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同伴冲突频率不断升高。基于小学生个性不断张扬、人际矛盾逐渐增多、对和睦关系有强烈需求的现状,笔者构建了“‘知心屋’—‘调解室’—‘仲裁院’—‘小法庭’”四级调解体系,帮助学生逐步增强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组织构建,全员积极参与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依靠学生加强主体教育,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
1. 共同畅谈,群策群力
在构建调解体系之前,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民主精神,了解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建言献策。
笔者利用班会课与学生一起探索解决同伴冲突的新模式。同学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发言中,同学们客观评价了班级同伴冲突的现状,指出同伴冲突中呈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期待与建议。笔者收集了大家的发言,精心筛选,为接下来新模式的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部分同学发言如下:
甲同学:我觉得许多同学都是讲道理的,有些同伴矛盾也没有那么深。因此,有时我们可以自己去解决,但是要想一个好办法。
乙同学:其实,班级里大部分同学都是遵守纪律的,个别同学经常违纪,无视其他同学的感受和利益,导致同学关系紧张。所以,我建议班级可以请几位大家都信任的、有经验的同学专门处理这些矛盾。
丙同学:个别同学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与同学产生纠纷,甚至连累班级扣分。班规对大多数同学都有效,对部分屡教不改的同学无效,我们可以采取独特的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改正不良思想和行为。
2. 共同收集,健全信息
为确保班级管理新体制的有效实施,班主任需要全方位、多层面地了解学生的喜恶,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笔者结合班集体活动,让每一名学生记录自己喜欢与讨厌的事物,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奖惩标准提供了参考。例如,某名学生是班级的“和事佬”,为同学处理了不少矛盾冲突。她平时喜欢打羽毛球,因此,班级同学一致同意奖励她一副羽毛球拍。
3. 共同制订,量体裁衣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激发创作。在前期讨论的基础上,每名学生都认真思考有效解决同伴冲突的办法。
笔者梳理了同学们有建设性的建议:有的同学从爷爷奶奶那里了解到报纸上有“知心姐姐”栏目,想到了建设“知心屋”消除隔阂;有的学生从派出所旁边的人民调解室想到设立班级“调解室”调解同伴矛盾;有的同学从现实中的仲裁机构想到成立班级“仲裁院”解决同学冲突;有的从人民法院这一司法机构想到建立班级“小法庭”化解学生纠纷……结合大家的建议,由全体同学投票表决,决定建立“‘知心屋’—‘调解室’—‘仲裁院’—‘小法庭’”四级调解体系。
全班同學积极发挥主人翁作用,确定调解工作的目标与流程,确保体系高效运转。
4. 共同培训,竞争上岗
虽然规章制度的订立已经完成,但初次接触这四种冲突解决模式,学生也有些不知所措,需要加快熟悉进程,因此,笔者利用班会课进行培训。
了解流程之后,学生又开始竞聘“和事佬”“仲裁员”“小法官”三个岗位,具体流程如下:
为保证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矛盾协商处理,班主任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大组,每组安排一至两名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一旦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小组内、组际间可联合协商解决,提高冲突处理效率。
载体运作,提升交际能力
新模式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提升,在提升后回归实践,在螺旋上升的进程中不断改进完善。
1. “知心屋”通情达理,及时调解
与人交往,首先要学会与己交往。反思与自省,是与己交往的有效途径之一。依靠“知心屋”解决同伴冲突的规则如下所示:
“知心屋”反思规则
一、辅导目标:
遇到冲突时,能自我反思,换位思考,沟通交流,自主解决矛盾。
二、操作流程:
1.冲突双方进入学校心理辅导室,各自写一份心里话,阐述事件过程并反思自身行为。
2.双方交换查看对方的心里话,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与行为。
3.积极寻找修复同学之间良好关系的途径、方法,表达自己和好的诚意。若矛盾无法调和,可委托“和事佬”介入调解。
