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课堂的五个层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课堂,有太多的模式,太多的标准。什么是高效的语文课堂?长期以来似乎分数的高低成了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显然有违教育的初衷和终极目标。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应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高效的“高”主要不是考试分数的高,而在于学生每天、每节课都有收获,是一种知识、素养和能力的进步和提高。那么,怎样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
   一.以导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曾经被称为“教书匠”,职责是“教书育人”,学生来学校是“读书的”,而课堂则被喻为传授知识的殿堂。“教”仅仅被定义为“传授知识”。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单文经教授也认为:“教的核心工作乃是要使学生能执行学习的‘工作’”,“也就是要去教学生怎么去学”。乔伊期(B·Joyce)等人提出:“真正的教是教孩子怎样学。”
   所以,身为一名教师,立足课堂首先要了解教的本质,它不同于“给予”、“授予”或“传授”,尽管不排除有时会直接给予学生一些东西,但这并不是,也不能是教师的全部行为。课堂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殿堂,教师不必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就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看,一些教师从理论上似乎也认同上述观点,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在管制,而不是在引导学生走向学习,眼睛还是盯在高分上。在此,借用华中师范大学陈佑清教授的观点,“导学”是教的最本质的行为。实际上,有很多突出教师“导”的概念,如“引导”、“诱导”、“指导”、“领导”、“辅导”、“开导”、“疏导”、“劝导”等等。那么,我对高效课堂的第一个理解——课堂教学要以导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
   二.将课前预习移至课堂。
   语文教学一般都有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很多老师都在做好像也有些效果。但以我多年一线教学的体会来看,预习并不利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我对高效课堂的第二个理解——它应是求知欲,探究欲极强且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课堂。但是,预习使他们对“未知”事物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新奇感,当堂学习的效果反而大打折扣。预习作业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一些自觉性不高的学生,为完成预习直接抄袭如《英才》、《课文内容详解》参考答案,结果造成作业一流,实则没有内化的现象,反而不利于教师掌握真实学情,从而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学习。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我的做法是将课前预习移至课堂。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此时的“先学”,有时间的规定,有同学的比赛,有老师的密切关注,有学后的汇报与展示,每一个学生都会投入,都会紧张起来,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真正的发展,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真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针对性、高效性。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学习方式的关注,我国学者也从更开阔的视野理解学习方式,王道俊教授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五种:“读中学、研中学、做中学、生活中学、交往中学”,并认为它们之间“相互开放、相互渗透”,“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它们各有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目前语文教师运用的比较多的有情境化教学、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等。其核心即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以案定教”、“以教定教”到现在的课堂中学生为主的“以学定教”,体现着教育思想的转变。所谓以学定教,从字面意思理解,即是指根据学生的情况设定教学方法。从理论高度上讲,以学定教则是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真正做到珍重学生,以人为本,以学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这是一种真正能改变学生学习,并保证课堂高效的有益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听过这样的“三不讲”原则,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这三句很经典,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每个班上良莠不齐,就如十个手指有长短:这个学生会的,那个学生不一定会;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不求甚解;有的悟性高些,有的基础差些。这个原则不是以学定教。根据建构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尊重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一个优秀的教师既要有对全班学生的整体把握,还要有对不同学生的特别关注。以学定教应遵循了解学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常讲“因材施教”,我以为这里的“材”应有两层意思,它不光指“学生”,还指“教材”。关于教材,不由得想起两位先贤——孔子和苏格拉底,他们虽然素不相识,但在教育教学上都不重视“教材”。孔子提倡“述而不作”,在他看来,教育内容在人的思想之中而不在文字之中;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在“一问一答”中提示教育内容,在他看来,教育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事先策划并建构好的。
   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教材似乎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追求高效课堂更是需要教师运用好教材,运用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我们手中的教材。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就有研究非常深入且成熟的“知识分类学习论”,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不同的知识类型,就有不同的教授类型,是“直接应用”、“弹性应用”或“变式应用”,都要求我们视教材、视课文的类型而定。
   教师不仅要“用教材来教”,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教材”,还要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现状与进程的把握为决策依据,重组、优化、丰富教材,开发相关课程资源。这些,不仅是教师教学自主权的萌芽,也是课堂教学从“教学境界”走向“课程境界”的起步。
   五.通过问题激发思考。
   用“一路顺到底”来形容课堂,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有遇到一点麻烦,这样的课堂有效果吗?答案是否定的。顺势而下,没有问题,恰恰是最有问题。教师之为教,就是引导学生问题的暴露,从而对症下药,引导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从浅到深,从散乱到系统,因此,一堂高效的课,即使没有问题,老师也应制造问题。在设计时丢一些“骨头”,让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应该认真倾听,于细微处听出问题来,于对答中听出问题来,于话语中听出浅薄来,时不时找一些“茬儿”,诱生深入,促生思考。因此,在我看来,小手频举的课堂不一定高效,安静沉静的课堂也不一定无效!
