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高一的第一堂理论课。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对理论课不太“感冒”,如果呆板地照本宣科,必将自己置于尴尬境地。于是,笔者通过真实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浅显易懂的数学计算来分析计算机的
系统组成,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种硬件的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掌握其功能,并能对各种硬件进行识别。
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当出示硬件的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回答出它们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难点:CPU和存储设备的主要参数。
三、教学准备
计算机硬件、Internet、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自制的介绍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真是让人激动不已。请问,飞船在太空航行,地面上的人们是通过哪些设备来控制它呢?
学生兴奋了起来,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
生:我看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有好多台计算机哟,人们一定是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天上的飞船的。
师:对。飞船能够成功发射,计算机功不可没。同学们喜欢计算机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计算机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先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生关注的真实事件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顺利引入课题。
2.以“易”导学 分析主题
师:同学们还眷恋小学生活吧?今天,我们就穿越时光隧道再次回到小学课堂,来计算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准备好草稿纸(故意的,其实不需要),计算9 6÷3=?(板书)。
生1:等于11。
师:你真聪明,恭喜你答对了。说说看,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呢?
生1惊讶状。
师:大家想一想,要计算这道题需要几个步骤?
生2(在教师的引导下):第一步,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将信息输送到大脑并存储起来;第二步,对这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先算出6÷3=2,再算出9 2=11);第三步,由大脑控制人把最终结果以某种方式(用嘴描述或用手书写)表达出来。
师:正确。计算机正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的。首先,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入内存,告诉计算机要做哪些事、按什么步骤去做。然后,计算机从内存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要做什么事。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各部分的工作。当运算任务完成后,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由此可见,计算机计算这道题应该经历的工作过程是?
生3:输入→存储→运算→输出。
师:那么,计算机要想完成这样的工作过程,必须有支持它的硬件设备,即输入设备、存储设备、控制设备、运算设备和输出设备。由于厂家在生产时把运算器与控制器集成到一起了,我们又称集成的部分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设计意图: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应该先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如果仅凭简单枯燥的讲述,学生不能产生深刻的体会。在这个环节,教师巧妙安排,让学生先来看一看人是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再引申到计算机,从而更容易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3.小组合作探讨功能
(1)分配任务 自主探究
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人担当小组长。每个小组借助教师准备的资源,探究一部分任务,分工如表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中进行指导和点拨。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他们的积极性较高。
(2)交流成果 总结任务
师:现在我们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大家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将结果填入表中(见表2)。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分小组、分任务自主探究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4.全课总结提炼精华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前面得出的结论总结一下。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师:上面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同学们明白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了吗?
生:构成计算机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称为计算机硬件。
师:光有硬件能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师:光有硬件的计算机,我们叫它“裸机”,就像是“植物人”,不能做任何事情。只有安装上软件系统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计算机。同学们想更好地学习软件系统,那就期待下一节课的讲解吧。
5.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师:请同学们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周末做一次市场调查,那就是“如何配置一台经济、实用的家庭电脑”。请
同学们将配置清单发送到老师的电子邮箱中(出示教师的信箱地址)。
(作者单位:重庆黔江中学校)
系统组成,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种硬件的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掌握其功能,并能对各种硬件进行识别。
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当出示硬件的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回答出它们的名称和基本作用。
难点:CPU和存储设备的主要参数。
三、教学准备
计算机硬件、Internet、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自制的介绍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真是让人激动不已。请问,飞船在太空航行,地面上的人们是通过哪些设备来控制它呢?
学生兴奋了起来,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
生:我看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有好多台计算机哟,人们一定是通过计算机来控制天上的飞船的。
师:对。飞船能够成功发射,计算机功不可没。同学们喜欢计算机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计算机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先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生关注的真实事件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顺利引入课题。
2.以“易”导学 分析主题
师:同学们还眷恋小学生活吧?今天,我们就穿越时光隧道再次回到小学课堂,来计算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准备好草稿纸(故意的,其实不需要),计算9 6÷3=?(板书)。
生1:等于11。
师:你真聪明,恭喜你答对了。说说看,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呢?
生1惊讶状。
师:大家想一想,要计算这道题需要几个步骤?
生2(在教师的引导下):第一步,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将信息输送到大脑并存储起来;第二步,对这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先算出6÷3=2,再算出9 2=11);第三步,由大脑控制人把最终结果以某种方式(用嘴描述或用手书写)表达出来。
师:正确。计算机正是模仿人脑进行工作的。首先,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入内存,告诉计算机要做哪些事、按什么步骤去做。然后,计算机从内存中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令要做什么事。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各部分的工作。当运算任务完成后,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由此可见,计算机计算这道题应该经历的工作过程是?
生3:输入→存储→运算→输出。
师:那么,计算机要想完成这样的工作过程,必须有支持它的硬件设备,即输入设备、存储设备、控制设备、运算设备和输出设备。由于厂家在生产时把运算器与控制器集成到一起了,我们又称集成的部分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设计意图: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应该先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如果仅凭简单枯燥的讲述,学生不能产生深刻的体会。在这个环节,教师巧妙安排,让学生先来看一看人是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再引申到计算机,从而更容易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3.小组合作探讨功能
(1)分配任务 自主探究
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人担当小组长。每个小组借助教师准备的资源,探究一部分任务,分工如表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中进行指导和点拨。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他们的积极性较高。
(2)交流成果 总结任务
师:现在我们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大家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将结果填入表中(见表2)。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分小组、分任务自主探究的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4.全课总结提炼精华
师:现在我们一起把前面得出的结论总结一下。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师:上面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同学们明白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了吗?
生:构成计算机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称为计算机硬件。
师:光有硬件能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师:光有硬件的计算机,我们叫它“裸机”,就像是“植物人”,不能做任何事情。只有安装上软件系统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计算机。同学们想更好地学习软件系统,那就期待下一节课的讲解吧。
5.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师:请同学们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周末做一次市场调查,那就是“如何配置一台经济、实用的家庭电脑”。请
同学们将配置清单发送到老师的电子邮箱中(出示教师的信箱地址)。
(作者单位:重庆黔江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