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洽和谐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吕氏春秋》是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部教育著作。《吕氏春秋》中很多教育思想吸收了儒家学说。书中提到实现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学习,学习效果的好坏离不开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受教师、学生、环境的影响。将教师、学生、环境三者处理得当,有利于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从《吕氏春秋》中倡导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可以看出它突破“教师中心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同样重要。同时,19世纪末提出的“儿童中心论”思想,在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已经有涉及。所以,当代中国教育发展从中西古今中“取之众白”才是教育发展之宝。
   关键词:吕氏春秋;师生观;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B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4-0068-04
   《吕氏春秋》是一部“集腋成裘”“取之众白”的古典学术著作。战国末期,秦统一六国大势已定,但是如何守住大秦江山,引起了丞相吕不韦的担忧。顺应当时著书立说之风,吕不韦召集其门客为秦国的长治久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策略,将其编纂成《吕氏春秋》[1]。通过编纂一系列的“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2],期待秦王学会“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吕氏春秋·序意》)整本著作通过谈论治国策略提纲挈领,灵活运用寓言故事深入浅出,教一国之君学会如何做到长治久安,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教育的重视。《吕氏春秋》很重视教育,教育思想乃至教育方法都受到孔子的影响[3]。尤其是《劝学》《尊师》《诬徒》《用众》四篇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其余的篇目也有不少涉及。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立国之本。”古人很早就关注教育,《吕氏春秋》和儒家一样十分重视教育。《吕氏春秋·劝学》篇提出当时的教育目标是“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是君主和双亲非常希望得到的东西;显荣,是子女和臣子非常希望得到的东西。然而,他们都没有得到所向往的忠孝和显荣,也就是教育目标没有实现,原因是“生于不知理义”。而“不知理义,生于不学”,也就是说只有学习才能知晓何为理义,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目标。《吕氏春秋》书秉承儒家教育思想,有远见卓识的意识到“学习”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忠孝显荣”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学习”实现。那么,如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这离不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胡德海先生提出“人类社会教育现象的存在,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教育活动;二是教育事业。而教育活动又是其最基本的教育存在形态。”“教育活动就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方面组成,并以文化为内容,以语言为手段所进行的一种文化交流、传承活动。”[4]可见,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师生关系成为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和伦理关系。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本文拟结合《吕氏春秋》书中儒家教育思想,从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环境方面加以论述。
   一、教师方面
   (一)教师的个人素养
   个人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个人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授课的引导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这里将个人素养分为“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业务素质这两个方面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都有不同要求,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这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国家和不同的时代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条件的缘故。但普遍的共同点无疑也是存在的。”[5]《吕氏春秋》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解读是“师达而有材”。(《吕氏春秋·劝学》)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要通达,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有才能。
   “通达”首先要做到心态平和,取舍有度,有恒心,不能像天气变化一样喜怒无常。其次,言而有信,不放纵自己的行为。第三,学会反思,知错能改,能接受别人有益的意见,不自以为是。第四,有仁人之心,有教无类。对于学生的进步积极肯定和鼓励。“有才”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比如教師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时如何做到愤启悱发、怎样灵活掌控课堂等。“有才”中最能凸显教师个人素养的是“教学机智”。这是近年来学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在教师的个人素养中,“通达”和“有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达有才”的老师培养出的学生没有不成为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贤能的人的。贤能的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这说明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