例如,小徐因没包作文书的书皮,怕被老师批评,就把自己桌子上的书本全推到了好朋友小卢的桌上,掩饰自己的错误。没想到,小卢竟然把书一本本理好放回了小徐的桌子上。小徐因为拉不下脸来道歉,便找笔者调解。
在辅导室中,双方各写了一段心里话,说明事件过程及自我反思;与自己对话,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双方交换心里话,说明希望与对方和好的意思;通过换位思考,获得修复、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
本着“有理也有礼”原则,通过知心屋的安全模式,自我反思、换位思考、坦诚相待,矛盾双方用理智战胜情绪,使友谊长存。通过引导个体自省,双方自我管理、反思、协调能力得到提升。运用“知心屋”解决矛盾,要求冲突双方换位思考、反思能力都比较强,愿意私下解决,适用于小矛盾。
2. “和事佬”情义兼顾,积极斡旋
“和事佬”作为冲突调停人,必须善于倾听,及时沟通双方情感,引导双方习得人际交往的技能。依托“调解室”解决同伴冲突的规则如下所示:
“调解室”斡旋规则
一、辅导目标:
发挥同伴的力量,引导冲突双方平心静气地沟通,帮助他们逐步习得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
二、组成人员:
由班委推荐、同学票决,产生两名亲和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和事佬”,任期半年。 三、操作流程:
1.冲突双方各自邀请现场证人作证。
2.冲突双方依次进行陈述。有不同意见的,等对方陈述完毕再进行补充。
3.“和事佬”进行现场补充陈述,并积极帮助冲突双方调解。
4.双方调解不成的,可邀请“仲裁员”调解。
例如,课间小包和小车发生了打闹。“和事佬”找打闹双方谈话,通过询问,大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小车交作业本路过小包的座位时,小包有意触碰小车并挑衅,小车愤怒不已,下课就找小包算账,于是两人开始追打。
“和事佬”首先让双方说说对方与自己的错处,然后给双方提出建议:(1)希望小包以后不要拿别人开玩笑。(2)希望小车在愤怒的情况下不要追打。
“和事佬”还为双方提升情绪管控能力支招:(1)多沟通交流,少互相指责;多换位思考,不暴力对待;(2)在极端愤怒的情况下先不看对方,冷静一下。最后,小包和小车相互道歉,和好如初。
“和事佬”借助同伴的力量,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引发学生换位思考,将个体矛盾与群体智慧相融合,达到情义兼顾的目的,帮助学生增强问题解决和情绪管控能力。利用“调解室”解决冲突,要求矛盾双方各自有一定的沟通协商能力,对“和事佬”比较信任。
3. “仲裁员”互利谈判,共促和谐
“仲裁员”由具有亲和力、向心力的同学担任,在同伴冲突中担当着“消解矛盾、润滑情感”的角色,在“和事佬”协商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仲裁院”解决同伴冲突的规则如下所示:
“仲裁院”谈判规则
一、辅导目标:
“仲裁员”适时站在当事人角度,明晰双方都同意的观点,提出解决矛盾的合理建议,增进双方情感。
二、组成人员:
由班委推荐、同学票决,产生两名威望较高的学生担任“仲裁员”,任期半年。
三、操作流程:
1.冲突双方有序、清晰地向“仲裁员”陈述事件过程。
2.“仲裁员”听取、记录双方意见,积极协商谈判。
3.“仲裁员”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通知双方“仲裁”结果。
4.双方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在收到“仲裁”结果一日内可“上诉”至“小法庭”。期满不“起诉”的,即发生责任履行效力。
例如,自习课时,小刘与小陈玩卡片,卡片弹到了小黄脸上。小黄多次警告无效,便拿走了小刘的卡片作为惩戒。小刘多次要求小黄返还,小黄不理。愤怒之下,小刘摔坏了小黄价值30元的笔。经“和事佬”调解,双方不服,“上诉”至“仲裁院”。
首先,“仲裁员”让两名同学面对面说明当时的情况,并寻找证人补述,厘清事件经过,提出看法:(1)小刘与小陈的行为已严重影响小黄自习;(2)小黄拿走小刘的卡片并拒不归还的行为是不当的;(3)小刘损坏小黄财物的事实证据确凿。根据班级管理条例,“仲裁员”组织双方就责任划分和赔偿事宜进行谈判,最终做出如下“裁决”:(1)小刘承担60%的责任,小陈承担10%的责任,小黄承担30%的责任;(2)小刘、小陈在一周内按责任划分比例向小黄支付相应赔偿款。当事人双方接受“仲裁员”的“裁决”结果。
“仲裁员”借助在同学中的向心力及高威望,在整体把握事件过程、充分考量双方情绪的基础上,帮助双方进行互利和谐的谈判,做出恰当的“仲裁”结果,让矛盾在和谈中自然消弭,让双方的沟通谈判能力得到提升。在“仲裁员”调解的案例中,冲突双方自我协商能力比较弱,情绪波动较大,这一方法适用于插队、打架、抓扯等冲突。
4. “小法官”有理有据,公正评判
“小法官”在复杂矛盾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善于倾听、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对校纪班规了解深入,“审判”结果比较公正合理。通过“小法庭”解决同伴冲突的规则如下所示:
“小法庭”組织运行规则
一、?辅导目标:?
