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能力已成为人才在信息社会中得以生存竞争的基本能力。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高质量人才的最重要的内涵。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息人才,加快信息教育步伐,是当今教育领域面临的紧迫任务。由此,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怎样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历史任命。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观;创新能力
一、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明确教育是面向全体,要用素质教育教育每一名学生。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使现代的课堂大大区别于传统课堂。传统的课堂变成班级学习、小组学习、网络学习等。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不仅要培养学生有道德观、社会责任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电脑动画《让小球动起来——运动渐变动画》时,自制了课件,是“神舟六号”火箭升天的画面,通过火箭的位置移动、火的旋转,然后由大变小,最后消失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感和兴奋感,然后让其自学教材,做出相应的动画,一改以往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此外,针对本课的四个动画,让学生自己创设一种相关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是带着问题读书,明确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把计算机真正当成工具,提倡探索式学习,许多知识都是通过上机实践获得的,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
3.要向学生讲明掌握计算机知识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就能掌握的,所以要动手实践,然后才能通过知识的积累,逐步掌握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创新的发挥。
四、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教师从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主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体,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这种关系体现得更是明显。在一节课中,教师主讲的时间一般是五到十分钟,给学生留有很长的操作时间。虽然這段时间主要倾向于基本功的训练,但是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指导,让学生在完成本课操作知识的同时有时间去发挥,而且学生也可以在每周的自主应用课上,发挥联想的翅膀,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如学生在学图像处理部分的《贺卡自制——巧用工具加工图像》中,通过分组协作自制了各式各样的圣诞贺卡,然后用Email发送给同学。这节课中,学生既练习了贺卡的操作知识,又增加了其创作的欲望,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起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生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十二中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观;创新能力
一、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明确教育是面向全体,要用素质教育教育每一名学生。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使现代的课堂大大区别于传统课堂。传统的课堂变成班级学习、小组学习、网络学习等。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不仅要培养学生有道德观、社会责任感,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电脑动画《让小球动起来——运动渐变动画》时,自制了课件,是“神舟六号”火箭升天的画面,通过火箭的位置移动、火的旋转,然后由大变小,最后消失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感和兴奋感,然后让其自学教材,做出相应的动画,一改以往传统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此外,针对本课的四个动画,让学生自己创设一种相关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是一种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是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应向学生明确布置本阶段、本单元或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1.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说是带着问题读书,明确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要求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实践。把计算机真正当成工具,提倡探索式学习,许多知识都是通过上机实践获得的,这样做不仅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
3.要向学生讲明掌握计算机知识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就能掌握的,所以要动手实践,然后才能通过知识的积累,逐步掌握计算机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创新的发挥。
四、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教师从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主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体,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这种关系体现得更是明显。在一节课中,教师主讲的时间一般是五到十分钟,给学生留有很长的操作时间。虽然這段时间主要倾向于基本功的训练,但是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指导,让学生在完成本课操作知识的同时有时间去发挥,而且学生也可以在每周的自主应用课上,发挥联想的翅膀,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如学生在学图像处理部分的《贺卡自制——巧用工具加工图像》中,通过分组协作自制了各式各样的圣诞贺卡,然后用Email发送给同学。这节课中,学生既练习了贺卡的操作知识,又增加了其创作的欲望,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起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生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