   (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吕氏春秋》“师徒同体”说中指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学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的观念,也是对《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印证。《论语·卫灵公》中提到“有教无类”。孔子说:学生来学,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差异。《吕氏春秋》说“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充分体现出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吕氏春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出有哪些类型,即不计较学生的身份轻重、地位尊卑和贫穷富有,一视同仁,只看重他们能否接受理义。如果学生能够接受理义,教师对他们的教诲就会合宜。这样的师生在教学中所追求的就完全能得到,所希望的也完全能实现,意味着师生关系达到所期望的融洽和谐的程度。这样,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指日可待。
   (三)授课的引导方式
   老师采用不能教化学生,说话不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学生,想要使道义通行、使自己的身份得到尊重,这相差的太远了。《吕氏春秋》给出了授课时应该有的状态——悦。老师授课,应该使学生心情舒畅,而不是勉强说教。“悦”是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融洽和谐的表现。当时世上说教的人,大多数不能使学生心情舒畅,反而硬性说教。这样做就如同想拯救溺水的人,却给他一个使他下沉的石头;想救护病人,却给毒药让他喝。现代社会教育教学中,这种情况仍然存在。教师一心为学生能多学点东西,尽心竭力说教,结果学生“不领情”,学习成绩不升反降。老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为学生付出了这么多,却得到这样的结果,感到十分委屈;学生听着讲台上教师滔滔不绝的硬性说教,着急、焦虑,想把教师讲解的所有知识点都掌握,却发现根本没有时间或无法思考和消化,前面的没掌握,后面的没听清,长期累积造成恶性循环。教师为了好的学习效果倾囊相授,学生为了好的学习效果勤奋刻苦。师生的初衷都没有错,只是教师用错了引导方式,学生认知成错误的信号。师生没有将心志统一在一起,导致学生着急焦虑,老师委屈不解,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不利于教育活动的良性发展。    (四)教师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遵循事理,施行道义。教师对教育的理解直接影响教学理念,教师应该意识到教育是“义之大者也”。《吕氏春秋·劝学》提出“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在当时的条件下,教师的任务在于遵循道理,施行仁义。教师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无论何种理念,最基本的需要做到遵循事理,施行道义。这样,教师的地位就尊贵了,即使贵为一国之君的天子朝拜这样的教师也不会感到羞愧。
   其次,要达到“六焉”。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实现使学生“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吕氏春秋·诬徒》)。既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平和快乐,又适度严肃紧张不逾矩。不喜欢使自己不安心的事情,不能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中有所得,这是人之常情。一件事如果让人感到安心快乐,不用说贤能的人,即使不优秀的人也能努力去做到。教师尊重学生的本性,适时调节自己的教学行动,不仅能勉励学生学习,而且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
   最后,视徒如己,反自以教。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善于教学的教师,看待学生就像看待自己一样。教师设身处地进行教育,站在学生的处境替学生着想,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怎么样才能将教学内容准确高效的传授给学生、学生怎么样才能正确深刻地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等,这样做才有可能更接近教育的真谛。二是要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充分体现出教师的示范性作用,“若此则师徒同体”。(《吕氏春秋·诬徒》)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样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建立起教师的威信,师生间的默契就会渐渐形成。师生心志一气,才会产生相互的信任、配合、称赞和影响,这些因素都会促进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达天性”的教育助力。人们喜爱和自己同心的人,赞誉和自己同心的人,帮助和自己同心的人,学业的彰明就此产生。反之,人们憎恨和自己不同心的人,教师和学生心志不同,就成为结下师生怨恨的原因,这样的师生关系无法达到融洽和谐,从而影响学业、影响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
   (一)对待学习
   首先要努力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学习是一件“知之盛者也”的事,是给人带来最大利益的事,是最能修养身心的。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尽心努力,这样就不会有迷惑了。要努力诵读记忆,仔细聆听教师的教诲,有问题向教师求教,回来后认真思考,探求老师讲解的知识、仔细分析,以期理解和掌握教师要传授的道义。对待学习,还要学会在学习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所得不要自负,有所失不要惭愧,必须要回到自己的本性上来。
   要达到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教育教学中所追求的都能得到,所希望的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取决于得“圣人”之后,而“圣人生于疾学”。(《吕氏春秋·劝学》)。这体现出努力学习对于培养一个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重要性。因为“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吕氏春秋·劝学》)“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因此“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吕氏春秋·尊师》)这句话放在今天仍然有进步意义。历史上一些本应受到“刑戮死辱”的人,如子张、颜涿聚、段干木等人,因为认真求学、努力学习,成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吕氏春秋·尊师》)
   除了要努力学习之外,还要善于学习。会学习的学生首先要学会细心思考,只学知识却不思考就不能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不能有效的利用知识,想“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都是枉然。(《吕氏春秋·诬徒》)其次,对待老师要忠诚,求学努力,爱好深入,明辨是非。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心志一致,学生求学就更加努力,把学习知识当爱好深入钻研,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区分是和非、正确和错误。第三,学习时用心专一,专心致志。《吕氏春秋·博志》篇中说:“箭的速度很快,射程却不超过两里,因为它飞一段就停下来了;步行的速度很慢,却能行百里,因为从不停止。”宁越凭借自己的才干,又长久不停地专心学习,最终成为周威公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才能将自己的技艺训练得熟能生巧,获得成功。第四,不安于平庸,精神不被时务所束缚,不自欺欺人,不沉溺于欺骗,不贪图小利。学习知识的人如果这部分修养没有做到,就会“问事则前后相悖,以章则有异心,以简则有相反;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事至则不能受”。(《吕氏春秋·诬徒》)最后,万物皆有可学之处。事物本来有长处也有短处,人也是这样。善于学习的人,能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處。不以不能为耻,不以不知为辱,虚心向学,这才是最高明的。
