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重要意义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其中的全等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函数的图像,以及点、线、面、体的动感关系等等,都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动态再现其过程。而信息技术为其提供有效的途径,能很好的再现其变化过程,把数学问题直观的再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发展学生思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一)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头换面实质不變
(二)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五彩缤纷不重实效
(三)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本末倒置思维停滞
(四)在师生互动方式上,形式多样华而不实
三、如何恰当而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
(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前提
教师虽处于教改的最前沿,是教改的实施者,在基层的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最远,让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才能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找准切入点适可而止是原则
辅之有方,恰倒好处地使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现代数学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根本出发点
(四)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方式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显示工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如采用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演示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其实也就是大家以前常挂在口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数学教学手段,在处理数学上的一些动态图像时,所谓的“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来表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4
3.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交流工具
在一些已经建成校园网和已经联入互联网的学校,数学教师已不再是获得数学知识的唯一知识源,学生通过访问网络上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网站获取知识,通过参加BBS,互发E-mail等形式进行数学问题的讨论,教师就由知识的传道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
4.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资源环境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提供了针对性的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资源都可以从Internet获取,信息技术可以 为数学教学提供资源环境。
5.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认真观察这一过程,初步检验猜想结果的正确性。实验操作的目的,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用自己的思维学习数学。如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让学生在几何画板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
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检验出自己猜想的错误,经过独立思考分析错误的原因,不断产生错误,不断纠正错误,这个过程有时要反复多次,才能产生一个正确的结果。这正是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有效地学习数学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可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上这五种方式基本涵盖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各个方面,它们分成了几层次: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数学老师都会只是停留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展示工具,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适用于讲授式教学模式。慢慢的,部分水平高的数学老师就会往其他方式上靠,如利用“几何画板”做一些简单的小程序去个别辅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一些发现式教学模式,还有部分老师利用网络组织学生进行网络研究性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不断发展推进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探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其中的全等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函数的图像,以及点、线、面、体的动感关系等等,都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动态再现其过程。而信息技术为其提供有效的途径,能很好的再现其变化过程,把数学问题直观的再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发展学生思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一)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头换面实质不變
(二)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五彩缤纷不重实效
(三)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本末倒置思维停滞
(四)在师生互动方式上,形式多样华而不实
三、如何恰当而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
(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前提
教师虽处于教改的最前沿,是教改的实施者,在基层的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远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只有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最远,让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才能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找准切入点适可而止是原则
辅之有方,恰倒好处地使用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现代数学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根本出发点
(四)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保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方式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显示工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如采用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演示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其实也就是大家以前常挂在口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数学教学手段,在处理数学上的一些动态图像时,所谓的“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来表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4
3.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交流工具
在一些已经建成校园网和已经联入互联网的学校,数学教师已不再是获得数学知识的唯一知识源,学生通过访问网络上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网站获取知识,通过参加BBS,互发E-mail等形式进行数学问题的讨论,教师就由知识的传道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
4.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资源环境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提供了针对性的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资源都可以从Internet获取,信息技术可以 为数学教学提供资源环境。
5.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认真观察这一过程,初步检验猜想结果的正确性。实验操作的目的,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用自己的思维学习数学。如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让学生在几何画板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
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检验出自己猜想的错误,经过独立思考分析错误的原因,不断产生错误,不断纠正错误,这个过程有时要反复多次,才能产生一个正确的结果。这正是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有效地学习数学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可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上这五种方式基本涵盖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各个方面,它们分成了几层次: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数学老师都会只是停留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展示工具,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适用于讲授式教学模式。慢慢的,部分水平高的数学老师就会往其他方式上靠,如利用“几何画板”做一些简单的小程序去个别辅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一些发现式教学模式,还有部分老师利用网络组织学生进行网络研究性学习。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不断发展推进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探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