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祝方太,他是一位穿了二十七年军装的老兵,也是一位从事了半辈子文艺工作的老战士,两种不同的经历,却在他身上凝聚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和能量。
在军旅,为了提高部队干部战士的文化素养,他积极地做好教学工作,在地方,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满腔热情地为工农兵服务,讴歌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他既是一位坚定沉着的军人,又是一位执着耕耘的文艺工作者。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为人平和,乐于助人,工作勤奋,淡泊名利。在军队和地方工作期间,多次立功受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退休后,他不忘文化人的使命和责任,笔耕不辍,勤奋创作,丰富家庭文化生活,构建独具特色的家庭文化。近些年来,他的家庭先后荣获西宁市五好文明家庭,青海省和谐文明家庭标兵,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西宁市书香之家,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等荣誉称号。
(一)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肩负着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人民军队的光荣使命。围绕人民军队自身建设发展的新环境、新任务,毛主席强调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为提高部队官兵的文化素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十五师在陕南的西乡、石泉、汉阴、旬阳等县,招收了一大批知识青年入伍,成立了“政治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简称“文干校”)。祝方太时年19岁,投笔从戎,成为“文干校”的一员。经过八个月的学习,提前毕业,被分配到五十五师一六三团团部,从事文化教学工作,具体负责团首长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当时部队团首长大多是工农出身,大字不识几个,文化知识很低。在战场上,他们个个是英勇善战的勇士,但走进文化殿堂,拿笔杆子比拿枪杆子还沉还重。祝方太这个刚走出校门的高中学生,从未做过教学工作,不知如何为团首长当好文化教员。看到祝方太为难的样子,团首长告诉他说,团里有个收音机,你就每天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记录下来让我们看,我们有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就请教你,你教我们就行了。从此,祝方太同志每天将新闻稿记录下来,给几位团首长传阅,这一招果然很灵,团首长通过阅读新闻稿,既学习了文化知识,又了解了国内外大事。
1951年,部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文化大进军活动,推广“常青速成识字教学法”,为了做好教学工作,祝方太结合部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把速成识字教学法和实物教学、形象化教学结合起来,学习成效显著提高,受到了广大官兵的赞誉。祝方太创新的这套学习方法,在全师文化教员培训班上进行了示范,并在全师各个连队进行推广,大大加快了文化教学进程。在近三年的文化大进军中,祝方太同志先后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并奖励他在八一军旗前摄影留念,以资鼓励。在祝方太与其他文化教员的共同努力下,部队的文化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又一批官兵在文化大进军活动中文化素质得到了长足进步,之后,经过部队院校的培养深造,许多干部被选拔到团、师、军级领导岗位,为部队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祝方太同志调任五十五师宣传干事,他用手中的笔,为部队训练、作战、生产服务。1958年,在刚察战斗中,一六三团班长刘存田在排长负伤后,主动指挥全排向匪徒猛烈还击,打退匪徒数次反扑,身上八处负伤,但仍以顽强毅力坚持战斗,最后晕倒在血泊中,当他刚被抬到战地医院时,祝方太同志就迅速赶到医院对他进行了采访,写了数篇刘存田英雄事迹的稿件,以《钢铁战士刘存田》为题,在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和五十五师《前进报》上连载。
为了更好地反映部队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生产队、工作队,祝方太同志多次深入部队、农场、牧场,搜集采写部队备战生产情况,他被干部、战士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作风所感动,数易其稿,写成长篇通讯在《红旗》杂志上发表,弘扬了部队的优良作风。
