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10年来,江苏高考改革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中,新模式层出不穷。08江苏高考新方案在考试形式、学生评价标准、高校招生权力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江苏 08高考模式 学业水平测试
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领头羊,江苏省从1999年到2008年的9年时间里,高考模式转变过5次,平均不到2年就创新一次,其变化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实行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没有走出江苏曾经创造出的模式。2007年,在社会各层面的压力和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倍受争议的“3+1+1”模式走完了它的历程。自2008年起,江苏省开始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模式。考虑到江苏高考模式的辐射作用,有必要反思这种模式的利与弊,以便于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江苏2008高考模式简介
(一)指导思想:高考方案的制定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从江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际出发。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择优选拔人才。
(二)科目设置:1、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2、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任选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3、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
(三)综合素质评价: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四)二本以上院校录取:考生取得二本以上院校的投档资格必须符合“2B(2门选修)4C(另外4门必修)1合格(技术)”的最低要求,然后“依据选科,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按比例投档,供高校选择录取。
该方案可概括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以下简称08模式)。
二、设计理念上的前瞻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完全凭一次文化考试分数录取学生,录取标准一元化。现行的高考制度也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因此,不得不“大动手术”。虽有种种原因,目前彻底改革我国的高招制度还有一定困难,但更不能无所作为。江苏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领跑者,从08高考新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思想看,该模式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上做了不少尝试。新方案有五大特点:以统一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主要条件;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样化考试;改会考为学业水平测试;将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把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作为改革方向。其优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选修科目改成等级制,改变了分分计较的弊端,适当缓解“一分压倒一批人”造成的压力。
第二,将高考一分为二,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以学业水平测试替代以前的会考模式,使得学业水平测试既是门槛(技术科目合格、四门必修在D等级以上,才能取得高校报考资格)又有激励作用(必修和选修科目均得A,即6A考生,在高考特征分中加10分),提升了必修学科的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评定中首次把“综合素质”纳入到高考的评价体系,这些反映学生素质和今后发展潜能的内容,以往的高考并不关心,现在与高校录取挂钩。例如,新方案规定“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合格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D级的考生,高校可以不录取”,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四,在录取方式上,就高校而言,因为有了多把尺子,有利于高校自主选拔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如高校可自行决定采用“选修等级优先(如北京大学规定两门选修都须达A+),语数外总分优先(如华东师大规定两门选修B等即可)或等级算分(如南京大学规定两门选修达A+另加3分)”三个办法录取考生。对考生而言,新方案采用同档次平等志愿的办法,给考生多次选择机会。一次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不满意,还可以重填志愿再录取。有效降低了录取风险,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新模式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有利于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水平。就江苏本身而言,希望能够通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改变苏北某些地区不惜以牺牲学生全面素质和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高考分数的沉重局面。应该承认,新方案在设计理念上是一个很大进步,因此有人称之为“最贴近新课程理念的模式”。
三、实践中出现的值得商榷的地方
