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指向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如何帮助学生达到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越来越引人深思。教育者的视野要与时俱进。语文教育中应该具备哲学思考和审美情怀,这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也是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汲取经验,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语文教育;哲学思考;审美情怀;对话
一、 引言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语文教育是实现这一双重功能的实践活动。在大语文学习的背景下,教育者在语文教育活动中要关注的东西变得更丰富,更广阔。在时代的浪潮中,语文教育已经担负起了神圣的使命:经典文化的继承发扬和现代文化的甄别吸取。这样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当今语文教育应当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怀。
二、 语文教育是一种对生命与生活的终极关怀
雅斯贝尔说,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常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教育必须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起来,让这一教育实践活动唤醒学生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实现教育对受众个体和群体的关怀。现阶段,高考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未变,虽然教改已經进行得如火如荼,却依然众口难调。但无论如何,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语文课堂从一个知识训练场变成一个充满温暖的人文空间。就如管建刚老师说的: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体制中,但这不是借口,即使我们带着沉重的“脚镣”,也应该跳出撼人心魂的舞蹈。
在教改过程中,语文教育思想不能完全西化,要保留住传统文化中语文教学的精髓。精髓何在?几千年来,中国的语文教学“文史哲”是不分家,这种方式培养出了不少博古通今的学者,文豪。“文”强调人文教学的审美价值,“哲”符合语文教育的认知价值,文哲不分也体现了认知和审美高度统一。
也有人认为,哲学和美学的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用在高等教育中运用还有可能,基础教育、初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年龄偏小,接受不了。这种认识是比较狭隘的。要向孩子传递并不是艰深的理论知识,而是让他们在引导下,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同时也对语文美感达到初步体验。比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不可能去向孩子去灌输相对哲学的涵义和逻辑美学的运用,但是,可以用语文的方法让孩子体验到古代语言的简洁之美,同时也激发他们对科学与自然的热爱之情,探索之欲。所以,哲学与美学渗透于语文教育,其意义在于:能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对客观存在做出包含感性和理性的全面思考。
三、 哲学思考与审美情怀要渗透在对话中
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话行为,这种对话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你来我往,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主客体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的有效运用能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理解或共生。最需要重视的是以下几种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为关注的,而教师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
语文教师想要完成这一桥梁作用,首先,必须要完成的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看过很多敬业的语文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十分认真,搜集了大量的教学实录,也参考了各种名师的教学视频。但是,这样七拼八凑的教学设计是否真的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结果?完成一次文本对话,要走进文本,细读文本,才能走出文本。王崧舟老师在上《长相思》一文时,在前期的备课中,就写了几万字的有关《长相思》的评鉴文字。他从纳兰性德读到王国维,从《菩萨蛮》读到《如梦令》,从朱光潜先生的《诗论》中的“见”“解”之论读到朱自清《说诗》中的“诗可解”之说……在连篇累牍的书海中层层剖析,寻找与诗人灵魂的共鸣,最后铸就了经典课堂《长相思》。
教师必须对文本有深度的认知,才能谈得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学生对话),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在对话中,必须考虑到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维果茨基语)的问题:中小学学生,阅历有限,不太可能达到成人或专家的理解程度,毕竟不同认知水平,决定了对文本不同的理解层次。但可以借鉴各种力量,尽可能地拓展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在《渔歌子》(张志和作)一词的授课中,“不须归”一词部分老师在文本解读中认为是:不需要回家,不想回家。如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这样引导孩子,那就失去了让孩子更深入文本的机会。若教师真的与文本对话过,就可以引入张志和的生平资料和他所写的其他诗作,学生带着这种“知识辅助”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就会发现:这不须归更是不想回到官场浊世之中,这既是因为大自然之美打动了诗人,也是因为诗人有着平和浪漫的思想情怀。诗人与孩子们相隔千年,但短短一首词,却能让孩子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在某种程度上,语文教育的作用在于拉近主客体的距离,甚至消融他们之间的距离,让人在文本的体验中达到一种回归、融入、超越,获得其中的“美”与“道”,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展。
