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体制改革后,基层戏曲院团形成了新的格局,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艺术创作问题较为突出。文章站在舞美从业人员的角度对基层戏曲院团的舞美创作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几条可行性的建议分析,以期对基层戏曲院团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戏曲舞美创作;戏曲院团;基层院团现状
戏曲舞美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设计者会根据演出内容巧妙地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将舞台视觉转化为形象语言,实现以巧妙构思激发演职人员的表演情绪、以合理创想勾勒启发观众艺术遐思的目的。但由于舞美创作兼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因此它的发展往往受限于技术水平和物质保障。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各类基层戏曲院团演出中的舞美创作也因势而宜,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适应新常态,不断提升驾驭艺术市场的能力,使发展不致陷入囹圄,是现阶段摆在基层戏曲院团面前亟待正视和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戏曲院团舞美创作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生产好的戏曲作品是戏曲院团得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出人出戏出效益”也是基层戏曲院团紧抓不放的重要发展目标。基层戏曲院团多处在县级地区,不少脱胎于六七十年代的文工团,底子薄、包袱重、盈利能力弱、经费自筹率低,因此地方戏曲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中逐渐处于被动地位。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3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如山二黄、花鼓戏、采茶戏等,尚算发展较好的剧种,依然面临传承困难的窘境,恐日后难免沦为“濒危剧种”。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单从艺术角度来讲,基层院团的戏曲演出艺术水平不高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舞美方面讲,主要表现为舞台视觉呈现的画面感粗糙,过于写实化,缺乏时代审美和艺术张力等等。基层戏曲院团的舞美水平亟待提高,并且是戏曲表演中首先需要提高的艺术元素,再优美的身段,再婉转的唱腔,若是没有舞台美术为其提供的足够的演艺空间或表演平台,终将无法充分展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1、从盲目崇尚大制作,喜好奢华之气说起。对基层戏曲院团来说,“演得动” 是舞美设计最基本要求,而现今大实景、宽平台、旋转台颇成风潮,约定俗成为“大制作”的代名词,新技术的引入甚至还出现了河流、山石等“实景”布置。奢华式的舞美“于戏无补”,过多的舞台布景道具,繁复笨重,耗工耗时,致使惠民演出、送戏下乡等无端增加成本,且受到演出条件限制上演困难, 造成巨大的浪费。加之充满奢华之气的舞美设计造型堆砌、装饰肤浅、色彩纷乱、喧宾夺主,虽说博了观众的眼球,但是审美并没有与时俱进,致使“大制作”=“笨重、冗雜的空间视效”,造成表演的失落,典型人物形象单薄,破坏剧目本身的艺术体现。舞台美术的“大制作”也只能新鲜一时, 在基层戏曲院团的实际工作开展中已暴露出其弊端,经费吃紧,难以为继的比比皆是。
2、从舞美设计到舞美制作之间造成的差距說起。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显示:基层戏曲院团舞美设计人员与舞美制作人员岗位分工不明,分工不细致的现象大量存在。普查对象中很多舞美从业人员大多身兼数职,舞美设计到制作并无分工,极易出现“半专业的设计,不专业的制作”的情况。其次,多数基层戏曲院团舞美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程度、专业素质不容乐观。在具体工作中,设计者往往有好的想法却无法用合适的表现手法、制作技巧呈现在舞台上,或是舞美制作方式单一、陈旧无法适应现代舞台空间的审美要求。不少基层戏曲院团的舞美设计仍沿袭过去从“打腹稿”到“口口相授”到“现场指挥”的工作程序,并没有精确把控质量的系统设计方案,时常会造成现场效果与预期效果大相径庭。再者,大多数基层戏曲院团中编、导、演等创编人员受传统的舞美理念影响较深,舞美设计与导演关系类型基本处于“命令服从型”或是“妥协型”,舞美设计与导演等编创人员设计意图沟通不畅在所难免,因而缺乏“碰撞”,缺乏活力,继而影响了二次创作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想的整体和谐。