通过调查取证,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和证人证词,依据校规班纪“判决”,增强双方法治和规则意识。
?二、组成人员:?
1.“小法官”“书记员”“执行官”各1名,“律师”若干名,“陪审员”4名。
2.学生自主申请,班委在班级大会上提名,一半以上学生同意方可担任。?
3.如果组成人员严重违纪,应立即辞职,一周违纪达3次必须辞职,任期半年。
三、?工作流程:?
1.“申诉”同学写出“诉状”(“申诉”的人物、时间及地点、事件)。
2.“法庭”受理“申诉”并登记。?
3.组成“合议庭”,“开庭”审议并做记录。?
4.模拟法庭进行裁定。
5.“原被告”双方不服“判决”的,可在一日内向班主任“申诉”。逾期不“申诉”的,即发生责任履行效力。
例如,体育课上,同学们做热身运动。小李因身体不适在一旁的树荫下休息。部分男生指责他经常找理由逃避跑步,小李听到同学们的批评,顿时火冒三丈。这时,小郭也来凑热闹,上前指责,小李怒不可遏,一拳打在小郭的眼镜架上,镜架霎时断成两截,两人开始厮打。因为涉及重要财物损坏,双方不愿私下协商,小郭将小李告上了“小法庭”。
“小法庭”上,“小法官”认真听取双方陈述意见,采集双方证人证词,参照班级管理条例,经“合议庭”集体“审议”,做出如下“判决”:(1)小李赔偿小郭一副眼镜架;(2)双方本着真诚善意的原则相互道歉;(3)小李为首先动手的行为罚抄班规三遍;(4)小郭为无凭无据指责同学的行为罚抄班规三遍。双方表示服从“判决”。
“小法官”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依据全体同学表决签字形成的班级管理条例做出“判决”。“判决”结果有理有据,冲突双方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强化。在借助“小法庭”解决冲突的案例中,冲突双方自我协商能力弱,情绪波动很大,这一方法适用于诅咒、恶性打架事件、起侮辱性绰号等冲突。 成果与收获
经过半年的实践研究,协商策略运用得越来越普遍,学生自主解决纠纷的能力逐步增强,班风学风明显好转。
1. 同伴冲突发生的频率有所下降
实施四级调解体系半年后,笔者进行后测调查。与前测结果对比,发现班级同伴冲突频率下降,如下图所示:
认为同伴冲突频率较少的数值上升17%;认为同伴冲突频率较多的数值下降14%。应当说,调解体系比较有效地调解了学生之间的纠纷,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
2. 学生自主解决冲突的能力显著提升
新模式运行过程中,學生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不断增强,遇到问题时会先与同伴、老师沟通;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旁边的同学会及时劝解,抵制打架等极端行为。在矛盾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和谐、友善、公正、法治意识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被强化,学生在情绪管控、逻辑批判、换位思考、沟通表达、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升。
小瑜同学说:“自从建立了四级调解体系后,我的同桌很少在课堂上无故打扰我了。因为我会运用这些方法,向其他同学、老师求助。”
小冉同学说:“自从当了‘小法官’后,我对校规班纪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在各个方面努力去做其他同学的榜样。”
3. 班风学风逐步呈现崭新的面貌
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着积极的学习氛围,学生更加尊重老师和同学,尊重知识,尊重纪律,珍惜时间。新模式让当事双方明白“虽然我们有过矛盾,但是我依然被他人和团体接受”。学生形成了较稳固的安全感和被支持感,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通过个性化自我管理,学生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主角,在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班集体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
因为有了四级调解体系,班级人际冲突事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在逐步强化,全体学生的人际沟通、问题解决、情绪管控等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希望用时间去结成和谐、友善、公正、法治的共识,再把这样的共识投入到实践中去,让它逐渐沉淀,最终成为浸润学生心灵的、牢不可破的观念,为幸福人生筑基。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丁荷小学)
