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的开发,医疗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我们发现,医疗领域的翻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医学进步的重要“推手”。日本医疗技术发达,中日之间医疗领域的合作日益加强,日语相关的医疗领域的翻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医疗类翻译难度较大,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翻译人员除了具备语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关键词:医疗翻译;翻译问题;日语
翻译领域有多个翻译方向,如汽车类翻译、电器类翻译、金融类翻译、医学类翻译、建筑类翻译、IT类翻译等。其中,医药类翻译被认为是较难的翻译领域。“医药”,顾名思义,指的是医学和药学的翻译,包括医学论文、学术材料、医疗器械相关术语等,其中会涉及大量的医疗用语。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要有语言功底和扎实的翻译技巧,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
一、医药翻译的分类
(一)学术类翻译。包括医学论文和书籍的翻译,医学期刊的文章,会议手稿以及国际会议的演讲材料等翻译。
(二)医疗设备翻译。医疗器械研发和临床试验相关文件的翻译,批准申请文件,操作手册等的翻译。随着老龄化问题进一步深化,医疗器械类翻译市场逐渐扩大。
(三)药品翻译。包括制药公司开发新药的相关文件,新药批准审查材料的相关翻译,新药上市后副作用案例报告的翻译等。
(四)其他类翻译。以上翻译材料以外的翻译,如日本药妆类翻译,补品、保健品等的翻译。
二、医疗类翻译特点
(一)专业术语较多
医学翻译通常使用日常生活中很少听到的技术术语,而且外来语较多,除英语外,还经常使用拉丁语。在日译汉过程中除了直接查询日文意思外,还要辅助查询英文对照,这无形中增加了翻译难度。专术语往往采用国际统一术语,翻译过程中需要与之相统一。
(二)不仅需要翻译技术,还需要相关医学知识
许多需要医学翻译的文件都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因此,不仅需要正确地获取一般翻译技术,而且还必须正确地获取诸如技术术语之类的医学知识。
(三)关乎生命,不允许误译
医疗翻译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对于非母语的患者而言,在翻译过程中除了把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所说的话相互传递外,双方还会察觉到对话中的文化差异,这个时候翻译需要对双方做出合理解释。并且,许多场合是关乎生命的,一旦误译便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这一领域不允许误译发生,必须准确进行翻译,如副作用案例报告和医疗设备说明手册。
(四)医疗技术、新药开发步伐快
随着医学世界的日新月异,许多医疗技术得以开发,医疗器械不断更替,新型药物在疗效上更加具有优势。进行医学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对新药和新技术的知识。
三、翻译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一)同一疾病,不同国家称呼不同
日文中存在大量繁体字,翻译时有些可以直译,但不能一概而论。如:日文当中出现的“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是根据英文的“hepatitis A、hepatitisB、hepatitis C”翻译过来,保留了其英文“A、B、C”英文称谓,而我们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需要注意,虽然在医疗领域也用“A、B、C”型称谓,但此类疾病更常用的是“甲肝、乙肝、丙肝”。
(二)职称翻译
日文中有“主任医師”这一称谓,对应日文读音“しゅにんいし”,意思指的是主要负责的医生,被患者和同行称为主治医生或主治大夫,这与中国医院中的“主治医师”一致,而“主任医师”在中国,是医生职称中的最高级别,即正高级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此类翻译切记采用直译的方法,如果对医院的职称不是特别了解,则会出现误译现象。
(三)疾病名称中缩略语的翻译
我们通过大量医疗术语可以看出,很多術语特别长,在一些医学论文上会采取全称这种比较规范的说法。然而在医院临床一线,医生们实际工作中会使用其缩略语,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固定用法。那么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假如对其实际的叫法不甚了解,便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以汉译日口译的一则场景为例:
(在诊察室)
医生:让你久等了。检查结果出来了。
患者:我是不是感冒了,或者得了肺炎什么的?
