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可使他们的道德情感、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等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下面就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谈谈几点体会。
一、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渗透了思想教育因素。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感,渗透适当的思想品质教育,塑造学生美的心灵。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作者交流的过程,是理解、质疑的过程,也是记忆与感悟的过程。以读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悟出文章的精髓。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第八自然段,我让学生反复阅读,认真理解,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邱少云同志,仔细体会邱少云同志的处境、心情,大家有什么疑问、难点提出来。结果读了之后,不少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有个同学一连提了几个问题,他说:"邱少云同志为什么能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他难道不会感到痛吗、是什么力量使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对于这些问题,我没直接回答,而是讓同学们联系前面的内容来思考,有的说邱少云怕敌人发觉,有的说他有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品质,更有的同学认为,邱少云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这些答案我都肯定、鼓励!通过教学,学生受到邱少云同志伟大品质的熏陶,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 贯穿阅读,训练语言
学生的 语言训练,必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篇章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上加以分析、体会,从字里行间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也就是教纲要求的"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比如《丰碑》一课,讲的是在风雪交加的行军 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文章对军需处长的直接描写并不多,反而对将军的描写更详细、具体。教学时,我让学生在阅读中准确找出描写将军的神态的文字,并引导学生体会将军的神态变化以及神态变化所体现的不同思想感情。当学生找到"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腮的肌肉抖动着"、"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这些句子时,我首先加以表扬,鼓励。在引导学生体味作者运用文字的表达方式,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文字来表达强烈的感情?用其他的词句有没有这样的效果?学生了解之后也就知道了一种写作上的表现手法即作者为体现军需处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质,采用了欲扬先抑和侧面的表现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了前面所说的"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三、 启发思考,发展思维
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宗旨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要有创新精神,必须有创新思维,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例如《跳水》一文,当教完船长用枪瞄准孩子,命令孩子跳水而得救部分内容时,我提问学生:除了这个方法能使孩子得救之外,大家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这样一问,同学们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有的说,叫孩子闭上眼睛不要看,再等一下,派一个水手爬上去救他;有的认为最好刮一阵大风,像抛瓦片一样把他吹到海里多好啊!还有的认为应马上联系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他。虽然这些办法在当时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又是多么有创新的思维啊!就在教师的有意和学生的无意当中,学生思维能力又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 创设情景,渗透美育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创设审美情景,渗透美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阅读一篇课文,发掘课文的美,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美感经验,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充实和丰富课文形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让学生懂得文章是如何表现美的。如学习《燕子》一文时,用录音机播放燕子的叫声,让学生感受小燕子的情趣美。接下来带学生走进田野,亲身体验春天的气息和勃勃生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再让学生对照课文的好词妙句,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美好的事物的。通过课室和室外创设情景教学,学生学得愉快,很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受到美的熏陶。如是《草原》。是一篇语言优美,格调清新,情感强烈意境深远的文章,我在教学本课时,除运用谈话、巧问,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创作一种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外,还适时结合录音和影视,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豪放的迎客场面,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内心感情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不知不觉中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去思考,阅读效果好。
一、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五六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渗透了思想教育因素。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感,渗透适当的思想品质教育,塑造学生美的心灵。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作者交流的过程,是理解、质疑的过程,也是记忆与感悟的过程。以读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悟出文章的精髓。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第八自然段,我让学生反复阅读,认真理解,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邱少云同志,仔细体会邱少云同志的处境、心情,大家有什么疑问、难点提出来。结果读了之后,不少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有个同学一连提了几个问题,他说:"邱少云同志为什么能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他难道不会感到痛吗、是什么力量使他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对于这些问题,我没直接回答,而是讓同学们联系前面的内容来思考,有的说邱少云怕敌人发觉,有的说他有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品质,更有的同学认为,邱少云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这些答案我都肯定、鼓励!通过教学,学生受到邱少云同志伟大品质的熏陶,思想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 贯穿阅读,训练语言
学生的 语言训练,必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篇章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上加以分析、体会,从字里行间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也就是教纲要求的"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比如《丰碑》一课,讲的是在风雪交加的行军 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的高贵品质。文章对军需处长的直接描写并不多,反而对将军的描写更详细、具体。教学时,我让学生在阅读中准确找出描写将军的神态的文字,并引导学生体会将军的神态变化以及神态变化所体现的不同思想感情。当学生找到"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腮的肌肉抖动着"、"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这些句子时,我首先加以表扬,鼓励。在引导学生体味作者运用文字的表达方式,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文字来表达强烈的感情?用其他的词句有没有这样的效果?学生了解之后也就知道了一种写作上的表现手法即作者为体现军需处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质,采用了欲扬先抑和侧面的表现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得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达到了前面所说的"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三、 启发思考,发展思维
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宗旨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要有创新精神,必须有创新思维,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例如《跳水》一文,当教完船长用枪瞄准孩子,命令孩子跳水而得救部分内容时,我提问学生:除了这个方法能使孩子得救之外,大家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这样一问,同学们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有的说,叫孩子闭上眼睛不要看,再等一下,派一个水手爬上去救他;有的认为最好刮一阵大风,像抛瓦片一样把他吹到海里多好啊!还有的认为应马上联系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他。虽然这些办法在当时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又是多么有创新的思维啊!就在教师的有意和学生的无意当中,学生思维能力又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 创设情景,渗透美育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创设审美情景,渗透美景,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阅读一篇课文,发掘课文的美,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美感经验,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充实和丰富课文形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让学生懂得文章是如何表现美的。如学习《燕子》一文时,用录音机播放燕子的叫声,让学生感受小燕子的情趣美。接下来带学生走进田野,亲身体验春天的气息和勃勃生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再让学生对照课文的好词妙句,看看作者是怎样表现美好的事物的。通过课室和室外创设情景教学,学生学得愉快,很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受到美的熏陶。如是《草原》。是一篇语言优美,格调清新,情感强烈意境深远的文章,我在教学本课时,除运用谈话、巧问,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创作一种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外,还适时结合录音和影视,把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豪放的迎客场面,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内心感情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不知不觉中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情境之中,去感受,去思考,阅读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