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0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技能训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之外,体现更多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将我平时积累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共享。
  一、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乐由情起”,这句话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正是这情让孩子们深入地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铺路搭桥。“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意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就能够提升审美情趣。
  兴趣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成功中的喜悦和乐趣,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课堂中我的评价极为开放,而开放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好情景。
  在学生的座位排列上我也有所改变,将传统的成排成行的座次形式改变成”拥抱形”,”圆形”的座位层次。这些做法不只消除了教学中师生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大大的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这种形式的排位方法,学生的兴致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调。”这就说明充满丰富感情色彩的课堂教育活动,总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改一改以往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氛围紧张严肃的局面,我根据学生认识“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例入手,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所以,和谐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是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
  三、运用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艺术的美。
  1.音乐教学气氛渲染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课堂上往往看到这样两种不同的场面:有的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着知识之迷;有的教师则不甚得法,讲的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毫无反映,整個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2.音乐教学肢体语言
  音乐教师的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手势、仪表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价值的沟通工具。研究表明,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
  音乐教师的动姿艺术可根据动作部位不同分为以下若干种类:身体动作——通过躯干和四肢的动作变化来传递信息,包括手势步抬与头姿等。面部表情——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而传递信息。教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教师情感过程的“温度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口师生之间有效地交流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教学语言在铸造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不错,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中的多种语言的完美结合,使本来就“美”的音乐更锦上添花。
  当然,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感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实施语文课程要把握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  一、语文生活化——在模拟语境中实践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模拟的语言情境中,通过“实践”的手段,在不断地“说”和“写”的过程中逐步领悟语言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把外部世
期刊
摘 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怎样改变教学方法,有一些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不理想。这样的现象不能把责任归罪于学生不用心和教师教法不对,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小学学习;学习动机  一、社会对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起到导向作用  社会可以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有
期刊
何谓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培养语感的重要性。现结合自己初中语文教学的经验,浅谈几点认识:  一、读——培养
期刊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但无论哪一年龄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表现在掌握知识的程度和速度,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等各方面。这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对这种差异性教学的探索的重要性。本人就如何适应学生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发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作了如下探索  一、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把 “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让学生实现耳、眼、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下面就平时我在数学教学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数学课堂;关注学生;动起来  一、听觉上的享受  吉尔伯特·海特指出:“幽默有各种功能,最明显的功
期刊
摘 要:语文是初中阶段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落后、老旧,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并不能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为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问题;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门学科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教学在实际
期刊
摘 要: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通过欣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欣赏作为一种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也就在教学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欣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  关键词:音乐欣赏; 音樂教育 
期刊
在我国农村中学中英语教学质量一直是比较差,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村的初中英语。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学习英语,造成学困生越来越多,其中在农村中有部分学生辍学主要原因就是英语成绩不好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对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影响极大,危害甚重。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点:一是英语教师师资不足,教育教学水平相对偏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专任教师教学
期刊
摘 要: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且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课堂中发生的错误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显得经常而频繁。在新课程教学观中,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法则即“错误也是一种资源”, 这种错误往往具有很大的可开发性和利用价值。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鼓励质疑、尝试错误、挖掘错误、利用错误、淡化错误和整理错误的实践方法,帮助教师转变对错误的观念,并利用错误,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承挫能力、反思能力和
期刊
新课程改革,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多媒体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加强物理课程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在物理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创造物理教学环境,使抽象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怏然;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在新课导入中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