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上的军事格局呈现新气象,人数的竞争变成人才的竞争,科技力量的竞争。人才是应对新世纪军事科技,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军,治军,强军之本。国家为大学生参军入伍提供机会,无论从提高军队的文化素质,还是丰富大学生个人经历,这个决定不亚于考大学取消年龄限制一样,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进步标志。
【关键词】大学生参军;未来发展;调查研究
一、高校大学生参军对自身的改变
参军入伍是当代大学生难得的人生机遇。大学生入伍的意义在于使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行列当中,有了当过兵的知识分子,这对以前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形象有了根本改观,他们不再与坚强隔绝,拥有了军人气质。军队的锻炼环境具有特殊性,它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和爱国精神,同时,中国军队有不少在战争年代因某人或某一场战斗闻名全军的光荣部队,在这样的部队接受传统教育,能加强自己的荣誉感,感受前辈军人英勇善战,无畏的牺牲精神。这种教育比学校书本教育更有实际效果,可能深深影响今天的大学生情感,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为国家民族的献身精神,这是我们目前非常需要的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参军现状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已经不在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但在军队的实践是以前没有的机会,这次国家为大学生提供休学当兵的实践机会,它的条件是很优越的,这样的机会能争取到也是很难的。因为中国军队的数量和中国人口的比例相差很大,当兵的机会不具有普遍性,多数中国人一生都没有机会当兵。在和平年代,当兵具有了竞争性,成了某种获利渠道。很多人为了将来有一个工作,或因自己学习差,想通过当兵解决这些现实生活工作问题,这实际影响了中国军队的素质。我们需要一些有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加入中国军队的行列,提高中国军队的整体文化水平。高科技时代,军队的战斗力是勇敢和文化素质的较量,需要有高文化素质的人掌握先进技术武器,这样我们在未来可能战争中充分发挥先进武器的技术效能,这一切要求我们提高兵源的文化素质,大学生面临这样的人生机遇,有机会最好不要放弃。国家需要你的文化素质,你们的人生经历也需要这难得的机会。
三、我国对大学生参军提供的优待
我国为了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在新形势下提高部队兵员素质、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加速和加快部队现代化建设,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在校大学生的爱心和爱护,满足大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夙愿。大学生到部队后,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成长。同时,对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征集的范围和对象。征集的对象为本人自愿入伍的男性学生。为便于征兵政 治审查,以征集入学前户口所在地与就读学校同在一省的学生为宜主,外省为辅导,按非农业户口青年征集。征集的范围和标准。征集在校学生的年龄为年满18至22岁;征集的政治条件,按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征集公民服现役政治条件的规定》和有关规定执行;体格条件,按国防部颁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和有关规定执行。征集的程序和办法。征集在校学生的工作,按照本人报名,学校推荐,体检政审,批准入伍的程序进行。保留学籍、复学和优待安置等政策规定。
退役后复学,共家庭困难的,由学校酌情减免学费;入伍前在校享受奖学金的,复学后提高一个奖学金等级(不含一等奖学金);对荣立—次三等功奖励的,复学后按不低于50%的标准减免学费;荣立两次三等功或荣立二等功、一等功、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复学后免交全部学费。入伍服役期间,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退役后复学的大学生,如本人愿意,且符合相关条件,在校学习期间应优先选拔为国防生或毕业后直接接收补充军队干部队伍。退役后,不愿复学的大学生,由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退伍军人安置机构负责接收,并按照城镇退役士兵的规定安置。
四、高校大学生参军對国家的影响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军训工作,将大学生军训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美国制定了全民性的《国防教育法》,同时还制定了专门针对青壮年的《普遍军训与兵役法》,要求公民在规定的年龄必须参加军训,履行兵役义务。对高等学校的学生军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以4年制的学校为例,前两年为每周2~3学时学习基础军事课程,后两年增加至每周5学时,并参加—次为期6周的军事夏令营。这些学生在毕业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成为现役部队中非常出色的军官。过去由于我国兵源较为丰富,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应征青年已满足当时形势下征兵工作的需要,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除少量直接征招为军官或文职干部外,绝大多数都没有履行兵役义务。那么要实现两个转变,确保打得赢,关键在于人才,人才从哪来?单靠军队院校培养人才已不能满足层次和数量上的需要,所以,从地方大学里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大有好处。同样一个大学生士兵和一个高中生士兵到军队院校去接受培训,大学生士兵一定比高中生士兵知识面宽,从而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的速度要快,深度要深。培养出来的干部知识结构就会高,在部队发挥的作用就会更大。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批新型武器装备部队,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军官,同时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士兵去操纵和维护。所以,征集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入伍,对优化部队兵员的文化结构,对适应军队知识密集、技术先进的需要,对加快我军科技强军、走精兵之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在校大学生入伍后瞄准自己今后人生的目标,在部队能够培养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勤奋学习、勇创一流的创劲和精神状态。对大学生而言,到部队当兵一是履行公民义务,二是丰富人生阅历,在部队这所特殊的大熔炉里接受熏陶和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高校大学生参军对未来发展影响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5C24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嘉铭(1995.9-),男,甘肃庆阳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工程。
