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关于写真和创新关系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人强调写真,另一部分人则强调编造,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作文教学的长河源远流长。
【关键词】作文教学 求真 创新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写作亦是如此,既要求真,又要创新。可以说,求真和创新是我们做好作文教学工作的两个支点。求真是源,创新是流,无源则竭,无流则滞,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作文教学的长河源远流长。
一、拥抱生活用心体悟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作文写真话,抒真情。目前作文中的造假现象是相当严重的,鲜有真实感受的表达,因此,强调真事叙写,真“心”投入,真“理”表达,尤其必要。很多学生都认为生活乏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写《我的老师》总是老师像园丁,像太阳,如何爱我们,而不去写自己其实与老师也有小矛盾,对老师也有小情趣。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我们可以这样训练学生,“设置情境——体验情境——描绘情境”。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出嫩枝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去踏青,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举行拔河比赛,在赛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体验了拔河场上的气氛,获得了丰富的材料,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非常生动。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描写到,“我队同学咬紧牙,憋着气,脸涨得通红,双手握紧绳子,身子往后倾……”这样拔河比赛时的真情实景就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笔下流露出来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滋有味的。带学生走进生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情趣,去捕捉每一声爽朗的欢笑,和痛苦的呻吟……让他们用自己灵敏的耳朵去听,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去看,用自己澄澈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灵性的笔去抒写吧!
二、异想天开创造想象
《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作文是最富个性的创造性活动,人云亦云的作文,人们看后如同嚼蜡,个性精彩的才会让人眼前一亮。但事实正好相反,学生作文中,富有灵气,想象瑰奇的作品凤毛麟角。不少文章立意陈旧,人云亦云,不是选材俗套,就是构思呆板。写事,自己东西坏了,就误会朋友,故意来点曲折;写人,就写搀老奶奶过马路;秋天来了,一定充满丰收的喜悦;连写自己都不是自己。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没有创新。想象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扼杀了他们创造能力的发展。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等于为作文插上了翅膀,使之飞向广阔的天空。
首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儿童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感受生活,我们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思想,无拘无束地写作,不要要求模仿什么优秀之作,也不要作条条框框的限制,不作看似有益,实则有害的引导。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联想,让学生大胆假设,让学生积极猜想,教师只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学生才能迸发出奇思妙想,感受生命活力的无限飞扬。
其次,不要用成人的思维、观点和要求去衡量、评价学生的习作。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习惯于用成人处世的哲学和经验,用自己主观的感受和文化批评的标准,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学生写理想,可是尝遍天下美食,也可是赏遍天下美景,亦可如三毛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呼吸新鲜的空气。老师应更多的欣赏学生的“游戏乐园”和“童心世界”,不要随便用成人的标准去对他修枝剪叶,而不是指责,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再次,平时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写点幻想作文,如:“20年后的我”“遨游太空”等。让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让他们敢于绘制未来的蓝图,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三、用求真引领创新
想象来自客观现实。想象中的新形象无论多么离奇、新颖,我们终究会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他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这种“无中生有”也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合成和联想出新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所以我们在鼓励学生展开翅膀翱翔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现实生活才是他们想象活动的依托。
写文章离不开丰富的素材,想象的放飞离不开丰富的表象。这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随时记录给自己启迪、令自己感动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一情。同时,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开信息之源,吸收各种有益的信息,开阔视野,积累表象,为想象力的培养打好形象基础。在习作中进行想象训练时,许多学生的想象是信马由缰的,他们创造出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让人啼笑皆非。他们写的形象缺少个性,远离现实。此类文章,很难使人产生共鸣。教师更要善于创设情境,在求真的基础上,给学生创作想象的空间,进行合情合理的适当编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师生间自由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互相交流,表达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在思想对话中就能够引起思维的冲击和碰撞,产生生命的冲动,创新的激情。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些老师片面地理解求真与创新的关系,将二者对立起来,或者一讲求真,就忽视了创新,或者一说创新,就忘记了求真。
