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师为病人诊治疾病后,即开中药处方,常会在处方中的某种中药的下脚旁或右上角,加以注解,这一注解,就是处方“脚注”,是医生根据其药物的质地或治疗需要,用简明字样,给配药及煎制人员的提示,如若忽视了处方上的“脚注”,会影响疗效,浪费药物,甚至可能带来毒性反应。常见的需要煎制人员注意的“脚注”有以下几种:
先煎 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后再与其他药物混合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也需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
后下 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药罐内。常见的有藿香、大黄等。
包煎 一般是种子和个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人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溶化 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等。
烊化 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需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黏性大,影响其他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
另煎 一些贵重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对人到一起服用。
冲服 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用。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此外,还有对临时炮制的注释,一些用量极少,一般中药店未事先加工制备者,需要在煎制前临时加工,如茯苓拌朱砂、熟地拌砂仁、升麻蜜炙等。有的还要去掉非药用部分,如莲子去心、红枣去核、蝉蜕去头足等。
先煎 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后再与其他药物混合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另有毒性药物也需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
后下 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药罐内。常见的有藿香、大黄等。
包煎 一般是种子和个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人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溶化 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等。
烊化 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需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黏性大,影响其他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
另煎 一些贵重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对人到一起服用。
冲服 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用。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此外,还有对临时炮制的注释,一些用量极少,一般中药店未事先加工制备者,需要在煎制前临时加工,如茯苓拌朱砂、熟地拌砂仁、升麻蜜炙等。有的还要去掉非药用部分,如莲子去心、红枣去核、蝉蜕去头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