责任编辑
组织构建,全员积极参与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依靠学生加强主体教育,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
1. 共同畅谈,群策群力
在构建调解体系之前,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民主精神,了解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建言献策。
笔者利用班会课与学生一起探索解决同伴冲突的新模式。同学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发言中,同学们客观评价了班级同伴冲突的现状,指出同伴冲突中呈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期待与建议。笔者收集了大家的发言,精心筛选,为接下来新模式的建设奠定了群众基础。部分同学发言如下:
甲同学:我觉得许多同学都是讲道理的,有些同伴矛盾也没有那么深。因此,有时我们可以自己去解决,但是要想一个好办法。
乙同学:其实,班级里大部分同学都是遵守纪律的,个别同学经常违纪,无视其他同学的感受和利益,导致同学关系紧张。所以,我建议班级可以请几位大家都信任的、有经验的同学专门处理这些矛盾。
丙同学:个别同学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与同学产生纠纷,甚至连累班级扣分。班规对大多数同学都有效,对部分屡教不改的同学无效,我们可以采取独特的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改正不良思想和行为。
2. 共同收集,健全信息
为确保班级管理新体制的有效实施,班主任需要全方位、多层面地了解学生的喜恶,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笔者结合班集体活动,让每一名学生记录自己喜欢与讨厌的事物,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奖惩标准提供了参考。例如,某名学生是班级的“和事佬”,为同学处理了不少矛盾冲突。她平时喜欢打羽毛球,因此,班级同学一致同意奖励她一副羽毛球拍。
3. 共同制订,量体裁衣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激发创作。在前期讨论的基础上,每名学生都认真思考有效解决同伴冲突的办法。
笔者梳理了同学们有建设性的建议:有的同学从爷爷奶奶那里了解到报纸上有“知心姐姐”栏目,想到了建设“知心屋”消除隔阂;有的学生从派出所旁边的人民调解室想到设立班级“调解室”调解同伴矛盾;有的同学从现实中的仲裁机构想到成立班级“仲裁院”解决同学冲突;有的从人民法院这一司法机构想到建立班级“小法庭”化解学生纠纷……结合大家的建议,由全体同学投票表决,决定建立“‘知心屋’—‘调解室’—‘仲裁院’—‘小法庭’”四级调解体系。
全班同學积极发挥主人翁作用,确定调解工作的目标与流程,确保体系高效运转。
4. 共同培训,竞争上岗
虽然规章制度的订立已经完成,但初次接触这四种冲突解决模式,学生也有些不知所措,需要加快熟悉进程,因此,笔者利用班会课进行培训。
了解流程之后,学生又开始竞聘“和事佬”“仲裁员”“小法官”三个岗位,具体流程如下:
为保证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矛盾协商处理,班主任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大组,每组安排一至两名协调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一旦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小组内、组际间可联合协商解决,提高冲突处理效率。
载体运作,提升交际能力
新模式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提升,在提升后回归实践,在螺旋上升的进程中不断改进完善。
1. “知心屋”通情达理,及时调解
与人交往,首先要学会与己交往。反思与自省,是与己交往的有效途径之一。依靠“知心屋”解决同伴冲突的规则如下所示:
“知心屋”反思规则
一、辅导目标:
遇到冲突时,能自我反思,换位思考,沟通交流,自主解决矛盾。
二、操作流程:
1.冲突双方进入学校心理辅导室,各自写一份心里话,阐述事件过程并反思自身行为。
2.双方交换查看对方的心里话,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与行为。
3.积极寻找修复同学之间良好关系的途径、方法,表达自己和好的诚意。若矛盾无法调和,可委托“和事佬”介入调解。
例如,小徐因没包作文书的书皮,怕被老师批评,就把自己桌子上的书本全推到了好朋友小卢的桌上,掩饰自己的错误。没想到,小卢竟然把书一本本理好放回了小徐的桌子上。小徐因为拉不下脸来道歉,便找笔者调解。