四、 “美哲入文”,强化语文教育的传承价值
哲学思考与审美情怀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中,常常是在潜移默化中体现的,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却最能体现语文教育的传承价值。
(一)让学生发现并体会一种“美”
书法家宗白华认为:美在生命,美在精神,任何艺术都应如此。虽然东西方哲学的分水岭让各自文化呈现不同的灿烂,但其对生命美学的追求是一致的。这种美的形式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外在形式美由活动表现来体现,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节奏,甚至包括板书的赏心悦目,学生的情辞动人……但所有的外在美的显现都必须依靠内在美的运化,这种内在美就是文本想要传递给人们的最重要的内涵。
举个例子:几十年前,老式的语文老师习惯于对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字词进行字面解析(经常就是通过查字典),而后造句,最后让学生再谈谈对该字词学习收获。这种学习方式是否有效,暂且不表,但笔者个人认为这种方式既无外在美可言,也无内在美可寻,最容易破坏语文教育的美感。学习语文不是肢解语文,教师不是外科医生,进行解剖研究,字词句只有放在文本中才能显现他鲜活的生命力。 (二)让学生了解并感悟一种“道”
文以载道,是语文与生俱来的特性。关于“道”,不同的哲学流派所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最早提出“道”的道家认为:“万物皆有道”;佛家认为:“道是无上正等正知正觉”;儒家的代表孔子则言:“朝闻道,夕死可矣。”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种西方哲学流派虽然没有对“道”进行系统的阐述,但也传递出它对“道”的理解——即一切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这是人类对真理的终极追求。
(三)为学生深埋并浇灌一颗“种”
哲学上对生命延续理解与生命科学或有所不同,无论唯心主义或是唯物主义都强调精神的传递作用和文化的承载作用。每一次的语文教育活动都应该对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即使这种帮助暂时不会马上显现出他的威力。但是,只要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埋下语文的种子并细心呵护,总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乃至成为参天大树,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五、 如何让语文课堂建立“文哲美”融合的立体框架
语文教育活动,课堂是最主要的阵地。但是想要通过课堂来发挥语文教育的功效,那功夫就得更多地花在课堂之外。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要充分考虑教育实践活动的变量因素。
(一)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一個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生命都部分地取决于他的思想深度。一个有灵魂有思想的老师,他的学生才会跟着他一起思考一起创造,一起感受美好的事物。一个没有自主思想的老师在课堂上就成了僵尸一般的存在,而没有自由灵魂的语文老师就成了这类僵尸中的极品。那么,他教育出来的学生就非常容易成为考试的机器。
(二)完成阅读三性:海量性、思考性、成长性
不读书的人是可怕的,不懂该如何读书的人是可悲的。老师常常教育孩子要多读书,但别忘了,老师一定要比孩子读更多的书。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都要靠读书来帮助完成。无论老师或学生,都要达到“阅读三性”:首先要海量式地读——涉猎要广,且数量与质量兼顾。没有弱水三千,谈何只取一瓢?不仅要读,还要进行思考性的阅读,在别人的著作中吸取自己的营养。现在部分老师叫孩子做读书笔记啊,还是停留在摘抄好词好句的老办法。摘抄固然是一种办法,但人脑不是电脑,一个复制粘贴恐怕很难达到真正的阅读理解,这时不妨引入批注阅读、反思阅读,这样也许更能激起孩子思维的火花?另外有意义的重复阅读也很重要,比如某个人看《西游记》,幼儿园时看连环画,初中小学时看少年简写版,高中看白话版,大学看名家赏析版……其不同时期的阅读体验能一样吗?阅读是帮助人类身心成长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成长性阅读。
六、 结语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完美的,语文教育更是如此。不过即使如此,几乎每一位教育者都仍在追求着教育的完善。也许这些观点谈不上高屋建瓴,更谈不上振聋发聩,但是这并不妨碍为了完成语文教育的使命不断负重前行,并在前行的路途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参考文献:
[1]管建刚.不做教书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81.
[2]刘荧.灵魂的在场:语文教育审美价值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31.
[3]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学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2-105,155.
[4]林玲.奏响生命的乐章:特级教师武凤霞《生命 生命》教学赏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5):29.