1959年,根据军委指示,领导机关的干部要下到连队,体验连队生活,锻炼思想作风。这年4月,祝方太同志从师政治部下放到一六四团五连机枪班当战士,和战士同吃同住,站岗放哨。5月,所在连参加“各前山”战斗,山下突然枪声骤起,尖刀班报告山下发现一股匪徒,连长紧急命令机枪班下山追击,祝方太同志扛起弹药箱就准备向下冲。突然,听到指导员喊:“祝方太留下”,祝方太一怔,但他立即意识到,这是指导员为了保护下放干部而发出的命令,祝方太明白这正是他经受考验的关键时刻,于是毫不犹豫地跟上机枪班的同志冲了上去。战后,连长还特别表扬了他这种临危不惧、敢打敢冲的无畏精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祝方太同志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全面的提升,使他完成了从普通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他认识到作为一名军队的宣传干部,不仅要拿起手中的笔杆子为部队的建设发展鼓劲加油,而且要尽快强化自身的军事素养,拿起枪杆子捍卫祖国的尊严。在剿匪战斗中、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战斗中、浩瀚戈壁的导弹发射场上都留下了祝方太同志深深的足迹。
在部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期间,祝方太同志将广大官兵作为宣传的重点,用手中的笔书写戍边部队官兵多彩的军旅生活。创作了《号手》、《战士爱风暴》、《夜行军》、《战士的心思》、《棉军装》、《光荣的纪念章》、《玛积雪山的怀念》、《哈奇弄瓦山》、《战斗的夜》、《军营春早》、《三个伪装的人》等一批反映部队官兵崇高精神的诗歌、散文、通讯报道,其中部分作品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青海日报》等报刊发表。
(二)
1976年,祝方太同志46岁时,根据组织的安排,转业到青海省文化工作站(后改名为省群众艺术馆)任革委会副主任。分管文学创作工作,他下牧区、走乡村热情讴歌高原儿女在改革开放中的新思想、新风貌。创作了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经常有作品在《诗刊》、《解放军文艺》、《萌芽》、《延河》等报刊发表。 1979年,祝方太同志被调到青海省话剧团当团长、书记。经过“十年动乱”,文艺界百业凋敝,百废待兴,祝方太同志到话剧团后,一方面抓拨乱反正工作,清除“四人帮”的遗毒,一方面抓演出工作,他认识到只有全团演职人员思想端正了,干劲起来了,全团才能有朝气,才能使事业兴旺,于是抓紧组织排练演出了《一双绣花鞋》、《于无声处》、《雾城春雷》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强,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目,使剧团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起色。祝方太同志意识到:一个剧团不仅要排练演出其他省区创作的优秀剧目,同时也要紧紧围绕青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创作排练出具有青海地域特色的话剧剧目,这样才能形成本省剧团的独特风格,以增强剧团长远发展的内在活力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于是,他将团里一批艺术水平高、造诣深的编导演职人员组成“艺术委员会”,集中精力筹划、研讨剧目创作。在剧目创作中,采取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小型剧目的创作,着眼于深入农村、厂矿为基层观众演出;一手抓重大题材的创作,集中优势力量创作有社会影响、有教育意义、有特色的剧目。艺术的生命力来源于火热的生活,他组织创编人员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挖掘题材丰富剧本。很快,编剧陈士濂等同志就创作出了我省广大农民群众破除思想束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小剧目《还槽记》,团里迅速投入排练,深入农村牧区演出,深受群众欢迎。与此同时,在省委的亲切关怀和省文化局的具体指导下,由孟犁野等同志创作的一部反映铁道兵修建青藏铁路题材的多幕话剧《桥桥桥》诞生了。“桥”剧演出后,引起了社会的不同反响,有人认为文艺团体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及时推出反映青藏铁路建设者艰苦创业、造福人民的戏剧,是对铁道兵的极大鼓舞,也是对青藏高原精神的弘扬和宣传。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桥”剧是“长官意志”的产物,是“遵命戏剧”,违背了艺术创作规律。正在这个关键时刻,1980年9月3日,祝方太同志接到省委宣传部的通知,要他带领“桥”剧的编导和主要演员到省委常委会议室听取省委常委对“桥”剧的讨论。在常委会上,省文化局汤鲁英局长和祝方太向省委领导汇报了“桥”剧创作、排练、演出的情况后,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省委书记赵海峰、梁步庭、省长张国声等省委常委都发了言,对“桥”剧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桥”剧反映了铁道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歌颂的。对青藏铁路建设和“四化”建设是有动员、鼓舞作用的,这是对青海人民艰苦创业精神的歌颂,是对光荣的铁道兵官兵无私奉献精神的艺术展示。要求话剧团进一步将“桥”剧修改好、排练好。以青海省慰问团的名义,为修建青藏铁路的铁七师、铁十师广大官兵进行慰问演出。1981年9月祝方太带领演出团赴青藏铁路建设沿线进行慰问演出,每到一地,官兵们敲锣打鼓,列队欢迎,每当官兵们看到剧中所表现的铁道兵劳动、生活的生动场景时,都报以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之后在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时,该剧专程赴京,向铁道兵总部、文化部领导进行了汇报演出。铁道兵首长和文化部领导看完演出后,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并和剧组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1985年,祝方太同志调至省文化厅艺术处任处长,负责艺术管理工作。