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比赛输与赢需注意的三个方面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育学习或活动中处处有比赛,有比赛就会涉及输与赢。学生面对输赢心理会产生多样的变化,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其正确地看待输与赢呢?笔者从以下3种心理学现象进行阐述。
  一、参赛动机
  学生参加比赛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是赢取比赛、有的是锻炼自己、有的则是被迫参加等。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参加比赛的动机,适时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比赛中的“输”与“赢”。
  1.针对赢取比赛动机比较强但能力又不足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转移学生关注点或降低目标的方法,让学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比赛的另外一些方面或新目标上来,而不只是关注输赢,这样学生即使输掉比赛,其心理的落差也不会特别大。如,笔者所带的七年级的一名学生短跑在校内第一,他积极地参加区里田径比赛,想取得名次为校争光。但笔者清楚,以他现在的成绩是不可能在区级比赛中获得名次的。所以,笔者就引导该学生注意此次参加比赛的目的是“练兵”,为其降低了目标。目标的降低使其参赛的动机改变为参与比赛找差距,通过比赛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比赛“输”的结果出来后,该生坦然面对,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明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下一阶段训练努力的方向。
  2.针对经常赢,致使参赛动机不强的学生,教师需为其设置新的挑战目标或挑战对象,从而唤醒其积极参加比赛的动机,激发其积极地练习和参赛。如,在年级中举行的引体向上“吉斯尼”挑战赛中,有一名学生的个数为21个,他很明白在短时间内其他学生很难超越他的纪录,所以日常练习没有那么积极、主动。笔者鼓励该生挑战自己或是高年级的纪录,不要把眼光只放在比自己弱的对手身上,后来该生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为30个。通过设定更高的目标,该生又有了练习的动力,他的参赛动机也随之变成了挑战自己设定的目标。
  二、面对“输”与“赢”的态度
  从行为特征来看,态度往往表现为趋向与回避、喜爱与厌恶、接受与排斥等。学生面对比赛的输与赢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针对学生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适时引导,使其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输赢。
  1.针对赛前因信心不足而对比赛持消极态度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其增加信心,如在乒乓球比赛时去观看对手的比赛,找到对手易失分的点(如反手弱),告知学生多打对手反手赢取比赛的机会高,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比赛。另外,教师需引导学生不要把目标仅仅放在输赢上,如在足球比赛时教师让学生明白比赛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结果的输与赢,更多地是比赛过程中体会团队合作、互相学习交流、积累比赛经验等。
  2.针对“赢”得比赛而得意忘形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组织比赛时把其分到较弱的一组,让该学生体会一下输的滋味,让其说出输掉比赛的心情,然后进一步引导其在赢取比赛时要考虑对手的感受,就像现在他需要安慰一样,当他赢了对手后对方一样需要安慰,从而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3.针对“输”掉比赛垂头丧气的学生,教师要帮助其体验成功,从而重拾信心。如在跳绳比赛分组时,将其分在水平较高学生一组,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或是水平相当的学生比赛,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赢的希望,这样即使输了学生们也都期待下一次的比赛。又如,针对学困生设定具体的成绩目标,只要每次比赛自己比上次有进步,教师就当众给予表扬,让其知道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从而树立其信心。
  三、不同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归因,如把赢取体育比赛归因于自己训练刻苦的结果;一种是消极的归因,如把体育成绩不良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与比赛中,体育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归因模式,才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比赛的输赢。
  1.针对把“输”掉比赛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场地不舒适等)和“赢”得比赛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对手比较弱等)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用组内和组间互評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输在哪里或赢在哪里。如班级三对三篮球赛时,针对输掉比赛的一方,首先组员之间进行评价分析,然后让对手和场外其他队的队员也对本队进行评价分析,最后教师总结学生输掉比赛的原因,这样经过多方评价能够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输的原因,而不至于胡乱归因。
  2.针对把“输”掉比赛归因于平时努力不够、自己水平太差等原因的学生,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努力,指出其自身的优势,分析输掉比赛的原因,从而让其正确看待自己和输赢。如在羽毛球比赛时,笔者会带着其他没有比赛的队员,观看场上队员的比赛,让每位场下队员找出比赛学生的优势和易失分点,比赛结束后,大家对其场上表现积极发言,帮助其找到自身具体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让其对比赛的输赢原因能够正确地分析。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生面对“输”与“赢”所产生的不同心理,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时的方法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比赛中的“输”与“赢”。