在辅导室中,双方各写了一段心里话,说明事件过程及自我反思;与自己对话,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双方交换心里话,说明希望与对方和好的意思;通过换位思考,获得修复、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
本着“有理也有礼”原则,通过知心屋的安全模式,自我反思、换位思考、坦诚相待,矛盾双方用理智战胜情绪,使友谊长存。通过引导个体自省,双方自我管理、反思、协调能力得到提升。运用“知心屋”解决矛盾,要求冲突双方换位思考、反思能力都比较强,愿意私下解决,适用于小矛盾。
2. “和事佬”情义兼顾,积极斡旋
“和事佬”作为冲突调停人,必须善于倾听,及时沟通双方情感,引导双方习得人际交往的技能。依托“调解室”解决同伴冲突的规则如下所示:
“调解室”斡旋规则
一、辅导目标:
发挥同伴的力量,引导冲突双方平心静气地沟通,帮助他们逐步习得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
二、组成人员:
由班委推荐、同学票决,产生两名亲和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和事佬”,任期半年。 三、操作流程:
1.冲突双方各自邀请现场证人作证。
2.冲突双方依次进行陈述。有不同意见的,等对方陈述完毕再进行补充。
3.“和事佬”进行现场补充陈述,并积极帮助冲突双方调解。
4.双方调解不成的,可邀请“仲裁员”调解。
例如,课间小包和小车发生了打闹。“和事佬”找打闹双方谈话,通过询问,大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小车交作业本路过小包的座位时,小包有意触碰小车并挑衅,小车愤怒不已,下课就找小包算账,于是两人开始追打。
“和事佬”首先让双方说说对方与自己的错处,然后给双方提出建议:(1)希望小包以后不要拿别人开玩笑。(2)希望小车在愤怒的情况下不要追打。
“和事佬”还为双方提升情绪管控能力支招:(1)多沟通交流,少互相指责;多换位思考,不暴力对待;(2)在极端愤怒的情况下先不看对方,冷静一下。最后,小包和小车相互道歉,和好如初。
“和事佬”借助同伴的力量,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引发学生换位思考,将个体矛盾与群体智慧相融合,达到情义兼顾的目的,帮助学生增强问题解决和情绪管控能力。利用“调解室”解决冲突,要求矛盾双方各自有一定的沟通协商能力,对“和事佬”比较信任。
3. “仲裁员”互利谈判,共促和谐
“仲裁员”由具有亲和力、向心力的同学担任,在同伴冲突中担当着“消解矛盾、润滑情感”的角色,在“和事佬”协商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仲裁院”解决同伴冲突的规则如下所示:
“仲裁院”谈判规则
一、辅导目标:
“仲裁员”适时站在当事人角度,明晰双方都同意的观点,提出解决矛盾的合理建议,增进双方情感。
二、组成人员:
由班委推荐、同学票决,产生两名威望较高的学生担任“仲裁员”,任期半年。
三、操作流程:
1.冲突双方有序、清晰地向“仲裁员”陈述事件过程。
2.“仲裁员”听取、记录双方意见,积极协商谈判。
3.“仲裁员”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通知双方“仲裁”结果。
4.双方意见无法达成一致的,在收到“仲裁”结果一日内可“上诉”至“小法庭”。期满不“起诉”的,即发生责任履行效力。
例如,自习课时,小刘与小陈玩卡片,卡片弹到了小黄脸上。小黄多次警告无效,便拿走了小刘的卡片作为惩戒。小刘多次要求小黄返还,小黄不理。愤怒之下,小刘摔坏了小黄价值30元的笔。经“和事佬”调解,双方不服,“上诉”至“仲裁院”。
首先,“仲裁员”让两名同学面对面说明当时的情况,并寻找证人补述,厘清事件经过,提出看法:(1)小刘与小陈的行为已严重影响小黄自习;(2)小黄拿走小刘的卡片并拒不归还的行为是不当的;(3)小刘损坏小黄财物的事实证据确凿。根据班级管理条例,“仲裁员”组织双方就责任划分和赔偿事宜进行谈判,最终做出如下“裁决”:(1)小刘承担60%的责任,小陈承担10%的责任,小黄承担30%的责任;(2)小刘、小陈在一周内按责任划分比例向小黄支付相应赔偿款。当事人双方接受“仲裁员”的“裁决”结果。
“仲裁员”借助在同学中的向心力及高威望,在整体把握事件过程、充分考量双方情绪的基础上,帮助双方进行互利和谐的谈判,做出恰当的“仲裁”结果,让矛盾在和谈中自然消弭,让双方的沟通谈判能力得到提升。在“仲裁员”调解的案例中,冲突双方自我协商能力比较弱,情绪波动较大,这一方法适用于插队、打架、抓扯等冲突。
4. “小法官”有理有据,公正评判
“小法官”在复杂矛盾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善于倾听、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对校纪班规了解深入,“审判”结果比较公正合理。通过“小法庭”解决同伴冲突的规则如下所示:
“小法庭”組织运行规则
一、?辅导目标:?