他要求全处人员端正态度,改进作风,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使艺术处成为艺术人之家、文艺团体之家,为艺术家、艺术表演团体出人、出戏、出作品,尽好责、服好务。他十分重视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在话剧团任团长时,他就从社会招收了一批年轻的男女演员,给话剧团增加了新鲜血液,在当艺术处处长时,多次通过与外地艺术院校联系商定,为青海艺术表演团体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不少的本省艺术表演人才,对青海文艺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青海文化的独有特色,祝方太同志十分重视对本地区,各民族戏剧的扶持。他多次深入到黄南、海南和玉树藏族自治州对藏戏和藏族歌舞剧进行调研,并将藏戏剧作家邀请到省上来,座谈讨论藏戏剧本,从人才培养、艺术指导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青海藏戏名声大震,空前繁荣。与此同时,对为我省藏戏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群体进行广泛宣传,专门召开“高鹏与藏戏艺术研讨会”,并撰写《民族艺术的孺子牛———高鹏》一文在《中国文化报》上发表。青海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边远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专业文艺团体去演出。为此,祝方太同志专门制定出台了《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到贫困地区演出经费补贴办法》,鼓励支持文艺专业团体到贫困地区演出。演出经费补贴办法出台后,进一步调动了专业文艺团体深入边远地区演出的积极性。祝方太同志始终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艺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在《青海戏剧》发表的《从农村看演出归来》一文中写道:“农村、牧区需要文化,贫困地区需要文化啊!在当前改革开放时期,艺术需要对外开放,我们的剧团需要坐火车、乘飞机、搭轮船,漂洋过海,到安卡拉去,到威尼斯去,到巴黎去,到雅典去,但同时也需要坐汽车、骑马、徒步顶风冒雪到青海贫穷边远的塘尔垣去、到昂思多去、到尖扎滩去、到恰科日去。我们的演员不仅要能够吃奶酪、色拉、三明治和炸牛排,也要能够吃酥油、糌粑、手抓和尕面片。世界是大的,我们需要走向世界;青海是大的,我们需要走向基层,特别是要走向最贫困的农村、牧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青海省文化厅所属单位,一大批文艺骨干相继离退休,给青海省的艺术事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祝方太同志向厅党组提出将有一定艺术造诣的离退休干部组织起来成立“艺术委员会”的建议,他的建议得到了厅党组的充分肯定,他自任“艺委会”的秘书长。“艺委会”成立后,积极参与全省的一些大型艺术活动,为推动青海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献计献策,如“艺术题材规划会”、“作品讨论会”、“自创剧(节)目研讨会”。其中倾注了祝方太同志大量的心血。艺委会的做法和经验,在《中国文化报》报道后,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兄弟省区文化部门还专门派人来我省学习取经。 (三)
1990年,祝方太同志光荣退休,退休后,祝方太同志又承担了《文化艺术志》的编撰工作,他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走访那些既熟悉青海文艺事业又有写作能力的离退休老同志,动员他们出山,为青海文化艺术事业献余热、做贡献。期间,先后编辑出版了两集史料专辑,为修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了诸多文化学术部门的欢迎,祝方太同志在志书编撰工作中勤奋努力,也因此受到了国家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的嘉奖。
祝方太同志虽然退休了,还随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代发展,从一个老党员、老同志的视角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他先后订阅了《南方周末》、《中国老年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书画报》等多份报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书报为伴。他笔耕不辍,近年创作发表了《我们的共和国正年轻》、《北京奥运抒怀》、《党风警示录》、《共高歌·同欢庆———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作》、《新的征程就要出发》等诗歌、散文,真实表达了一个老党员退而不休和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作为一个老高原,祝方太同志始终将青海当作他的第二故乡。青海的发展,西宁的变化,无不让他感到骄傲与自豪,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在《我们的青海情》一诗中他写道:我们为青海献出了青春/我们至今无怨无悔/看今日/青海正大踏步前进/看未来辕青海又涌现出新一辈/我们和青海的心脏一起跳动/祝愿青海的前程无限美。”
