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通过这些模式,校企双方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作为学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发展却相对滞后。分析校企合作视角下校本教材开发的现状,探讨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校本教材
引言:当前,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是一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1.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取得的成绩
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部就组织专家遴选了一批优秀教材推荐高职高专院校使用;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掀起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高潮。近年来,高职高专教材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高职院校均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建设理念也逐步清晰。如: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及时纳入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等;校本教材建设初期,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编写,经过多年发展,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研究会、出版社、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企业专家等各领域人员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教材建设。
1.2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的不足
教材品种众多,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由于教材建设普遍采用的是院校自主申报选题、专家评审通过、作者自主编写出版的模式,缺乏顶层设计,因而导致了教材建设的选题比较零乱。教材内容陈旧,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现今高职高专教材市场中教材种类繁多,但由于尚未形成较成熟的审定出版机制,导致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公共基础课教材数量众多,专业课、实训课教材量少质差,目前,高职高专教材市场上公共课、基础类课程教材品种杂、数量多,同一名称的教材甚至有数十种,并且还在不断推出新书。
1.3校本实训教材编写原则
首先,从企业岗前培训的内容着手,通过与培训教员广泛、深入的交流,参加课程的培训,将培训的内容按照模块的方式重新组织、细化、归类。当然,每
个企业岗前培训的内容不尽相同,可将共性的内容作为必修模块,个性的内容作为选修模块。以济南重汽为例,它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安全法规和企业文化。其中前两项内容可列为必修模块,安全法规、企业文化的内容可作为选修模块。其次,要做好每个模块内的内容筛选工作,筛选的原则既要保证内容的重要性,又要满足普遍性。当我们涉及劳动纪律内容时,不迟到、不旷工是劳动纪律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内容,那么这样的内容我们保留下来。深入企业一线,探索实践操作素材在企业中,大多数工种都需要岗位培训。以济南
重汽的总装线安装工为例,企业对该工种的要求是:首先,需要员工能看懂安装图纸,正确找出需安装的零部件;然后按照安装标准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做
好安装完标记。由于总装线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水线作业,因此,对操作的时间是有所要求的。对新来的员工,一般委派老师傅传、帮、带,建立师徒关系,老师傅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引领新员工进行岗位实践操作,直到新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思路
2.1注重顶层设计,形成完善的教材建设机制
为了摆脱目前教材市场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的窘境,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管理,做好统筹规划,同时设立相应的指导、评估、出版准入机制。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应注重调研地区经济需求,提出教材建设宏观指
导意见;行业指导委员会应针对本行业深入调研,提出教材建设立项意见;专业课教材需要由教师及企业人员共同编写。教师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及教材编写经验,企业人员了解行业、岗位实际。因此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研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与企业人员一起收集工作情境、案例、项目,打破学科体系,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化分析,开展系统化课程设计。在编写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调研收集到的专业项目案例有机整合,并且随时与企业人员沟通,适时调整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确保教材内容既有趣味性又有实用性。
2.2注重地域性、季节性,开发特色教材
鉴于同类教材内容重复的现象比较普遍的现状,为了开发出精品教材,建议根据不同的地域、季节编写有特色的教材。如: “果树生产”教材,南方及北方的主要果树品种就有差异,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地域性,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
可编写多个模块,根据人才培养方向自由搭配选取。“蔬菜生产”教材,各地区差异明显,需要分别编写。通识课教材如语文、数学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性质、岗位群分别编写;既可以编写整本教材,也可以编写适合不同职业的模块,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农林类高职院校,在使用统编通识类教材的同时,可以根据职业特点编写辅助模块。植物科学相关专业模块选用植物学文章、案例,动物科学相关专业模块选用动物学文章、案例等。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预习,以便联系旧知识,初步了解新知识,培养起独立猎取知识的信心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2.3结合课程开发成果,开发多样化教材
课程开发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伴随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课程。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不是独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可以结合课程建设的成果将其转化成教材,扩大成果的受众面。教材表现形式应该立体化、多元化,纸介质教材之外还应该有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习题库、案例、音频、视频、课程资源包、课程网站等。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除了上述教材形式外,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等以新教育技术为载体的新型教材也涌现出来,这类新教材的特点在于具有交互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且3D模拟仿真软件也让一些不能到现场见习的岗位有了直观的演练对象。在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的素材提炼出来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对教材进行编写了。实际上,符合企业需要的校本教材是按照企业岗位而定的。但许多岗位都存在共性的知识点,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要加以提炼,作为基础教材进行综合与贯通,形成宽基础模
块。在宽基础模块的基础上,按照岗位的不同、企业要求的侧重不同,拓展选修模块,打破传统的系统学科体系,根据企业需要确定相关岗位的教材,构建教
材框架体系。在具体内容的编写形式上,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涉及安全教育方面,可采用案例教学编写模式,涉及技能操作的内容,可采用项目教学编写模式。
3.结语
编制校本课程的文本材料时应该摒弃传统“校本教材”的旧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从更加开阔的课程资源的视野来进行开发,选择课程方案、教学简案、活页讲义、活动安排等更加灵活的文本形式。校企双
