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D102626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在模式展开涉及的不同维度上具有特殊规定性。这一教学模式由创设情境,突出主题;启发诱导,合作训练;讨论交流,评价激励;建构知识,实现突破四个前后紧密联系的环节组成,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知识与能力并重、课上与课下并重、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并重等原则。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音乐教学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deepening,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new model in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contains some special stipulation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when it is used. The teaching pattern is composed by four parts: creating situation, highlighting theme; inspiring induction, co-training; discussing and exchanging, evaluating and inciting; constructing knowledge, achieving breakthroughs. These four parts linked together and achieved one by one. In the process of its specific implements, the pattern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s that knowledge equals ability, in the class equals after class, for all equals highlighting the key points and so on.
  【Key words】 new course conception music 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model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①。其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②。为实现这一任务,本文根据音乐教学实践,拟就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特点、构成环节与实施原则从理论上加以探讨。
  1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内涵
  音乐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具有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合作学习为主线,以讨论交流为手段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1.1 “合作学习”模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运用一系列教学手段、方法,组织展开教学的一般性教学程序。如过去教育学所讲的“五步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近年探讨的成功教学、快乐教学、情感教学、和谐教学等,都属于不同维度、不同重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首先要适应教育目的,还必须与教学内容内在地结合起来,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因而,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创造。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是为促进师生合作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改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1.2 “合作学习”模式以培养合作性人才为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长期以来,由于对培养合作意识强调不足,措施不力,影响了对人才的培养。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教育界已逐渐认识到培养合作性人才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合作性人才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要培养具有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合作性人才,必须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以培养具有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合作性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1.3 “合作学习”模式以合作学习为主线。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以合作学习为主线。合作学习是围绕合作主题来进行的,精心设计合作主题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合作主题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但也不宜太简单,过于简单就不用进行合作。合作主题的难度应大于个人能力而小于小组合力为宜。只有这样的难度才会激发出学生合作的潜力,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此外,主题设计要围绕音乐教学的主旨。选择的主题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充满激情和快乐中完成学习。只有在这样的主题引导下,才能一步步把学习引向纵深,一步步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1.4 “合作学习”模式以讨论交流为手段。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离不开讨论与交流,在学习主题的引导下,学生首先根据主题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训练,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各以自己的思维通路交流,各有其独特的思维组织方式,人人都有得有失。在交流过程中,自己已经建构好的思维通路和观点经常被打乱,有时需思考他人的论点,评价自己的想法。你来我往,唇枪舌战,沿着主题指引的方向,热烈地展开讨论、进行训练,曲曲折折地推进音乐课堂教学,使音乐课堂教学积极有趣,生动活泼。
  2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合作学习”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2.1 多元主动性。在教学模式涉及的个性积极性的维度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有多元主动性的特点。在讲授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相对来说,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调动教师和每个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养成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这种多元主动性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2 多元互动性。在教学模式涉及的行为者之间关系态势的维度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有多元互动的特点。在讲授模式下行为者的关系态势是二元互动,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合作学习”模式下,二元互动的格局被打破,转化为多元互动。每个学生和教师均可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时地成为主导者。老师及其他同学对每一个主导者都要进行感受、判断,凋整自己的思维并决定自己的行为,形成多元互动的复杂局面。多元互动是每个参加者都可以占据主导地位、其他人都要对之进行协调、适应的互动。多元互动的格局有助于养成学生与他人平等地讨论问题、分析评价、择善而从的能力。
  2.3 自觉建构性。在教学模式涉及的师生双方发展的维度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有自觉建构性的特点。在讲授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相对被动的发展者;教师相对稳定地站在讲坛上,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发展。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情况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训练、思考、讨论。这个过程就已超越了讲授模式下教师所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表现自己,接受评判并评判他人。既习得知识,又发展了自己的能力。从教师的角度看,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要求教师要从建构知识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学的角度、从观点与方法统一的角度指导学生学习和训练。
  3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成环节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合作探究”模式是一个组合各种不同环节而成的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大体有如下几个环节。
  3.1 创设情景,突出主题。没有主题就无法合作,也无法交流,主题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方向。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做好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如通过一个科学故事、一个音节、一个动画、一首歌曲、一个生活实例,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作学习的主题。
