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课程名称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就可以知道品德教育离不开生活和社会。儿童的生活和儿童所生活的社会,是品德学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发、整合、研究并运用品德课程资源呢?
一、开发资源,做加法——合成智慧
课标指出,我们的课程必须和生活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和安全教育等有机融合。因此,我们需要多方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有形的、无形的,静态的、动态的,物质的、精神的,传统的、现代的,植物的、动物的,校内的、校外的,家庭的、社区的,民族的、世界的……把这些资源集合起来,集成一个“资源库”,合成一个“智囊团”。
随手翻开任何一册教材,随便走进任何一节课堂,我们都可以看见资源开发中的“加法”现象: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校园》,校园里的景点建筑、专用教室、各种设施,花圃中浇花的校工、食堂里洗菜的阿姨,甚至银杏树、假山石、葡萄藤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安回家》,红绿灯、斑马线、交通标语、交警叔叔、见到或听到的交通事故,也都是我们课堂上的“常客”……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观察、关注、搜集,然后汇总、组合、打包,我们的品德课程资源就在“加法”中丰厚起来。
二、整合资源,做减法——删繁就简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做“加法”会让我们拥有丰富的资料储备,但是在使用资源的时候,一味做“加法”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课程资源的性质是资料性,本质是辅助性,也就是说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唱主角,而是辅助理解所学内容,让解读更加便捷容易。如果一味做“加法”,那就会出现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华而不实的情景。所以我认为,适度整合,学做“减法”,方能去伪存真,提高实效。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去的故事》,相关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抗日小英雄张六子、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一位位英雄人物赫赫有名;《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 一部部精彩影片人人皆知……统统具体展现?不可能。此时,教师必须像一个高明的花匠,分清主次,理清头绪,剪去枝枝蔓蔓,修掉藤藤叶叶,将“过去的故事”按照时间分成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围绕“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这个主题,引导儿童主动参与,相互交流,获得体验和感受,获得知识和经验,也获得能力的发展。
三、运用资源,做乘法——事半功倍
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取最大的效果。”品德教学自然也是如此。每个品德老师手中都有相当多的课程资源,面对如此繁芜丛杂的资源,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四则混合运算中,乘法的定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之所以简便,就是因为它能够从繁芜丛杂中寻找规律,抓住要点,事半功倍。品德学科运用资源时,我想:看对书,用对人,上对网,搞对活动,至关重要。
“看对书”,即通读教材,理清捋顺十二册教材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把握它由浅入深、从微观到宏观、从自我到家庭、从家庭到国家、从国家到世界的脉络。“用对人”,即关注本班师生、家长、校工、社区人员、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合适的领域、合适的特长,往往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上对网”,则是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平时注意搜索,练就一双慧眼,积累一些优秀的品德网站,这样才能去粗取精、厚积薄发。“搞对活动”,即要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开放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学习、探究学习,从而解决问题,学会合作。
四、研究资源,做除法——取本舍末
在分数除法中,单位“1”很重要。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在品德学习中,单位“1”是什么呢?我认为,品德学习的“单位1”就是孩子!孩子认识的起点在哪里?情境创设的原点在哪里?品德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春节和圣诞》中关于春节的内容曾经在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民风民俗》中出现过,孩子对于“年的传说”“春节来历”“新年习俗”都有过一定的了解。那么六年级的课堂上,我们应该研究使用哪些课程资源呢?根据高年级孩子的实际,我认为要突出对林林总总的春节习俗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的解读,要关注全球华人对传统春节的浓厚情结,要关注世界各国千姿百态的迎新特色,从而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并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保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运用、研究中,“加法”让我们积极开发,充分汇聚,积淀丰厚,合成智慧;“减法”让我们关注目标,删繁就简,适度整合,去伪存真;“乘法”让我们抓住要点,合理运用,厚积薄发,事半功倍;“除法”让我们遵循逻辑,回归根源,取本舍末,返璞归真。一起来吧,玩转品德课程资源中的“四则混合运算”,让我们的品德课越上越精彩!
参考文献:
杨文娟.整合课程资源 提高课堂有效性:《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09(31).