   (二)尊敬教师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历来倡导“尊师重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尊师”是“重道”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儒家思想十分强调“尊师”,《论语·述而》篇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吕氏春秋》开辟专章《尊师》体现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吕氏春秋》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将“尊师”作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关键,提出“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所以,“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氏春秋》中列举了十六位圣贤“未有不尊师者也。”圣贤尚且这样做,更何况普通人。《吕氏春秋》中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不同态度对待教师的不同结果。如果尊敬教师,教师教学时的言语就会使学生信服,道义就会明白通晓。放在当代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如果不尊敬教师,“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吕氏春秋·劝学》)“蒙童当求师而反召师,亦不宜化师之道也。”[7]从师学习的学生不尊敬教师,处于不受教化、不听教师教诲的状态,我行我素。这样的学生要想使自己声名显赫、自身平安很难。这就像身怀腐臭的东西却希望它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被沾湿一样。
   关于尊敬教师的做法,书中列举了孔子的故事:    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
   这是古人尊师的实例,可见古人视师如父如母。“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呂氏春秋·尊师》)学生尊敬教师就像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样,可见古人“尊师”之重。尊师与个人的学习、修为和成材紧紧联系在一起,不是强迫学生尊师,而是内化为一种体现修养的自然行为。古代的贤人,他们尊敬教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去教育他们。所以,学生努力学习求教,首先要尊敬教师。师生互相尊敬,长此以往,师生关系自然融洽和谐。
   三、环境方面
   儒家思想很重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另外,“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吕氏春秋》中提到类似的情形,“戎人生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可见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谓“所生长不可不察也”。(《吕氏春秋·用众》)说明人在关注自身发展时,不能忽视周围的环境。同时,不同的环境对人有不同的影响,要学会区分。这里的环境既指社会环境,又指课堂环境。《吕氏春秋》中以“染丝”为喻,“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吕氏春秋·当染》)。进一步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教育活动中,所染得当,适宜的课堂环境才会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染不当,不适宜的课堂环境会破坏教学氛围,影响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环境影响人,人也可以主动利用环境。“物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能够博采众长,“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春秋·用众》)。善于利用众人的力量,“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这里说明汲取周围力量的优势为我用之益处。比如教师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团队的环境中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学生方面,学生在团队合作的环境中通过思维的碰撞,互通有无,加深学识。即使没有集体合作的固定环境,自己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学会博采众长,也是善于学习,主动利用环境的表现。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要使教育活动良性循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源于教师“通达有才”的个人素养,对待学生有教无类的态度,使生心情舒畅的引导方式,循理遵义、视徒如己的教学理念;来源于学生的努力学习、善于学习和对教师的尊敬;来源于受之于环境,取之于环境。三者处理得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高质量的学习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国外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提出“教师中心论”,强调教育活动要以教师为中心。《吕氏春秋》从师生关系角度出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同样重要,学生要修好学业首先要尊师,教师在教学中要顾及学生接受知识时的情绪和状态。19世纪末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主张教育应该以儿童自然发展的需要及活动为中心。洪家义认为“《吕氏春秋》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自然基础之上的,是对人性的加工,而不是对人性的改造。”能保全人的天赋本性而不毁坏它,这才叫善于学习。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就已经意识到“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吕氏春秋·尊师》)尊重人的天赋本性进行教育,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会呈现。因为“融洽和谐”本是人的天赋本性的一方面。《吕氏春秋》的师生观,对于当今的教育教学依然有借鉴意义。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教育思想的同时,不妨再次从我国的古典学术著作中发现教育思想的力量。《吕氏春秋》当时就做到了“集腋成裘”,在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也要明白学会西为中用、古为今用,“取之众白”才是教育发展之宝。
  参考文献:
  〔1〕赵璟.浅议《吕氏春秋》寓言的叙事模式[J].河西学院学报,2018.34(04):78.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07.