作者简介:
林翠桢,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亚峰中心小学。
关键词:语文教育;哲学思考;审美情怀;对话
一、 引言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语文教育是实现这一双重功能的实践活动。在大语文学习的背景下,教育者在语文教育活动中要关注的东西变得更丰富,更广阔。在时代的浪潮中,语文教育已经担负起了神圣的使命:经典文化的继承发扬和现代文化的甄别吸取。这样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当今语文教育应当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怀。
二、 语文教育是一种对生命与生活的终极关怀
雅斯贝尔说,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常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语文教育必须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起来,让这一教育实践活动唤醒学生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实现教育对受众个体和群体的关怀。现阶段,高考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未变,虽然教改已經进行得如火如荼,却依然众口难调。但无论如何,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语文课堂从一个知识训练场变成一个充满温暖的人文空间。就如管建刚老师说的: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体制中,但这不是借口,即使我们带着沉重的“脚镣”,也应该跳出撼人心魂的舞蹈。
在教改过程中,语文教育思想不能完全西化,要保留住传统文化中语文教学的精髓。精髓何在?几千年来,中国的语文教学“文史哲”是不分家,这种方式培养出了不少博古通今的学者,文豪。“文”强调人文教学的审美价值,“哲”符合语文教育的认知价值,文哲不分也体现了认知和审美高度统一。
也有人认为,哲学和美学的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用在高等教育中运用还有可能,基础教育、初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年龄偏小,接受不了。这种认识是比较狭隘的。要向孩子传递并不是艰深的理论知识,而是让他们在引导下,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同时也对语文美感达到初步体验。比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不可能去向孩子去灌输相对哲学的涵义和逻辑美学的运用,但是,可以用语文的方法让孩子体验到古代语言的简洁之美,同时也激发他们对科学与自然的热爱之情,探索之欲。所以,哲学与美学渗透于语文教育,其意义在于:能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对客观存在做出包含感性和理性的全面思考。
三、 哲学思考与审美情怀要渗透在对话中
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对话行为,这种对话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你来我往,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主客体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的有效运用能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理解或共生。最需要重视的是以下几种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其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为关注的,而教师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
语文教师想要完成这一桥梁作用,首先,必须要完成的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看过很多敬业的语文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十分认真,搜集了大量的教学实录,也参考了各种名师的教学视频。但是,这样七拼八凑的教学设计是否真的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结果?完成一次文本对话,要走进文本,细读文本,才能走出文本。王崧舟老师在上《长相思》一文时,在前期的备课中,就写了几万字的有关《长相思》的评鉴文字。他从纳兰性德读到王国维,从《菩萨蛮》读到《如梦令》,从朱光潜先生的《诗论》中的“见”“解”之论读到朱自清《说诗》中的“诗可解”之说……在连篇累牍的书海中层层剖析,寻找与诗人灵魂的共鸣,最后铸就了经典课堂《长相思》。
教师必须对文本有深度的认知,才能谈得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学生对话),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在对话中,必须考虑到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维果茨基语)的问题:中小学学生,阅历有限,不太可能达到成人或专家的理解程度,毕竟不同认知水平,决定了对文本不同的理解层次。但可以借鉴各种力量,尽可能地拓展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在《渔歌子》(张志和作)一词的授课中,“不须归”一词部分老师在文本解读中认为是:不需要回家,不想回家。如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这样引导孩子,那就失去了让孩子更深入文本的机会。若教师真的与文本对话过,就可以引入张志和的生平资料和他所写的其他诗作,学生带着这种“知识辅助”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就会发现:这不须归更是不想回到官场浊世之中,这既是因为大自然之美打动了诗人,也是因为诗人有着平和浪漫的思想情怀。诗人与孩子们相隔千年,但短短一首词,却能让孩子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在某种程度上,语文教育的作用在于拉近主客体的距离,甚至消融他们之间的距离,让人在文本的体验中达到一种回归、融入、超越,获得其中的“美”与“道”,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展。
