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上新课——《老王》。”五六个学生一起对我说:“老师,这篇文章初中就学过了。”这是我工作的第一年,也是第一次上《老王》这篇课文。之前对于初中的教材了解得很少,根本不知道在座的学生都已经学过了这篇文章。为了确认这个事实,我对着全班学生问:“每个人都学过了吗?”这一问,引出了部队士兵喊口号般的回答——“学过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有一点慌张。接着上下一篇课文《离骚》的话,自己准备得又不是太充分。灵机一动,既然学生学过了,那么不妨先复习一下。于是,选了几个学生代表(每个学生代表都来自不同的初中)到讲台上来给大家讲讲《老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乔同学是我们班的体育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主动发言:“这篇文章里面写了一个蹬三轮车的老王,写出了老王的不幸,表达了老王的善良、忠厚、老实。”
黄同学说:“文章描写了一个善良的老王的形象,他没什么亲人,把‘我’当亲人,不要‘我’给的拉车钱,还送‘我’香油、鸡蛋。”
叶同学说:“文章写了一位社会底层劳动者老王的故事,他虽然贫穷,但是有一颗善良的心,作者想通过老王来赞美底层劳动者。”
我一共提问了五六个学生,他们的答案都和上面几位同学说得差不多,而且表达得非常好。但他们的答案都太浅显,都不到位。我决定,“将《老王》进行到底”。我表扬发言的学生说:“你们说得很好,初中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但今天我们还是要将《老王》进行到底。”
我问学生,《老王》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有学生脱口而出:“是小说!”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大部分学生口里都在嘟囔“散文”。一位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说:“是散文。因为注释上说,这篇文章选自《杨绛散文选》。”另一位学生说:“从文章里也可以发现是散文,因为文章里的‘我’不是别人,就是杨绛本人,可以从‘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这句话看出来。如果是小说的话,里面的‘我’应该是虚构的。”到这里,所有的学生都确定《老王》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散文,而不是小说。
学生清楚了《老王》的文体,这节课的第一道门便打开了。接下来,我围绕着“散文”来向学生发问:
1.你认为散文是一种怎样的文学体裁?
学生答:散文是一种“自我文学”,是作者情感的压缩包,流露着作者特有的情感体验。作者写散文的主要目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感。
2.《老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答:愧怍。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很快便从文章的结尾找到了答案。学生知道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节课的第二道门也打开了。
3.作者为何感到愧怍?
这个问题是这节课的第三道门,也是这节课要打开的最主要的一道门。
有学生回答:“因为老王临死前送‘我’香油、鸡蛋。”有学生答:“因为‘我’给老王钱。”学生的回答将重点各自放在老王和作者的一边,并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看,没有将老王的“给”和作者的“给”对立起来。在这点上,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在学生原有的思考上,我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深入分析老王的“给”和作者的“给”。学生发现,这两个“给”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并不是作者给的钱少,抵不过老王送的东西的价值而愧怍,反而是因为作者的“给”太多甚至多余而让情感的天平失衡。从文章的细节处我们可以看到,老王没什么亲人,他将作者夫妇当成亲近的朋友,就如同亲人一样。如:老王拉车时和作者一路说着闲话;作者付老王拉车钱的时候,老王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当老王临死的时候,送给作者香油和鸡蛋。这是老王对作者的态度,而让作者愧疚的是,她并没有用相同的态度来对待老王。在作者的眼里,作者是坐车的,老王是拉车的;作者是知识分子,老王是底层的劳动者。作者并没有将老王当做朋友或亲人,而用“阶级”将两个人隔离到不同的世界,并用最世俗化的钱刺痛了老王的心。而当作者得知老王“早埋了”才追忆起老王和自己的对话,才知道老王的一番心意。作者可以弥补,只是老王已经不在了。作者认识到自己用钱侮辱了老王,让老王带着痛苦离去,因此而愧怍。
分析到这里,我在幻灯片上打出这样的一句话:要及时理解别人的心,并给予应有的回应。学生们一下子沉默了。
我又让学生回忆一下刚开始上课时几个同学对文章的概括,让他们谈谈现在的感受。学生们一致觉得,以前对文章的理解很浅显,甚至存在偏颇。
学生之所以会有之前那样的概括,一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文体意识,二是因为缺少深入阅读文本的习惯。当学生对课文不分文体、眉毛胡子一把抓地进行阅读理解时,分析便只会停留在表面上,抓不到分析的重点。先前有学生重点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而忽视了杨绛的个人情感,这就是因为缺乏文体意识带来的后果。学生若能认识到《老王》是一篇散文,应该将作者的情感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那么就不会将文章的重点放在老王的人物形象分析上。文体意识也决定着学生能否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因为,深入阅读的一个基本要求便是文体分明。学生平时没能养成深入阅读的习惯,拿到文章只是读,却没有耐心嚼出精华。本课教学让我认识到文体意识和深入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江苏南京第五高级中学)
