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要素流动引发的要素集聚最终导致差距扩大。因此,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增强西部地区吸引要素的诱导因素并改善要素流动质量,实现要素的趋于优化配置,对缩小区域差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要素流动要素集聚区域差距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446(2013)1-2-0005-02
一、要素流动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
解决区域差距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迅速发展,也应该通过必要的措施让欠发达地区能够分享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阐明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解决地区差距的基本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措施之一即必须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在要素流动中实现东西部双赢的结果。
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区域要素的组合效应使经济社会逐渐秩序化。第二,区域要素流动可以促使企业分工,促进区域内部的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三,通过自由的流动,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第四,区域要素流动可以在不同方面强化、发展各自的相对优势,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然而,要素流动也会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继续流动反过来又加剧要素向高发展水平地区集聚,最终导致区域差距的扩大。
二、要素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与扩大的直接原因
要素是进行经济活动的有形或无形投入,要素流动的根本动力机制是追求收益最大化,其在区域之间流动将引起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
(一)不同要素间关系的转换及集聚效应对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其中以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三者的流动为主。三者具有承前启后的关系,资本非均衡性流动导致劳动力流动,从而使得要素产生了集聚效应,最终导致区域性差距出现并扩大。
资本的非均衡性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
我国区域资本市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改革初期,境外资本是当时全要素中的主要成分,为经济发展准备了条件。此外,由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率先改革,解除了制度性的束缚,占据了经济发展先机,为外资流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出现,这种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反过来又加剧了外资向东部地区集聚。而且东部地区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吸引了绝大多数FDI技术的外溢效应,促使它比其他地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2、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关系的转换
要素流动中资本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比较复杂,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这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实现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了初期原始资本的集聚。这种资本集聚为更多的规模化生产和劳动力利用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资本与劳动力是互补的关系。第二阶段,当产业层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性需求越来越强烈,产业资本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资本也就逐步减少,从而资本与劳动力由互补关系逐步转向替代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输出,资本以工资的方式反方向流人中西部地区,这种资本的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东部地区在前期的快速发展,其在产业发展中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西部地区资本向东部地区的倒流。
3、要素集聚最终导致区域差距扩大
发达地区形成的要素集聚下的经济扩张型发展,使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产生集中的经济效果,并形成吸引经济活动向这一地区靠近的向心力,这就是集聚效应,这也是导致城市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大量资本、技术、品牌、优秀人才等高级要素在发达地区的集聚,形成了各厂商之间对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庞大的规模经济。这些持续优势在其他非要素集聚地是无法拥有的。要素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解释了我国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集聚程度越来越高的现象。
(二)要素流动的逐利性对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从要素的地区间流动经济学法则看,要素是要追逐收益的。一个地区的资金和人才收益率越高,说明这个地区资金和人才的利用率高。技术专利、技术人才和企业家要素等的流动就取决于资金的收益率和人才的收益水平。从各地区比较来看,这些要素在东部利用的机会要多于中西部地区,发挥作用的环境也较好,收益回报要比中西部高。这就是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配置给中西部的技术人才和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孔雀东南飞”的重要原因。
总体上讲,由于中西部地区的收益水平低,资金、技术、人才、企业家等这些西部稀少的要素,越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起作用,越会净流出而越不会净流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中西部缺乏的这些要素能不能从内部更多地得以积累,并大量从东部流入。
三、结论及启示
综上所述,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应与区域经济的市场机制齐头并进,从根本上实现资本、知识、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资源运作方式的转变,使得这些要素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动,以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的方式,形成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机制。以新经济地理学中要素流动的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从而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理论借鉴 新经济地理学中要素流动的理论模型是这么解释的,一定区域以其拥有的一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吸引其他资源流入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进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以特有的产业和产业结构支持区域的产出增长,成为区域发展的共同道路。这种要素组合形式称为资源转换,基本上有三种模式:1、智力资源转化型模式。拥有知识要素优势,吸引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组合,形成现实生产力,例如,日本经济发展模式。2、自然资源转化型模式。利用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吸引资本要素和知识要素,例如,中东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的发展模式。3、综合转换型模式。知识要素和自然资源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密切组合,例如,前苏联、美国的发展模式。显然,资源转换过程即为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