编辑 赵飞飞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发、整合、研究并运用品德课程资源呢?
一、开发资源,做加法——合成智慧
课标指出,我们的课程必须和生活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和安全教育等有机融合。因此,我们需要多方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有形的、无形的,静态的、动态的,物质的、精神的,传统的、现代的,植物的、动物的,校内的、校外的,家庭的、社区的,民族的、世界的……把这些资源集合起来,集成一个“资源库”,合成一个“智囊团”。
随手翻开任何一册教材,随便走进任何一节课堂,我们都可以看见资源开发中的“加法”现象: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校园》,校园里的景点建筑、专用教室、各种设施,花圃中浇花的校工、食堂里洗菜的阿姨,甚至银杏树、假山石、葡萄藤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安回家》,红绿灯、斑马线、交通标语、交警叔叔、见到或听到的交通事故,也都是我们课堂上的“常客”……只要我们平时做个有心人,观察、关注、搜集,然后汇总、组合、打包,我们的品德课程资源就在“加法”中丰厚起来。
二、整合资源,做减法——删繁就简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做“加法”会让我们拥有丰富的资料储备,但是在使用资源的时候,一味做“加法”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课程资源的性质是资料性,本质是辅助性,也就是说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唱主角,而是辅助理解所学内容,让解读更加便捷容易。如果一味做“加法”,那就会出现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华而不实的情景。所以我认为,适度整合,学做“减法”,方能去伪存真,提高实效。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过去的故事》,相关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抗日小英雄张六子、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一位位英雄人物赫赫有名;《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 一部部精彩影片人人皆知……统统具体展现?不可能。此时,教师必须像一个高明的花匠,分清主次,理清头绪,剪去枝枝蔓蔓,修掉藤藤叶叶,将“过去的故事”按照时间分成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围绕“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这个主题,引导儿童主动参与,相互交流,获得体验和感受,获得知识和经验,也获得能力的发展。
三、运用资源,做乘法——事半功倍
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取最大的效果。”品德教学自然也是如此。每个品德老师手中都有相当多的课程资源,面对如此繁芜丛杂的资源,我们该何去何从呢?四则混合运算中,乘法的定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乘法之所以简便,就是因为它能够从繁芜丛杂中寻找规律,抓住要点,事半功倍。品德学科运用资源时,我想:看对书,用对人,上对网,搞对活动,至关重要。
“看对书”,即通读教材,理清捋顺十二册教材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把握它由浅入深、从微观到宏观、从自我到家庭、从家庭到国家、从国家到世界的脉络。“用对人”,即关注本班师生、家长、校工、社区人员、与儿童相关的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们,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合适的领域、合适的特长,往往能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上对网”,则是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平时注意搜索,练就一双慧眼,积累一些优秀的品德网站,这样才能去粗取精、厚积薄发。“搞对活动”,即要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注意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开放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学习、探究学习,从而解决问题,学会合作。
四、研究资源,做除法——取本舍末
在分数除法中,单位“1”很重要。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在品德学习中,单位“1”是什么呢?我认为,品德学习的“单位1”就是孩子!孩子认识的起点在哪里?情境创设的原点在哪里?品德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春节和圣诞》中关于春节的内容曾经在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民风民俗》中出现过,孩子对于“年的传说”“春节来历”“新年习俗”都有过一定的了解。那么六年级的课堂上,我们应该研究使用哪些课程资源呢?根据高年级孩子的实际,我认为要突出对林林总总的春节习俗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的解读,要关注全球华人对传统春节的浓厚情结,要关注世界各国千姿百态的迎新特色,从而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并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保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运用、研究中,“加法”让我们积极开发,充分汇聚,积淀丰厚,合成智慧;“减法”让我们关注目标,删繁就简,适度整合,去伪存真;“乘法”让我们抓住要点,合理运用,厚积薄发,事半功倍;“除法”让我们遵循逻辑,回归根源,取本舍末,返璞归真。一起来吧,玩转品德课程资源中的“四则混合运算”,让我们的品德课越上越精彩!
参考文献:
杨文娟.整合课程资源 提高课堂有效性:《小学品德课程资源整合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09(31).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