事实上,这个“最贴近新课程理念”的模式从出台之初就一直充满了激烈争论。随着第一年高考的结束和高校录取工作的相继展开,对比出台时的指导思想,这一方案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从设计理念上看,08模式希望通过高考形式的变革和高校录取标准的优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更多体现的仍是“应试教育”。该模式还没有完全跳出过去 “3+?”的框架,课程之间分割而缺乏整体联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再现,缺乏知识间的协调与整合,所有的3或X,都以学科考试分数为标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囿于纯粹知识的记忆,疏于生活和实践应用。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中“3”的分数,是高考录取时的第一指标,仍然是一次考试定终身,只不过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和英语。但从各科课程标准的描述来看,语文和外语最突出的是基础性、工具性,其次才是文化功能。尽管数学的科学性质更明显,但仍摆脱不掉工具性的作用。所以,语、数、外应服从于其它学科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历次课程改革都在不停地减少语、数、外的课时,意在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但新模式中语、数、外的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和提高,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科“霸主”。
高考录取的第二个指标是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两门选修课必须达到规定等级才能参与相关院校投档。为了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学生的必修课还必须同时符合“4C1合格”。所有这些要求,仍然是通过一次次考试、一张张试卷上的考分获得的。学业水平测试标出的是等级,体现的仍是分数。表面上“多元录取”,实际只不过是将高考科目分解为“3+2+4+1”。应试教育的所有重要元素在新模式中一点没少:必修、选测、小高考、三门统考,每考必分;特征分、奖励分、附加分、等级分,分分重要。
作为新模式亮点之一的最后一个“1”——综合素质评价,因为评价的客观性指标难以制定,区分度不明显(全省50万考生中无一位被评定为D级),可信度不高,在录取时基本不起什么作用。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本应是跷跷板的两头,只有两者的份量相当时,教育才能正常运作,充满活力。而新模式只是在不断调整考试科目,把老高考的花样翻新,其重点仍然是各科考试分数,与理想中的高校录取标准多元化不可同日而语,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是减负还是增负?新模式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从整个实施环节来看,学生负担非但没减轻,实际上反而越来越重。
从报考资格上看,新方案将原来的五门总分“一道关”变为“四道关”(3+2+4+1),且各自设立门槛,使得每一次、每一门考试都有可能决定学生的命运。“一考定终身”变为“考考定终身”。因为只要技术科目不合格或有一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为D级,即使其它科目再优秀也仍无报考资格。今年全省约有2.5万名因必修科目中有D等级被“一票否绝”,其中不乏其它实力优秀者。
从考试科目上看,由原来的5门骤增至现在的10门,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及技术全考,而且门门重要。这比过去依据总分录取,更强调了综合发展,但整体的竞争并没弱化,反倒使每一科的竞争更加激烈——以前还可以偏科,现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每个人都必须十项全能。这种方案使得学生一踏入高中大门,就得背上有可能因某一门的失误不能参加高考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
从考试次数看,高考一次变两次,既有“大高考”又有“小高考”。但多一次考试给的不是机会,而是又多了一次负担。以往是高三学生压力大,现在学生从高二就要开始应付考试。新高考始于高二,终于高三。学业水平的测试制跟过去的会考有些类似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会考跟高考无关,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好坏将直接跟投档录取相关。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考试成绩不但关乎资格,6A者高考还可加分。这种门槛与激励的双重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不敢小视,高二时就要全力拼搏。
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变本加厉也就再所难免。新课程实施三年来,江苏的高中教学(包括城市学校)已发生这样的变化:双休日→单休日→无休日;每天8课时→9课时→10课时,师生中午不能休息,许多学校晚上还要加课。伴随着08高考方案的研制,2007年6月份,江苏省教育厅突然规定,将高中学生的暑假时间缩短两周。这一举措给全省高中教育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补课是“合法的”。许多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延长了补课时间,学生的暑假从全国其它省份的两个月,一下子缩短到了一个月。高三情况更是严重。窗外酷日炎炎,窗内心烦气躁,难受的不仅仅是孩子!
另外,新方案中的每次考试都关乎选拔,在出题、保密、考试组织、阅卷等环节出现问题的机率也随之增大,社会负担有所加重。
(三)新模式有它的公平性吗?有人认为,新方案设置的门槛过多,要求的是全才,那些奇才、偏才、怪才,都将被无情地淘汰,这是对特殊人才的最大不公平。仅以新方案的最重要指标——考分来看,一样有很多不公平之处。例如,今年江苏二本以上的特征分要求为300分,两门选修达2B以上。尽管每门选修科目得A+率只有5%,但A++C小于2B, 299+A+A特征分比不了300+B+B特征分。今年差1、2分不达双B而特征分又很高的“受害者”为数不少。迫于社会压力,省教育厅变通了标准:1B+1C但特征分高的考生也能上二本。但随之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选修等级很高,而特征分离省控线只差几分的考生怎么办?