  〔3〕刘元彦.《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00.
  〔4〕〔5〕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6〕〔7〕洪家义.吕不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76.
   (责任编辑 徐阳)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能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儿童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提高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儿童大胆想象,海阔天空,而不要有固定的模式和既定的审美原则,要启发、鼓励、支持和肯定儿童的想象与创造,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   关键词:儿童画;价值;意义和作用;教学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3-00
期刊
摘 要:乡村聚落承载着地理人文、农耕进化、乡愁乡思,给民宿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物质环境、文化民俗及情感基础。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开发和设计具有加强主客交流、承载乡愁乡思、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等优势的民宿,并在保护特色乡土聚落和地方建筑的同时,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振兴乡村、建设新型乡村文化的目标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民宿开发;民宿设计;乡土聚落;空间功能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智慧的成果,是中华民族的持续前进、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动力。它的发展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盛行时期。在漫长发展历史进程中戏曲,不断融合美术、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的精髓,逐渐成为一项包容广泛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本文阐述了戏曲音乐起源、戏曲音乐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戏曲音乐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戏剧文化;戏曲音乐;戏曲起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语言、文字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身份的象征,也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石和加强凝聚力的有效手段。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学研究工作自然也是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对蒙古民族语言历史文化,国内外诸多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时至今日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使蒙古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国际性专门学科,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任何学术研究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蒙古文作为蒙古族语言文字,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
期刊
摘 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是民族地區高校的重要使命。课程的建设与教材的开发重在教与学,核心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本次调查报告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课程特色等方面。通过对师生问卷的剖析,探究课件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较为合理的解决办法,以此来优化本课程的课程建设,为最终的教材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调查问卷;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
期刊
摘 要:仪式性礼物交换本是表达情感、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维系关系的一种文化行为。但近些年来,仪式性的风俗礼逐渐演变成了人情礼,人情礼变成工具性的金钱礼,超出了正常的人际交往与互助的界限,成为农民生活中的一项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为了了解蒙古族农户仪式性人情消费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及其原因,本人对科左后旗某嘎查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实地调查中发现,人情伦理、互惠原则、功利主义和社会舆论是蒙古
期刊
摘 要:吴政纬的著作《从汉城到燕京——朝鲜使者眼中的东亚世界(1592-1780)》以朝鲜使者为叙述视角,追寻自壬辰倭乱(1592)至康乾盛世(1780)近二百年历史过程中,东北亚秩序如何由动荡转向稳定的历史轨迹,并表明朝鲜对于封贡关系下宗主国中国和邦交关系下平等国日本的情感与认知的变化。全书13.1万字,除导言、结语和后记外,主体共分六章,还有一章名为“同场加映”和两个附录。该作品是海峡两岸首部
期刊
摘 要:本文对余华的小说《活着》重新解读,论证其后现代主义立场下多流派的个性聚合特点,具体分别从新历史主义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之间、先锋实验叙事结构与一般传统叙事之间及黑色幽默风格与传统风趣之间等三个方面展开并侧重于阐释说明各自的前者特征与综合体现,即从内容到结构再到审美意蕴阐释其后现代多个流派特点及其个性化聚合。   关键词:余华;《活着》;后现代主义;聚合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美国汉学家戴仁柱所著,刘广丰翻译而成的《从草原到中原:后唐明宗李嗣源传》,是关于后唐研究的一部新作。全书约25万字,除绪论、尾声外,共分为六章,并有附录三个。该书在结构上采取年代与话题相搭配的形式,除以年代为基础梳理后唐明宗李嗣源的政治成果外,又以专题的形式探讨明宗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和内忧外患。作者不仅在写作形式上有所创新,同时致力于从基本史实出发,独具慧眼地关注到沙陀给后世中国留下的政治
期刊
戴順书刘显文《牛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