医生:不,我觉得你得的是慢阻肺。这是肺功能检查的结果,请看看这个数字。
针对以上场景,许多译者在翻译时会对慢阻肺这一疾病名称有所疑惑,“慢阻肺”一词,其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知晓其全称和略称之后,翻译给非母语患者的时候是否要原模原样翻译成“慢阻肺”呢?显然,这种情况下翻译成规范化的全称是比较合理的。如下翻译:
医師:お待たせしました。検査の結果が出ました。
患者:カゼか肺炎でしょうか。
医師:いえ、慢性閉塞性肺疾患という病気だと思われます。これが先ほどの肺機能検査の結果です。この数字を見てください。
四、如何避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语言知识+专业知识
由于医疗翻译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掌握一定的医疗相关知识是尤为必要的。医疗翻译包含医疗器械和医药品等不同分类,医疗器械的相关翻译,则需要掌握一定的工科和IT方面的知识;对于药品的翻译,还需要具有诸如药品法之类的法律知识。仅凭语言技能,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必定会对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因此,要成为一名医学翻译,一定要学习医学专业知识。
(二)关乎生命,仔细斟酌,切忌误译。
在医疗翻译领域,关乎生命的存续,些许的误译问题或许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医生和患者之间,翻译过程中一个医疗数值的错误有可能会让医生产生错误的判断。再或者在医学论文、学术报告中,数值或者计数规则的误译,会向一定范围的医疗群体传达错误的讯息,后果不堪设想。
(三)翻译“质量”和“速速”,两手都要抓
医疗领域的翻译,不仅要求“质量”,还对“速度”提出了要求。医疗领域“瞬息万变”,伴随着新型疾病的出现,问世出新的治疗方法,也会开发出新的药物。我们这里提到的“速度”,更多的是强调翻译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去适应医疗领域不断发展的环境,不断储备日新月异的医疗知识,要有敏锐度。
所以,伴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医疗翻译有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医疗翻译者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为避免误译问题的出现,译员对自己的要求也需要更加严格。
参考文献:
[1] 郑述谱.术语翻译及其对策[J].外语学刊,2012(05).
[2] 张季平.医学日语外来语概论[J].生化药物杂志,1988(01).
[3] 王有生等编.日汉医学词汇[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关键词:医疗翻译;翻译问题;日语
翻译领域有多个翻译方向,如汽车类翻译、电器类翻译、金融类翻译、医学类翻译、建筑类翻译、IT类翻译等。其中,医药类翻译被认为是较难的翻译领域。“医药”,顾名思义,指的是医学和药学的翻译,包括医学论文、学术材料、医疗器械相关术语等,其中会涉及大量的医疗用语。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要有语言功底和扎实的翻译技巧,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
一、医药翻译的分类
(一)学术类翻译。包括医学论文和书籍的翻译,医学期刊的文章,会议手稿以及国际会议的演讲材料等翻译。
(二)医疗设备翻译。医疗器械研发和临床试验相关文件的翻译,批准申请文件,操作手册等的翻译。随着老龄化问题进一步深化,医疗器械类翻译市场逐渐扩大。
(三)药品翻译。包括制药公司开发新药的相关文件,新药批准审查材料的相关翻译,新药上市后副作用案例报告的翻译等。
(四)其他类翻译。以上翻译材料以外的翻译,如日本药妆类翻译,补品、保健品等的翻译。
二、医疗类翻译特点
(一)专业术语较多
医学翻译通常使用日常生活中很少听到的技术术语,而且外来语较多,除英语外,还经常使用拉丁语。在日译汉过程中除了直接查询日文意思外,还要辅助查询英文对照,这无形中增加了翻译难度。专术语往往采用国际统一术语,翻译过程中需要与之相统一。
(二)不仅需要翻译技术,还需要相关医学知识
许多需要医学翻译的文件都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因此,不仅需要正确地获取一般翻译技术,而且还必须正确地获取诸如技术术语之类的医学知识。
(三)关乎生命,不允许误译
医疗翻译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对于非母语的患者而言,在翻译过程中除了把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所说的话相互传递外,双方还会察觉到对话中的文化差异,这个时候翻译需要对双方做出合理解释。并且,许多场合是关乎生命的,一旦误译便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这一领域不允许误译发生,必须准确进行翻译,如副作用案例报告和医疗设备说明手册。
