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班级德育工作过程中,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相关问题,以期不断提升活动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本文简要探讨了高中班主任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的主要原则,即多样化原则、易操作性原则、注重实际原则、发展能力原则。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活动;原则
在高中班级德育工作过程中,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学生参与各种班级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接受德育熏陶的过程,特别是当班级活动的设计具有明确的德育主题属性时。然而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很多高中班主任不重视或不善于发挥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因此这方面工作也就难见成效。本文主要基于筆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简要谈一些高中班级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的主要原则,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多样化原则
要想获得班级活动的最大化教育效果,应当注重活动内容、形式及组织方式的多样化设计。活动内容方面,开展班级活动要尽量兼顾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发展,使其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活动形式也应求新求变,丰富多姿,以更为适合学生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特征,比如一个以“心中有他人”为德育主题的活动,可以通过开故事会讲模范人物的事迹;可以采取文艺演出的形式,将本班好人好事编成节目表演。另外,在一个活动中也可以运用多种呈现形式,比如中秋节安排化妆晚会、歌舞表演、即席演讲、谜语竞猜、民间传说介绍等,再者,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集体活动,还可以是小组活动、社团活动,甚至是几个人自由结合活动,总之是要兼顾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易操作性原则
毋庸置疑,班级活动的开展必须具备较强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否则其教育目标就不易达到,活动效果也难以实现。要使班级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首先要注意把控活动的规模,一些日常例行活动需要每天进行,应遵循“短、小、实”的原则:“短”指时间短,通常三五分钟结束,“小”即解决小问题,比如针对班里某些具体情况一事一议,或是对某种特定行为进行评价;“实”指解决问题要实际,指向性单一而明确,避免面面俱到,形式上也要保证实效,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其次,要注意活动开展的频率,一个学期内,较大型的主题活动不能过多,否则势必导致学生减少学习的精力甚至导致一些学生难以静下心来学习,但也不能过少,过少的话,学生在长期的单一的学习过程缺乏“调剂”,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这也不利于其学生和成长。至于活动的具体频率,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再次,日常例行活动要形成自动化操作,如上操、查卫生、读“每日一训”等,每天有专人负责,并在固定时间践行,操作就简单了。至于大型的主题活动,则要事先制定详细方案,谁主持、谁发言、谁负责录音、谁监督、谁总结等项,都要尽可能的事先安排好,这样才能使活动的进行有条不紊,更易操作。
三、注重实际原则
注重实际原则要求班级活动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无论是活动的目标、内容还是形式,如果多数学生都参与了活动的筹划,并且是建立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那么其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亲切感和积极性会更好,参与度也相对更深。为了有效利用这一原则,在进行班级活动筹划时,要尽量通过各种形式广泛而深入的征求学生的意见,然后将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如果有必要,将总结结果在班内公示,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具体性建议。这样确定的班级活动自然会兼顾到多数同学的已有经验和个人兴趣偏好,不仅更易受到普遍欢迎,落地性也更强。
四、发展能力原则
能力发展原则指的是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定位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不能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是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要实现此一原则,关键在于班级活动的主题活目标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据此确定适合学生能力发展需求的班级活动。具体可以在活动前和活动后均设置一个自我评价环节。活动前的评价,让学生自己说出要在活动中重点提升哪些能力;活动后的评价,则让学生说出自己通过参与活动而获得的进步以及哪些方面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这样,事先有侧重,事后有反思,能力的发展也就更容易实现。
如上,本文简要探讨了高中班主任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的主要原则,即多样化原则、易操作性原则、注重实际原则、发展能力原则。实际上,班级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话题,上述的几点原则也不仅仅是笔者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而已。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相关问题,以期不断提升活动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宇. 高中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体系构建研究[J]. 新课程, 2018(27):219-219.
[2]钟鸣.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 2018(11).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活动;原则
在高中班级德育工作过程中,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学生参与各种班级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接受德育熏陶的过程,特别是当班级活动的设计具有明确的德育主题属性时。然而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很多高中班主任不重视或不善于发挥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因此这方面工作也就难见成效。本文主要基于筆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简要谈一些高中班级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的主要原则,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多样化原则
要想获得班级活动的最大化教育效果,应当注重活动内容、形式及组织方式的多样化设计。活动内容方面,开展班级活动要尽量兼顾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发展,使其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活动形式也应求新求变,丰富多姿,以更为适合学生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特征,比如一个以“心中有他人”为德育主题的活动,可以通过开故事会讲模范人物的事迹;可以采取文艺演出的形式,将本班好人好事编成节目表演。另外,在一个活动中也可以运用多种呈现形式,比如中秋节安排化妆晚会、歌舞表演、即席演讲、谜语竞猜、民间传说介绍等,再者,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集体活动,还可以是小组活动、社团活动,甚至是几个人自由结合活动,总之是要兼顾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易操作性原则
毋庸置疑,班级活动的开展必须具备较强的落地性和可操作性,否则其教育目标就不易达到,活动效果也难以实现。要使班级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首先要注意把控活动的规模,一些日常例行活动需要每天进行,应遵循“短、小、实”的原则:“短”指时间短,通常三五分钟结束,“小”即解决小问题,比如针对班里某些具体情况一事一议,或是对某种特定行为进行评价;“实”指解决问题要实际,指向性单一而明确,避免面面俱到,形式上也要保证实效,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其次,要注意活动开展的频率,一个学期内,较大型的主题活动不能过多,否则势必导致学生减少学习的精力甚至导致一些学生难以静下心来学习,但也不能过少,过少的话,学生在长期的单一的学习过程缺乏“调剂”,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这也不利于其学生和成长。至于活动的具体频率,则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再次,日常例行活动要形成自动化操作,如上操、查卫生、读“每日一训”等,每天有专人负责,并在固定时间践行,操作就简单了。至于大型的主题活动,则要事先制定详细方案,谁主持、谁发言、谁负责录音、谁监督、谁总结等项,都要尽可能的事先安排好,这样才能使活动的进行有条不紊,更易操作。
三、注重实际原则
注重实际原则要求班级活动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无论是活动的目标、内容还是形式,如果多数学生都参与了活动的筹划,并且是建立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那么其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亲切感和积极性会更好,参与度也相对更深。为了有效利用这一原则,在进行班级活动筹划时,要尽量通过各种形式广泛而深入的征求学生的意见,然后将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如果有必要,将总结结果在班内公示,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具体性建议。这样确定的班级活动自然会兼顾到多数同学的已有经验和个人兴趣偏好,不仅更易受到普遍欢迎,落地性也更强。
四、发展能力原则
能力发展原则指的是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定位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不能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是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要实现此一原则,关键在于班级活动的主题活目标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据此确定适合学生能力发展需求的班级活动。具体可以在活动前和活动后均设置一个自我评价环节。活动前的评价,让学生自己说出要在活动中重点提升哪些能力;活动后的评价,则让学生说出自己通过参与活动而获得的进步以及哪些方面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这样,事先有侧重,事后有反思,能力的发展也就更容易实现。
如上,本文简要探讨了高中班主任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的主要原则,即多样化原则、易操作性原则、注重实际原则、发展能力原则。实际上,班级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话题,上述的几点原则也不仅仅是笔者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而已。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班级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相关问题,以期不断提升活动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宇. 高中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体系构建研究[J]. 新课程, 2018(27):219-219.
[2]钟鸣.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 广西教育(中等教育),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