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被广泛的应用。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和参与热情,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于是乎,有些教师又步入多媒体的怪圈,认为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就等于是一堂优质课。以至于把课本内容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把远程教育的课件原封不动的搬上课堂。师生长期面对毫无情感的键盘和鼠标,缺乏师生面对面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太符合音乐教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如何科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呢?以下就谈谈我的两点看法。
一、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注重实效性
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往往会情不自禁追求表面的新颖,动感等效果,不注重实际。尤其遇上公开课、评优课时,不管什么教学内容,是否必要,都要做课件。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三维的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让学生大开眼界,可实际效果却很一般;有些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把整个教学过程编成故事,使多媒体课件宛如动画片一般,可视性很强,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印象深刻的是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而歌曲的主旋律却不熟悉,这样的音乐课能说是成功的吗?
一次,我在让学生欣赏钢琴小品《再会》时配上了一段相应的多媒体片段,聆听钢琴曲《再会》之后,我让学生谈谈对音乐的感受,联想等。结果学生们回答的感受联想大同小异;同年段的另一个班级欣赏钢琴小品《再会》时,由于停电,未使用多媒体,我作了简单提示后,现场演奏了钢琴小品《再会》之后,同样让学生谈谈感受联想。有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亲人分别时,送亲人上车的情景……有学生说:我想到我小时候让家人生气时离家出走,后来想了很多……又回家了……还有一位学生联想到一位足球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失意之后告别队友的情景等等,同学们积极发言都想谈谈自己不同的感受联想。同样钢琴小品《再会》的欣赏,两堂课形成强烈对比。前一堂课使用多媒体之后,学生的联想被“框住”了,而后一堂课学生思维活跃,任自己的联想随音乐展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个性爱好等使学生们产生不同的感受、联想。给予学生自由驰骋的想象空间,不正是新课改理念所提倡的吗?类似此事件还遇到很多,在此我不一一举例。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应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找准时机,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切不可做表面文章,图表面热闹现象,是用还是不用多媒体都要认真研究,灵活掌握。
二、多媒体不能代替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现代多媒体的参与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对学生而言则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尤其表现在欣赏教学方面)。但如果过分依赖于多媒体,使课件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授新课时教师悠扬的琴声听不见了,动听而有感情的范唱也消失了,而是一遍又一遍的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反复的看画面,听歌曲,这势必将教师和学生均沦为计算机的奴隶,教学从传统的“人灌”变成现代的“电灌”,师生教学相长互动的热烈与融洽的情感交流气氛大大削弱了。
《课改纲要》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音乐是情感艺术,更需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充满情感的范唱、范奏,充满鼓励的眼神等等是多媒体电脑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应明确,多媒体是为优化教学过程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成为计算机的奴隶。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学生能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来,让多媒体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一、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注重实效性
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往往会情不自禁追求表面的新颖,动感等效果,不注重实际。尤其遇上公开课、评优课时,不管什么教学内容,是否必要,都要做课件。彩色的背景,立体的文字,三维的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让学生大开眼界,可实际效果却很一般;有些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把整个教学过程编成故事,使多媒体课件宛如动画片一般,可视性很强,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印象深刻的是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而歌曲的主旋律却不熟悉,这样的音乐课能说是成功的吗?
一次,我在让学生欣赏钢琴小品《再会》时配上了一段相应的多媒体片段,聆听钢琴曲《再会》之后,我让学生谈谈对音乐的感受,联想等。结果学生们回答的感受联想大同小异;同年段的另一个班级欣赏钢琴小品《再会》时,由于停电,未使用多媒体,我作了简单提示后,现场演奏了钢琴小品《再会》之后,同样让学生谈谈感受联想。有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亲人分别时,送亲人上车的情景……有学生说:我想到我小时候让家人生气时离家出走,后来想了很多……又回家了……还有一位学生联想到一位足球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失意之后告别队友的情景等等,同学们积极发言都想谈谈自己不同的感受联想。同样钢琴小品《再会》的欣赏,两堂课形成强烈对比。前一堂课使用多媒体之后,学生的联想被“框住”了,而后一堂课学生思维活跃,任自己的联想随音乐展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个性爱好等使学生们产生不同的感受、联想。给予学生自由驰骋的想象空间,不正是新课改理念所提倡的吗?类似此事件还遇到很多,在此我不一一举例。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应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找准时机,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切不可做表面文章,图表面热闹现象,是用还是不用多媒体都要认真研究,灵活掌握。
二、多媒体不能代替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现代多媒体的参与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对学生而言则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尤其表现在欣赏教学方面)。但如果过分依赖于多媒体,使课件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授新课时教师悠扬的琴声听不见了,动听而有感情的范唱也消失了,而是一遍又一遍的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反复的看画面,听歌曲,这势必将教师和学生均沦为计算机的奴隶,教学从传统的“人灌”变成现代的“电灌”,师生教学相长互动的热烈与融洽的情感交流气氛大大削弱了。
《课改纲要》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音乐是情感艺术,更需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充满情感的范唱、范奏,充满鼓励的眼神等等是多媒体电脑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应明确,多媒体是为优化教学过程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成为计算机的奴隶。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科学合理利用多媒体,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中心。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学生能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来,让多媒体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