  ——吕祥文(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201100);景元美(上海市闵行区莘松小学,201100)整理
其他文献
校园体育比赛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充满朝气与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良性发展。鉴于此,我校一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持久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学校充分发挥体育比赛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健全人格的教育功能,三位一体,共同提高,以赛健体,以赛育德,把体育比赛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安排有
编者按:本期话题研讨是续《案例研析》栏目关于“如何合理制订单元计划”系列的第19次专题研讨,以“水平三平衡与支撑类动作教学单元之用‘身体的部位平衡’课时计划探讨”为主题,特邀浙江师范大学孙喜和教授带领一线体育教师共同探讨单元计划之下的具体课时计划设计思路。为了达成“设计并展示一套体操平衡动作组合”的单元目标,对“不同身体部位支撑的平衡”课时设计进行探讨。研讨过程中,针对不同状态下平衡的理解、教材选
小谭是我新一届一年级小豆丁中的一员,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孩子,直到一次体育家庭作业,我才开始关注她……  一、初学跳绳:怕打卡  薛瑞萍在《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中写到:“每一届孩子不一样,每一届形势不一样,每一届的心态、际遇不一样。”自一节跳绳课上关注到了小谭同学之后,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年级学生在初学跳绳时都会有勾腿跳、大臂展开摇绳、蹲跳等典型错误。经过体验式练习和老
教学评价是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针对教学内容和任务完成效果进行的判断过程。而过程性评价则更加注重评价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发现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增强个人体育综合素养。  一、过程性评价在课堂教学环节的应用分析  1.课堂常规部分的过程性评价表现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需要通过不断地运动与思考来获取知识。课堂中,
一、内容选择要注意安全性  居家锻炼内容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项目自身的安全性,避免安排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内容。其次要考虑教学环境的安全,居家体育锻炼一般在室内进行,相比于学校,教学场地和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要选择一些运动轨迹较小、对抗性较弱的体育项目,以避免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出现受伤的情况,如可以选择深蹲、平板支撑、立卧撑、高抬腿等以原地练习为主的体能锻炼类项目,或者是选择广播操、颈椎操、素质有氧
研讨背景: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多省市已经部署错峰开学的相关通知,部分学校已经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一个超长寒假,使得原本应该在学校进行的体育课变成了“居家运动”。疫情下中小学生陆续复课,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日前,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暂停恢复大型体育活动和聚集性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針对疫情防控要求,统筹调整年度教育教学
坐位体前屈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的测试项目之一,主要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部位的关节、韧带及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的发展水平。坐位体前屈成绩是反映学生身体柔韧性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何利用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发展学生的身体柔韧性,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前的课题。  将常见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状态(图1-1)与坐位体前屈成绩优秀学生的动作(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参加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体质,还可以让幼儿精神焕发、情绪愉快。秉承“游戏化、生活化、自然化”的课程观,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把幼儿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更有意思,同样也可以把幼儿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变得更有意义。一、以幼儿为主体,彰显户外环境的人文特色  结合苏州科技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致力于打造“和谐共生的绿色教育生态”的
:亲爱的粉丝们,大家快过来看啦!好看的节目正在播出中——咦,怎么全是些蔬菜水果呀,难道是乐乐姐姐请大家聚餐?NO!呵呵,乐乐姐姐为大家又新开辟了一个好玩的栏目——“超级变变变”。  (北京 刘昊妍):啊?“超级变变变”?是不是让我们把这些诱人的水果都“变”进我们的肚子里呀?   :嗬,你这只小馋猫,就想着吃!“超级变变变”,就是用你的超级“魔法”给这些水果变变身。  (山西 Angelia):可我
2020年國际及两岸学生体育交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