通过调查取证,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和证人证词,依据校规班纪“判决”,增强双方法治和规则意识。
?二、组成人员:?
1.“小法官”“书记员”“执行官”各1名,“律师”若干名,“陪审员”4名。
2.学生自主申请,班委在班级大会上提名,一半以上学生同意方可担任。?
3.如果组成人员严重违纪,应立即辞职,一周违纪达3次必须辞职,任期半年。
三、?工作流程:?
1.“申诉”同学写出“诉状”(“申诉”的人物、时间及地点、事件)。
2.“法庭”受理“申诉”并登记。?
3.组成“合议庭”,“开庭”审议并做记录。?
4.模拟法庭进行裁定。
5.“原被告”双方不服“判决”的,可在一日内向班主任“申诉”。逾期不“申诉”的,即发生责任履行效力。
例如,体育课上,同学们做热身运动。小李因身体不适在一旁的树荫下休息。部分男生指责他经常找理由逃避跑步,小李听到同学们的批评,顿时火冒三丈。这时,小郭也来凑热闹,上前指责,小李怒不可遏,一拳打在小郭的眼镜架上,镜架霎时断成两截,两人开始厮打。因为涉及重要财物损坏,双方不愿私下协商,小郭将小李告上了“小法庭”。
“小法庭”上,“小法官”认真听取双方陈述意见,采集双方证人证词,参照班级管理条例,经“合议庭”集体“审议”,做出如下“判决”:(1)小李赔偿小郭一副眼镜架;(2)双方本着真诚善意的原则相互道歉;(3)小李为首先动手的行为罚抄班规三遍;(4)小郭为无凭无据指责同学的行为罚抄班规三遍。双方表示服从“判决”。
“小法官”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依据全体同学表决签字形成的班级管理条例做出“判决”。“判决”结果有理有据,冲突双方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强化。在借助“小法庭”解决冲突的案例中,冲突双方自我协商能力弱,情绪波动很大,这一方法适用于诅咒、恶性打架事件、起侮辱性绰号等冲突。 成果与收获
经过半年的实践研究,协商策略运用得越来越普遍,学生自主解决纠纷的能力逐步增强,班风学风明显好转。
1. 同伴冲突发生的频率有所下降
实施四级调解体系半年后,笔者进行后测调查。与前测结果对比,发现班级同伴冲突频率下降,如下图所示:
认为同伴冲突频率较少的数值上升17%;认为同伴冲突频率较多的数值下降14%。应当说,调解体系比较有效地调解了学生之间的纠纷,关注到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
2. 学生自主解决冲突的能力显著提升
新模式运行过程中,學生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不断增强,遇到问题时会先与同伴、老师沟通;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旁边的同学会及时劝解,抵制打架等极端行为。在矛盾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和谐、友善、公正、法治意识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并不断被强化,学生在情绪管控、逻辑批判、换位思考、沟通表达、协商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升。
小瑜同学说:“自从建立了四级调解体系后,我的同桌很少在课堂上无故打扰我了。因为我会运用这些方法,向其他同学、老师求助。”
小冉同学说:“自从当了‘小法官’后,我对校规班纪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在各个方面努力去做其他同学的榜样。”
3. 班风学风逐步呈现崭新的面貌
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着积极的学习氛围,学生更加尊重老师和同学,尊重知识,尊重纪律,珍惜时间。新模式让当事双方明白“虽然我们有过矛盾,但是我依然被他人和团体接受”。学生形成了较稳固的安全感和被支持感,主人翁意识逐渐增强。通过个性化自我管理,学生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主角,在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班集体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
因为有了四级调解体系,班级人际冲突事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在逐步强化,全体学生的人际沟通、问题解决、情绪管控等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我们希望用时间去结成和谐、友善、公正、法治的共识,再把这样的共识投入到实践中去,让它逐渐沉淀,最终成为浸润学生心灵的、牢不可破的观念,为幸福人生筑基。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丁荷小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