当玉树地震发生后,他满怀深情地创作了诗歌《玉树不会倒下》、《大爱无疆情相依》等一批作品,将自己对这片曾经战斗过的热土寄予的深情,化作笔端下的祝福。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间土风歌舞团的演员们,把带有强烈民族特色和节奏感的藏族“依舞”展现给全国观众,受到热烈欢迎和赞誉。在收看节目后的第二天,祝方太同志就即兴创作了《玉树儿女的献礼》,诗中写道:“在马年到来的钟声里/你们跳跃/跳出玉树的美好时光/在马年到来的钟声里/你们歌唱/唱出玉树历经灾难后的辉煌/在马年到来的钟声里/你们跳跃/跳出腾飞的信念/在马年到来的钟声里/你们歌唱/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2006年,祝方太将多年来创作的诗歌、散文、随笔、杂文等汇集成册,编印成一本名为《高原情》的作品集,馈赠亲朋好友。《高原情》出版后,不少战友、同事、朋友、读者纷纷来信来电给予肯定和赞赏。有的说:“看到你的《高原情》非常高兴,文笔流畅,情调高雅,内容健康,老军人的情怀仍在。”有的说:“《高原情》语言朴实,优美,流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受益匪浅。”有的说:“这是一个很有分量、很有意义的巨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非一般游历行旅观感可比也。”全国政协书画院秘书长谷福海说:“你送我的《高原情》,诗歌部分我已看完了,诗中的‘五彩路’、‘青海湖抒怀’写得真好。反映部队生活的短诗,短小精悍,很有激情,不错。”有的朋友还向自己的同事、亲人推荐,有的还把书中的诗词写成条幅,送给亲友。
退休之后,为了丰富家庭文化生活,陶冶家庭成员的情操,他和孩子们商议办一份《家报》。祝方太亲自担任主编,1995年7月,一份散发着墨香的祝家《家报》试刊号问世了,从此,一期接着一期,凝聚着家中每个成员深情和厚爱的《家报》步履蹒跚地成长起来。《家报》紧紧围绕家庭文化建设自己撰稿、自己编辑、自己打印,从“谈心亭”到“家常话”,从“个人话家”到“读者来信”,从“书画欣赏”到年年评比的“家庭十大新闻”,从“亲情篇”到“友情篇”,从“风情篇”到“摄影篇”,有的写教子,有的写妻颂,有的写母子爱,有的写姑嫂情,既有游览名山大川的亲历,又有镜头中每一个精彩瞬间的展示,《家报》成为全家人抒怀和练笔的一块阵地,成为家庭成员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一家人经常会聚在一起探讨稿件的优缺点,也会就某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既提高了全家人的文字水平,又密切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与此同时,还择优将《家报》中的优秀稿件投稿到省内外报刊,先后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到目前为止,《家报》已先后编印了近30期,《家报》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读者也由过去仅限于家庭成员和直系亲属逐步扩大到家庭成员的领导、同事、朋友。不少人在阅读了《家报》后,有感而发,踊跃为《家报》撰稿。前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对《家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家报》是促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好形式和有效载体,《家报》为丰富家庭文化生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灵沟通搭建了有效桥梁,起到了学校和社会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并欣然为《家报》题写了“精气神”三个大字。
除了创办《家报》外,还结合家庭具体特点,围绕家庭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核心,举办了一系列家庭文化活动。2002年春节“家庭首届摄影展”隆重开幕,家庭成员拿出了精心创作的313幅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都出自家庭成员中的摄影爱好者之手,有的甚至出自儿童之手,但不乏有精品之作,全家人看着自己的作品入选参赛,个个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
随着家庭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化品味的不断提升,由祝方太作词、王洪光配曲的《家歌》问世了,全家人每逢家庭联欢会上都要集体合唱,从中得到愉悦,汲取力量,“家给我情,家给我爱,家给我力量和希望……”这首歌唱出了全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祝方太家庭的文化建设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成绩,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1997年,时任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的甄砚同志来青海调研工作时,专程来到祝方太家中,当了解到家庭文化建设情况后,欣然题词:“我们要像你们一样,提高自己家庭的生活质量,也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与你们家一样幸福、祥和、勃勃富有生气”。
军旅生涯风雨多
戍边卫国总高歌
文化园地勤耕耘
万紫千红结硕果