四、 “美哲入文”,强化语文教育的传承价值
哲学思考与审美情怀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中,常常是在潜移默化中体现的,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却最能体现语文教育的传承价值。
(一)让学生发现并体会一种“美”
书法家宗白华认为:美在生命,美在精神,任何艺术都应如此。虽然东西方哲学的分水岭让各自文化呈现不同的灿烂,但其对生命美学的追求是一致的。这种美的形式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外在形式美由活动表现来体现,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节奏,甚至包括板书的赏心悦目,学生的情辞动人……但所有的外在美的显现都必须依靠内在美的运化,这种内在美就是文本想要传递给人们的最重要的内涵。
举个例子:几十年前,老式的语文老师习惯于对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字词进行字面解析(经常就是通过查字典),而后造句,最后让学生再谈谈对该字词学习收获。这种学习方式是否有效,暂且不表,但笔者个人认为这种方式既无外在美可言,也无内在美可寻,最容易破坏语文教育的美感。学习语文不是肢解语文,教师不是外科医生,进行解剖研究,字词句只有放在文本中才能显现他鲜活的生命力。 (二)让学生了解并感悟一种“道”
文以载道,是语文与生俱来的特性。关于“道”,不同的哲学流派所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最早提出“道”的道家认为:“万物皆有道”;佛家认为:“道是无上正等正知正觉”;儒家的代表孔子则言:“朝闻道,夕死可矣。”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种西方哲学流派虽然没有对“道”进行系统的阐述,但也传递出它对“道”的理解——即一切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这是人类对真理的终极追求。
(三)为学生深埋并浇灌一颗“种”
哲学上对生命延续理解与生命科学或有所不同,无论唯心主义或是唯物主义都强调精神的传递作用和文化的承载作用。每一次的语文教育活动都应该对学生的发展有所帮助,即使这种帮助暂时不会马上显现出他的威力。但是,只要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埋下语文的种子并细心呵护,总有一天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乃至成为参天大树,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五、 如何让语文课堂建立“文哲美”融合的立体框架
语文教育活动,课堂是最主要的阵地。但是想要通过课堂来发挥语文教育的功效,那功夫就得更多地花在课堂之外。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要充分考虑教育实践活动的变量因素。
(一)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一個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生命都部分地取决于他的思想深度。一个有灵魂有思想的老师,他的学生才会跟着他一起思考一起创造,一起感受美好的事物。一个没有自主思想的老师在课堂上就成了僵尸一般的存在,而没有自由灵魂的语文老师就成了这类僵尸中的极品。那么,他教育出来的学生就非常容易成为考试的机器。
(二)完成阅读三性:海量性、思考性、成长性
不读书的人是可怕的,不懂该如何读书的人是可悲的。老师常常教育孩子要多读书,但别忘了,老师一定要比孩子读更多的书。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都要靠读书来帮助完成。无论老师或学生,都要达到“阅读三性”:首先要海量式地读——涉猎要广,且数量与质量兼顾。没有弱水三千,谈何只取一瓢?不仅要读,还要进行思考性的阅读,在别人的著作中吸取自己的营养。现在部分老师叫孩子做读书笔记啊,还是停留在摘抄好词好句的老办法。摘抄固然是一种办法,但人脑不是电脑,一个复制粘贴恐怕很难达到真正的阅读理解,这时不妨引入批注阅读、反思阅读,这样也许更能激起孩子思维的火花?另外有意义的重复阅读也很重要,比如某个人看《西游记》,幼儿园时看连环画,初中小学时看少年简写版,高中看白话版,大学看名家赏析版……其不同时期的阅读体验能一样吗?阅读是帮助人类身心成长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成长性阅读。
六、 结语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完美的,语文教育更是如此。不过即使如此,几乎每一位教育者都仍在追求着教育的完善。也许这些观点谈不上高屋建瓴,更谈不上振聋发聩,但是这并不妨碍为了完成语文教育的使命不断负重前行,并在前行的路途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参考文献:
[1]管建刚.不做教书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81.
[2]刘荧.灵魂的在场:语文教育审美价值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31.
[3]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学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2-105,155.
[4]林玲.奏响生命的乐章:特级教师武凤霞《生命 生命》教学赏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8(5):29.
作者简介:
林翠桢,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市亚峰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