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在学习的个性发展中至关重要。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光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把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教学中既要注重智力的培养,同时又要注意德育渗透。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关系德育教育做了明确规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可行,也是必要的。下面谈谈笔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化学教学;德育;渗透方式
一、 渗透国情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以国情教育为基础。化学课的教育内容很丰富,但它不像政治那样直接,它要通过“化学”的形式来进行。
我们可以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为例,我们民族在古代就有造纸、火药等几大发明。建国后,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首次用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蛋白质——牛胰岛素结晶;首次采用化学合成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办法,合成了核糖核苷酸片断,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人工合成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
二、以事件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中有关酸雨的教学中让学生课前先自行调查二氧化硫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的结果做一个汇报。
从生活中有关SO2的来源进行调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含硫原料所产生的。原油、煤以及铁、铝矿石等许多原料中都含有硫。煤和油等含硫燃料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等过程中,燃料和工业原料中的硫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
从SO2的危害进行说明:SO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导致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症等。同时还会使青少年的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变弱。SO2在氧化剂、光的作用下,能生成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能使人致病,增加病人死亡率。研究表明,在低浓度SO2的影响下,植物的生长机能受到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坏。SO2对金属,特别是对钢结构的腐蚀。每年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所有推广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比例等,都是减少农业污染有效措施。通过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环保的好习惯。
三、利用电教手段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破除封建迷信,建立唯物主义观点”是化学德育教育目标之三。我在传授《燃烧、缓慢氧化及自燃》这节内容时,利用多媒休播放杂技演员口中喷火、荒草坟地中“鬼火”闪烁的片段,把学生引入探究思索状态,然后向学生演示白磷自燃的实验,在此基础上来解“鬼火”之谜,让学生明白所谓的“鬼火、天火”,原来都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燃现象,消除了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从而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思想教育。
四、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在讲完甲烷的化学性质后,针对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现实及能源消费结构,我提出了下述问题:
問题l: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我国为何频繁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问题2:参考国外的经验,试提出减少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方法。
问题3:请根据“春晓”油气田的位置,从国际法的角度阐述我国开发该气田的合理性。
问题4:请提出开发海底天然气的有效方法。
同时我们可以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为例,我们民族在古代就有造纸、火药等几大发明。建国后,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首次用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蛋白质——牛胰岛素结晶;首次采用化学合成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办法,合成了核糖核苷酸片断,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人工合成;近年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一直在世界前列。实践表明,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上是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
总之,发挥化学教材中隐性课程的作用,将思想素质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过程中,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的应尽之责,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立足于化学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挖掘化学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结合教材,结合教学,以达到育完美的人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査有梁.中学化学教学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
[2]吴克勇,蔡子华.挖掘化学课程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化学教学,2004.
[3]陈智耀.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德育[M].长春:长春出版社.
【关键词】化学教学;德育;渗透方式
一、 渗透国情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以国情教育为基础。化学课的教育内容很丰富,但它不像政治那样直接,它要通过“化学”的形式来进行。
我们可以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为例,我们民族在古代就有造纸、火药等几大发明。建国后,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首次用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蛋白质——牛胰岛素结晶;首次采用化学合成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办法,合成了核糖核苷酸片断,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人工合成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
二、以事件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中有关酸雨的教学中让学生课前先自行调查二氧化硫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的调查的结果做一个汇报。
从生活中有关SO2的来源进行调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采用含硫原料所产生的。原油、煤以及铁、铝矿石等许多原料中都含有硫。煤和油等含硫燃料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等过程中,燃料和工业原料中的硫与氧结合,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达到一定的量时,就会产生二氧化硫污染。
从SO2的危害进行说明:SO2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导致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症等。同时还会使青少年的免疫力降低,抗病能力变弱。SO2在氧化剂、光的作用下,能生成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能使人致病,增加病人死亡率。研究表明,在低浓度SO2的影响下,植物的生长机能受到影响,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坏。SO2对金属,特别是对钢结构的腐蚀。每年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所有推广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有机肥的比例等,都是减少农业污染有效措施。通过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环保的好习惯。
三、利用电教手段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破除封建迷信,建立唯物主义观点”是化学德育教育目标之三。我在传授《燃烧、缓慢氧化及自燃》这节内容时,利用多媒休播放杂技演员口中喷火、荒草坟地中“鬼火”闪烁的片段,把学生引入探究思索状态,然后向学生演示白磷自燃的实验,在此基础上来解“鬼火”之谜,让学生明白所谓的“鬼火、天火”,原来都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燃现象,消除了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从而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思想教育。
四、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在讲完甲烷的化学性质后,针对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现实及能源消费结构,我提出了下述问题:
問题l: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我国为何频繁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问题2:参考国外的经验,试提出减少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方法。
问题3:请根据“春晓”油气田的位置,从国际法的角度阐述我国开发该气田的合理性。
问题4:请提出开发海底天然气的有效方法。
同时我们可以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为例,我们民族在古代就有造纸、火药等几大发明。建国后,我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首次用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蛋白质——牛胰岛素结晶;首次采用化学合成与酶促合成相结合的办法,合成了核糖核苷酸片断,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全人工合成;近年在高温超导研究方面一直在世界前列。实践表明,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上是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从而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
总之,发挥化学教材中隐性课程的作用,将思想素质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过程中,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的应尽之责,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当立足于化学学科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加教改,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挖掘化学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结合教材,结合教学,以达到育完美的人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査有梁.中学化学教学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
[2]吴克勇,蔡子华.挖掘化学课程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化学教学,2004.
[3]陈智耀.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德育[M].长春:长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