类似问题在高考状元身上也不能幸免。2008年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王晗的投档分为422(语文136,数学143,英语105,语文附加分38)。按照以往惯例,王晗跨入北大无容置疑。但就在他被媒体采访追捧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噩耗:王晗历史虽为A+,但政治只有B+,不符合北大要求,只能与之无缘。同样原因,清华和南大招生办也表示不能录取。“不是不要他,而是游戏规则如此,我们只能遵守”,招生办老师如是说。
无独有偶,无锡市高考状元的语、数、外总分434,但选修科目为“A+”和“A”,没有达到北大双“A+”要求,也只能与北大失之交臂。据悉,今年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学生还有六七个都是单A+,甚至包括全省文科第二名同样进不了一流高校。
其实,新方案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更大的不公平——选科。因为各种组合的语、数、外考题均相同,录取划线时特征分也一样。但因选修课的性质迥异,得B以上等级的难度也相应不同。物理、化学两门课程相对较难,没有一定实力的学生一般不敢选修,就全省而言,理化组合的考生集中了不少优秀生源。但即使再优秀,毕竟每门只有50%的学生能达B,两门均能达B的学生一般不会超过整体的40%。也就是说在这批优秀的群体里,将有60%以上的考生与本科无缘。相比其它组合,理化组合的不公正性可想而知。结果今年高校招生时,文科考生爆满,理科专业却又招之不足,出现了某些高校理科专业只能招收文科倾向考生的怪事。
四、结束语
高考改革不论怎么改,其目的无非两个:一是真正使学生减负;二是高校不拘一格录用人才;尤其是能选拔出具有特殊才能的人。高考要能以素质公平取代分数公平,让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能够充分发展。高考模式应体现出民主、开放、灵活、宽松、公平的特点,制定弹性高考制度,以便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目前全国实行的所有高考模式,只所以没有实质性突破,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高考录取的公平性无从保障。一旦离开了分数这个客观性的硬杠杠,谁来保证录取的公平性?尤其对农村孩子来说,闭塞的环境和窘迫的经济状况,“学业水平测试”尚可与城市孩子一决雌雄,“综合素质评价”以何为标准才不吃亏?在全社会的公平性焦虑面前,08模式也一样显示出它的无耐。
虽然08高考新方案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改革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至少在考试形式和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江苏的探索会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更好的模式出台之前,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尽量弥补和完善它的不足:针对特征分很高而不达双B或选修等级很高而特征分仅差几分的考生,可以把自主权留给高校,在促进高校招生改革的同时,适当减轻了学生的门槛负担,也有助于特长生的发展。在选科时,对物理、化学等难度相对较大的学科可以适当扩大达B的比例(如55%),以增加公平性,利于选科平衡,而且更符合高校招生、学生就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等实际。在录取方式上,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高校,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以改变学生只能被挑选的状况。
关键词:江苏 08高考模式 学业水平测试
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领头羊,江苏省从1999年到2008年的9年时间里,高考模式转变过5次,平均不到2年就创新一次,其变化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实行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没有走出江苏曾经创造出的模式。2007年,在社会各层面的压力和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倍受争议的“3+1+1”模式走完了它的历程。自2008年起,江苏省开始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模式。考虑到江苏高考模式的辐射作用,有必要反思这种模式的利与弊,以便于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江苏2008高考模式简介
(一)指导思想:高考方案的制定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从江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际出发。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择优选拔人才。
(二)科目设置:1、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2、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任选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3、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
(三)综合素质评价: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四)二本以上院校录取:考生取得二本以上院校的投档资格必须符合“2B(2门选修)4C(另外4门必修)1合格(技术)”的最低要求,然后“依据选科,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按比例投档,供高校选择录取。
该方案可概括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以下简称08模式)。
二、设计理念上的前瞻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完全凭一次文化考试分数录取学生,录取标准一元化。现行的高考制度也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因此,不得不“大动手术”。虽有种种原因,目前彻底改革我国的高招制度还有一定困难,但更不能无所作为。江苏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领跑者,从08高考新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思想看,该模式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上做了不少尝试。新方案有五大特点:以统一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主要条件;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样化考试;改会考为学业水平测试;将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把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作为改革方向。其优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选修科目改成等级制,改变了分分计较的弊端,适当缓解“一分压倒一批人”造成的压力。
