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拓展是新课改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之一,在课标的新理念下,更多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观。有效拓展应以本为本,开枝散叶。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写作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使学生真正具备独立、自主的阅读技能,加强课堂阅读的训练固然重要,但课外阅读的补充必不可少。要对课外阅读指导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将从六个方面谈谈关注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问题。
关键词:语文;文本;有效;阅读;拓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脱出只限于课堂的传统的阅读园囿,让学生把目光由课堂移向课外,树立大语文理念,确立课外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意识,自觉地把课外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利用点滴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一、激发兴趣,积极拓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小学生以读书为乐,必须要使他们好读书,让他们感受到古今中外卷帙浩繁的文学典籍中,流淌着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挺立着的是纵横几万里的尊严,涌动着的是人类的悲欢离合,调和着的是世态的炎凉冷暖。让他们与纯真的心灵沟通,与古圣先贤对话,与清风明月相伴,与天光云影交流。在阅读中受到智慧的引导、理智的启迪、情感的陶冶,积累经验,整合知识,提高技能。从而能好读书,读书乐。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天下无难事,在乎点滴勤。”
有了兴趣作前提、良好习惯作垫底,交给学生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让他们畅游书海,吮吸大众智慧的琼浆,捕捉人类文化的精华。人生短暂,读书时间少而弥足珍贵,因此,要启发学生在读书中追求大境界、高品位。必须读好书,读名著,读精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高中阶段,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5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每学期读30万字以上)。并开列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文化典籍30部。除此而外,学生还应读些“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如《语文报》《作文指导报》《读者》《新作文》《读写月报》等。面对学生普遍手头书籍少的情况,教师要做有心人,鼓励学生自购书籍,或常跑书店、跑图书馆,保证手头有书可读。同时,应高度重视《语文读本》的阅读指导,使其成为学习运用语文的好阵地,放松心灵、调节生活的必需品,打造自我、完善素质的奠基石。
二、关注方法指导,学会拓展
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阅读,要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因而,为保证有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适宜于自己的读书方法,形成个体阅读风格。读书之法,一般有浏览、速读、精读、略读之分。在遵循阅读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读法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一般的,影响久远的名文佳作应当再三细读,玩味其中奥秘,挖掘思想精髓。一般性文章可略读,了解大概内容即可。许多专家指出,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不足。很难想象:一个空无一物的头脑可以“思接千载”,一双茫然的眼睛可以“视通万里”,一个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的人,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引导他,也终究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语文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阅读也是点滴功。有目的、有选择地广泛阅读,终会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积累的方法主要有诵读、联系文本比较读、摘录、写书评、写心得随笔等。对于与课文有关联的文章,应与课文比较阅读,鉴赏其内容的侧重与风格的异同,比较中提升鉴赏的能力;对于清词丽句、佳联妙语应当随手摘录于笔记或卡片上,以备查考之用;对于自己心向往之、读后有许多思想不吐不快的文或书可写随笔或书评。
三、关注历练的、关注运用拓展
阅读的积累要达到自能阅读、自能作文的目的,必须注重历练。一是在读法上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反复历练,二是写法上的触类旁通的历练。读精美华章,学别样写法,做个性文章。从仿写开始,在意境、语意、句式、修辞多方面模拟训练,使学生从仿写中渐悟构思立意之法,说话为文之道,不断提高个人的写作技能。只有经过这种由读到写,再由写到读的反复训练,学生才能逐渐学会自读自写,使语文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结出仙葩奇果,语文教坛才会呈现一片艳阳天。
文本的拓展不是时尚点缀,我们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搜集而搜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根据文本教学的需要,精心筛选拓展内容,悉心挑选拓展形式,适度控制拓展容量,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拓展才能渐入佳境。
参考文献:
[1]魏英魁.如何从教材向课外拓展[J].小学语文教学,2007(302).
[2]郑冬梅.利用教材,拓展写话训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2).
