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學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作文是反映学生思想情绪的一面镜子,它具有敏锐、迅速、集中表现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学生对以上作文练习根本就没有兴趣,时间一长只能是应付,应付出来的文章何谈质量!不难看出,解决之道在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作文 培养 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作文是反映学生思想情绪的一面镜子,它具有敏锐、迅速、集中表现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可是,我一次次翻开学生作文本,总会让人惊讶不已:胡编乱抄的、张冠李戴的、文不对题的、龙腾凤舞的,甚至还有抄袭别人的,可以说应有尽有。纵观学生的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言蔽之,就是厌倦作文。有不少教师认为作文是练出来的,只有勤练多写,作文水平才会提高。我在这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尝试,比如说,安排学生写日记、写片段、写读后感等等。练习一段时间后我便发现,学生的写作质量不但没有什么提高反而越写越枯燥。什么原因呢?无疑是兴趣,学生对以上作文练习根本就没有兴趣,时间一长只能是应付,应付出来的文章何谈质量!不难看出解决之道在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一、 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如:语文教材中《春》、《秋天》等现代文,还有《课程标准》中7——9年级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这些都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平时我利用学生早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多记,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这些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另外,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我借用学校大量的报刊,利用每周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学生愿意读也乐意读,时间长了有了阅读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写作兴趣。
二、观察生活,做有心人
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阔,感受社会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我们采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作文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带到室外或学校外让他们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实践,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获取素材的机会,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我捕捉灵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如我在教学“观察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时,改变了以往单纯局限在教室里,空洞地教给学生要如何去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的教法,而是组织学生分组搞一次秋游,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果园里,让他们投入到所写环境中充分感受,把田野、果园里的植物,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去观察,去贴近。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鸟儿,兴趣极高。连平时不善于观察的同学也留心起来了。秋游结束后,各小组讨论交流意见时,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这次作文同学们利用视觉、触觉和听觉效果,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把难以捉摸的自然景象,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平时我注意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开辟感受生活的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如登山,举行体育竞技活动,参观展览等有益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生活面,大大丰富了写作题材。
三、以身示范,熏陶感染。
作为语文教师,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表达的欲望。同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很神奇,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也许会因喜欢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四、作文评改,提高能力
1、“评”。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样的表达效果如何,并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个客观的标准答案。要评判优劣,可通过选取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我都会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会较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通过身边的榜样,使“怎样写作文、写怎样的作文”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重点和难点。
2、“改”。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所以可组织学生评改作文,如可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五、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需要
一个学生如果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从未体验到成功的欢愉,感受到的永远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或者总是失败或挫折的苦恼,那么他在心理上就一直处于压抑或自卑的状态,写作需要与动机大大降低。因此,在写作练习中,我们应创设条件让学生时时摘取到不知名但颇为自豪的成功小花。对于哪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只要在作文中有一点点进步,教师应及时肯定,让学生在享受被赏识的换欢乐中寻求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认可。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关卡时,我们应及时伸出友谊之手,热心指导,帮助他们闯过关卡,提高写作积极性。 总之,教师应多渠道,科学的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从“面壁十年图破壁”式的“苦写”中解放出来,换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乐写”。
关键词:初中作文 培养 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作文是反映学生思想情绪的一面镜子,它具有敏锐、迅速、集中表现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可是,我一次次翻开学生作文本,总会让人惊讶不已:胡编乱抄的、张冠李戴的、文不对题的、龙腾凤舞的,甚至还有抄袭别人的,可以说应有尽有。纵观学生的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言蔽之,就是厌倦作文。有不少教师认为作文是练出来的,只有勤练多写,作文水平才会提高。我在这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尝试,比如说,安排学生写日记、写片段、写读后感等等。练习一段时间后我便发现,学生的写作质量不但没有什么提高反而越写越枯燥。什么原因呢?无疑是兴趣,学生对以上作文练习根本就没有兴趣,时间一长只能是应付,应付出来的文章何谈质量!不难看出解决之道在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一、 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如:语文教材中《春》、《秋天》等现代文,还有《课程标准》中7——9年级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这些都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平时我利用学生早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多记,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这些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另外,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我借用学校大量的报刊,利用每周阅读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学生愿意读也乐意读,时间长了有了阅读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写作兴趣。
二、观察生活,做有心人
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阔,感受社会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我们采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作文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带到室外或学校外让他们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实践,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获取素材的机会,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我捕捉灵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如我在教学“观察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时,改变了以往单纯局限在教室里,空洞地教给学生要如何去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的教法,而是组织学生分组搞一次秋游,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果园里,让他们投入到所写环境中充分感受,把田野、果园里的植物,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去观察,去贴近。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鸟儿,兴趣极高。连平时不善于观察的同学也留心起来了。秋游结束后,各小组讨论交流意见时,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这次作文同学们利用视觉、触觉和听觉效果,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把难以捉摸的自然景象,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平时我注意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开辟感受生活的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如登山,举行体育竞技活动,参观展览等有益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生活面,大大丰富了写作题材。
三、以身示范,熏陶感染。
作为语文教师,很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倘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学生如沐春风,那么,学生自然会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表达的欲望。同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作,将现实的生活变成文字,可以是班内的真人真事,可以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将作品拿到班内与学生分享,可能自己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在学生的心目中,你会变的很伟大、很神奇,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甚至是崇拜你,也许会因喜欢他的语文老师而喜欢上了作文。
四、作文评改,提高能力
1、“评”。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样的表达效果如何,并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个客观的标准答案。要评判优劣,可通过选取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我都会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会较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通过身边的榜样,使“怎样写作文、写怎样的作文”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重点和难点。
2、“改”。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所以可组织学生评改作文,如可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五、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需要
一个学生如果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从未体验到成功的欢愉,感受到的永远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或者总是失败或挫折的苦恼,那么他在心理上就一直处于压抑或自卑的状态,写作需要与动机大大降低。因此,在写作练习中,我们应创设条件让学生时时摘取到不知名但颇为自豪的成功小花。对于哪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只要在作文中有一点点进步,教师应及时肯定,让学生在享受被赏识的换欢乐中寻求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认可。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关卡时,我们应及时伸出友谊之手,热心指导,帮助他们闯过关卡,提高写作积极性。 总之,教师应多渠道,科学的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从“面壁十年图破壁”式的“苦写”中解放出来,换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乐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