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探索中成长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育以幼儿发展为本,基本目标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幼儿园应遵循幼儿特点,通过不同途径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探索中成长。
  关键词:幼儿发展;探索欲望;幼儿园教育
  幼儿有一种对事物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乐于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如何去引导幼儿探索,让幼儿在探索中不断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聆听童声,激发探索意识
  许多研究表明,孩子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是教师不能替代,但却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师的细心聆听、理解支持、积极互动是培养幼儿探索意识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次,在班级开展《抓小偷》游戏中,身穿一身武警服装的乐乐爸爸来到了幼儿园,孩子们似乎来了劲,围在他的身边问长问短。乐乐爸爸高兴地说:“欢迎小朋友到部队来。”孩子们马上议论起有关武警的事来,我就让孩子们说说最想知道武警叔叔的什么事情。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多多说:“武警叔叔住在什么地方?”“他们的衣服是怎样的?”甜甜说。“他们的帽子上有五角星吗?”俊忠说。兴林最关心的是枪,他说:“那儿有什么样的枪?”“能不能给我们看枪?”……问题还真不少呢!我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对他们说:“你们都想知道武警叔叔的情况,老师也正想知道呢,下回我们就一起到武警部队去看看吧。但我们要想办法把今天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下回才好一起弄清楚这些问题,好吗?”孩子们一下欢呼起来。于是,我们生成了《勇敢的武警叔叔》这一主题活动,并激发了幼儿探索有关武警叔叔情况的愿望。
  通过活动我想:只有深入孩子,聆听和关注每一个寻常时刻,分析行为产生的内在诱因,尊重他们的需要和个性发展,才能真正地支持、提升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导建构者,更好地萌发幼儿的探索意识。
  二、抓住兴趣,支持探索行为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我们应注意挖掘教材,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保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
  1.情感激趣。契诃夫说过:“教师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投入活动中去,注重双边情感的交流,对思维过程给予肯定与热情的评价,从而触及学生的情绪与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所以积极的情感可促进师幼双方的同频共振,促进情感共鸣,从而形成积极的移情,产生探索的心向。
  2.情境激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后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有利时机,创造成功的情绪。在活动中,教师要使幼儿的思维进入兴奋状态后,及时将幼儿的认知、注意等心理活动引导到主动探索上去。
  3.评价激趣。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中幽默一些,对幼儿的成果给予富有情感和动力的评价,那么在活动过程中也可增强不少妙趣。在活动中渗透教与学的激情,从而教学双方积极参与、有效互动,诱导学生主动探索。
  三、巧设“路标”,指导探索方法
  探索活动中的路标,实际上指的就是我指导幼儿探索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经验的金钥匙,幼儿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我们不但要帮助幼儿“学会”,更要指导幼儿“会学”。在活动中,我主要在“观”“议”“思”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教会幼儿“观”
  “观”是指“观察”。观察是对事物的一种感知,它可以使幼儿在直接的观察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发现事物的特征,找出一些规律,得出一些结论。因此,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探索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应当重视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来学习一些内容,使幼儿在观察中发现事物的规律与联系,从而进行恰当的判断、合理的推理,从而获得相应的结论。如果我们经常这样做,就可以使幼儿增强探索的能力。
  2.鼓励幼儿“议”
  “议”指的是“讨论”。从本质上说,讨论是一种研究活动,是探索问题解决的一种方式。讨论可以使幼儿在小组或群体中对问题进行探讨、辩论,将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使思维活动得到充分展示,这不仅可以让幼儿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体会探索问题的方式和思维方法,学会在与他人讨论、交流中探索和学习。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结论,就积极引导幼儿参与讨论,使他们对于问题有不断的探索欲望,并通过探索使真理愈议愈明,疑点愈理愈清。对于讨论中出现的不足,教师则积极鼓励幼儿通过探索不断求证。
  3.引导幼儿“思”
  “思”则指的是思考。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幼儿对问题认识的提高过程。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能够使幼儿自己发现与之有关的一些新问题,这比教师提出来的问题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幼儿勤于思考,让幼儿更积极地投入探索活动中,以求主动解决一些问题。
  四、延伸活动,拓展探索结果
  引导幼儿将探索的结果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并让幼儿体验到自己是实际问题的决策者和主动者,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内部诱因,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1.在记录总结中拓展
  在活动中,幼儿把自己所发现的问题和探索结果记录下来,向同伴、老师介绍自己的探索,并就某些问题展开交流讨论,这对于幼儿总结自己及他人的经验十分有益。幼儿的自我总结,有助于幼儿加深理解和认识。幼儿在总结时,需要不断回忆探索过程,这是幼儿对自己操作的总结,它能促进幼儿进一步的思考。集体交流有助于幼儿学会合作学习,主动地再现每一个幼儿的探索过程,使幼儿从同伴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学到有益的经验和方法,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幼儿互相学习。
