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运用学具上好数学课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体会:
1.运用学具,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也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课堂上操作学具就符合这一规律,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把“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想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认识、认知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把被动变为主动,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把8个苹果(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人各得4个。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四种分法一样吗?”学生感知第四种与前三种不同,通过提问加讨论的形式,得出结果: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懂得了动手、动脑的乐趣。
2.运用学具,促使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量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余数情况。如20÷3,学生看到数字后,第一眼很难在脑中建立数学模型,那么,這时可采取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逐步体会到数学思维,学生把20个火柴棒分成若干份,每份3个棒,逐一分,最后发现一份只能是2个火柴棒,学生发现最后一份不符合规格的余数,经常训练后,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更可以在熟练训练后,提高其心算能力。
3.运用学具,有利于学生立体意识的发展。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研究表明,当代的小学生正处于信息时代,他们对于未知的知识兴趣浓厚、好奇心十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操作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把数学知识建立成各个小小的模块,印于脑海中,形成理性思维,从而建立独特的数学模型。此举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知识的现象。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教师可让学生操作12个小木块,叠出不同的长方体,去计算其体积,然后分类作比较。再如长相同时,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当体积一定时,长、宽、高又可以怎么变化等。这样,学生不仅探索出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还从中探索出它们的微妙关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运用学具,逐步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如何提高数学能力,关键是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数学思维方法,渗透于自己的脑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还有利于巩固知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化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素质不可缺少的渗透。在教学“同样多”时,如让学生进行剪、拼等操作,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维;如果再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公式,这又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
5.运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现代数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数学新体系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拆、拼、剪、制作、画图等,加强对学具的操作,培养了动手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运用学具,有助于形成“解决问题”意识。学生在面对某些数学题时,会产生“为什么会用这种方法”的想法,由这个“为什么”,学生可能还会想到:“用其他方法可以吗?”或又想到:“我自己又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释呢?”由“为什么”到“怎么解决”,这是思想的一次大跨越,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如乘法分配律可以让学生根据学具卡,自己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所提问题,给学生提示,让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发现乘法分配的实质。这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强化了数学问题解决意识。◆(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
□责任编辑:周瑜芽
1.运用学具,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也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课堂上操作学具就符合这一规律,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把“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想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认识、认知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把被动变为主动,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把8个苹果(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人各得4个。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四种分法一样吗?”学生感知第四种与前三种不同,通过提问加讨论的形式,得出结果: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懂得了动手、动脑的乐趣。
2.运用学具,促使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量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余数情况。如20÷3,学生看到数字后,第一眼很难在脑中建立数学模型,那么,這时可采取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可逐步体会到数学思维,学生把20个火柴棒分成若干份,每份3个棒,逐一分,最后发现一份只能是2个火柴棒,学生发现最后一份不符合规格的余数,经常训练后,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更可以在熟练训练后,提高其心算能力。
3.运用学具,有利于学生立体意识的发展。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研究表明,当代的小学生正处于信息时代,他们对于未知的知识兴趣浓厚、好奇心十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操作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把数学知识建立成各个小小的模块,印于脑海中,形成理性思维,从而建立独特的数学模型。此举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知识的现象。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教师可让学生操作12个小木块,叠出不同的长方体,去计算其体积,然后分类作比较。再如长相同时,体积会发生什么变化,当体积一定时,长、宽、高又可以怎么变化等。这样,学生不仅探索出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还从中探索出它们的微妙关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运用学具,逐步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如何提高数学能力,关键是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数学思维方法,渗透于自己的脑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还有利于巩固知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化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素质不可缺少的渗透。在教学“同样多”时,如让学生进行剪、拼等操作,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维;如果再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公式,这又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
5.运用学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是现代数学论十分强调的一个方面,国外一些专家在进行小学数学新体系研究时,都把发展实际操作能力作为重点培养的三种能力之一(另两种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拆、拼、剪、制作、画图等,加强对学具的操作,培养了动手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运用学具,有助于形成“解决问题”意识。学生在面对某些数学题时,会产生“为什么会用这种方法”的想法,由这个“为什么”,学生可能还会想到:“用其他方法可以吗?”或又想到:“我自己又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释呢?”由“为什么”到“怎么解决”,这是思想的一次大跨越,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如乘法分配律可以让学生根据学具卡,自己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所提问题,给学生提示,让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发现乘法分配的实质。这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强化了数学问题解决意识。◆(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