(四)医疗技术、新药开发步伐快
随着医学世界的日新月异,许多医疗技术得以开发,医疗器械不断更替,新型药物在疗效上更加具有优势。进行医学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对新药和新技术的知识。
三、翻译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一)同一疾病,不同国家称呼不同
日文中存在大量繁体字,翻译时有些可以直译,但不能一概而论。如:日文当中出现的“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是根据英文的“hepatitis A、hepatitisB、hepatitis C”翻译过来,保留了其英文“A、B、C”英文称谓,而我们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需要注意,虽然在医疗领域也用“A、B、C”型称谓,但此类疾病更常用的是“甲肝、乙肝、丙肝”。
(二)职称翻译
日文中有“主任医師”这一称谓,对应日文读音“しゅにんいし”,意思指的是主要负责的医生,被患者和同行称为主治医生或主治大夫,这与中国医院中的“主治医师”一致,而“主任医师”在中国,是医生职称中的最高级别,即正高级别。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此类翻译切记采用直译的方法,如果对医院的职称不是特别了解,则会出现误译现象。
(三)疾病名称中缩略语的翻译
我们通过大量医疗术语可以看出,很多術语特别长,在一些医学论文上会采取全称这种比较规范的说法。然而在医院临床一线,医生们实际工作中会使用其缩略语,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固定用法。那么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假如对其实际的叫法不甚了解,便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以汉译日口译的一则场景为例:
(在诊察室)
医生:让你久等了。检查结果出来了。
患者:我是不是感冒了,或者得了肺炎什么的?
医生:不,我觉得你得的是慢阻肺。这是肺功能检查的结果,请看看这个数字。
针对以上场景,许多译者在翻译时会对慢阻肺这一疾病名称有所疑惑,“慢阻肺”一词,其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知晓其全称和略称之后,翻译给非母语患者的时候是否要原模原样翻译成“慢阻肺”呢?显然,这种情况下翻译成规范化的全称是比较合理的。如下翻译:
医師:お待たせしました。検査の結果が出ました。
患者:カゼか肺炎でしょうか。
医師:いえ、慢性閉塞性肺疾患という病気だと思われます。これが先ほどの肺機能検査の結果です。この数字を見てください。
四、如何避免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语言知识+专业知识
由于医疗翻译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掌握一定的医疗相关知识是尤为必要的。医疗翻译包含医疗器械和医药品等不同分类,医疗器械的相关翻译,则需要掌握一定的工科和IT方面的知识;对于药品的翻译,还需要具有诸如药品法之类的法律知识。仅凭语言技能,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必定会对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因此,要成为一名医学翻译,一定要学习医学专业知识。
(二)关乎生命,仔细斟酌,切忌误译。
在医疗翻译领域,关乎生命的存续,些许的误译问题或许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大错。医生和患者之间,翻译过程中一个医疗数值的错误有可能会让医生产生错误的判断。再或者在医学论文、学术报告中,数值或者计数规则的误译,会向一定范围的医疗群体传达错误的讯息,后果不堪设想。
(三)翻译“质量”和“速速”,两手都要抓
医疗领域的翻译,不仅要求“质量”,还对“速度”提出了要求。医疗领域“瞬息万变”,伴随着新型疾病的出现,问世出新的治疗方法,也会开发出新的药物。我们这里提到的“速度”,更多的是强调翻译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去适应医疗领域不断发展的环境,不断储备日新月异的医疗知识,要有敏锐度。
所以,伴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医疗翻译有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医疗翻译者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为避免误译问题的出现,译员对自己的要求也需要更加严格。
参考文献:
[1] 郑述谱.术语翻译及其对策[J].外语学刊,2012(05).
[2] 张季平.医学日语外来语概论[J].生化药物杂志,1988(01).
[3] 王有生等编.日汉医学词汇[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