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以艺术美为中心,同时兼顾开放的文化美和广阔的生活美,借助美的感性形象、情感感染和超越功利的特点,培养美感和提高审美能力,并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促进智慧思想的生长和道德品行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心理结构和塑造健全人格,并最终使人达到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目的的一种教育。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怎样在学科教学中对儿童进行审美指导呢?
  一、 引导儿童多欣赏多观察具体事物
  儿童从心理到生理各方面都还处于成长期,思维的认知水平很有限,如果这个时候对着他们講关于美的理论,这几乎不可能达到认识美的目的。就比如儿童在画画的时候,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的画整体性不强,色彩搭配不当,造成了作品不和谐。要补救这一缺憾,唯有使儿童多欣赏多观察具体的事物。先教儿童观察对象所处的性质环境,再参考欣赏古画与名画,加以描述讲解,然后让儿童个人自由地发挥创造。而不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命令儿童做机械的艺术表达,从而减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降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尊重儿童个性和自由的创作
  画家薛石克对指导儿童艺术主张:“绝对让儿童依照他们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方法,进行他自己的工作。”不过在这里有一点必须提出,就是在尊重了儿童的自由创作以后,对于艺术技能究竟是否需要给予有效指导?关于这点,陈鹤琴认为,当儿童自我发表时,由于缺乏能力运用工具或不能表达出他原有的感觉印象时,我们就该趁机会指导他们,解除他们精神上的苦痛。这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三、 学科组要有科学的课程研究
  国外对于艺术教育已经有不少科学的研究,如图画的演进、美感的统计、性别的差异等。而国内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走向了两个极端:有一部分人认为艺术是一种无足轻重的科目,是适应时代的装饰品;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艺术教育很重要,重要到必须考试的程度。艺术教育处在这样被扭曲的环境下,教师教学不管学科特点,不顾什么教学方法,只知道在规定的时间里去迫使着儿童做那些机械的、被动的、乏味的工作,或者记住一些理论知识,令人担忧。
  作为小学美术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接受能力和原有的知识与能力,按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选择课程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认同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带给学生美的精神感受与身心体验。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  统编版教材一年级的阅读主题是“读书真快乐”“读读童谣和儿歌”,二年级的主题是“读读童话故事”“读读儿童故事”。浅显的儿歌,有趣的故事,鲜活的语言文字,不断激发着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儿歌或故事一般线索单一,人物不多,情节简单,很适合他们在阅读中感受趣味,体验快乐。因此在低年级的阅读引导中,教师可以采用“3W”阅读方法—Who(是谁)、Where(在哪
期刊
我们认为,低年级的孩子一定要具备生活自理能力。2019年11月,洪小“劳动自理课程”系列开始与小朋友们见面。  我们通过晨会课、班队课、劳技课进行劳动技能的培训,形成以学校为教学主阵地、以家庭和社会为实践主阵地的劳动教育模式,真正让孩子将所学技能与实践相结合,从自我做起,从能力范围内的小事做起。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體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期刊
统编版教材中,古诗词往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蕴含着我国古代诗人的强烈情感:或感人肺腑的报国之志,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或感情真挚的思乡之作,或循循善诱的谆谆教导……这些都是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素材。例如,《望庐山瀑布》一诗,诗人对壮阔、优美的画面进行了描述,并表现了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具体诗句对祖国大好山河进行品味,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感。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引导学
期刊
充分发挥小学现有思政课的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尝试把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注重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教育元素,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课程群。  一、 坚持德育主渠道,构建育人网络  我们坚持德育主渠道,联系思政课程,力求形成德育育人网络。例如,建设优秀班集体,是开展集体教育的有效途径。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从认知的
期刊
作为教育培养人的学校,我们要顺应男孩的天性、个性,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态,为男孩的茁壮成长提供优质土壤。  一、 把男孩教育与运动教育结合起来  学校要组织好男孩的体育运动,以此让男孩体格更强壮,意志更坚强。体育老师要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使学生接受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体质锻炼。  学校要因校制宜,提供体育菜单式课程服务:篮球、乒乓球、足球、健身操、转呼啦圈、跳绳、踢毽等。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好一门终身受用的体育
期刊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提升其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师在设置挑战性任务和问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生活化等四个方面入手。  一、 挑战性任务应具有探究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挑战性任务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非常规性,即与学生常见的任务教学有所不同;二是学生在接受任务之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探索思考之后才能够解决
期刊
一、 深入思考,感受概念产生的必要性  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通过无数数学家的概括总结,沉淀于数学历史的长河之中,被我们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例如,数字是数学的基础,数字的产生正是由于人类现实生活的需要,并不断进行扩充。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知道猎物的多少,需要给猎物标注,逐渐产生了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自然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用自然数表示。比如说“半块糖果”,这超出了自然数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要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关注现实社会,热爱生活,要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但是,目前,真情元素普遍缺失已成为小学生习作的一大硬伤。  笔者批阅了不少学生习作,对小学生作文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研究了小学生作文缺失真情元素的原因。  小学生习作缺失真情元素的主要客观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令家长过度焦虑的应试
期刊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怎样正确处理课堂里的突发事件是一项艺术,它不仅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还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  冷静面对学生上课迟到  冬天早上的第一节课中途,教师正在讲课的兴头上,这时,班级门口传来一声“报告”。很多教师都会对这些迟到的学生加以批评,甚至处罚。多年前,初为人师时,面对上课迟到者,我也会当众批评学生几句。我以为老师就应该严肃课堂纪律,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为了学
期刊
一、 情感体验,审美学习  微课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引入、电影科教视频、故事电视资源、社会人文素材等进入小学音乐课堂,可以拓宽小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其产生心靈的震撼。例如以二年级上册《大树妈妈》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播放了《万爱千恩》微课视频,孩子们含着泪跟着视频唱着:“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我却没在你身边尽孝……”看、听、唱、身体的舞动多感官刺激,激发了学生强烈想要学习这首的欲望,尤其悠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