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的叙事学分析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o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根本上来说,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手段,通常是在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中寻求其相似性,然后将源域事物特点向目标域事物映射的过程。它最初是作为一种修辞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后来叙事学家们将其引入到叙事学研究当中来。
  关键词:隐喻;哲理化;结构图式
  根据西方叙事学家的观念,所有语言都有隐喻和换喻两种形式的组合,因而所有小说也都有隐喻的和换喻的两种性质。在鲁迅小说中,其隐喻功能是直接参与小说的整体设计的。在这时,鲁迅的小说就表现出了高度的哲理性的特征。这种哲理性构成小说文本的哲理性结构图式。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小说与原来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的根本差异在哪里?我认为,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就是中国原来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是以“事件”本身为表现对象的,它们的隐喻义是读者自己在阅读时联想到的,因而也是没有更明确的性质的,而鲁迅则是在充分意识到它们可能有的隐喻意义之后对这些“事件”的再表现,它们的隐喻义已经注入到了小说创作的本身。
  我们以《铸剑》为例。它的出处可能是《列异传》(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七日鲁迅在致徐懋庸的信中说:“《铸剑》的出典,现在完全忘记了,只记得原文大约二三百字。”这可能指的是《列异传》中的记载:“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名曰三王冢。”鲁迅曾收入《古小说钩沉》)。
  仅仅只有这样一个二三百字的事件的梗概,是无法成为一篇小说的。鲁迅要在这个事件的基础上创作出小说,依靠的是一种小说的“语法”。这种“语法”是以对这个事件的哲理化概括为基础而展开它的整体结构图式的。
  “剑”在中国文化中早已成了权力的象征,中国古代众多关于雌雄剑的故事在鲁迅这里分明具有了社会权力分配的意义。人的权力最初是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的,是人的生命力的象征。但在社会关系中,政治统治者在维护社会安定的名义下获得了统治整个社会的权力,人民必须把权力转交给政治统治者,才能获得政治权力对自己的保护。但是,如果人民完全把自己的权力交给政治统治者,政治统治者就具有了绝对的政治统治权,就能够把人民置于自己完全的控制之下,就可以无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从而转过来压迫人民,毁灭人民,从而把权力完全变成自己独自占有。在这类传说中,铸剑者为了不让政治统治者获得绝对的权力,总会在自己交出剑(权力)之后仍有力量保护自己或自己的后代,总是私自铸造两柄剑。一柄是交给政治统治者的“雌剑”,而另一柄则是留给自己或自己后代的“雄剑”。
  大王掌握着公开的、“合法” 的国家权力(“雌剑”),眉间尺掌握着隐蔽的、不“合理”的反叛力量(“雄剑”)。但也正因为如此,鲁迅没有把眉间尺直接塑造成一个复仇的英雄,因为恰恰是在这两种不同的政治权力的斗争中,鲁迅发现眉间尺是没有独自承担复仇事业的能力的。先不说他个性优柔,他要报的是父仇,他的敌人仅仅是大王一个人。但支持着大王权力的却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还有他的王公大臣和他的无数的顺民们。眉间尺无法穿过保卫着大王的这重重的人群。他生于爱中,他还不具有“反抗”的勇气和独战社会的力量。他的本质就不是反叛的。他只有自己的真诚和牺牲精神。他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实现自己复仇的目的的。
  这个时候,“宴之敖者”出现了。““宴之敖者””分明是体现“民魂” 的一个抽象的精神力量的象征(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宴之敖者””是鲁迅曾经用过的笔名,在此作为一个复仇者的名字是否另有深意就仁者见仁了)。他自身并没有权力,他的权力是从被统治者压迫的生命中获得的,是从眉间尺这样的复仇者的牺牲精神中获得的。在《铸剑》中总共有三段歌,虽然鲁迅在给友人的信中说那是“奇怪的人和头颅唱出来的歌,我们这种普通人是难以理解的”,但是虽然其意义不明显,作者既然将这歌写做这样而不是那样,毕竟还有其深意的。
  如“宴之敖者”唱的第一段歌中有这样一句“伙颐连翩兮多少一夫”,意为像楚王这样的独夫在历史上是层出不穷,为数很多的。伙,多;颐,惊叹词。连翩,连续不断;一夫,独夫,众叛亲离的暴君。语出《孟子·梁惠王下》,这里指楚王。后面还有一句是“头换头兮两个仇人自屠”,两个仇人是指眉间尺和“宴之敖者”。意思是说为了报血海深仇不惜牺牲两个人的生命去换取楚王的头颅。这是“宴之敖者”找楚王报仇的檄文了。在第二段歌中“宴之敖者”进一步揭露了楚王的恶行“民萌冥行兮一夫壶卢,彼用百头颅,千头颅兮用万头颅”。这个时候,代表社会反叛力量或者是民众力量的“宴之敖者”拥有了正义的出师之名。
  “宴之敖者”憎恨整个皇权统治,因而也不顾惜那些维护着独裁统治者的王公大臣、奴才顺民们。只有他,才能代替像眉间尺这样的个人的复仇者实现复仇的目的。但是,一当实现了复仇的目的,他也就同时在社会上消失。没有了皇权统治,也就没有了反对皇权统治的革命。
  而复仇的最终结果是楚王、眉间尺和“宴之敖者”的头颅纠缠在一起,不可区分了。鲁迅利用“三王墓”的传说,所要表现的分明是:在人类的历史上,统治者、个人复仇者、社会反叛者,实际是極难分清的,在历次朝代更迭当中,历史会选择更强者。他们进行的都是政治权力的斗争,并且都是毁灭生命的。但在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中国历史上,真正表现出了强旺生命力的也只有这三类人,他们都是中国社会的“王”,都是中国历史的主宰者,也是中国历史的牺牲者。《铸剑》表现的就是这三个“王”的关系。这种事件的隐喻义同事件本身同时参与小说结构图式构成的特征,是全部鲁迅小说的一个根本的特征,也是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富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