   因此,要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内容是需要的,教学技巧是需要的,学习策略也是需要的,但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教师和学生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余文婷,教师,现居湖北武汉。
其他文献
语文独立设科已逾110年,从百余年的语文教育发展史角度来看,语文教育有过挣扎与挫折,也有过觉醒与兴盛。尤其是从新课改后的十余年发展情况来看,语文教育呈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之象,无论是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研究层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十年前有学者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缺乏学术的积累,缺乏学术的规范、准则,乃至缺乏起码的学术平台,乃至缺乏起码的学术意识。”(王荣生语)今日反观这一总结时,我们应当有所欣慰,
汤见光,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教师。  高中课改已经实施多年,学生自主探究作为一种全新学习方式,其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但是,观察他人的日常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总是深感困惑:教师在备课、说课时都有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考虑与言说,但是在现实的课堂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的理念往往只是飘在空中,没有真正“落地”,常常只有走过场的形式,没有真正的探究,更没有真正的自主。  典型的例子如,高中语文必修
一、导语设计  四季轮回,秋天和其他季节一样,静静地来又终将悄悄地去,但凭倚文学这扇神奇的窗口,我们能永远地观望秋天享受秋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以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而照亮现代文坛的江浙才子郁达夫的文字世界,去观望去享受他用高雅情趣滋养和守护的秋天——《故都的秋》。  二、引出焦点“欣赏和热爱悲凉”  1.一生朗读幻灯片呈现的文章首尾两段文字(文段略)。  2.师:作者不远千里来欣赏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师  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中有一篇汪曾祺晚年追怀故土的小说《鉴赏家》,作品塑造了鉴赏家“叶三”和画家“季匋民”的人物形象。通过记叙两人的交往轶事,特别是叶三因赏鉴季匋民的画作而终生收藏、至死不卖的情节,赞颂了重情义、真性情、高雅清逸的美好品质。但对于叶三为何将画作带入棺材这一结尾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耐人寻味的结尾。  季匋民生前便是全县第一个大画家,他
张爱玲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魏天真和魏天无这部主要谈论诗歌的著作《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即是对当下诗歌和社会人伦的一份“懂得”,一份“慈悲”。他们谈的既是诗歌本身,也关乎存于当世的社会人伦,其中蕴含着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和生命个体的崇高理想。   这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真有意思》为魏天真著,第二辑《无所遁形》为魏天无著,第三辑《观世之音》为二人的对话录。对话录的话题有些就是前面两辑文题的
《劝学(节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第一板块“求学之道”中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的首篇文言文。如何让高一新生在初中文言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延伸,有所突破,在思维方式和方法上得到进一步提升等方面以及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是高一语文老师必然面对的课题。  那么,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和高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呢?在初中学段,对文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育,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1929年中小学暂行课程标准颁布后,原定以一年为实验期,期满后根据各地报告修正,后又展期一年。至1931年6月,教育部组织中小学课程及设备标准编订委员会,其中孙俍工、夏丏尊、周予同、马涯民负责中学国文。委员会分别于6、7月开会两次,但意见不能统一。1932年,教育部重新聘请委员,中学国文科由孙俍工、夏丏尊、伍俶负责。委员会
成语这种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现在语文教学上,不仅仅是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吸收和运用,而应该是多方面的。下面就课堂阅读教学这个层面,谈谈如何运用成语,让其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抓手。  一、用成语导入新课  巧借成語导课,就能相应地创造出一定的情理交融、情趣盎然的情境,自然导入新课,进行新课教学。例如,有位老师在执教《鸿门宴》,上课伊始,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成语: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然后让学生说出
收录在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近年来被苏教版、粤教版等语文教材选入。很多课例和教学设计都将文章主题解读为批判封建家长制对儿童的迫害,深刻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和反动,笔者以为如此解读与鲁迅在《朝花夕拾》里的情感表达很不和谐。  一、背诵《鉴略》前后的情绪变化  父亲在“我”准备去看五猖会时,要求年仅七岁的孩童一定要背诵出《鉴略》中约二三十行内容,不然不准去。  从文中“在百静中,
作为一种惯有而又特殊的文化生态形式,高考作文因语言犁铧的意义世界而显得那样深邃、芬芳、神奇,像磁铁般吸引着人们解读和赏鉴,而其应试能力和发展趋势无疑是考生、教师乃至家长们探讨、阐释的热点话题。就此,笔者依凭自身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以近些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和自拟题为例,试图从诸多巨擘宏论的方格中觅一丝缝隙,僭述数言管窥之见,以飨读者。  一、高考作文的应试能力  1.审题立意能力  试卷如绚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