  2.在实际生活中拓展
  活动中结合幼儿身边的事物或者探索的结果引出问题,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从而有兴趣去参与问题探索研究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联想—证明—抽象—认知这一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发展探索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要明确目标,真正走进童心世界,尊重幼儿,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幼儿的探索,让幼儿在探索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陈丹艳.表演游戏和主题活动整合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作者简介:罗丽芳,女,1972年3月出生,学历:本科,就职于福建省长汀县实验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教师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忽视,导致“哑巴英语”的问题在农村初中学生中特别突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口头交流能力。旨在分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问题根源,并探讨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英语口语;哑巴英语;解决方法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对于一个英语教育者来说,如果教出来的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那么他就应该
摘 要:实施新课标后的思想品德教学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更加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必须抓住教材,联系实际。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理念;生活实际;思想品德教学  伴随着课改的层层深入,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在我心中不停地涌動。身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把学习课改的新理念带进课堂,这让我
摘 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体现的情感性是其他任何载体都无法比拟的。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凝固着情感并作用于情感。在本节指墨画课中老师介绍完莲蓬的含义之后,师生情感上取得共鸣,一些平常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得尤其活跃,创新的想法层出不穷,作业完成率高作业质量好。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体验;指墨画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
摘 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荀子《劝学》中的名句,引申为做事如果不从一点一滴做起,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关键词:民间文化;园本;开发  在我园《通派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中,无论从管理还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我们凭借“积跬步至千里”的态度与决心,通过“积跬步、积小流”,将南通民间文化融入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使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开展。
摘 要: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音乐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地域环境;形式美;生动具体;欣赏能力  一、不同的音乐旋律,显示出不同的地域环境  同“劳动创造了人”一样,音乐同样来源于人类的劳动。人类的劳动具
暑假里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教育的奇迹》,其丰富感人的内容和语言的魅力具有极大的震撼力。这本书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
摘 要:阅读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从读书中他们会自然地懂得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高尚的品质及形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只有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才能为实现“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通过“阅读教学三部曲”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开启智慧的大门。  关键词:兴趣;生活资源;动手操作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一切事物的动力,数学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乐意走进课堂,从中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细细品味数学的无限情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地学习,而且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
中学引入了命题逻辑的部分内容,其中蕴含命题采取了“如果P,那么q”的表达形式,其实用蕴含符号后,可表为P→q,显得很简单,中学一度使用过这个符号,因在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又取消了这个符号。  一、“→”与“ ”用于不同场合,但又可相互转化  平时推理中,经常使用“推出”符号,形式化后可表示为P q,而数理逻辑中有P→q,这两者是什么关系?数理逻辑中,研究逻辑时又要用到逻辑,这就有了两种逻辑。一个是
一、背景  2012年5月8日,我在本校初二(1)班上了一节主题班会课,授课主题是《谢谢您对我的爱》。这一课教学内容较抽象,学生往往缺乏亲身体验,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感恩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加课堂情趣,为了让学生找回失落已久的那份感恩,上课前,通过家长会让家长先填一张对自己孩子的调查表,包括孩子的喜好、生日等,为开好主体班会做了良好的铺垫。一张调查表很普通,可就是这张普通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