祝方太同志从19岁进入军营当文化教员、当宣传干事、当秘书科长,到46岁转业到地方工作,任文化站革委会副主任,省话剧团团长、文化厅办公室主任、艺术处处长,再到60岁退休后积极促进家庭文化建设,直到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60多年的奋斗历程,紧紧围绕着文化建设这项他深爱的事业,倾注着他的心血,他的情感,他的理想,他的精神,这就是他的文化之旅。有道是:
寸心不老情意浓
笑看沧桑阅青山
在军旅,为了提高部队干部战士的文化素养,他积极地做好教学工作,在地方,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满腔热情地为工农兵服务,讴歌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他既是一位坚定沉着的军人,又是一位执着耕耘的文艺工作者。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为人平和,乐于助人,工作勤奋,淡泊名利。在军队和地方工作期间,多次立功受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退休后,他不忘文化人的使命和责任,笔耕不辍,勤奋创作,丰富家庭文化生活,构建独具特色的家庭文化。近些年来,他的家庭先后荣获西宁市五好文明家庭,青海省和谐文明家庭标兵,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西宁市书香之家,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等荣誉称号。
(一)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肩负着建设一支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人民军队的光荣使命。围绕人民军队自身建设发展的新环境、新任务,毛主席强调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为提高部队官兵的文化素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五十五师在陕南的西乡、石泉、汉阴、旬阳等县,招收了一大批知识青年入伍,成立了“政治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简称“文干校”)。祝方太时年19岁,投笔从戎,成为“文干校”的一员。经过八个月的学习,提前毕业,被分配到五十五师一六三团团部,从事文化教学工作,具体负责团首长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当时部队团首长大多是工农出身,大字不识几个,文化知识很低。在战场上,他们个个是英勇善战的勇士,但走进文化殿堂,拿笔杆子比拿枪杆子还沉还重。祝方太这个刚走出校门的高中学生,从未做过教学工作,不知如何为团首长当好文化教员。看到祝方太为难的样子,团首长告诉他说,团里有个收音机,你就每天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记录下来让我们看,我们有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就请教你,你教我们就行了。从此,祝方太同志每天将新闻稿记录下来,给几位团首长传阅,这一招果然很灵,团首长通过阅读新闻稿,既学习了文化知识,又了解了国内外大事。
1951年,部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文化大进军活动,推广“常青速成识字教学法”,为了做好教学工作,祝方太结合部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把速成识字教学法和实物教学、形象化教学结合起来,学习成效显著提高,受到了广大官兵的赞誉。祝方太创新的这套学习方法,在全师文化教员培训班上进行了示范,并在全师各个连队进行推广,大大加快了文化教学进程。在近三年的文化大进军中,祝方太同志先后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并奖励他在八一军旗前摄影留念,以资鼓励。在祝方太与其他文化教员的共同努力下,部队的文化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又一批官兵在文化大进军活动中文化素质得到了长足进步,之后,经过部队院校的培养深造,许多干部被选拔到团、师、军级领导岗位,为部队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祝方太同志调任五十五师宣传干事,他用手中的笔,为部队训练、作战、生产服务。1958年,在刚察战斗中,一六三团班长刘存田在排长负伤后,主动指挥全排向匪徒猛烈还击,打退匪徒数次反扑,身上八处负伤,但仍以顽强毅力坚持战斗,最后晕倒在血泊中,当他刚被抬到战地医院时,祝方太同志就迅速赶到医院对他进行了采访,写了数篇刘存田英雄事迹的稿件,以《钢铁战士刘存田》为题,在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和五十五师《前进报》上连载。
为了更好地反映部队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生产队、工作队,祝方太同志多次深入部队、农场、牧场,搜集采写部队备战生产情况,他被干部、战士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战斗作风所感动,数易其稿,写成长篇通讯在《红旗》杂志上发表,弘扬了部队的优良作风。