第二,将高考一分为二,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以学业水平测试替代以前的会考模式,使得学业水平测试既是门槛(技术科目合格、四门必修在D等级以上,才能取得高校报考资格)又有激励作用(必修和选修科目均得A,即6A考生,在高考特征分中加10分),提升了必修学科的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评定中首次把“综合素质”纳入到高考的评价体系,这些反映学生素质和今后发展潜能的内容,以往的高考并不关心,现在与高校录取挂钩。例如,新方案规定“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合格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D级的考生,高校可以不录取”,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四,在录取方式上,就高校而言,因为有了多把尺子,有利于高校自主选拔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如高校可自行决定采用“选修等级优先(如北京大学规定两门选修都须达A+),语数外总分优先(如华东师大规定两门选修B等即可)或等级算分(如南京大学规定两门选修达A+另加3分)”三个办法录取考生。对考生而言,新方案采用同档次平等志愿的办法,给考生多次选择机会。一次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不满意,还可以重填志愿再录取。有效降低了录取风险,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新模式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有利于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水平。就江苏本身而言,希望能够通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改变苏北某些地区不惜以牺牲学生全面素质和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高考分数的沉重局面。应该承认,新方案在设计理念上是一个很大进步,因此有人称之为“最贴近新课程理念的模式”。
三、实践中出现的值得商榷的地方
事实上,这个“最贴近新课程理念”的模式从出台之初就一直充满了激烈争论。随着第一年高考的结束和高校录取工作的相继展开,对比出台时的指导思想,这一方案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从设计理念上看,08模式希望通过高考形式的变革和高校录取标准的优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更多体现的仍是“应试教育”。该模式还没有完全跳出过去 “3+?”的框架,课程之间分割而缺乏整体联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再现,缺乏知识间的协调与整合,所有的3或X,都以学科考试分数为标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囿于纯粹知识的记忆,疏于生活和实践应用。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中“3”的分数,是高考录取时的第一指标,仍然是一次考试定终身,只不过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和英语。但从各科课程标准的描述来看,语文和外语最突出的是基础性、工具性,其次才是文化功能。尽管数学的科学性质更明显,但仍摆脱不掉工具性的作用。所以,语、数、外应服从于其它学科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历次课程改革都在不停地减少语、数、外的课时,意在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但新模式中语、数、外的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和提高,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科“霸主”。
高考录取的第二个指标是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两门选修课必须达到规定等级才能参与相关院校投档。为了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学生的必修课还必须同时符合“4C1合格”。所有这些要求,仍然是通过一次次考试、一张张试卷上的考分获得的。学业水平测试标出的是等级,体现的仍是分数。表面上“多元录取”,实际只不过是将高考科目分解为“3+2+4+1”。应试教育的所有重要元素在新模式中一点没少:必修、选测、小高考、三门统考,每考必分;特征分、奖励分、附加分、等级分,分分重要。
作为新模式亮点之一的最后一个“1”——综合素质评价,因为评价的客观性指标难以制定,区分度不明显(全省50万考生中无一位被评定为D级),可信度不高,在录取时基本不起什么作用。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本应是跷跷板的两头,只有两者的份量相当时,教育才能正常运作,充满活力。而新模式只是在不断调整考试科目,把老高考的花样翻新,其重点仍然是各科考试分数,与理想中的高校录取标准多元化不可同日而语,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是减负还是增负?新模式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从整个实施环节来看,学生负担非但没减轻,实际上反而越来越重。
从报考资格上看,新方案将原来的五门总分“一道关”变为“四道关”(3+2+4+1),且各自设立门槛,使得每一次、每一门考试都有可能决定学生的命运。“一考定终身”变为“考考定终身”。因为只要技术科目不合格或有一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为D级,即使其它科目再优秀也仍无报考资格。今年全省约有2.5万名因必修科目中有D等级被“一票否绝”,其中不乏其它实力优秀者。
从考试科目上看,由原来的5门骤增至现在的10门,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及技术全考,而且门门重要。这比过去依据总分录取,更强调了综合发展,但整体的竞争并没弱化,反倒使每一科的竞争更加激烈——以前还可以偏科,现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每个人都必须十项全能。这种方案使得学生一踏入高中大门,就得背上有可能因某一门的失误不能参加高考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
从考试次数看,高考一次变两次,既有“大高考”又有“小高考”。但多一次考试给的不是机会,而是又多了一次负担。以往是高三学生压力大,现在学生从高二就要开始应付考试。新高考始于高二,终于高三。学业水平的测试制跟过去的会考有些类似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会考跟高考无关,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好坏将直接跟投档录取相关。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考试成绩不但关乎资格,6A者高考还可加分。这种门槛与激励的双重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不敢小视,高二时就要全力拼搏。
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变本加厉也就再所难免。新课程实施三年来,江苏的高中教学(包括城市学校)已发生这样的变化:双休日→单休日→无休日;每天8课时→9课时→10课时,师生中午不能休息,许多学校晚上还要加课。伴随着08高考方案的研制,2007年6月份,江苏省教育厅突然规定,将高中学生的暑假时间缩短两周。这一举措给全省高中教育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补课是“合法的”。许多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延长了补课时间,学生的暑假从全国其它省份的两个月,一下子缩短到了一个月。高三情况更是严重。窗外酷日炎炎,窗内心烦气躁,难受的不仅仅是孩子!