[3]李睿.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品位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都市家教,2014(3).
编辑 刘青梅
关键词:语文;文本;有效;阅读;拓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脱出只限于课堂的传统的阅读园囿,让学生把目光由课堂移向课外,树立大语文理念,确立课外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意识,自觉地把课外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利用点滴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充实自己,完善自我。
一、激发兴趣,积极拓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小学生以读书为乐,必须要使他们好读书,让他们感受到古今中外卷帙浩繁的文学典籍中,流淌着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挺立着的是纵横几万里的尊严,涌动着的是人类的悲欢离合,调和着的是世态的炎凉冷暖。让他们与纯真的心灵沟通,与古圣先贤对话,与清风明月相伴,与天光云影交流。在阅读中受到智慧的引导、理智的启迪、情感的陶冶,积累经验,整合知识,提高技能。从而能好读书,读书乐。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天下无难事,在乎点滴勤。”
有了兴趣作前提、良好习惯作垫底,交给学生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让他们畅游书海,吮吸大众智慧的琼浆,捕捉人类文化的精华。人生短暂,读书时间少而弥足珍贵,因此,要启发学生在读书中追求大境界、高品位。必须读好书,读名著,读精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高中阶段,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5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每学期读30万字以上)。并开列了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文化典籍30部。除此而外,学生还应读些“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如《语文报》《作文指导报》《读者》《新作文》《读写月报》等。面对学生普遍手头书籍少的情况,教师要做有心人,鼓励学生自购书籍,或常跑书店、跑图书馆,保证手头有书可读。同时,应高度重视《语文读本》的阅读指导,使其成为学习运用语文的好阵地,放松心灵、调节生活的必需品,打造自我、完善素质的奠基石。
二、关注方法指导,学会拓展
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阅读,要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因而,为保证有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适宜于自己的读书方法,形成个体阅读风格。读书之法,一般有浏览、速读、精读、略读之分。在遵循阅读一般规律的前提下,读法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一般的,影响久远的名文佳作应当再三细读,玩味其中奥秘,挖掘思想精髓。一般性文章可略读,了解大概内容即可。许多专家指出,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不足。很难想象:一个空无一物的头脑可以“思接千载”,一双茫然的眼睛可以“视通万里”,一个知识贫乏、孤陋寡闻的人,即使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引导他,也终究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语文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阅读也是点滴功。有目的、有选择地广泛阅读,终会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积累的方法主要有诵读、联系文本比较读、摘录、写书评、写心得随笔等。对于与课文有关联的文章,应与课文比较阅读,鉴赏其内容的侧重与风格的异同,比较中提升鉴赏的能力;对于清词丽句、佳联妙语应当随手摘录于笔记或卡片上,以备查考之用;对于自己心向往之、读后有许多思想不吐不快的文或书可写随笔或书评。
三、关注历练的、关注运用拓展
阅读的积累要达到自能阅读、自能作文的目的,必须注重历练。一是在读法上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反复历练,二是写法上的触类旁通的历练。读精美华章,学别样写法,做个性文章。从仿写开始,在意境、语意、句式、修辞多方面模拟训练,使学生从仿写中渐悟构思立意之法,说话为文之道,不断提高个人的写作技能。只有经过这种由读到写,再由写到读的反复训练,学生才能逐渐学会自读自写,使语文教学取得实质性效果,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结出仙葩奇果,语文教坛才会呈现一片艳阳天。
文本的拓展不是时尚点缀,我们不能为拓展而拓展,为搜集而搜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根据文本教学的需要,精心筛选拓展内容,悉心挑选拓展形式,适度控制拓展容量,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拓展才能渐入佳境。
参考文献:
[1]魏英魁.如何从教材向课外拓展[J].小学语文教学,2007(302).
[2]郑冬梅.利用教材,拓展写话训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2).
[3]李睿.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品位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都市家教,2014(3).
编辑 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