1959年,根据军委指示,领导机关的干部要下到连队,体验连队生活,锻炼思想作风。这年4月,祝方太同志从师政治部下放到一六四团五连机枪班当战士,和战士同吃同住,站岗放哨。5月,所在连参加“各前山”战斗,山下突然枪声骤起,尖刀班报告山下发现一股匪徒,连长紧急命令机枪班下山追击,祝方太同志扛起弹药箱就准备向下冲。突然,听到指导员喊:“祝方太留下”,祝方太一怔,但他立即意识到,这是指导员为了保护下放干部而发出的命令,祝方太明白这正是他经受考验的关键时刻,于是毫不犹豫地跟上机枪班的同志冲了上去。战后,连长还特别表扬了他这种临危不惧、敢打敢冲的无畏精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里祝方太同志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全面的提升,使他完成了从普通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他认识到作为一名军队的宣传干部,不仅要拿起手中的笔杆子为部队的建设发展鼓劲加油,而且要尽快强化自身的军事素养,拿起枪杆子捍卫祖国的尊严。在剿匪战斗中、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战斗中、浩瀚戈壁的导弹发射场上都留下了祝方太同志深深的足迹。
在部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期间,祝方太同志将广大官兵作为宣传的重点,用手中的笔书写戍边部队官兵多彩的军旅生活。创作了《号手》、《战士爱风暴》、《夜行军》、《战士的心思》、《棉军装》、《光荣的纪念章》、《玛积雪山的怀念》、《哈奇弄瓦山》、《战斗的夜》、《军营春早》、《三个伪装的人》等一批反映部队官兵崇高精神的诗歌、散文、通讯报道,其中部分作品在《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青海日报》等报刊发表。
(二)
1976年,祝方太同志46岁时,根据组织的安排,转业到青海省文化工作站(后改名为省群众艺术馆)任革委会副主任。分管文学创作工作,他下牧区、走乡村热情讴歌高原儿女在改革开放中的新思想、新风貌。创作了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经常有作品在《诗刊》、《解放军文艺》、《萌芽》、《延河》等报刊发表。 1979年,祝方太同志被调到青海省话剧团当团长、书记。经过“十年动乱”,文艺界百业凋敝,百废待兴,祝方太同志到话剧团后,一方面抓拨乱反正工作,清除“四人帮”的遗毒,一方面抓演出工作,他认识到只有全团演职人员思想端正了,干劲起来了,全团才能有朝气,才能使事业兴旺,于是抓紧组织排练演出了《一双绣花鞋》、《于无声处》、《雾城春雷》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强,深受观众欢迎的剧目,使剧团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起色。祝方太同志意识到:一个剧团不仅要排练演出其他省区创作的优秀剧目,同时也要紧紧围绕青海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创作排练出具有青海地域特色的话剧剧目,这样才能形成本省剧团的独特风格,以增强剧团长远发展的内在活力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于是,他将团里一批艺术水平高、造诣深的编导演职人员组成“艺术委员会”,集中精力筹划、研讨剧目创作。在剧目创作中,采取两手抓的办法,一手抓小型剧目的创作,着眼于深入农村、厂矿为基层观众演出;一手抓重大题材的创作,集中优势力量创作有社会影响、有教育意义、有特色的剧目。艺术的生命力来源于火热的生活,他组织创编人员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挖掘题材丰富剧本。很快,编剧陈士濂等同志就创作出了我省广大农民群众破除思想束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小剧目《还槽记》,团里迅速投入排练,深入农村牧区演出,深受群众欢迎。与此同时,在省委的亲切关怀和省文化局的具体指导下,由孟犁野等同志创作的一部反映铁道兵修建青藏铁路题材的多幕话剧《桥桥桥》诞生了。“桥”剧演出后,引起了社会的不同反响,有人认为文艺团体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及时推出反映青藏铁路建设者艰苦创业、造福人民的戏剧,是对铁道兵的极大鼓舞,也是对青藏高原精神的弘扬和宣传。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桥”剧是“长官意志”的产物,是“遵命戏剧”,违背了艺术创作规律。正在这个关键时刻,1980年9月3日,祝方太同志接到省委宣传部的通知,要他带领“桥”剧的编导和主要演员到省委常委会议室听取省委常委对“桥”剧的讨论。在常委会上,省文化局汤鲁英局长和祝方太向省委领导汇报了“桥”剧创作、排练、演出的情况后,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省委书记赵海峰、梁步庭、省长张国声等省委常委都发了言,对“桥”剧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桥”剧反映了铁道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是值得歌颂的。对青藏铁路建设和“四化”建设是有动员、鼓舞作用的,这是对青海人民艰苦创业精神的歌颂,是对光荣的铁道兵官兵无私奉献精神的艺术展示。要求话剧团进一步将“桥”剧修改好、排练好。以青海省慰问团的名义,为修建青藏铁路的铁七师、铁十师广大官兵进行慰问演出。1981年9月祝方太带领演出团赴青藏铁路建设沿线进行慰问演出,每到一地,官兵们敲锣打鼓,列队欢迎,每当官兵们看到剧中所表现的铁道兵劳动、生活的生动场景时,都报以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之后在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胜利竣工时,该剧专程赴京,向铁道兵总部、文化部领导进行了汇报演出。铁道兵首长和文化部领导看完演出后,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并和剧组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1985年,祝方太同志调至省文化厅艺术处任处长,负责艺术管理工作。