  [2]鲁迅在1936年3月18日给日本增田涉的信中说:“在《铸剑》里,我以为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但要注意的,是那里面的歌,意思都不明显,因为是奇怪的人和头颅唱出来的歌,我们这种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总量快速增长。在去年的十个月之中,双边贸易额已达29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7%。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随着市场贸易的不断密切,各个行业对于泰语人才的需求数量也急剧的增加,尤其是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实际的工作需求。本文探讨了实践性教学在热带作物学院二外泰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指出通过课堂实践性教
摘 要:杰罗姆·塞林格是二战后出现的美国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时代气息,《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的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在纽约流浪的经历,以此向读者展现出美国青少年迷茫的价值观和空虚的精神世界。这部小说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语言特点是“霍尔顿式”的,风趣幽默又不乏深刻,凸显了作品的主旨。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语言特点;霍尔顿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摘 要:由于经济水平以及社会需求的提高,高职院校建设得到了有效的突破,对其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高职学生因其年龄层次,学习背景的差异,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与一般大中专院校有较大差异。本文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对策  一所知名学校文化底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它需要时间的打磨、吸收、提炼及创新。这对
摘 要: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教育课程开展的同时,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文化课成绩和体育技能的同步提升,培育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才。根据我国现有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看,实现上述要求具有一定困难,这是因为大部分的高校的体育教育方式不合理,实践的研究成果不先进。所以,为了能够培育一批具有较高体育能力的人才,各大高校应该进行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实践创新。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改革;实践研究  此
摘 要: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交际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口语培养也是其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能力成为人们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此,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做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随着国家对藏区高考模式的改革,边缘学科英语逐渐演变成藏族中学的主要学科之一;教学模式由“藏汉双语”扩展为“藏汉英三语”。高中学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英语的学习,经过初中三年的知识积淀,少部分学生的运用能力和语言功底明显超越了普通学生,跃居班级的英语优生行列。其他科目均优秀的前提下,他们有考取普通类高校的打算。但长期生活和学习在以藏语为主要交流方式的环境中,他们英语能力和知识水平方面较普通类中学优生仍有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各个领域中并被广泛的应用,教育界也跟随者时代的脚步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中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及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应该提起高度的重视将英语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开展,虽然我国大学英语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是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解课本中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
摘 要: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使用越来越普遍,它在激发学生学习藏语文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加课堂容量,扩大学生的藏语文知识面,提高藏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笔者在此谈谈使用多媒体教授藏语文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藏语文教学;巧妙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进一步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新理念背景下,学生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发挥主体能动性,成为了语文教育者们普遍关注的课题。因此笔者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课题主旨,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期望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语文;体现;主体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