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经》的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优美的语言,精湛的修辞手法几千年来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诗经》最具魅力的地方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修辞手法;诗歌;言语风格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拥有着后人无法超越的辉煌成就,并在人类文明史上镌写了辉煌的篇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常用的比兴修辞手法就是源自于《诗经》。修辞学是语言的艺术性之一,《诗经》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其中的语言艺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鉴于这部作品中丰富的修辞艺术,结合《诗经》以及后世与此相关的艺术作品的语言来分析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比”的修辞
“比”和“兴”在《诗经》中被广泛运用,并被后世文学家所继承。我们熟悉的《氓》诗歌当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兴和赋的修辞为甚,现以比兴的修辞角度结合其诗歌来分析。《氓》的第三、四章运用比和兴的修辞手法写女子体衰色减而遭厌弃,表达非常贴切巧妙。朱熹有言:“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简言之,“比”就是现代汉语里的比喻,即包括明喻、暗喻、隐喻等在内的修辞手法。诗歌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将女子的容貌的变化比作桑叶的颜色形态的变化,完美得表现了女子的容貌由年轻貌美到体衰色减的变化,给读者以直观的印象。一语双关,这种语言艺术也同时呈现出女主人公的爱情变化,由被幸福的宠爱到婚姻上的被抛弃,心理上经受着由幸福、沉溺到沉痛、怨恨的变化,如此巧妙的手法让人对诗中女子的遭遇感之切、惋之悲、记之深、思之痛。我们知道,后世诗文形容美女多半说桃花面,例如:魏晋时期曹植的《杂诗?南国有佳人》中“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和唐代韦庄的《女冠子?昨夜夜半》中“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其中最为著名和耳熟能详的当属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将崔护进京赶考途中偶遇的女子容貌比作桃花面(诗中“人面”是姑娘的面容,“笑”是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诗人拈出一个人人皆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得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足以烘托出姑娘的“人面”之美,给人一种想象就是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
二、“兴”的修辞
朱熹先生《诗集注》指出:“兴者,先言他物言以引起所詠之辞也。”“兴”基本含义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例如诗歌《氓》的第三、四章先言桑葚于斑鸠,以引起“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诗句,这是女主人公伤痛的流露与告诫,有了前面比兴诗句的形象贴切的铺垫,后面的所咏之词就显得更加深刻,更加让人为之惋惜。因物起兴的,依靠含义微隐的事物来寄托情意。在这里,我们可以从《诗经》的首篇《关雎》来分析,首章以河州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动物性的行为来衬托出抒情主人公对佳人的殷切盼望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将深切的情感和渴望隐藏在关雎鸟的表面行为之下,整体风格含蓄隽永,并以此情感总揽全诗。又以《蒹葭》为例,首句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鹭茫茫、寒霜浓重的深秋萧瑟之景,暗含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焦急等待的愁苦凄清的哀愁。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诗经中的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比兴手法的运用,从形象本身来看,它是虚构想象,但从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来说,又完全是现实的,这就开辟了后世的“寄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使得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三、夸张的修辞
夸张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 表现方法,就是把事物说得远远超出客观实际,以加强人们的印象,古人曾在《文心雕龙·夸饰篇》中对此有过较明确的阐述,“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虽诗书雅言,讽格训世,事必宜广,文亦过焉……并意深褒赞,故义成矫饰。”夸张的作用,在于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以烘托气氛,渲染形象,启发读者的想象力,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受。夸张可以分为三类:扩大、缩小、超前。现在结合《诗经》的具体诗歌内容,就夸张修辞的类型及表达效果做简要分析。
扩大的夸张。为了达到更为形象、深刻的效果,人们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的特点,向大、高、多、长、强、快等方面进行夸张。如《诗经》中的《王风·采葛》中的“彼采葛兮,如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加,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一首男思女的爱情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但由于运用了扩大的夸张手法,再从心理上加以刻画,因此使人感到内容充实、情意绵长。用“三月”、“三秋”、“三岁”这样的夸张修饰,并辅以《国风》所常见的层递手法,一层深似一层地表达出诗人的殷切思念之情。诗人抓住“别离恨时长”这一典型心理,用率真的语言反复咏唱。时间由“三月”到“三秋”,“三秋”到“三岁”,夸张的程度由小到大,相思之情也愈发浓烈。三章只换了几个字,却将诗人对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思念之情真实地表现了出来,故而能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此外,《诗经》中还有不少数字夸张的诗篇,用实数代虚数进行扩大夸张。缩小的夸张。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的作用。例如:《卫风·河广》中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这是一首思乡诗,写的是一个嫁于卫国的宋国女子思乡不得归的悲歌。此诗最大的特色是使用了缩小的夸饰。卫、宋两国一河之隔,这位思乡的宋国人却不能回去。诗歌中不写如何思乡,而以夸饰的艺术手法,连用“一苇杭之”、“跂予望之”、“曾不容刀”、“曾不崇朝”四个比喻,极言距离之近,渡河之易。既近而易,而不得归,更衬托出其思乡之切和实际归去之难。诗人用感情上和家乡的贴近来缩短空间的距离,并且将广阔的黄河与遥远的距离进行了缩小的夸张,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情。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高超的修辞手法具备了极高的审美价值,为后来的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奠定了基础,此外,就现代一些表达爱情的歌曲里面选取的意象也是借鉴于《诗经》,本文就《诗经》中的部分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描述,希望一解其中的美学价值和极高的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3]方玉润,李先耕.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2011
