为什么要举两个事例?”课堂上一个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原来,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从不同的角度举这样的两个事例,才能把道理說得更深刻,更令人信服。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交流、探究,促进自身逻辑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得
到了提升。
三、文化传承:丰实生命成长的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广泛、博大精深。为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加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实践活动。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帮助其从“弱水三千”中成功地“取一瓢饮”。
1.兴趣引路,探本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传说、故事等,小学生有很大的好奇心。教师不妨从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将其带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以《中华意象之龙凤》一课为例,既然在生活中学生没有见过真实的龙凤,那么我们首先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带领学生探寻传说中的龙凤。通过老师推荐、同学互荐,孩子们阅读了《神话传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龙凤呈祥》等书籍后,知道了龙凤是从许多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的新动物形象,是中国古人创造的超自然动物。如此,龙凤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大脑中也逐渐清晰、生动起来。
2.经典诵读,明文化
经典诵读一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路径。在《我们的传统节日》的课堂教学中,以《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为例,师生一起探索了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习俗,除此之外还研读了成语、对联中的传统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学生的成长。中华民族的文明得以传承,文言文功不可没。为使小学生乐读文言文,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将几篇贴近学生生活、同一主题的趣味文言进行整合或将同一主题的文言、白话进行整合,采用文白对读的方式,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从而引导学生趣读、乐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让学生感悟古典文学魅力,从中汲取营养,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
3.走进生活,传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应引导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以《中华意象之龙凤》一课为例,我鼓励学生课后搜集、交流人名中的龙凤、地名中的龙凤、衣食住行中的龙凤,我将学生课上交流的一些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他们,让他们在文化参与和文化探究活动中,加深对龙凤文化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对身边文化由象到意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李志清.追求有生长力量的语文课堂[J].教师之窗,2015.01
[2]王玲湘.生长语文的实践样态[J].小学语文教学,2015.04
[3]姜明红.让语文课堂真实生长[J].课程与教学,2010.06
[4]孙海荣.适时引导质疑探究——语文课堂高层次情感体验的“生长”[J].基础教育课程,2014.07
【关键词】学科素养;两课融合;生长语文
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紧扣“学科素养的培塑”这一主题,将课题和课堂进行融合,使课题研究落地生根,使课堂教学更富内涵。
一、语言建构:夯实能力提升的地基
1.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
引导学生语言建构,提升语文能力,说到底,阅读积累是前提。读完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孩子留下了什么,也就是积累了什么。笔者认为,优美的语段固然要积累,它能增进学生对文字的美感体验,形成语感;恰当的修辞手法更要积累,它会使学生感受生动传神的语言魅力;巧妙的构段方式也要积累,它会让学生习得如何更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例如,在调查报告习作指导课上,学生读过例文后,为帮助学生积累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构段方式,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视频,学生看过之后,调查报告撰写的一般流程同这段微视频,积淀在学生的脑海中。
2.搭建整合平台
学生语言的建构还需经历梳理与整合环节,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搭建平台,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还记得学生读完《草房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皮皮鲁转》等书籍后,我在班级组织了一次读书交流汇报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将阅读积累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整合、内化、建构,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并达到了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交流展示的效果,这是语言建构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
3.紧抓转化的契机
阅读要指向表达,这样才能使阅读质量向纵深发展。因此,教师要紧抓契机,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让阅读向写作转化。例如,学习贾平凹的《风筝》一文,作者通过描写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动作、神态,从而体现孩子们快乐的心情。教师在指导学生品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发现这样的写作“秘诀”,并在写作实践中尝试:最近我们也参加了风筝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做风筝、放风筝过程中,哪一刻是你最难忘的?用几句话把它写下来,别忘了描写出当时的心情。这样的练习,既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更让学生习得了表达方法,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共同提高,更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夯实了地基。
二、问题探究:激活思维发展的源头
“学贵有疑。”学生应从小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以“预学产生问题→交流提炼问题→商讨探究问题→分享问题成果”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我们应坚定地走问题意识、问题关注、问题能力驱动下的思维力提升之路。
1.激发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从何处激发?首先,抓住不懂的地方提问。比如,教学《风筝》的第二自然段,教师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们大胆提出:“我们”为什么把风筝取名为“幸福鸟”?为什么还把名字写在风筝上面?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为什么依然快活?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次,抓住文中的关键提问。比如,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一位同学就抓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来提问,“为什么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的使者’呢?”最后,抓住不同的想法提问。学生的学习应该“不唯书、不唯师”,在与书本、与老师、与同学的说法、想法不一致时,应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进步、才能发展、才能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
2.关注探究过程
既然学生有了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意识与意愿,老师就应该关注学生的问题探究过程。首先,确保探究时间。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甚至在原有的问题基础上发掘新的问题。其次,参与探究过程。教师在学生确有疑难处稍加点拨,或在学生停留在浅层次思考时进行一个“追问”,引导学生向更深入的方向思考。学习《风筝》一文,学生通过阅读,知道因为风筝越飞越高,所以“我们”快乐地喊叫、奔跑。教师相机追问:此时越飞越高的还仅仅是风筝吗?一个追问瞬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孩子们纷纷回答,还有“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孩子们的憧憬和希望”……学生们用深度思维的成果,展示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3.提升思维品质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以《说勤奋》为例,课文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说的都是勤奋,为什么要举两个事例?”课堂上一个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深入思考。原来,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颖的人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的人靠勤奋成才的。从不同的角度举这样的两个事例,才能把道理說得更深刻,更令人信服。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交流、探究,促进自身逻辑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得
到了提升。
三、文化传承:丰实生命成长的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广泛、博大精深。为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加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堂,融入实践活动。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帮助其从“弱水三千”中成功地“取一瓢饮”。
1.兴趣引路,探本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传说、故事等,小学生有很大的好奇心。教师不妨从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将其带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以《中华意象之龙凤》一课为例,既然在生活中学生没有见过真实的龙凤,那么我们首先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带领学生探寻传说中的龙凤。通过老师推荐、同学互荐,孩子们阅读了《神话传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龙凤呈祥》等书籍后,知道了龙凤是从许多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的新动物形象,是中国古人创造的超自然动物。如此,龙凤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大脑中也逐渐清晰、生动起来。
2.经典诵读,明文化
经典诵读一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路径。在《我们的传统节日》的课堂教学中,以《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为例,师生一起探索了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习俗,除此之外还研读了成语、对联中的传统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浸润着学生的成长。中华民族的文明得以传承,文言文功不可没。为使小学生乐读文言文,老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将几篇贴近学生生活、同一主题的趣味文言进行整合或将同一主题的文言、白话进行整合,采用文白对读的方式,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从而引导学生趣读、乐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让学生感悟古典文学魅力,从中汲取营养,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
3.走进生活,传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应引导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以《中华意象之龙凤》一课为例,我鼓励学生课后搜集、交流人名中的龙凤、地名中的龙凤、衣食住行中的龙凤,我将学生课上交流的一些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他们,让他们在文化参与和文化探究活动中,加深对龙凤文化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对身边文化由象到意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李志清.追求有生长力量的语文课堂[J].教师之窗,2015.01
[2]王玲湘.生长语文的实践样态[J].小学语文教学,2015.04
[3]姜明红.让语文课堂真实生长[J].课程与教学,2010.06
[4]孙海荣.适时引导质疑探究——语文课堂高层次情感体验的“生长”[J].基础教育课程,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