3、从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惯性借助外力说起。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显示,相较于九十年代基层戏曲院团的舞美从业人员更加稀缺匮乏,现从业人员总数甚至不到二十年前的15%。由于开设戏曲专业的院校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每年输出的人才能落脚到基层戏曲院团的更是少之又少,舞美设计这一行当已经形成年龄、资历、经验都落差极大的人才断层。许多基层戏曲院团没有专职舞美人员,对现有舞美从业人员的培养又不重视,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因平时得不到学习、锻炼的机会,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临有大型剧目演出设计任务,或者以其他行当演职人员替代,或者花费高昂的设计费请外来专家操刀。如此惯性借助外力的工作模式,自己的设计人员通常只能在副手的岗位上大受掣肘,专业潜力和工作积极性日益衰减,形成恶性循环,人才流失难以避免,正常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新形势下基层戏曲院团舞美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1、结合时代审美诉求,充分发挥写意舞美设计的独特魅力,力求简约、诗意、新颖。近年来,受西方审美以及话剧等舞台艺术形式的影响,舞美风格刻意追求视觉上的冲击,戏曲舞台上衍生出一种“混搭”状态,话剧式的舞美表现手法与戏曲表演始终不能很好的融合成一体,浮华冗繁的舞台布景恰与院团经济紧张相矛盾,粗糙笨重的舞台装置又与当下的审美诉求相悖。在这种形势下,戏曲舞美要充分发挥“写意”这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将空间、物象皆把控在抽象与具象之间, 创造出有着地方特色且具个性美的艺术作品,满足人们在艺术审美上的多方面需求。新形势下基层戏曲院团应以体现地域性特色文化为目的,以提升基层戏曲院团舞美审美情趣为宗旨,致力于打造含蓄大气、以简胜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样的舞美空间,力争达到写意舞美所追求的的简约、诗意和新颖。
2、开发材料、利用资源,创新“一桌二椅”的传统舞美表现理念。作为舞美设计,在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不仅要有非凡的创作思维,还要有与各种材料打交道的专业理念,选择巧妙、合理、经济且实用的材料来精准地呈现舞台效果是舞台艺术演出成功的关键。在现今的舞美设计中,注重开发使用材料,合理利用现有环境,这已经成为当今舞美设计师追求的流行趋势以及顺应基层院团工作条件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而在基层戏曲院团中舞美创作人员更应该有“以天地为幕”的气势、“一桌二椅”可当做一切景物造型的舞美表现理念,辅助演员完成歌舞身段的表演与剧情的时空转换。伴着有限的条件和创新的理念,不断激发着舞美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舞美设计的思路与视野的同时也将大大提升基层院团的运作空间。
3、舞美表达的新手法与老传统相结合,以“民主集中制”的协调合作激发碰撞出更多灵动的舞美空间的产生。戏曲舞台借鉴和运用任何其它一类艺术语言,都能起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其优势在于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达到剧目编创者所要想达到的艺术效果。因此,新的艺术表达手法对传统舞美设计来说便是一剂催化剂,比如绘画语言、镜头语言等等。比如一个懂绘画、会摄影的舞台美术设计师视野会较之于不懂的人更宽阔、更空灵,他会把构图原理、绘画技法有意无意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舞美设计中,而不是重复地堆砌物象或是反复地运用陈旧元素。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与其他主创人员形成合作、对话、“碰撞”,以新手法与老传统的磨合激发出戏曲舞美创作的火花,从而形成“民主集中制”的创作氛围,既为导演和演员创造一个可以激发表演激情的创作空间,又为广大观众营造一个符合戏剧规定情境、能够激发他们艺术遐想的灵动舞美空间。
【关键词】:戏曲舞美创作;戏曲院团;基层院团现状
戏曲舞美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设计者会根据演出内容巧妙地采用多种艺术手法将舞台视觉转化为形象语言,实现以巧妙构思激发演职人员的表演情绪、以合理创想勾勒启发观众艺术遐思的目的。但由于舞美创作兼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因此它的发展往往受限于技术水平和物质保障。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各类基层戏曲院团演出中的舞美创作也因势而宜,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适应新常态,不断提升驾驭艺术市场的能力,使发展不致陷入囹圄,是现阶段摆在基层戏曲院团面前亟待正视和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戏曲院团舞美创作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生产好的戏曲作品是戏曲院团得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出人出戏出效益”也是基层戏曲院团紧抓不放的重要发展目标。基层戏曲院团多处在县级地区,不少脱胎于六七十年代的文工团,底子薄、包袱重、盈利能力弱、经费自筹率低,因此地方戏曲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中逐渐处于被动地位。以笔者所在地区为例,3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如山二黄、花鼓戏、采茶戏等,尚算发展较好的剧种,依然面临传承困难的窘境,恐日后难免沦为“濒危剧种”。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单从艺术角度来讲,基层院团的戏曲演出艺术水平不高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舞美方面讲,主要表现为舞台视觉呈现的画面感粗糙,过于写实化,缺乏时代审美和艺术张力等等。基层戏曲院团的舞美水平亟待提高,并且是戏曲表演中首先需要提高的艺术元素,再优美的身段,再婉转的唱腔,若是没有舞台美术为其提供的足够的演艺空间或表演平台,终将无法充分展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1、从盲目崇尚大制作,喜好奢华之气说起。对基层戏曲院团来说,“演得动” 是舞美设计最基本要求,而现今大实景、宽平台、旋转台颇成风潮,约定俗成为“大制作”的代名词,新技术的引入甚至还出现了河流、山石等“实景”布置。奢华式的舞美“于戏无补”,过多的舞台布景道具,繁复笨重,耗工耗时,致使惠民演出、送戏下乡等无端增加成本,且受到演出条件限制上演困难, 造成巨大的浪费。加之充满奢华之气的舞美设计造型堆砌、装饰肤浅、色彩纷乱、喧宾夺主,虽说博了观众的眼球,但是审美并没有与时俱进,致使“大制作”=“笨重、冗雜的空间视效”,造成表演的失落,典型人物形象单薄,破坏剧目本身的艺术体现。舞台美术的“大制作”也只能新鲜一时, 在基层戏曲院团的实际工作开展中已暴露出其弊端,经费吃紧,难以为继的比比皆是。