总之,真实性写作是语文教育回归“人性”本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作文教学的长河源远流长。
【关键词】作文教学 求真 创新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写作亦是如此,既要求真,又要创新。可以说,求真和创新是我们做好作文教学工作的两个支点。求真是源,创新是流,无源则竭,无流则滞,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使作文教学的长河源远流长。
一、拥抱生活用心体悟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珍视个人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作文写真话,抒真情。目前作文中的造假现象是相当严重的,鲜有真实感受的表达,因此,强调真事叙写,真“心”投入,真“理”表达,尤其必要。很多学生都认为生活乏味,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写《我的老师》总是老师像园丁,像太阳,如何爱我们,而不去写自己其实与老师也有小矛盾,对老师也有小情趣。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我们可以这样训练学生,“设置情境——体验情境——描绘情境”。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出嫩枝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去踏青,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举行拔河比赛,在赛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体验了拔河场上的气氛,获得了丰富的材料,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非常生动。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描写到,“我队同学咬紧牙,憋着气,脸涨得通红,双手握紧绳子,身子往后倾……”这样拔河比赛时的真情实景就自然而然地从学生的笔下流露出来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滋有味的。带学生走进生活“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情趣,去捕捉每一声爽朗的欢笑,和痛苦的呻吟……让他们用自己灵敏的耳朵去听,用自己智慧的眼睛去看,用自己澄澈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灵性的笔去抒写吧!
二、异想天开创造想象
《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作文是最富个性的创造性活动,人云亦云的作文,人们看后如同嚼蜡,个性精彩的才会让人眼前一亮。但事实正好相反,学生作文中,富有灵气,想象瑰奇的作品凤毛麟角。不少文章立意陈旧,人云亦云,不是选材俗套,就是构思呆板。写事,自己东西坏了,就误会朋友,故意来点曲折;写人,就写搀老奶奶过马路;秋天来了,一定充满丰收的喜悦;连写自己都不是自己。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没有创新。想象力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扼杀了他们创造能力的发展。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等于为作文插上了翅膀,使之飞向广阔的天空。
首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儿童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感受生活,我们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思想,无拘无束地写作,不要要求模仿什么优秀之作,也不要作条条框框的限制,不作看似有益,实则有害的引导。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联想,让学生大胆假设,让学生积极猜想,教师只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学生才能迸发出奇思妙想,感受生命活力的无限飞扬。
其次,不要用成人的思维、观点和要求去衡量、评价学生的习作。老师评改学生的作文,习惯于用成人处世的哲学和经验,用自己主观的感受和文化批评的标准,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学生写理想,可是尝遍天下美食,也可是赏遍天下美景,亦可如三毛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呼吸新鲜的空气。老师应更多的欣赏学生的“游戏乐园”和“童心世界”,不要随便用成人的标准去对他修枝剪叶,而不是指责,只有充满个性魅力的文章,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再次,平时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写点幻想作文,如:“20年后的我”“遨游太空”等。让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让他们敢于绘制未来的蓝图,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
三、用求真引领创新
想象来自客观现实。想象中的新形象无论多么离奇、新颖,我们终究会在客观现实中找到他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这种“无中生有”也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合成和联想出新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所以我们在鼓励学生展开翅膀翱翔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现实生活才是他们想象活动的依托。
写文章离不开丰富的素材,想象的放飞离不开丰富的表象。这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全面参与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随时记录给自己启迪、令自己感动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一情。同时,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开信息之源,吸收各种有益的信息,开阔视野,积累表象,为想象力的培养打好形象基础。在习作中进行想象训练时,许多学生的想象是信马由缰的,他们创造出的故事情节天马行空,让人啼笑皆非。他们写的形象缺少个性,远离现实。此类文章,很难使人产生共鸣。教师更要善于创设情境,在求真的基础上,给学生创作想象的空间,进行合情合理的适当编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师生间自由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互相交流,表达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在思想对话中就能够引起思维的冲击和碰撞,产生生命的冲动,创新的激情。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有些老师片面地理解求真与创新的关系,将二者对立起来,或者一讲求真,就忽视了创新,或者一说创新,就忘记了求真。
总之,真实性写作是语文教育回归“人性”本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使作文教学的长河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