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本文对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依据、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对我国企业推广作业成本法提出了应用思路。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意义;思路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价格和品质的竞争。成本信息的精确性无疑直接影响了企业对产品的定价决策,从而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更具主动性。相对于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法记录了全部成本并且把这些成本与价值的增加联系在一起,能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资料,更为准确地分析企业作业的经济性,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对我们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改善经营战略、提高竞争能力和获利水平有着重要指导意义。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发展,作业成本法方兴未艾,必将在我国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依据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是一种新型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以作业成本产生动因为起点,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根据产品消耗作业量为分配依据来分配制造费用。这样的分配方法减少了产品费用分配过程中,人为主观假设的影响因素,反映了产品与制造费用之间较为客观真实的内在消耗因果关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更真实,更可靠的产品信息。
(二)作业成本法的依据
1、理论依据
ABC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2、实践依据
(1)从必要性上来讲,ABC产生的依据体现在针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科学性、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成本习性的假设所产生的质疑。它打破y= a+ bx 模型的成本计算理论,解决了传统信息失真的问题。
(2)从可能性上来看,适时生产法(Just In Time)为ABC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
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
(一)微观意义
1、ABC使成本信息更加科学,解决了传统成本信息失真问题
同一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和制造成本法下计算出的结果常有差异,甚至相差悬殊。为什么呢?原因主要在于两种方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制造成本法把每单位产品耗用的某一项成本标准(如产品耗用的工时占总工时的比率),当成了对所有费用(如在电器开关制造类企业中,包括备料、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折旧费等)进行分配的比率,高估了高产量产品的成本,低估了低产量产品的成本。而ABC则解决了这一问题。ABC的关键步骤在于,计算出每种作业的分配率,再根据每种产品消耗的某项作业量乘以相应的分配率,得出这种产品消耗的该项作业成本,再把这种产品消耗的各项作业成本加总,就是这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
2、ABC使企业产销决策更加合理,产销决策和产品定价合理性的基础是成本计算的科学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工人工资等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许多企业直接人工只占总成本的5-10%),间接成本比例大幅度增加,传统成本法失真信息的数额越来越巨大;而且,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厂商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产品的市场单价已经逼近成本,容纳不了太多的成本误差。ABC的本质决定了它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因为采用ABC后,成本信息更具有科学性、相关性,从而使产销和定价决策更加合理、利润信息更加真实。
3、ABC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甚至进一步采用作业预算方法和作业管理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责任会计目标。作业成本的核算过程中,成本核算的核心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一步步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比如在电器开关制造企业中,ABC使管理者准确把握了诸如备料(原材料消耗)、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直接人工等作业活动,从而控制了成本的形成和累积过程。
4、ABC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对企业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能有效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传统的管理会计,根据传统成本信息,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建立模型y= a + b x(a为固定成本;bx为变动成本)。这一模型的有效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和业务量无显著变化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规模化和全球化经营的日益普遍,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长期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模型y= a + b x所提供的管理信息,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相关性。
5、ABC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意义
实施ABC还有利于我们通过对资源如何一步一步消耗的过程的细致而具体的分析和控制,来优化作业链、价值链和产品种类与生产数量的组合,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工艺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规模效益目标。
(二)宏观意义
1、在控制和制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ABC能够更科学地核算效益,向政府反馈准确的信息,使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防止个别人利用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侵蚀国家利益,有效地保护国有资产。
2、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固然不少是故意造假所致,但是不科学的核算方法,也会加剧其严重性。逐渐普遍化的高科技、自动化的企业,不能排除利用传统成本法虚报利润和资产状况的可能性。采用ABC有助于使社会拥有可靠的经济信息,维护会计行业的诚信形象。
3、在国内经营中,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只影响到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影响国家的总体税收。加入WTO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尤其先进的外国企业实行了ABC后,国内企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法,则不仅会使企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而且跨国企业还可能故意利用传统成本法的不科学性,隐蔽地实现转移定价,把利润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会造成资本外流,使国家税收等宏观利益遭受损失。而推广应用ABC,则有助于在国际贸易和跨国资本流动中维护国家的利益。
三、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思路
(一)构建与价值链相关的作业成本分析应用模式,以及深入开展增值性分析、因果联系分析。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对具体产品或服务,从宏观和微观上了解企业全面的成本状况和相应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与财务会计相比,基于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成本数据代表了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能对实际产生的成本提供一种合理的估计,并对未来发展前景作出预测,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企业面临的将是买方市场, 唯有生产高质量、低成本且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生存、发展。因此,增值性及成本与产品、服务、顾客的因果联系将倍受关注。
(二)尽可能地将作业成本体系融入企业原有的信息系统。第一,可以对原有的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以便同时满足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要求。第二,独立开发作业成本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融入原有系统中。无论采取那种办法,最终的结果应是作业成本系统与原有系统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最终成本最低,并且同时满足内部决策和外部报告的需要。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应对具有作业成本法条件的企业某一部门或相对重要且管理难度大的部门使用作业成本法。这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力起着推动的作用。当然,对未具备条件的企业仍然可以借鉴作业成本法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来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
(三)实施过程中应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和支持,并且做好员工及相应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用作业成本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不是仅靠会计人员即能完成的工作,它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特别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理解和积极参与。这种支持主要指足够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时间,特别是资金的投入。从企业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问题,解决成本问题。这种新的成本控制体系的具体核算和管理系统必须同企业的总体管理体系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管理层的支持,才能发挥足够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陈吉东,许世林.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效益及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2007,(3).
[2]陈茜,孔龙.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融合[J].环渤海经济嚎望,2007,(7).