2、从舞美设计到舞美制作之间造成的差距說起。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显示:基层戏曲院团舞美设计人员与舞美制作人员岗位分工不明,分工不细致的现象大量存在。普查对象中很多舞美从业人员大多身兼数职,舞美设计到制作并无分工,极易出现“半专业的设计,不专业的制作”的情况。其次,多数基层戏曲院团舞美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学历程度、专业素质不容乐观。在具体工作中,设计者往往有好的想法却无法用合适的表现手法、制作技巧呈现在舞台上,或是舞美制作方式单一、陈旧无法适应现代舞台空间的审美要求。不少基层戏曲院团的舞美设计仍沿袭过去从“打腹稿”到“口口相授”到“现场指挥”的工作程序,并没有精确把控质量的系统设计方案,时常会造成现场效果与预期效果大相径庭。再者,大多数基层戏曲院团中编、导、演等创编人员受传统的舞美理念影响较深,舞美设计与导演关系类型基本处于“命令服从型”或是“妥协型”,舞美设计与导演等编创人员设计意图沟通不畅在所难免,因而缺乏“碰撞”,缺乏活力,继而影响了二次创作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想的整体和谐。
3、从专业人才青黄不接,惯性借助外力说起。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显示,相较于九十年代基层戏曲院团的舞美从业人员更加稀缺匮乏,现从业人员总数甚至不到二十年前的15%。由于开设戏曲专业的院校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每年输出的人才能落脚到基层戏曲院团的更是少之又少,舞美设计这一行当已经形成年龄、资历、经验都落差极大的人才断层。许多基层戏曲院团没有专职舞美人员,对现有舞美从业人员的培养又不重视,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因平时得不到学习、锻炼的机会,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临有大型剧目演出设计任务,或者以其他行当演职人员替代,或者花费高昂的设计费请外来专家操刀。如此惯性借助外力的工作模式,自己的设计人员通常只能在副手的岗位上大受掣肘,专业潜力和工作积极性日益衰减,形成恶性循环,人才流失难以避免,正常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新形势下基层戏曲院团舞美创新的思考与探索
1、结合时代审美诉求,充分发挥写意舞美设计的独特魅力,力求简约、诗意、新颖。近年来,受西方审美以及话剧等舞台艺术形式的影响,舞美风格刻意追求视觉上的冲击,戏曲舞台上衍生出一种“混搭”状态,话剧式的舞美表现手法与戏曲表演始终不能很好的融合成一体,浮华冗繁的舞台布景恰与院团经济紧张相矛盾,粗糙笨重的舞台装置又与当下的审美诉求相悖。在这种形势下,戏曲舞美要充分发挥“写意”这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将空间、物象皆把控在抽象与具象之间, 创造出有着地方特色且具个性美的艺术作品,满足人们在艺术审美上的多方面需求。新形势下基层戏曲院团应以体现地域性特色文化为目的,以提升基层戏曲院团舞美审美情趣为宗旨,致力于打造含蓄大气、以简胜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样的舞美空间,力争达到写意舞美所追求的的简约、诗意和新颖。
2、开发材料、利用资源,创新“一桌二椅”的传统舞美表现理念。作为舞美设计,在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中不仅要有非凡的创作思维,还要有与各种材料打交道的专业理念,选择巧妙、合理、经济且实用的材料来精准地呈现舞台效果是舞台艺术演出成功的关键。在现今的舞美设计中,注重开发使用材料,合理利用现有环境,这已经成为当今舞美设计师追求的流行趋势以及顺应基层院团工作条件的必备能力和素质。而在基层戏曲院团中舞美创作人员更应该有“以天地为幕”的气势、“一桌二椅”可当做一切景物造型的舞美表现理念,辅助演员完成歌舞身段的表演与剧情的时空转换。伴着有限的条件和创新的理念,不断激发着舞美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舞美设计的思路与视野的同时也将大大提升基层院团的运作空间。
3、舞美表达的新手法与老传统相结合,以“民主集中制”的协调合作激发碰撞出更多灵动的舞美空间的产生。戏曲舞台借鉴和运用任何其它一类艺术语言,都能起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其优势在于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达到剧目编创者所要想达到的艺术效果。因此,新的艺术表达手法对传统舞美设计来说便是一剂催化剂,比如绘画语言、镜头语言等等。比如一个懂绘画、会摄影的舞台美术设计师视野会较之于不懂的人更宽阔、更空灵,他会把构图原理、绘画技法有意无意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舞美设计中,而不是重复地堆砌物象或是反复地运用陈旧元素。在实际工作中还要与其他主创人员形成合作、对话、“碰撞”,以新手法与老传统的磨合激发出戏曲舞美创作的火花,从而形成“民主集中制”的创作氛围,既为导演和演员创造一个可以激发表演激情的创作空间,又为广大观众营造一个符合戏剧规定情境、能够激发他们艺术遐想的灵动舞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