此外,新要素理论认为,应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含义,扩展生产要素的范围,生产要素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所说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以及管理等等,都是生产要素,这些无形的“软伴”要素越来越成为形成贸易的基础,它决定着一国比较优势格局。
(二)政策性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流动的逐利性为区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个特点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经济目标,特别是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追求提供了支持。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形成以下结论:
1、根据生产要素演化层次的特点,定位并提升区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应根据生产要素演化层次的特点,分析区域在较低层次生产要素的现状,合理开发较高层次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总体上响应生产要素的流动需求;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产要素由低到高演进的成本价值特点,在区域竞争中结合自身特点形成清晰的思路,在高层次要素引进与使用过程中做到有度取舍,以合理的行为强化要素层次结构的演化规律。
2、促进自然资源要素的流动性发展,并丰富和深化其流动过程
要素层次演进中流动性具有不断增强的特点,基于此影响,自然资源要素理应具备越来越强的流动性。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相应的交通、通讯设施促进自然资源的不断流动;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利用,丰富和深化其流动过程。
3、重视和提升知识要素对劳动要素经济效率的作用
目前,对知识和技术要素的研究以新增长理论中“干中学”、“扩散效应”等认识为主,没有强调知识要素对劳动的经济效率意义,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经济关系中如技术差距理论等描述的“中心-外围”发展模式。因此,应当从知识要素与劳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重新评估知识要素的发展战略,形成创新思维指引下的知识要素发展新格局。
4、增强吸引要素的诱导因素并改善要素流动质量
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必须增强中西部地区吸引要素的诱导因素和改善要素流动的质量,否则东西部经济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发展也会越来越不平衡。西部地区在目前各要素收益率水平低于东部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大力加强环境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和强化服务,降低要素进入的成本和门槛,吸引东部地区要素和国际资源的进入。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改善要素流动的质量,即通过各种途径,引导资本、技术、信息和管理流入西部地区,同时从西部地区流出相对丰裕的普通劳动力和矿产资源,在要素流动中实现东西部双赢的结果。
[关键词]要素流动要素集聚区域差距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446(2013)1-2-0005-02
一、要素流动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
解决区域差距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既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迅速发展,也应该通过必要的措施让欠发达地区能够分享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阐明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解决地区差距的基本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措施之一即必须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在要素流动中实现东西部双赢的结果。
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区域要素的组合效应使经济社会逐渐秩序化。第二,区域要素流动可以促使企业分工,促进区域内部的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三,通过自由的流动,使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第四,区域要素流动可以在不同方面强化、发展各自的相对优势,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然而,要素流动也会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继续流动反过来又加剧要素向高发展水平地区集聚,最终导致区域差距的扩大。
二、要素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与扩大的直接原因
要素是进行经济活动的有形或无形投入,要素流动的根本动力机制是追求收益最大化,其在区域之间流动将引起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
(一)不同要素间关系的转换及集聚效应对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其中以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三者的流动为主。三者具有承前启后的关系,资本非均衡性流动导致劳动力流动,从而使得要素产生了集聚效应,最终导致区域性差距出现并扩大。
资本的非均衡性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
我国区域资本市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改革初期,境外资本是当时全要素中的主要成分,为经济发展准备了条件。此外,由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率先改革,解除了制度性的束缚,占据了经济发展先机,为外资流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出现,这种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反过来又加剧了外资向东部地区集聚。而且东部地区在政府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吸引了绝大多数FDI技术的外溢效应,促使它比其他地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2、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关系的转换