[3]何慧,李华.试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J].时代经贸,2007,(11).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意义;思路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价格和品质的竞争。成本信息的精确性无疑直接影响了企业对产品的定价决策,从而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更具主动性。相对于传统的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 作业成本法记录了全部成本并且把这些成本与价值的增加联系在一起,能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资料,更为准确地分析企业作业的经济性,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对我们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改善经营战略、提高竞争能力和获利水平有着重要指导意义。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发展,作业成本法方兴未艾,必将在我国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依据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是一种新型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它以作业成本产生动因为起点,以作业为核算对象,根据产品消耗作业量为分配依据来分配制造费用。这样的分配方法减少了产品费用分配过程中,人为主观假设的影响因素,反映了产品与制造费用之间较为客观真实的内在消耗因果关系。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更真实,更可靠的产品信息。
(二)作业成本法的依据
1、理论依据
ABC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2、实践依据
(1)从必要性上来讲,ABC产生的依据体现在针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科学性、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成本习性的假设所产生的质疑。它打破y= a+ bx 模型的成本计算理论,解决了传统信息失真的问题。
(2)从可能性上来看,适时生产法(Just In Time)为ABC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
二、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
(一)微观意义
1、ABC使成本信息更加科学,解决了传统成本信息失真问题
同一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和制造成本法下计算出的结果常有差异,甚至相差悬殊。为什么呢?原因主要在于两种方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制造成本法把每单位产品耗用的某一项成本标准(如产品耗用的工时占总工时的比率),当成了对所有费用(如在电器开关制造类企业中,包括备料、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折旧费等)进行分配的比率,高估了高产量产品的成本,低估了低产量产品的成本。而ABC则解决了这一问题。ABC的关键步骤在于,计算出每种作业的分配率,再根据每种产品消耗的某项作业量乘以相应的分配率,得出这种产品消耗的该项作业成本,再把这种产品消耗的各项作业成本加总,就是这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
2、ABC使企业产销决策更加合理,产销决策和产品定价合理性的基础是成本计算的科学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工人工资等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许多企业直接人工只占总成本的5-10%),间接成本比例大幅度增加,传统成本法失真信息的数额越来越巨大;而且,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厂商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产品的市场单价已经逼近成本,容纳不了太多的成本误差。ABC的本质决定了它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因为采用ABC后,成本信息更具有科学性、相关性,从而使产销和定价决策更加合理、利润信息更加真实。
3、ABC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甚至进一步采用作业预算方法和作业管理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责任会计目标。作业成本的核算过程中,成本核算的核心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一步步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比如在电器开关制造企业中,ABC使管理者准确把握了诸如备料(原材料消耗)、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直接人工等作业活动,从而控制了成本的形成和累积过程。
4、ABC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对企业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能有效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传统的管理会计,根据传统成本信息,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建立模型y= a + b x(a为固定成本;bx为变动成本)。这一模型的有效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和业务量无显著变化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规模化和全球化经营的日益普遍,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长期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模型y= a + b x所提供的管理信息,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相关性。
5、ABC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意义
实施ABC还有利于我们通过对资源如何一步一步消耗的过程的细致而具体的分析和控制,来优化作业链、价值链和产品种类与生产数量的组合,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工艺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规模效益目标。
(二)宏观意义
1、在控制和制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ABC能够更科学地核算效益,向政府反馈准确的信息,使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防止个别人利用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侵蚀国家利益,有效地保护国有资产。
2、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固然不少是故意造假所致,但是不科学的核算方法,也会加剧其严重性。逐渐普遍化的高科技、自动化的企业,不能排除利用传统成本法虚报利润和资产状况的可能性。采用ABC有助于使社会拥有可靠的经济信息,维护会计行业的诚信形象。
3、在国内经营中,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只影响到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影响国家的总体税收。加入WTO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尤其先进的外国企业实行了ABC后,国内企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法,则不仅会使企业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而且跨国企业还可能故意利用传统成本法的不科学性,隐蔽地实现转移定价,把利润转移到税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会造成资本外流,使国家税收等宏观利益遭受损失。而推广应用ABC,则有助于在国际贸易和跨国资本流动中维护国家的利益。
三、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思路
(一)构建与价值链相关的作业成本分析应用模式,以及深入开展增值性分析、因果联系分析。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对具体产品或服务,从宏观和微观上了解企业全面的成本状况和相应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与财务会计相比,基于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成本数据代表了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能对实际产生的成本提供一种合理的估计,并对未来发展前景作出预测,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企业面临的将是买方市场, 唯有生产高质量、低成本且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生存、发展。因此,增值性及成本与产品、服务、顾客的因果联系将倍受关注。
(二)尽可能地将作业成本体系融入企业原有的信息系统。第一,可以对原有的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改进,以便同时满足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要求。第二,独立开发作业成本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融入原有系统中。无论采取那种办法,最终的结果应是作业成本系统与原有系统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最终成本最低,并且同时满足内部决策和外部报告的需要。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应对具有作业成本法条件的企业某一部门或相对重要且管理难度大的部门使用作业成本法。这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竞争力起着推动的作用。当然,对未具备条件的企业仍然可以借鉴作业成本法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来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
(三)实施过程中应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和支持,并且做好员工及相应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用作业成本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不是仅靠会计人员即能完成的工作,它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特别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理解和积极参与。这种支持主要指足够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时间,特别是资金的投入。从企业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问题,解决成本问题。这种新的成本控制体系的具体核算和管理系统必须同企业的总体管理体系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管理层的支持,才能发挥足够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陈吉东,许世林.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效益及应用分析[J].财会通讯,2007,(3).
[2]陈茜,孔龙.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融合[J].环渤海经济嚎望,2007,(7).
[3]何慧,李华.试论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J].时代经贸,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