【关键词】大学生参军;未来发展;调查研究
一、高校大学生参军对自身的改变
参军入伍是当代大学生难得的人生机遇。大学生入伍的意义在于使以后的中国知识分子行列当中,有了当过兵的知识分子,这对以前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形象有了根本改观,他们不再与坚强隔绝,拥有了军人气质。军队的锻炼环境具有特殊性,它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和爱国精神,同时,中国军队有不少在战争年代因某人或某一场战斗闻名全军的光荣部队,在这样的部队接受传统教育,能加强自己的荣誉感,感受前辈军人英勇善战,无畏的牺牲精神。这种教育比学校书本教育更有实际效果,可能深深影响今天的大学生情感,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为国家民族的献身精神,这是我们目前非常需要的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参军现状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已经不在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但在军队的实践是以前没有的机会,这次国家为大学生提供休学当兵的实践机会,它的条件是很优越的,这样的机会能争取到也是很难的。因为中国军队的数量和中国人口的比例相差很大,当兵的机会不具有普遍性,多数中国人一生都没有机会当兵。在和平年代,当兵具有了竞争性,成了某种获利渠道。很多人为了将来有一个工作,或因自己学习差,想通过当兵解决这些现实生活工作问题,这实际影响了中国军队的素质。我们需要一些有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加入中国军队的行列,提高中国军队的整体文化水平。高科技时代,军队的战斗力是勇敢和文化素质的较量,需要有高文化素质的人掌握先进技术武器,这样我们在未来可能战争中充分发挥先进武器的技术效能,这一切要求我们提高兵源的文化素质,大学生面临这样的人生机遇,有机会最好不要放弃。国家需要你的文化素质,你们的人生经历也需要这难得的机会。
三、我国对大学生参军提供的优待
我国为了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在新形势下提高部队兵员素质、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加速和加快部队现代化建设,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在校大学生的爱心和爱护,满足大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夙愿。大学生到部队后,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成长。同时,对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征集的范围和对象。征集的对象为本人自愿入伍的男性学生。为便于征兵政 治审查,以征集入学前户口所在地与就读学校同在一省的学生为宜主,外省为辅导,按非农业户口青年征集。征集的范围和标准。征集在校学生的年龄为年满18至22岁;征集的政治条件,按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征集公民服现役政治条件的规定》和有关规定执行;体格条件,按国防部颁发的《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和有关规定执行。征集的程序和办法。征集在校学生的工作,按照本人报名,学校推荐,体检政审,批准入伍的程序进行。保留学籍、复学和优待安置等政策规定。
退役后复学,共家庭困难的,由学校酌情减免学费;入伍前在校享受奖学金的,复学后提高一个奖学金等级(不含一等奖学金);对荣立—次三等功奖励的,复学后按不低于50%的标准减免学费;荣立两次三等功或荣立二等功、一等功、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复学后免交全部学费。入伍服役期间,其家属享受军属待遇。退役后复学的大学生,如本人愿意,且符合相关条件,在校学习期间应优先选拔为国防生或毕业后直接接收补充军队干部队伍。退役后,不愿复学的大学生,由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退伍军人安置机构负责接收,并按照城镇退役士兵的规定安置。
四、高校大学生参军對国家的影响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军训工作,将大学生军训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美国制定了全民性的《国防教育法》,同时还制定了专门针对青壮年的《普遍军训与兵役法》,要求公民在规定的年龄必须参加军训,履行兵役义务。对高等学校的学生军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以4年制的学校为例,前两年为每周2~3学时学习基础军事课程,后两年增加至每周5学时,并参加—次为期6周的军事夏令营。这些学生在毕业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成为现役部队中非常出色的军官。过去由于我国兵源较为丰富,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应征青年已满足当时形势下征兵工作的需要,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除少量直接征招为军官或文职干部外,绝大多数都没有履行兵役义务。那么要实现两个转变,确保打得赢,关键在于人才,人才从哪来?单靠军队院校培养人才已不能满足层次和数量上的需要,所以,从地方大学里征集在校大学生入伍对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大有好处。同样一个大学生士兵和一个高中生士兵到军队院校去接受培训,大学生士兵一定比高中生士兵知识面宽,从而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的速度要快,深度要深。培养出来的干部知识结构就会高,在部队发挥的作用就会更大。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批新型武器装备部队,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军官,同时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士兵去操纵和维护。所以,征集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入伍,对优化部队兵员的文化结构,对适应军队知识密集、技术先进的需要,对加快我军科技强军、走精兵之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在校大学生入伍后瞄准自己今后人生的目标,在部队能够培养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勤奋学习、勇创一流的创劲和精神状态。对大学生而言,到部队当兵一是履行公民义务,二是丰富人生阅历,在部队这所特殊的大熔炉里接受熏陶和锻炼,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高校大学生参军对未来发展影响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5C24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嘉铭(1995.9-),男,甘肃庆阳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