关键词:《诗经》;修辞手法;诗歌;言语风格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拥有着后人无法超越的辉煌成就,并在人类文明史上镌写了辉煌的篇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常用的比兴修辞手法就是源自于《诗经》。修辞学是语言的艺术性之一,《诗经》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其中的语言艺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鉴于这部作品中丰富的修辞艺术,结合《诗经》以及后世与此相关的艺术作品的语言来分析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比”的修辞
“比”和“兴”在《诗经》中被广泛运用,并被后世文学家所继承。我们熟悉的《氓》诗歌当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兴和赋的修辞为甚,现以比兴的修辞角度结合其诗歌来分析。《氓》的第三、四章运用比和兴的修辞手法写女子体衰色减而遭厌弃,表达非常贴切巧妙。朱熹有言:“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简言之,“比”就是现代汉语里的比喻,即包括明喻、暗喻、隐喻等在内的修辞手法。诗歌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将女子的容貌的变化比作桑叶的颜色形态的变化,完美得表现了女子的容貌由年轻貌美到体衰色减的变化,给读者以直观的印象。一语双关,这种语言艺术也同时呈现出女主人公的爱情变化,由被幸福的宠爱到婚姻上的被抛弃,心理上经受着由幸福、沉溺到沉痛、怨恨的变化,如此巧妙的手法让人对诗中女子的遭遇感之切、惋之悲、记之深、思之痛。我们知道,后世诗文形容美女多半说桃花面,例如:魏晋时期曹植的《杂诗?南国有佳人》中“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和唐代韦庄的《女冠子?昨夜夜半》中“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其中最为著名和耳熟能详的当属唐朝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将崔护进京赶考途中偶遇的女子容貌比作桃花面(诗中“人面”是姑娘的面容,“笑”是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诗人拈出一个人人皆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得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足以烘托出姑娘的“人面”之美,给人一种想象就是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
二、“兴”的修辞
朱熹先生《诗集注》指出:“兴者,先言他物言以引起所詠之辞也。”“兴”基本含义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例如诗歌《氓》的第三、四章先言桑葚于斑鸠,以引起“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诗句,这是女主人公伤痛的流露与告诫,有了前面比兴诗句的形象贴切的铺垫,后面的所咏之词就显得更加深刻,更加让人为之惋惜。因物起兴的,依靠含义微隐的事物来寄托情意。在这里,我们可以从《诗经》的首篇《关雎》来分析,首章以河州上关关鸣叫求偶的雎鸠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的佳偶,借助动物性的行为来衬托出抒情主人公对佳人的殷切盼望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将深切的情感和渴望隐藏在关雎鸟的表面行为之下,整体风格含蓄隽永,并以此情感总揽全诗。又以《蒹葭》为例,首句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鹭茫茫、寒霜浓重的深秋萧瑟之景,暗含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焦急等待的愁苦凄清的哀愁。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诗经中的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比兴手法的运用,从形象本身来看,它是虚构想象,但从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来说,又完全是现实的,这就开辟了后世的“寄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使得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三、夸张的修辞
夸张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 表现方法,就是把事物说得远远超出客观实际,以加强人们的印象,古人曾在《文心雕龙·夸饰篇》中对此有过较明确的阐述,“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虽诗书雅言,讽格训世,事必宜广,文亦过焉……并意深褒赞,故义成矫饰。”夸张的作用,在于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以烘托气氛,渲染形象,启发读者的想象力,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受。夸张可以分为三类:扩大、缩小、超前。现在结合《诗经》的具体诗歌内容,就夸张修辞的类型及表达效果做简要分析。
扩大的夸张。为了达到更为形象、深刻的效果,人们往往人为拔高事物的特点,向大、高、多、长、强、快等方面进行夸张。如《诗经》中的《王风·采葛》中的“彼采葛兮,如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加,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一首男思女的爱情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但由于运用了扩大的夸张手法,再从心理上加以刻画,因此使人感到内容充实、情意绵长。用“三月”、“三秋”、“三岁”这样的夸张修饰,并辅以《国风》所常见的层递手法,一层深似一层地表达出诗人的殷切思念之情。诗人抓住“别离恨时长”这一典型心理,用率真的语言反复咏唱。时间由“三月”到“三秋”,“三秋”到“三岁”,夸张的程度由小到大,相思之情也愈发浓烈。三章只换了几个字,却将诗人对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思念之情真实地表现了出来,故而能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此外,《诗经》中还有不少数字夸张的诗篇,用实数代虚数进行扩大夸张。缩小的夸张。这类夸张是故意把事物往小处说,使之更低、更弱、更慢、更少,达到数倍缩小的作用。例如:《卫风·河广》中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这是一首思乡诗,写的是一个嫁于卫国的宋国女子思乡不得归的悲歌。此诗最大的特色是使用了缩小的夸饰。卫、宋两国一河之隔,这位思乡的宋国人却不能回去。诗歌中不写如何思乡,而以夸饰的艺术手法,连用“一苇杭之”、“跂予望之”、“曾不容刀”、“曾不崇朝”四个比喻,极言距离之近,渡河之易。既近而易,而不得归,更衬托出其思乡之切和实际归去之难。诗人用感情上和家乡的贴近来缩短空间的距离,并且将广阔的黄河与遥远的距离进行了缩小的夸张,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情。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高超的修辞手法具备了极高的审美价值,为后来的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奠定了基础,此外,就现代一些表达爱情的歌曲里面选取的意象也是借鉴于《诗经》,本文就《诗经》中的部分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描述,希望一解其中的美学价值和极高的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朱熹《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3]方玉润,李先耕.诗经原始.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