方应共同进行课程分析,制定教学大纲,融入企业元素,设计教学项目,研究授课方案,提出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形成指导性建设意见,建立教材出版的准入机制,建立教材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控体制。高职院校要走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之路,建立健全組织和激励机制,以促进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林润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校本教材
引言:当前,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是一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1.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取得的成绩
20世纪90年代后期,教育部就组织专家遴选了一批优秀教材推荐高职高专院校使用;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掀起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高潮。近年来,高职高专教材建设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高职院校均大力开发校本教材,建设理念也逐步清晰。如: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及时纳入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等;校本教材建设初期,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参与编写,经过多年发展,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研究会、出版社、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企业专家等各领域人员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教材建设。
1.2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的不足
教材品种众多,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由于教材建设普遍采用的是院校自主申报选题、专家评审通过、作者自主编写出版的模式,缺乏顶层设计,因而导致了教材建设的选题比较零乱。教材内容陈旧,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现今高职高专教材市场中教材种类繁多,但由于尚未形成较成熟的审定出版机制,导致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公共基础课教材数量众多,专业课、实训课教材量少质差,目前,高职高专教材市场上公共课、基础类课程教材品种杂、数量多,同一名称的教材甚至有数十种,并且还在不断推出新书。
1.3校本实训教材编写原则
首先,从企业岗前培训的内容着手,通过与培训教员广泛、深入的交流,参加课程的培训,将培训的内容按照模块的方式重新组织、细化、归类。当然,每
个企业岗前培训的内容不尽相同,可将共性的内容作为必修模块,个性的内容作为选修模块。以济南重汽为例,它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安全法规和企业文化。其中前两项内容可列为必修模块,安全法规、企业文化的内容可作为选修模块。其次,要做好每个模块内的内容筛选工作,筛选的原则既要保证内容的重要性,又要满足普遍性。当我们涉及劳动纪律内容时,不迟到、不旷工是劳动纪律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内容,那么这样的内容我们保留下来。深入企业一线,探索实践操作素材在企业中,大多数工种都需要岗位培训。以济南
重汽的总装线安装工为例,企业对该工种的要求是:首先,需要员工能看懂安装图纸,正确找出需安装的零部件;然后按照安装标准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做
好安装完标记。由于总装线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水线作业,因此,对操作的时间是有所要求的。对新来的员工,一般委派老师傅传、帮、带,建立师徒关系,老师傅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引领新员工进行岗位实践操作,直到新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思路
2.1注重顶层设计,形成完善的教材建设机制
为了摆脱目前教材市场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的窘境,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管理,做好统筹规划,同时设立相应的指导、评估、出版准入机制。省级教育管理部门应注重调研地区经济需求,提出教材建设宏观指
导意见;行业指导委员会应针对本行业深入调研,提出教材建设立项意见;专业课教材需要由教师及企业人员共同编写。教师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及教材编写经验,企业人员了解行业、岗位实际。因此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研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与企业人员一起收集工作情境、案例、项目,打破学科体系,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化分析,开展系统化课程设计。在编写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调研收集到的专业项目案例有机整合,并且随时与企业人员沟通,适时调整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确保教材内容既有趣味性又有实用性。
2.2注重地域性、季节性,开发特色教材
鉴于同类教材内容重复的现象比较普遍的现状,为了开发出精品教材,建议根据不同的地域、季节编写有特色的教材。如: “果树生产”教材,南方及北方的主要果树品种就有差异,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地域性,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
可编写多个模块,根据人才培养方向自由搭配选取。“蔬菜生产”教材,各地区差异明显,需要分别编写。通识课教材如语文、数学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业性质、岗位群分别编写;既可以编写整本教材,也可以编写适合不同职业的模块,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农林类高职院校,在使用统编通识类教材的同时,可以根据职业特点编写辅助模块。植物科学相关专业模块选用植物学文章、案例,动物科学相关专业模块选用动物学文章、案例等。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预习,以便联系旧知识,初步了解新知识,培养起独立猎取知识的信心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2.3结合课程开发成果,开发多样化教材
课程开发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伴随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课程。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不是独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可以结合课程建设的成果将其转化成教材,扩大成果的受众面。教材表现形式应该立体化、多元化,纸介质教材之外还应该有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习题库、案例、音频、视频、课程资源包、课程网站等。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除了上述教材形式外,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等以新教育技术为载体的新型教材也涌现出来,这类新教材的特点在于具有交互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且3D模拟仿真软件也让一些不能到现场见习的岗位有了直观的演练对象。在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的素材提炼出来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对教材进行编写了。实际上,符合企业需要的校本教材是按照企业岗位而定的。但许多岗位都存在共性的知识点,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要加以提炼,作为基础教材进行综合与贯通,形成宽基础模
块。在宽基础模块的基础上,按照岗位的不同、企业要求的侧重不同,拓展选修模块,打破传统的系统学科体系,根据企业需要确定相关岗位的教材,构建教
材框架体系。在具体内容的编写形式上,可采用多种方式。如涉及安全教育方面,可采用案例教学编写模式,涉及技能操作的内容,可采用项目教学编写模式。
3.结语
编制校本课程的文本材料时应该摒弃传统“校本教材”的旧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从更加开阔的课程资源的视野来进行开发,选择课程方案、教学简案、活页讲义、活动安排等更加灵活的文本形式。校企双
方应共同进行课程分析,制定教学大纲,融入企业元素,设计教学项目,研究授课方案,提出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形成指导性建设意见,建立教材出版的准入机制,建立教材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控体制。高职院校要走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之路,建立健全組织和激励机制,以促进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培养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林润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