另外,新方案中的每次考试都关乎选拔,在出题、保密、考试组织、阅卷等环节出现问题的机率也随之增大,社会负担有所加重。
(三)新模式有它的公平性吗?有人认为,新方案设置的门槛过多,要求的是全才,那些奇才、偏才、怪才,都将被无情地淘汰,这是对特殊人才的最大不公平。仅以新方案的最重要指标——考分来看,一样有很多不公平之处。例如,今年江苏二本以上的特征分要求为300分,两门选修达2B以上。尽管每门选修科目得A+率只有5%,但A++C小于2B, 299+A+A特征分比不了300+B+B特征分。今年差1、2分不达双B而特征分又很高的“受害者”为数不少。迫于社会压力,省教育厅变通了标准:1B+1C但特征分高的考生也能上二本。但随之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选修等级很高,而特征分离省控线只差几分的考生怎么办?
类似问题在高考状元身上也不能幸免。2008年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王晗的投档分为422(语文136,数学143,英语105,语文附加分38)。按照以往惯例,王晗跨入北大无容置疑。但就在他被媒体采访追捧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噩耗:王晗历史虽为A+,但政治只有B+,不符合北大要求,只能与之无缘。同样原因,清华和南大招生办也表示不能录取。“不是不要他,而是游戏规则如此,我们只能遵守”,招生办老师如是说。
无独有偶,无锡市高考状元的语、数、外总分434,但选修科目为“A+”和“A”,没有达到北大双“A+”要求,也只能与北大失之交臂。据悉,今年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学生还有六七个都是单A+,甚至包括全省文科第二名同样进不了一流高校。
其实,新方案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更大的不公平——选科。因为各种组合的语、数、外考题均相同,录取划线时特征分也一样。但因选修课的性质迥异,得B以上等级的难度也相应不同。物理、化学两门课程相对较难,没有一定实力的学生一般不敢选修,就全省而言,理化组合的考生集中了不少优秀生源。但即使再优秀,毕竟每门只有50%的学生能达B,两门均能达B的学生一般不会超过整体的40%。也就是说在这批优秀的群体里,将有60%以上的考生与本科无缘。相比其它组合,理化组合的不公正性可想而知。结果今年高校招生时,文科考生爆满,理科专业却又招之不足,出现了某些高校理科专业只能招收文科倾向考生的怪事。
四、结束语
高考改革不论怎么改,其目的无非两个:一是真正使学生减负;二是高校不拘一格录用人才;尤其是能选拔出具有特殊才能的人。高考要能以素质公平取代分数公平,让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能够充分发展。高考模式应体现出民主、开放、灵活、宽松、公平的特点,制定弹性高考制度,以便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目前全国实行的所有高考模式,只所以没有实质性突破,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高考录取的公平性无从保障。一旦离开了分数这个客观性的硬杠杠,谁来保证录取的公平性?尤其对农村孩子来说,闭塞的环境和窘迫的经济状况,“学业水平测试”尚可与城市孩子一决雌雄,“综合素质评价”以何为标准才不吃亏?在全社会的公平性焦虑面前,08模式也一样显示出它的无耐。
虽然08高考新方案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改革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至少在考试形式和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江苏的探索会为我国高考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更好的模式出台之前,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尽量弥补和完善它的不足:针对特征分很高而不达双B或选修等级很高而特征分仅差几分的考生,可以把自主权留给高校,在促进高校招生改革的同时,适当减轻了学生的门槛负担,也有助于特长生的发展。在选科时,对物理、化学等难度相对较大的学科可以适当扩大达B的比例(如55%),以增加公平性,利于选科平衡,而且更符合高校招生、学生就业和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等实际。在录取方式上,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高校,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以改变学生只能被挑选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