要素流动中资本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比较复杂,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这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实现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了初期原始资本的集聚。这种资本集聚为更多的规模化生产和劳动力利用创造了条件。这一过程资本与劳动力是互补的关系。第二阶段,当产业层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性需求越来越强烈,产业资本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资本也就逐步减少,从而资本与劳动力由互补关系逐步转向替代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输出,资本以工资的方式反方向流人中西部地区,这种资本的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东部地区在前期的快速发展,其在产业发展中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西部地区资本向东部地区的倒流。
3、要素集聚最终导致区域差距扩大
发达地区形成的要素集聚下的经济扩张型发展,使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产生集中的经济效果,并形成吸引经济活动向这一地区靠近的向心力,这就是集聚效应,这也是导致城市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大量资本、技术、品牌、优秀人才等高级要素在发达地区的集聚,形成了各厂商之间对资源、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庞大的规模经济。这些持续优势在其他非要素集聚地是无法拥有的。要素集聚产生的经济效应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解释了我国区域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集聚程度越来越高的现象。
(二)要素流动的逐利性对区域差距扩大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从要素的地区间流动经济学法则看,要素是要追逐收益的。一个地区的资金和人才收益率越高,说明这个地区资金和人才的利用率高。技术专利、技术人才和企业家要素等的流动就取决于资金的收益率和人才的收益水平。从各地区比较来看,这些要素在东部利用的机会要多于中西部地区,发挥作用的环境也较好,收益回报要比中西部高。这就是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配置给中西部的技术人才和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孔雀东南飞”的重要原因。
总体上讲,由于中西部地区的收益水平低,资金、技术、人才、企业家等这些西部稀少的要素,越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起作用,越会净流出而越不会净流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中西部缺乏的这些要素能不能从内部更多地得以积累,并大量从东部流入。
三、结论及启示
综上所述,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应与区域经济的市场机制齐头并进,从根本上实现资本、知识、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资源运作方式的转变,使得这些要素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流动,以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的方式,形成资源配置的一体化机制。以新经济地理学中要素流动的理论模型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从而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理论借鉴 新经济地理学中要素流动的理论模型是这么解释的,一定区域以其拥有的一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吸引其他资源流入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进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以特有的产业和产业结构支持区域的产出增长,成为区域发展的共同道路。这种要素组合形式称为资源转换,基本上有三种模式:1、智力资源转化型模式。拥有知识要素优势,吸引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组合,形成现实生产力,例如,日本经济发展模式。2、自然资源转化型模式。利用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吸引资本要素和知识要素,例如,中东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的发展模式。3、综合转换型模式。知识要素和自然资源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密切组合,例如,前苏联、美国的发展模式。显然,资源转换过程即为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
此外,新要素理论认为,应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含义,扩展生产要素的范围,生产要素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所说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以及管理等等,都是生产要素,这些无形的“软伴”要素越来越成为形成贸易的基础,它决定着一国比较优势格局。
(二)政策性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流动的逐利性为区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个特点为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经济目标,特别是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追求提供了支持。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形成以下结论:
1、根据生产要素演化层次的特点,定位并提升区域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
应根据生产要素演化层次的特点,分析区域在较低层次生产要素的现状,合理开发较高层次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总体上响应生产要素的流动需求;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考虑到生产要素由低到高演进的成本价值特点,在区域竞争中结合自身特点形成清晰的思路,在高层次要素引进与使用过程中做到有度取舍,以合理的行为强化要素层次结构的演化规律。
2、促进自然资源要素的流动性发展,并丰富和深化其流动过程
要素层次演进中流动性具有不断增强的特点,基于此影响,自然资源要素理应具备越来越强的流动性。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相应的交通、通讯设施促进自然资源的不断流动;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利用,丰富和深化其流动过程。
3、重视和提升知识要素对劳动要素经济效率的作用
目前,对知识和技术要素的研究以新增长理论中“干中学”、“扩散效应”等认识为主,没有强调知识要素对劳动的经济效率意义,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经济关系中如技术差距理论等描述的“中心-外围”发展模式。因此,应当从知识要素与劳动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重新评估知识要素的发展战略,形成创新思维指引下的知识要素发展新格局。
4、增强吸引要素的诱导因素并改善要素流动质量
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必须增强中西部地区吸引要素的诱导因素和改善要素流动的质量,否则东西部经济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发展也会越来越不平衡。西部地区在目前各要素收益率水平低于东部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大力加强环境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和强化服务,降低要素进入的成本和门槛,吸引东部地区要素和国际资源的进入。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改善要素流动的质量,即通过各种途径,引导资本、技术、信息和管理流入西部地区,同时从西部地区流出相对丰裕的普通劳动力和矿产资源,在要素流动中实现东西部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