他要求全处人员端正态度,改进作风,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使艺术处成为艺术人之家、文艺团体之家,为艺术家、艺术表演团体出人、出戏、出作品,尽好责、服好务。他十分重视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在话剧团任团长时,他就从社会招收了一批年轻的男女演员,给话剧团增加了新鲜血液,在当艺术处处长时,多次通过与外地艺术院校联系商定,为青海艺术表演团体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不少的本省艺术表演人才,对青海文艺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青海文化的独有特色,祝方太同志十分重视对本地区,各民族戏剧的扶持。他多次深入到黄南、海南和玉树藏族自治州对藏戏和藏族歌舞剧进行调研,并将藏戏剧作家邀请到省上来,座谈讨论藏戏剧本,从人才培养、艺术指导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青海藏戏名声大震,空前繁荣。与此同时,对为我省藏戏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群体进行广泛宣传,专门召开“高鹏与藏戏艺术研讨会”,并撰写《民族艺术的孺子牛———高鹏》一文在《中国文化报》上发表。青海地域辽阔,交通不便,边远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有专业文艺团体去演出。为此,祝方太同志专门制定出台了《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到贫困地区演出经费补贴办法》,鼓励支持文艺专业团体到贫困地区演出。演出经费补贴办法出台后,进一步调动了专业文艺团体深入边远地区演出的积极性。祝方太同志始终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艺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在《青海戏剧》发表的《从农村看演出归来》一文中写道:“农村、牧区需要文化,贫困地区需要文化啊!在当前改革开放时期,艺术需要对外开放,我们的剧团需要坐火车、乘飞机、搭轮船,漂洋过海,到安卡拉去,到威尼斯去,到巴黎去,到雅典去,但同时也需要坐汽车、骑马、徒步顶风冒雪到青海贫穷边远的塘尔垣去、到昂思多去、到尖扎滩去、到恰科日去。我们的演员不仅要能够吃奶酪、色拉、三明治和炸牛排,也要能够吃酥油、糌粑、手抓和尕面片。世界是大的,我们需要走向世界;青海是大的,我们需要走向基层,特别是要走向最贫困的农村、牧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青海省文化厅所属单位,一大批文艺骨干相继离退休,给青海省的艺术事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祝方太同志向厅党组提出将有一定艺术造诣的离退休干部组织起来成立“艺术委员会”的建议,他的建议得到了厅党组的充分肯定,他自任“艺委会”的秘书长。“艺委会”成立后,积极参与全省的一些大型艺术活动,为推动青海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献计献策,如“艺术题材规划会”、“作品讨论会”、“自创剧(节)目研讨会”。其中倾注了祝方太同志大量的心血。艺委会的做法和经验,在《中国文化报》报道后,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兄弟省区文化部门还专门派人来我省学习取经。 (三)
1990年,祝方太同志光荣退休,退休后,祝方太同志又承担了《文化艺术志》的编撰工作,他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走访那些既熟悉青海文艺事业又有写作能力的离退休老同志,动员他们出山,为青海文化艺术事业献余热、做贡献。期间,先后编辑出版了两集史料专辑,为修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了诸多文化学术部门的欢迎,祝方太同志在志书编撰工作中勤奋努力,也因此受到了国家文化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委员会的嘉奖。
祝方太同志虽然退休了,还随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代发展,从一个老党员、老同志的视角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他先后订阅了《南方周末》、《中国老年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书画报》等多份报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书报为伴。他笔耕不辍,近年创作发表了《我们的共和国正年轻》、《北京奥运抒怀》、《党风警示录》、《共高歌·同欢庆———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作》、《新的征程就要出发》等诗歌、散文,真实表达了一个老党员退而不休和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作为一个老高原,祝方太同志始终将青海当作他的第二故乡。青海的发展,西宁的变化,无不让他感到骄傲与自豪,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在《我们的青海情》一诗中他写道:我们为青海献出了青春/我们至今无怨无悔/看今日/青海正大踏步前进/看未来辕青海又涌现出新一辈/我们和青海的心脏一起跳动/祝愿青海的前程无限美。”
