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浅谈语文阅读学习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mar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技能之一,阅读是体味文章感情色彩,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词汇用法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阅读还是一种可以很好地培养个人行为和内涵的学习活动,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敏捷的思维活动和主动鲜明的情感倾向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大概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和理解。下面以苏教版为例对语文阅读学习进行探索和讨论。
  关键词:语文;阅读;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语文课程标准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下面笔者就从教学实践出发,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语文阅读学习进行探索和讨论。
  一、课前初读文章
  初读,顾名思义就是初次阅读,具体就是在教学新课前,我们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性阅读。初读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和中心思想,同时,初读还要求学生注意发现新词汇并及时查阅工具书清除这些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课堂精读奠定基础。我们在初读阶段要注意找到文章的重点段落以及比较难理解的词句,然后分门别类做好标注,坚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为了驱动学生初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笔者会提前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初读作业,参照文章的特色和重点分析文章,并提出对文章理解的思路。
  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先要求学生课前先通过各种资源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及文学创作风格,接着再借助工具书将生字词查询整理并学习掌握,如,斑鳌、油蛉、赤练蛇、木莲藤、何首乌、覆盆子等比较生疏的动植物名称。让大家在初读中,看到百草园中轻灵的动物和鲜活的植物等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都充满了童趣童真,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并领悟到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的留恋和深情的回忆。诸如此类经典课文文字优美,经久不衰,充满灵性和生机,让人读来不禁神往。
  二、课堂精读文章
  学生在课前初读中首先了解课文内容,其次也初步了解了文章的文学意义和思想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配合,指导学生精读。由于初读时学生已经对不理解的字词句进行了了解,所以接下来的学习就是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文章中优美句式的写法,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特别是那些能够给人带来启迪和美感的经典篇章,更要带领指导学生进行精读,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视觉。在精读时,不要忽略老师的示范朗读。通过读,探寻文字的意蕴,感悟文字的美,通过读,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文学意义。
  《背影》这篇文章非常适合有感情地朗读。为了能更好地渲染感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们最好先充满感情地给大家示范朗读。文中对父亲去买橘子时爬月台“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等经典描写,让人感觉语言亲切,富有韵味。这是作者以一位普通儿子的角度来观察和描写父亲最普通不过的动作。这里娓娓读来,会悄悄触碰我们心里那个最敏感的部位,不禁让我们想起自己父母爱的经典性动作,细腻的情感汇集成一条温柔的小溪,绵绵不绝地在我心中缓缓流过。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文章朗诵,我们应把指导朗诵作为一个难点内容。要突破朗诵难点,就要先注意“背影”这样的关键词,然后师生一起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进而领悟文章的内涵,品味文章的美,学习文章的经典写作方法。
  三、课后延伸阅读
  由于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所以课外阅读也成为学生能否优秀完成语文学习的基础条件。学生课堂时间很有限,学生要学会自觉安排自己的课外阅读时间。因此,学生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应该根据教学教材内容,确定学生延伸阅读的范围。比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就应该布置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鼓励学生对任何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和写读书笔记,对优秀段落进行背诵,对优秀篇章写读后感。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学生会根据自我需求把阅读作为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当然,语文阅读方法还有很多种,比如,重点阅读法、目标阅读法、比较阅读法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某些固定模式,而要指导学生体味和灵活掌握各种阅读方法,自主探索新的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案,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此外,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文修养,为完善学生文学内涵修养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 江苏省涟水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灵魂,提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从问题设计、提问实施和提问评价三方面来探讨提问策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走进学生心间,让梦飞起来。激励的语言,使他们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
摘 要:课堂教学对学生提高数学成绩和学习效果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课程改革的客观条件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受到了很大挑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效果;积极性;创造性  有这样一则新闻曾在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在某地,教育部组织部分教育改革专家到某校听课,了解当地新课程改革情况。一位在当地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可以通过教材的解读、开头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握、板书、语言表达、课堂练习的精选等方面来提高。  关键词:效率;方法;初中数学;解读教材;导入环节;师生关系  近年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国各地各种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教学模式,安徽铜都双语中学的“五环大课堂”等,而我也从一个传统的执教者逐渐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一、深入
摘 要:语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典型的文化象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特征,目前,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中国也不例外,在义务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都有英语学科的设立,这是一个学习英语文化最为简捷的途径,但同时也不能够忘记本民族的汉语言文化,如果能够在教学英语课的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汉语言文化,那么英语的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下面就着重讲一下英语教学中文化交流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