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面对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这既不利于就业,也影响了毕业生的工作和学习。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待,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把握好就业机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心理问题 对策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前所未有。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矛盾、自卑、盲从、焦虑等不良情绪,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这些学生加强关注,积极给予干预和疏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最终能够在就业的激流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
大学生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到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或是薪酬待遇不理想等等。焦虑心理使得大学对就业产生恐惧感,这种焦虑恐惧的就业心理使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特别是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笔试、面试等,都会感到心慌意乱。
(二)自卑
在求职择业中,这类大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在屡遭挫折之后,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问题人格发生。
(三)压抑
由于学历偏低、就业困难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等因素的长期困扰而产生抑郁、压抑心理。这类高职毕业生频频向其向往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往往很少接到回音,在漫长的回音等待中,在希望与失落之间,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心情紧张而壓抑,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了信心。
(四)盲目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会和求职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心情浮躁不安,是暂时找个单位上班,以后再调整,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就不就业,是选择专业对口的单位还是挑选单位的地理位置等等问题使他们难以应付。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客观原因
(一)从社会环境看
一方面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企事业单位减员、政府机构缩编、部队裁员,在短期内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这就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心态失衡。
(二)从学生自身因素看
首先,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同时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适应市场的压力普遍加大。其次,由于大学生社会经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还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往往脱离现实,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第三,面对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三)从学校和家庭因素看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心理教育相对滞后,也是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之间的脱节。同时,受传统家庭观念“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使得很多的大学生盲目追求公务员的工作,完全不考虑专业对口和个人喜好等因素。此外,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家庭背景的学生会形成依赖心理,不主动积极地找工作,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家人身上;没有家庭背景的学生会怨天尤人,觉得社会不公平,形成自卑心理。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一)增加社会关注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应该构建公正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定良好的就业政策,调节就业岗位分配不平衡的局面,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平台;用人单位需要积开展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校园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二)提升自身能力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前,首先应认清就业形势,了解职业对择业者的要求,同时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从而正确定位,科学地进行人职匹配,并为了理想的职业做好择业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同时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广泛阅读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另外通过一些适当的沟通训练来提高沟通水平提升组织能力。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大学生个体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组织各类活动,并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组织能力。
(三)积极心理调适
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做到全面综合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差距,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也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毕业生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放平心态,把求职当成一次继续学习的机会,利用这次机会丰富知识、增长经验。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较差,但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高职毕业生要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实现正确择业。
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大事,因此每个高职毕业生都应该谨慎对待。但在谨慎的同时也不应该给自己施加太大的精神压力,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确定好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竞争意识,克服焦虑、自卑、自负、依赖、攀比等心理,以一颗平常心面对挑战和挫折。
参考文献:
[1]冉超凤,黄天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23
[2]陈小悠.高职学生求职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8(20):205
[3]陶荣兄.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J].学术纵横,2009(4)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心理问题 对策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前所未有。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矛盾、自卑、盲从、焦虑等不良情绪,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这些学生加强关注,积极给予干预和疏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最终能够在就业的激流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焦虑
大学生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或是找到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或是薪酬待遇不理想等等。焦虑心理使得大学对就业产生恐惧感,这种焦虑恐惧的就业心理使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特别是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笔试、面试等,都会感到心慌意乱。
(二)自卑
在求职择业中,这类大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在屡遭挫折之后,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问题人格发生。
(三)压抑
由于学历偏低、就业困难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等因素的长期困扰而产生抑郁、压抑心理。这类高职毕业生频频向其向往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往往很少接到回音,在漫长的回音等待中,在希望与失落之间,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心情紧张而壓抑,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了信心。
(四)盲目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会和求职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心情浮躁不安,是暂时找个单位上班,以后再调整,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单位就不就业,是选择专业对口的单位还是挑选单位的地理位置等等问题使他们难以应付。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客观原因
(一)从社会环境看
一方面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企事业单位减员、政府机构缩编、部队裁员,在短期内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这就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心态失衡。
(二)从学生自身因素看
首先,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同时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适应市场的压力普遍加大。其次,由于大学生社会经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还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往往脱离现实,择业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第三,面对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三)从学校和家庭因素看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心理教育相对滞后,也是大学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导致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之间的脱节。同时,受传统家庭观念“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使得很多的大学生盲目追求公务员的工作,完全不考虑专业对口和个人喜好等因素。此外,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家庭背景的学生会形成依赖心理,不主动积极地找工作,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家人身上;没有家庭背景的学生会怨天尤人,觉得社会不公平,形成自卑心理。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一)增加社会关注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应该构建公正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定良好的就业政策,调节就业岗位分配不平衡的局面,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平台;用人单位需要积开展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校园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另外,家长和亲友要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期间的心理变化,积极配合学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缓解心理压力,使他们有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
(二)提升自身能力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前,首先应认清就业形势,了解职业对择业者的要求,同时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从而正确定位,科学地进行人职匹配,并为了理想的职业做好择业的知识、能力、心理准备。同时大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广泛阅读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另外通过一些适当的沟通训练来提高沟通水平提升组织能力。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大学生个体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组织各类活动,并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组织能力。
(三)积极心理调适
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做到全面综合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差距,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也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毕业生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放平心态,把求职当成一次继续学习的机会,利用这次机会丰富知识、增长经验。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较差,但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高职毕业生要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实现正确择业。
就业是毕业生的人生大事,因此每个高职毕业生都应该谨慎对待。但在谨慎的同时也不应该给自己施加太大的精神压力,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确定好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竞争意识,克服焦虑、自卑、自负、依赖、攀比等心理,以一颗平常心面对挑战和挫折。
参考文献:
[1]冉超凤,黄天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23
[2]陈小悠.高职学生求职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8(20):205
[3]陶荣兄.浅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J].学术纵横,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