当玉树地震发生后,他满怀深情地创作了诗歌《玉树不会倒下》、《大爱无疆情相依》等一批作品,将自己对这片曾经战斗过的热土寄予的深情,化作笔端下的祝福。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间土风歌舞团的演员们,把带有强烈民族特色和节奏感的藏族“依舞”展现给全国观众,受到热烈欢迎和赞誉。在收看节目后的第二天,祝方太同志就即兴创作了《玉树儿女的献礼》,诗中写道:“在马年到来的钟声里/你们跳跃/跳出玉树的美好时光/在马年到来的钟声里/你们歌唱/唱出玉树历经灾难后的辉煌/在马年到来的钟声里/你们跳跃/跳出腾飞的信念/在马年到来的钟声里/你们歌唱/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2006年,祝方太将多年来创作的诗歌、散文、随笔、杂文等汇集成册,编印成一本名为《高原情》的作品集,馈赠亲朋好友。《高原情》出版后,不少战友、同事、朋友、读者纷纷来信来电给予肯定和赞赏。有的说:“看到你的《高原情》非常高兴,文笔流畅,情调高雅,内容健康,老军人的情怀仍在。”有的说:“《高原情》语言朴实,优美,流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受益匪浅。”有的说:“这是一个很有分量、很有意义的巨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非一般游历行旅观感可比也。”全国政协书画院秘书长谷福海说:“你送我的《高原情》,诗歌部分我已看完了,诗中的‘五彩路’、‘青海湖抒怀’写得真好。反映部队生活的短诗,短小精悍,很有激情,不错。”有的朋友还向自己的同事、亲人推荐,有的还把书中的诗词写成条幅,送给亲友。
退休之后,为了丰富家庭文化生活,陶冶家庭成员的情操,他和孩子们商议办一份《家报》。祝方太亲自担任主编,1995年7月,一份散发着墨香的祝家《家报》试刊号问世了,从此,一期接着一期,凝聚着家中每个成员深情和厚爱的《家报》步履蹒跚地成长起来。《家报》紧紧围绕家庭文化建设自己撰稿、自己编辑、自己打印,从“谈心亭”到“家常话”,从“个人话家”到“读者来信”,从“书画欣赏”到年年评比的“家庭十大新闻”,从“亲情篇”到“友情篇”,从“风情篇”到“摄影篇”,有的写教子,有的写妻颂,有的写母子爱,有的写姑嫂情,既有游览名山大川的亲历,又有镜头中每一个精彩瞬间的展示,《家报》成为全家人抒怀和练笔的一块阵地,成为家庭成员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一家人经常会聚在一起探讨稿件的优缺点,也会就某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既提高了全家人的文字水平,又密切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与此同时,还择优将《家报》中的优秀稿件投稿到省内外报刊,先后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到目前为止,《家报》已先后编印了近30期,《家报》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读者也由过去仅限于家庭成员和直系亲属逐步扩大到家庭成员的领导、同事、朋友。不少人在阅读了《家报》后,有感而发,踊跃为《家报》撰稿。前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对《家报》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家报》是促进家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好形式和有效载体,《家报》为丰富家庭文化生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灵沟通搭建了有效桥梁,起到了学校和社会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并欣然为《家报》题写了“精气神”三个大字。
除了创办《家报》外,还结合家庭具体特点,围绕家庭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核心,举办了一系列家庭文化活动。2002年春节“家庭首届摄影展”隆重开幕,家庭成员拿出了精心创作的313幅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都出自家庭成员中的摄影爱好者之手,有的甚至出自儿童之手,但不乏有精品之作,全家人看着自己的作品入选参赛,个个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
随着家庭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化品味的不断提升,由祝方太作词、王洪光配曲的《家歌》问世了,全家人每逢家庭联欢会上都要集体合唱,从中得到愉悦,汲取力量,“家给我情,家给我爱,家给我力量和希望……”这首歌唱出了全家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祝方太家庭的文化建设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可喜成绩,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1997年,时任全国妇联儿童部部长的甄砚同志来青海调研工作时,专程来到祝方太家中,当了解到家庭文化建设情况后,欣然题词:“我们要像你们一样,提高自己家庭的生活质量,也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与你们家一样幸福、祥和、勃勃富有生气”。
军旅生涯风雨多
戍边卫国总高歌
文化园地勤耕耘
万紫千红结硕果
祝方太同志从19岁进入军营当文化教员、当宣传干事、当秘书科长,到46岁转业到地方工作,任文化站革委会副主任,省话剧团团长、文化厅办公室主任、艺术处处长,再到60岁退休后积极促进家庭文化建设,直到耄耋之年,仍孜孜不倦,60多年的奋斗历程,紧紧围绕着文化建设这项他深爱的事业,倾注着他的心血,他的情感,他的理想,他的精神,这就是他的文化之旅。有道是:
寸心不老情意浓
笑看沧桑阅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