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公民教育实践中,在行与思的基础上,学生领悟了“公民教育实践”的真谛,通过关注、行动、付出、合作来培养未来公民的能力与素养,“公民教育实践”融入了学生的血液,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公民 活动背景 实施步骤 浮现出的问题 展望
康有为在《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说:“凡未辟之岛皆为公地,居者即为公民。”可见,在封建制度摇摇欲坠之时,公民的概念在我国就已经萌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的小学生们自然也是国家公民,国家决定通过课堂的教育,提高人民的公民意识,使人民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主人公地位,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和民生事务的讨论和行动中去。
《品德与社会》课程新标准中就明确地指出须让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怎样能将公民教育融入小学课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小公民”呢?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实施校园公民教育,可以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一、调查地方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先让学生能够区别“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这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所提出的“公共问题”必须是地方社区中存在的。然后由全班学生参与,提出自己最想要解决的地方社区中的“公共问题”。
二、选择要研究的公共问题
在提出这些“公共问题”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交流、讨论,对一些不可行的问题进行了筛选,排除了空泛的、操作性不强的课题。
三、收集所要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资料
想要作为小公民解决自己身边实质性的问题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来佐证自己的理论。
可以去图书馆、阅览室、社区,实地探访,借助网络,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讨论实施,
实地探访的效率需要根据问题的指向性、准确性来决定,只有合理地设置采访问题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应该先要求学生想好或写好要咨询的相关问题,然后再去调查。
四、根据参与学生的研究和分析,编制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在进行多方调查取证后会得出很多证据,怎样把这些证据有效地整合,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像选取研究问题时一样,我们需要区分有效和无效的资料,并且把重复的冗长的资料进行重新的组合,得出最精炼,最强有力的证据。
五、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研究方案完成后,可以运用听证会的形式进行研究,可以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前来参与其中,让学生得到初步的肯定,激发他们更好地履行公民义务,实施公民的权利。听证会上,同学们可以用图文展板及幻灯片展示了大量资料及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口头陈述提出了发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六、总结实践活动经验
在进行过一次次成功的小公民实践活动后,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些许的问题,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锻炼学生们总结得失,归纳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
当代校园内公民教育如火如荼进行的大环境下,也难免浮现出一些问题:
公民教育容易流于表面,缺乏全面性、深入性。造成这样困境的原因在于公民教育之局限于学校中的某一门学科,学生在品德课堂进行的公民教育很难在其他学科的课堂得到延展。在学校追寻成绩的大环境下,各学科的课堂皆以智育为主,忽略了德育,是的公民教学缺乏“群众基础”,这样的公民教育可能收效甚微,造成学生课上一个样,课后一个样的局面。
公民教育的本意是让学生学会充分的参与到社会的服务与治理中,怎样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在其中就显得很重要了。有学者指出:“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一体之两翼。片面强调社会管理而忽视社会自治,就会造成公共权力过度扩张,损害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反之,片面强调社会自治而忽视社会管理,就会带来社会秩序的失控,影响社会稳定。因而,我们既要加强社会管理,但也必须推进社会自治。”
公民教育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形成了自主的民主意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外部支撑的构建却显得难以跟上节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是面对的大部分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调查访问很有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区功能的介入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怎样能利用好身边的社区资源,争取到最大的配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外部支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长,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家长是否理解这样的利用课后“补课时间”进行的“意义不大的活动”,如果不能争取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真的流于一种展示的形式了。
公民教育之于我国,可以算作一个舶来品,在借鉴国外成功的公民教育的同时,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公民教育道路是不可少的,广大的公民教育的参与者只要不懈地努力,我国的公民教育一定能得到长效地开展下去,培养出一个个合格的公民,“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公民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公民 活动背景 实施步骤 浮现出的问题 展望
康有为在《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说:“凡未辟之岛皆为公地,居者即为公民。”可见,在封建制度摇摇欲坠之时,公民的概念在我国就已经萌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的小学生们自然也是国家公民,国家决定通过课堂的教育,提高人民的公民意识,使人民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主人公地位,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和民生事务的讨论和行动中去。
《品德与社会》课程新标准中就明确地指出须让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怎样能将公民教育融入小学课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小公民”呢?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实施校园公民教育,可以按照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一、调查地方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先让学生能够区别“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这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所提出的“公共问题”必须是地方社区中存在的。然后由全班学生参与,提出自己最想要解决的地方社区中的“公共问题”。
二、选择要研究的公共问题
在提出这些“公共问题”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交流、讨论,对一些不可行的问题进行了筛选,排除了空泛的、操作性不强的课题。
三、收集所要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资料
想要作为小公民解决自己身边实质性的问题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来佐证自己的理论。
可以去图书馆、阅览室、社区,实地探访,借助网络,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讨论实施,
实地探访的效率需要根据问题的指向性、准确性来决定,只有合理地设置采访问题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应该先要求学生想好或写好要咨询的相关问题,然后再去调查。
四、根据参与学生的研究和分析,编制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在进行多方调查取证后会得出很多证据,怎样把这些证据有效地整合,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像选取研究问题时一样,我们需要区分有效和无效的资料,并且把重复的冗长的资料进行重新的组合,得出最精炼,最强有力的证据。
五、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研究方案完成后,可以运用听证会的形式进行研究,可以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前来参与其中,让学生得到初步的肯定,激发他们更好地履行公民义务,实施公民的权利。听证会上,同学们可以用图文展板及幻灯片展示了大量资料及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口头陈述提出了发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六、总结实践活动经验
在进行过一次次成功的小公民实践活动后,我们都可以从中发现些许的问题,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锻炼学生们总结得失,归纳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
当代校园内公民教育如火如荼进行的大环境下,也难免浮现出一些问题:
公民教育容易流于表面,缺乏全面性、深入性。造成这样困境的原因在于公民教育之局限于学校中的某一门学科,学生在品德课堂进行的公民教育很难在其他学科的课堂得到延展。在学校追寻成绩的大环境下,各学科的课堂皆以智育为主,忽略了德育,是的公民教学缺乏“群众基础”,这样的公民教育可能收效甚微,造成学生课上一个样,课后一个样的局面。
公民教育的本意是让学生学会充分的参与到社会的服务与治理中,怎样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在其中就显得很重要了。有学者指出:“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是社会治理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一体之两翼。片面强调社会管理而忽视社会自治,就会造成公共权力过度扩张,损害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反之,片面强调社会自治而忽视社会管理,就会带来社会秩序的失控,影响社会稳定。因而,我们既要加强社会管理,但也必须推进社会自治。”
公民教育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形成了自主的民主意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外部支撑的构建却显得难以跟上节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是面对的大部分是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调查访问很有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区功能的介入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怎样能利用好身边的社区资源,争取到最大的配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外部支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长,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家长是否理解这样的利用课后“补课时间”进行的“意义不大的活动”,如果不能争取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真的流于一种展示的形式了。
公民教育之于我国,可以算作一个舶来品,在借鉴国外成功的公民教育的同时,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公民教育道路是不可少的,广大的公民教育的参与者只要不懈地努力,我国的公民教育一定能得到长效地开展下去,培养出一个个合格的公民,“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公民教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