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初中生的美学教育,提高审美,欣赏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教师通过对绘画作品的讲解可以从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绘画欣赏;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归纳能力,但不能像教师那样将知识梳理的那么清楚,一个合格的教师是可以将绘画欣赏课中的知识点都梳理的清清楚楚的。因此,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探索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核心素养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一些重复机械的工作被机器人接替,唯一不可能被替代的就是人类的审美、情感以及创造性。因此美术的教育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这也是一堂绘画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带领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一件件美术作品,而这欣赏的主体是具有21世纪新观念的青年一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作品的背景、构图、线条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到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內涵和作品的高超技艺,通过观察这些作品来影响学生的审美。
2初中美术绘画欣赏课的教学方策略
2.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成效
一堂精彩的绘画欣赏课一定是由丰富的课堂内容支撑起来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而在一堂欣赏课中理论知识占用大部分,这些内容如果不加以合适的处理是很难让学生充分的消化吸收的,因此教师要巧妙的设置教学框架,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以一种新颖、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能够吸引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兴趣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体会到绘画作品中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生感到无聊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能和教学内容产生共情,不能体会到这些理论知识在美术中所占的分量,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趣味性、代入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美术作品中,这样才能感受到这些作品的魅力和古人的智慧。
例如,在欣赏宋代的花鸟时,仅仅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和教师的口头描述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意蕴,体会不到这些花鸟的灵动。但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花鸟的动画片,并在学生观看动画片时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比如:“这些在动画片中出现的花鸟你们在现实中见过吗,见过的话你们觉得它和现实中的有什么差别呢?”“如果是你们要画出一种动物的话你们会采用那种表达方式呢?”“你么觉得这幅画的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可快速让学生进行作品中的世界,能够将他们充分带入进去。这对知识的讲解也就更加容易了。
2.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绘画欣赏课中尽管看起来十分的热闹,学习氛围十分活泼、轻松,但其实学生的回答往往不是有效的。经常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机械的回答,如“对”、“不对”、“是的”、“不是”等这类不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的答案。每个人的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我们成人也许可以有效的分配自己的精力,做到有的放矢。但初中学生身心尚处于发展阶段,并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精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对教学把内容的钟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要在关键时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一整堂课都是在机械的回答中度过的,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听自己的,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有效互动。
例如,在《抒情与写意》这堂课中,重点是通过 欣赏中国花鸟画来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发展等相关知识。中国山水画的内容中主要为人物、山水、花鸟。但十三、四的学生一般很难对人物或者山水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把握重、难点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到这些知识,让学生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板书等手段来提醒学生,并在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提供思路。
2.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学趣味
新课改中推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意味着我们敢于将课堂交给学生,给予他们足够多的自由和权利。教师更重要的是充足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合适的实际为学生打开思路或者答疑解惑。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一些实际体验的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的体会到美术作品中的意境。这种实际体验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一万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尽管面临相同的活动体验,但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时只需要教师加以适当地引导就可以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中国画《竹》的这幅美术作品欣赏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拍摄竹子的照片,并且让他们用毛笔来画出自己眼中的竹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在绘画作品欣赏课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还要考虑绘画作品和学生之间的时代背景不同,选择有的放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欣赏课中提高自身的审美,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杨.美术绘画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浅议[J].艺术品鉴,2015(05):257.
[2]高冬冬.绘画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105.
关键词:初中美术;绘画欣赏;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归纳能力,但不能像教师那样将知识梳理的那么清楚,一个合格的教师是可以将绘画欣赏课中的知识点都梳理的清清楚楚的。因此,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探索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核心素养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一些重复机械的工作被机器人接替,唯一不可能被替代的就是人类的审美、情感以及创造性。因此美术的教育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这也是一堂绘画欣赏课的教学目的。带领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一件件美术作品,而这欣赏的主体是具有21世纪新观念的青年一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作品的背景、构图、线条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体会到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內涵和作品的高超技艺,通过观察这些作品来影响学生的审美。
2初中美术绘画欣赏课的教学方策略
2.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成效
一堂精彩的绘画欣赏课一定是由丰富的课堂内容支撑起来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而在一堂欣赏课中理论知识占用大部分,这些内容如果不加以合适的处理是很难让学生充分的消化吸收的,因此教师要巧妙的设置教学框架,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以一种新颖、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能够吸引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兴趣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体会到绘画作品中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生感到无聊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不能和教学内容产生共情,不能体会到这些理论知识在美术中所占的分量,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趣味性、代入感,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美术作品中,这样才能感受到这些作品的魅力和古人的智慧。
例如,在欣赏宋代的花鸟时,仅仅通过课本上的文字和教师的口头描述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意蕴,体会不到这些花鸟的灵动。但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花鸟的动画片,并在学生观看动画片时向学生提问一些问题。比如:“这些在动画片中出现的花鸟你们在现实中见过吗,见过的话你们觉得它和现实中的有什么差别呢?”“如果是你们要画出一种动物的话你们会采用那种表达方式呢?”“你么觉得这幅画的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可快速让学生进行作品中的世界,能够将他们充分带入进去。这对知识的讲解也就更加容易了。
2.2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绘画欣赏课中尽管看起来十分的热闹,学习氛围十分活泼、轻松,但其实学生的回答往往不是有效的。经常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机械的回答,如“对”、“不对”、“是的”、“不是”等这类不经过思考就脱口而出的答案。每个人的精力都是十分有限的,我们成人也许可以有效的分配自己的精力,做到有的放矢。但初中学生身心尚处于发展阶段,并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精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对教学把内容的钟重难点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要在关键时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一整堂课都是在机械的回答中度过的,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听自己的,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有效互动。
例如,在《抒情与写意》这堂课中,重点是通过 欣赏中国花鸟画来让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发展等相关知识。中国山水画的内容中主要为人物、山水、花鸟。但十三、四的学生一般很难对人物或者山水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把握重、难点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到这些知识,让学生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板书等手段来提醒学生,并在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提供思路。
2.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学趣味
新课改中推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意味着我们敢于将课堂交给学生,给予他们足够多的自由和权利。教师更重要的是充足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合适的实际为学生打开思路或者答疑解惑。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加入一些实际体验的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的体会到美术作品中的意境。这种实际体验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一万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尽管面临相同的活动体验,但往往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时只需要教师加以适当地引导就可以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中国画《竹》的这幅美术作品欣赏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拍摄竹子的照片,并且让他们用毛笔来画出自己眼中的竹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作品产生不同的理解。
总而言之,教师在绘画作品欣赏课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还要考虑绘画作品和学生之间的时代背景不同,选择有的放矢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欣赏课中提高自身的审美,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杨.美术绘画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浅议[J].艺术品鉴,2015(05):257.
[2]高冬冬.绘画欣赏课的教学方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