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惯,一个沉重的话题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r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老师,我们不可能跟随任何一个学生一辈子,但是我们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时光里,应该给孩子留下点什么。知识、能力、习惯三者相比而言,习惯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课前准备的习惯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课前准备开始。
  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呢?首先,是提前预习,把今天要学的内容提前浏览,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做好标记,在听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听从;其次,是准备好课堂的学习用品,整理好课桌,把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放下去,把课上要用的物品摆放整齐;最后,就是静等老师来上课。
  再来看看我们的学生,能做到这三点吗?先不说第一点预习,是隐性的,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到的,就第二、第三点,能做到妥妥帖帖的也为数不多。
  镜头回放:“把你的书包拿出来找吧,这样要找到什么时候?”谁知,刚把书包抽出来,随之带出的物品哗啦啦撒了一地。那情景和桌面的狼藉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水彩笔、绳子、毽子、抹布、试卷、报纸、餐巾纸、不知名的纸团……全都搅和在一起,要找一本书出来,的确有点困难。在几寻无果之后,只能让他先把地面桌面收拾一下,“别找了,和同桌合看吧。”所谓的收拾,也就是把所有的东西如同乱抹布一下塞回书包而已。当他逐一清理桌面的本子时,“等一下,这本是什么?”“啊,在这儿!”原来,遍寻不见的课本,正端端的躺在桌面上,只不过被过多的东西覆盖了。
  这或许是个特例,但绝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学生之中的,尤其是一些技能学科,需要带一些特殊学习用品,如计算器、竖笛、剪刀、彩色卡纸时,往往看到学生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到处借东西。上课铃已响,还可怜巴巴地站在隔壁教室窗外,搜寻着一个个可借的目标……
  这样的开端,能带来怎样的学习效果呢?的确令人堪忧。看来,对于个别困难的学生,仅仅和他们说一二三,怎样做,是不行的。有时候得花点时间,手把手教一教,再时常盯着反复练习,或许能见效。只是,需要见缝插针找时间,这也是一大难题。
  二、认真地听课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而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环节。培养学生学会听课,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受益终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40分钟的学习与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镜头回放:一个问题提出,不少人争着举手,当点了一名同学回答后,其余的学生泄气了一般放下手去,叹气的叹气,交头接耳的交头接耳,更有甚者,自顾自地做起小动作来,根本就不听别人的发言。遇到关键点,要做笔记了,提醒再三,仍有学生舒适地靠在椅背上,朝着你傻笑,却没动一下笔。
  如此种种,不得不引人深思。自古以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是教育精髓之一。古今的教育学家,无一不提倡“倾听”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如何做到认真听讲?一上课就要做好听课的准备,并且密切注意老师,眼睛跟着老师转,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不能错过。同学们的发言或答问,也要仔细倾听,做好质疑和补充的准备。一些重点内容,要记好笔记,听记两不误。
  三、家庭作业的习惯
  小学生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地家庭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能帮助孩子巩固在校所学的知识,也是促进家长与孩子和谐相处的好机会,因此,家庭教育的氛围,家长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质量。
  镜头回放:某个周日下午,小明在看电视,不时被电视里有趣的情景逗得哈哈大笑。这时奶奶从外面进来了,看到小明还在看电视,就气呼呼地说:“小明,叫你多少次了,你还在看电视。你的家庭作业什么时候做啊?你这个孩子啊……”奶奶一边摇头,一边走上前去关电视机。小明见奶奶要关电视,忙拉着奶奶的手喊:“奶奶别关,马上就好了。”奶奶缩回了手。结果,小明到底也没全部完成回家作业。
  星期一,成了老师和学生的黑色星期一。为什么呢?对于老师而言,星期一,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学生交不出作业;意味着,作业的质量会让你惨不忍睹;意味着,你将为你布置的作业而牺牲更多的精力去做善后工作。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他将面对作业不做被拆穿时所受的惩罚;意味着面临质量不过关的作业重做的可能;意味着要牺牲一天仅有的一点娱乐时光去补周末玩乐欠下的“债”。
  现如今的家庭作业,尤其是周末的家庭作业,成了大家的一块心病,主要就是源于家庭作业习惯的问题。透过作业本上油渍渍的手印、零食的碎屑、果蔬的汤汁……我们不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做作业的:一边堆着零食,吃几口,写几个字;喝几口水,再写几个字;或边看电视边写,字都写到了格子外边……
  仔细分析学生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觉得是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是家长的包办代替,让孩子缺少了自理能力,以至于生活学习一团糟。其次,是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让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课堂上,各自为政的多。
  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会让孩子们受益终身。小学生可塑性很强,小学时期是培养人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找到了问题所在,再对症下药,一定可以塑造出一群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只是,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苏州梅堰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分析了人口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双重影响,提出了人口流动合理化的对策.
从企业统计的现状,论述了统计必须服从企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及统计工作的改革要点.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充满了无穷的奥妙,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或婉约、或洒脱、或豪放……千变万化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搭建起了传承语言文字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平台。新课程积极倡导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那么语文课探究什么呢?其实,“探究”在语文课中也无处不在,但它的探究应该更凸显其“语文本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
通过对几个索赔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疗养员对景观疗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军队疗养院原有的保障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疗养员合理的景观疗养需求,探索景观疗养新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等特点。因此一些学生在学习时感觉枯燥,兴趣淡然,视为畏途,甚至讨厌至极放弃学习。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使得老师家长很伤脑筋。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苦苦探索,力求找到一个突破口。我们都知道,孩子为什么对动画片情有独钟百看不厌呢,就是他们对动画片有兴趣。是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学习的冲动,取得好的效果。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不感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师需要经常给学生制造惊喜,让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农村学生有着独有的优势,我们学校大门外面就是大集,每到集市这一天叫卖声此起彼伏,让学生体验卖东西的酸甜苦辣就是大大的惊喜,如果这项活动经常化,学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感悟,也将会带给老师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