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计算机的奥秘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高一的第一堂理论课。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对理论课不太“感冒”,如果呆板地照本宣科,必将自己置于尴尬境地。于是,笔者通过真实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浅显易懂的数学计算来分析计算机的
  系统组成,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种硬件的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掌握其功能,并能对各种硬件进行识别。
  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当出示硬件的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回答出它们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难点:CPU和存储设备的主要参数。
  
  三、教学准备
  
  计算机硬件、Internet、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自制的介绍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真是让人激动不已。请问,飞船在太空航行,地面上的人们是通过哪些设备来控制它呢?
  学生兴奋了起来,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
  生:我看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有好多台计算机哟,人们一定是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天上的飞船的。
  师:对。飞船能够成功发射,计算机功不可没。同学们喜欢计算机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计算机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先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生关注的真实事件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顺利引入课题。
  2.以“易”导学 分析主题
  师:同学们还眷恋小学生活吧?今天,我们就穿越时光隧道再次回到小学课堂,来计算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准备好草稿纸(故意的,其实不需要),计算9 6÷3=?(板书)。
  生1:等于11。
  师:你真聪明,恭喜你答对了。说说看,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呢?
  生1惊讶状。
  师:大家想一想,要计算这道题需要几个步骤?
  生2(在教师的引导下):第一步,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将信息输送到大脑并存储起来;第二步,对这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先算出6÷3=2,再算出9 2=11);第三步,由大脑控制人把最终结果以某种方式(用嘴描述或用手书写)表达出来。
  师:正确。计算机正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的。首先,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入内存,告诉计算机要做哪些事、按什么步骤去做。然后,计算机从内存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要做什么事。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各部分的工作。当运算任务完成后,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由此可见,计算机计算这道题应该经历的工作过程是?
  生3:输入→存储→运算→输出。
  师:那么,计算机要想完成这样的工作过程,必须有支持它的硬件设备,即输入设备、存储设备、控制设备、运算设备和输出设备。由于厂家在生产时把运算器与控制器集成到一起了,我们又称集成的部分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设计意图: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应该先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如果仅凭简单枯燥的讲述,学生不能产生深刻的体会。在这个环节,教师巧妙安排,让学生先来看一看人是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再引申到计算机,从而更容易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3.小组合作探讨功能
  (1)分配任务 自主探究
  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人担当小组长。每个小组借助教师准备的资源,探究一部分任务,分工如表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中进行指导和点拨。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他们的积极性较高。
  (2)交流成果 总结任务
  师:现在我们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大家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将结果填入表中(见表2)。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分小组、分任务自主探究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4.全课总结提炼精华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前面得出的结论总结一下。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师:上面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同学们明白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了吗?
  生:构成计算机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称为计算机硬件。
  师:光有硬件能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师:光有硬件的计算机,我们叫它“裸机”,就像是“植物人”,不能做任何事情。只有安装上软件系统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计算机。同学们想更好地学习软件系统,那就期待下一节课的讲解吧。
  5.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师:请同学们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周末做一次市场调查,那就是“如何配置一台经济、实用的家庭电脑”。请
  同学们将配置清单发送到老师的电子邮箱中(出示教师的信箱地址)。
  
  (作者单位:重庆黔江中学校)
其他文献
编者按: 许多教师借这次调查细说了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感受、最诚挚的期盼,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们的困惑、无奈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没有办法将其一一呈现,只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希望尽可能地将他们的呼唤传递出来,更希望这声音在激荡过后能够响起“回声”!    “脱困”——路在何方?    ● 我校对信息技术投入力度较大,但由于师资力量不够,我们没法成为真正的专业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这门学科,
家校协同教育的实践由来已久。家长会、家访、书面交流、电话交流等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形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这些传统的家校交流形式得以深化和拓展。例如,利用“家校通”平台给家长提供孩子的信息,使家长对孩子在校的各项状况了解得更为及时。但如果仅仅停留在信息的单向传播、家长的被动接收上,那么,家校互动也仅仅是停留在家长知情的层面上,难以发挥家长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同时,为家长长期提供学生信息,无疑会增加教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中学教育的各个领域。能否在数字化环境下生存、发展、创新,不仅是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大量新型的结合方式促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超越课堂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要促成课堂教学的超越,学校管理也必须创新。如何操作好数字技术这台强有
不断完善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数字校园奠定了物质基础,历史积淀的学校文化铸就了数字校园的灵魂,科研的方式方法铺就了数字校园的路径。北京西城区以“基于数据交换标准的综合数字校园研究与建设”课题形式推进,避免了以盲目投入设备为主的建设思路,为学校开展数字校园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范例。  ——北京西城区实验学校书记、“基于数据交换标准的综合数字校园研究与建设”课题组长 梁 波    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我个人体会这个前提是得有“读书瘾”。我们作为领导干部,整天忙于“俗务”,如果没有“瘾”,老实说没有多少读书的时间;但只要有了兴趣上了瘾,就不愁“时间”。我从小学到现在,五十多年没有停止过读书。由于家庭的关系,我的父亲是中学的哲学、史地老师,我幼儿园的时候家里就有两张地图,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学龄前我看地图就上了瘾,所以我后来没上过一堂地理课,但197
信息技术课要教给学生的内容很多,笔者认为,教师在教给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同时,不能忽略教给学生以自信、兴趣和能力。  教以“自信”,让学生敢做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些学生制作作品的速度非常慢,与其他学生相比差距较大。对这样的学生,以往我都会采用伙伴教学法,一段时间下来,收效甚微。一次,我站在一个学生后面仔细观察他的操作,发现他每做一步都非常小心谨慎,很怕出错。课后,我了解到,学生感觉
本案例所用教材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案例内容是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即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揭示客观事物随时间、地点及其他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表格信息处理的简单知识,需要把这些知识系统化。因此,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数据处理对象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教材选择的数据处理对象是杀毒软件的原始调查数
《雾凇》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语言清新优美,情景交融,为增强学生的语言积淀与情感体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认不写,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
一、教材内容分析以及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等平面图形。本课以《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及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从立体→平面→立体的规律,尝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工具、探究工具和评价工具,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参与、体验概念形
本课取材于广州版小学英语第三册Module5 Unit14 《Is This a Car?》给定的情景是外星人Billy造访地球,与几个孩子围绕交通工具展开问答。这样的情境若按照传统教学,可能会由句型操练,到播放课件,到跟读课文,再制作一个外星人头饰,分角色表演。学生对此没有太多兴趣,教师也常常苦于情境创设的艰难,这就给白板提供了用武之地。  由于this和that的差别用PPT区别不清楚,实物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