  3.2 启发诱导,合作训练。根据音乐教学的主题,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学习提纲等,由学生按学习提纲和学习主题进行学习、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讨论的情况进行启发诱导,引导学生去合作训练。通过合作训练,促进学生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识谱的训练中,可启发学生去训练:什么地方该高、什么地方该低、什么地方该长、什么地方该短,通过合作训练,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3 讨论交流,评价激励。在学生进行合作训练后,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或遇到有争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意见,将讨论的中心置于学生之中。讨论可使问题逐步清晰,还可进一步延伸拓展,引发新的问题,促使学生反复争论。通过讨论,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知,疏导思维障碍,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交流中,教师应对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和发表的观点给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及时的鼓励性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3.4 建构知识,实现突破。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简单、被动的接受,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即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地获取知识,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学习、训练、讨论、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对所学知识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进行思维加工,去伪存真,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即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有利于保持、再现和应用,才有利于学生实现突破,以逐步实现艺术的创新。
  4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三方面的实施原则。
  4.1 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要求既重视师生知识的学习,又追求师生能力发展的原则。知识以结构的方式固定了它的创造者创造它时发挥过的智能,学习知识须再造性地展开同样的过程,相应地发挥同样的智能,学习知识就相应发展了人的能力。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同样重视学习知识。运用这一模式要超越所学的音乐知识,以情境和主题把师生的思维导向更广阔的领域。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发展师生的想象能力。贯彻这一原则的措施如下:首先,要根据主题提出设想。其次,要从观点与方法的对立统一中认真分析、思考所学知识,把握其思维的维度、层次与方法。其三,要努力争取交流机会,努力发展自己的情境适应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4.2 课上与课下并重原则。课上与课下并重原则要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既重视课堂教学、课堂训练,又重视课下的自学、训练。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与学生各负其责,课上课下各有安排。师生课上与课下的不同活动都纳入到模式的轨道中,使课上与课下的教学活动都为实现师生的发展服务。贯彻这一原则的措施如下: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或者进行交流讨论,或者展开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其次,搞好课上与课下的结合。把课下未解决的问题带到课上。在课上努力争取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才能。把课上的收获和形成的问题带到课下,在课下的训练中努力加以解决,使课上与课下的活动统一起来,集中精力,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4.3 面向全体与照顾重点相统一的原则。面向全体与照顾重点相统一的原则是点面结合的教学组织管理原则。“合作学习”模式与其他模式一样,都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学生实际的发展有差异,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在面向全班的前提下,还应有对重点人物的关照。首先要关照音乐素质好的学生,以保证学习的质量。同时对个别音乐素质差、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也要个别关照,给以个别指导,以增添其勇气。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中,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但并非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减少了。相反,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导者,其主导责任甚至更繁重了。此外,“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要与其他模式的运用合理搭配。其他教学模式,特别是练习模式、实践模式等,都是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加以安排。其他模式也要根据需要而相应采用,要避免绝对化、一刀切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施传柱.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探索, 2007(3)
  2 赵显莲.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4(2)
  3 胡伟.新课程体系下“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 2004(3)
其他文献
教育是播洒爱心、播种希望的事业。在这片热土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爱心来收获幸福,用真情去打动学生,这样才会收获教育爱的硕果。同样作为班主任而言,要想培养良好的班风,关键在于班主任。要营造和谐、文明、温馨的班风,就要从热爱、关心、尊重学生出发,用爱育人,用爱导航,用真诚去感化学生,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内心。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谈:  1 关爱学生,让自信之火燃起来  我认为只有拥有自信,把握自信,才能
期刊
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将关系着道德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命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它是建立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是产生道德信念的基础,它能够支配人对事物或行为是采取支持还是反对,是追求还是舍弃,是热情帮助,还是漠然处之。如果缺乏道德情感,那么道德认识就很难转变为道德行为。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
期刊
新课改革实施以来,教育领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比如,评判物理教学的效果如何,不再只看考试成绩的优劣,而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要看学生是否有理想、信念、追求,是否具有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因此教师不仅教学思想观念要转变,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用科学的艺术的创造的手段,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对初中物理教学指导和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寻找情感教学点
期刊
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本文就小学语文课要强化多媒体教学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1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
期刊
回顾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19世纪以前,数学和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到了19世纪中叶,非欧几何产生了,抽象群论出现了,分析严密化的语言开始流行了,与此相应的形式化的“符号逻辑”也应运而生。在抽象集合论的土壤上,产生了希尔伯特为代表的形式主义学派。希尔伯特曾提出按照无矛盾性、独立性、完备性的标准将所有数学分支建构成形式公理体系。但是,1931年,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证明,包含自然数算术在内的任何公理体
期刊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又使教学具有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通过丰富多彩的问题,创设学生感知数学、密切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充分调动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完全进入爱学、乐学、善学的氛围中去。  1 目的性——夯实问题情境的基础  目的反映的是人与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明确的目的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创设问题情境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让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原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讨论、交流、猜测、合作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课堂上,数学学具的使用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帮助学生更清晰的形成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感知——表象——概念,我在授课中让学生充分操作学具正好符合
期刊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因此,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目标要求往往被人为拔高,多数小学生望而生畏,习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作文教学质量普遍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部分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刚性要求把握不准,脱离学生实际,提出过高要求,使作文教学进入“拔高误区”这条“死胡同”。如何走出这一误区?教师要转变
期刊
学生每逢作文,总是无事可叙,无话可说,绞尽脑汁的也只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一些假话;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改变这些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 扫除心理障碍,大胆写作  1.1 明确作文与生活密切相关。作文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对现实生活的思索和探究,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纸上再现。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要珍视它,利用它,创设它,自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总是把课文的内容、重点讲得非常清楚,好让同学能够理解,但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而课本剧表演就是一个可以提高学生自身才能,发展他们自身素养的好方法。近几年来,语文教学中编演课本剧,已成为教师深化语文教学的有利手段,它对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与文本世界更加亲密接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