编辑 王旭平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有一点慌张。接着上下一篇课文《离骚》的话,自己准备得又不是太充分。灵机一动,既然学生学过了,那么不妨先复习一下。于是,选了几个学生代表(每个学生代表都来自不同的初中)到讲台上来给大家讲讲《老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乔同学是我们班的体育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主动发言:“这篇文章里面写了一个蹬三轮车的老王,写出了老王的不幸,表达了老王的善良、忠厚、老实。”
黄同学说:“文章描写了一个善良的老王的形象,他没什么亲人,把‘我’当亲人,不要‘我’给的拉车钱,还送‘我’香油、鸡蛋。”
叶同学说:“文章写了一位社会底层劳动者老王的故事,他虽然贫穷,但是有一颗善良的心,作者想通过老王来赞美底层劳动者。”
我一共提问了五六个学生,他们的答案都和上面几位同学说得差不多,而且表达得非常好。但他们的答案都太浅显,都不到位。我决定,“将《老王》进行到底”。我表扬发言的学生说:“你们说得很好,初中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但今天我们还是要将《老王》进行到底。”
我问学生,《老王》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有学生脱口而出:“是小说!”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大部分学生口里都在嘟囔“散文”。一位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说:“是散文。因为注释上说,这篇文章选自《杨绛散文选》。”另一位学生说:“从文章里也可以发现是散文,因为文章里的‘我’不是别人,就是杨绛本人,可以从‘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这句话看出来。如果是小说的话,里面的‘我’应该是虚构的。”到这里,所有的学生都确定《老王》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散文,而不是小说。
学生清楚了《老王》的文体,这节课的第一道门便打开了。接下来,我围绕着“散文”来向学生发问:
1.你认为散文是一种怎样的文学体裁?
学生答:散文是一种“自我文学”,是作者情感的压缩包,流露着作者特有的情感体验。作者写散文的主要目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感。
2.《老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答:愧怍。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很快便从文章的结尾找到了答案。学生知道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节课的第二道门也打开了。
3.作者为何感到愧怍?
这个问题是这节课的第三道门,也是这节课要打开的最主要的一道门。
有学生回答:“因为老王临死前送‘我’香油、鸡蛋。”有学生答:“因为‘我’给老王钱。”学生的回答将重点各自放在老王和作者的一边,并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看,没有将老王的“给”和作者的“给”对立起来。在这点上,学生没有深入思考。在学生原有的思考上,我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深入分析老王的“给”和作者的“给”。学生发现,这两个“给”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并不是作者给的钱少,抵不过老王送的东西的价值而愧怍,反而是因为作者的“给”太多甚至多余而让情感的天平失衡。从文章的细节处我们可以看到,老王没什么亲人,他将作者夫妇当成亲近的朋友,就如同亲人一样。如:老王拉车时和作者一路说着闲话;作者付老王拉车钱的时候,老王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当老王临死的时候,送给作者香油和鸡蛋。这是老王对作者的态度,而让作者愧疚的是,她并没有用相同的态度来对待老王。在作者的眼里,作者是坐车的,老王是拉车的;作者是知识分子,老王是底层的劳动者。作者并没有将老王当做朋友或亲人,而用“阶级”将两个人隔离到不同的世界,并用最世俗化的钱刺痛了老王的心。而当作者得知老王“早埋了”才追忆起老王和自己的对话,才知道老王的一番心意。作者可以弥补,只是老王已经不在了。作者认识到自己用钱侮辱了老王,让老王带着痛苦离去,因此而愧怍。
分析到这里,我在幻灯片上打出这样的一句话:要及时理解别人的心,并给予应有的回应。学生们一下子沉默了。
我又让学生回忆一下刚开始上课时几个同学对文章的概括,让他们谈谈现在的感受。学生们一致觉得,以前对文章的理解很浅显,甚至存在偏颇。
学生之所以会有之前那样的概括,一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文体意识,二是因为缺少深入阅读文本的习惯。当学生对课文不分文体、眉毛胡子一把抓地进行阅读理解时,分析便只会停留在表面上,抓不到分析的重点。先前有学生重点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而忽视了杨绛的个人情感,这就是因为缺乏文体意识带来的后果。学生若能认识到《老王》是一篇散文,应该将作者的情感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那么就不会将文章的重点放在老王的人物形象分析上。文体意识也决定着学生能否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因为,深入阅读的一个基本要求便是文体分明。学生平时没能养成深入阅读的习惯,拿到文章只是读,却没有耐心嚼出精华。本课教学让我认识到文体意识和深入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江苏南京第五高级中学)
编辑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