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三年飞逝。作为“新冠年”最艰难的一届学生终于迎来了中考,结束了为期三年的初中生活,离开学校各奔东西。作为班主任,看着自己带的学生顺利升学深感欣慰,回首这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学生刘某的成长过程让笔者感触万千。
2018年秋,根据学校安排,笔者接任当了班级的新班主。做开学前准备时,原班主任就向笔者介绍了班级里有一个叫刘某的女生需要“重点关注”。她脾气暴躁、性格以自我为中心、为人懒惰、上课经常睡觉,曾因课间同学打闹声扰了她清梦,便对同学破口大骂,并向同学吐口水。身为女生,她行为举止邋遢却毫不在意,自然也就不在乎成绩,使她与大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刘某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这是前任班主任对刘某的评价。
对于这样的学生,怎样跟她相处呢?是继续否定她、批评她吗?笔者相信这样的话语她肯定已听过不少。如果有用,到今天也不会还是这个样子。那怎样才可以让她改变呢?要改变她的成绩,可能需要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改善她与同学们的关系,改变她对集体的观念显得现实得多,也较能操作。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笔者,每逢见新老师,学生普遍都希望能给新老师一个好印象,而有着“辉煌”黑历史的刘某表现又会是怎样?她会不会装装“新人”样呢?与此同时,笔者的脑海很快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教育策略……
第二天早上的班会课是笔者与班级学生们的首次见面。笔者向新集体说了预先准备好的开场白:“同学们,升上初二,意味着新的开始。老师是一个不喜欢背负过去的人,也没兴趣向你们原来的班主任了解你们的过去,也希望大家不要背负着过去。过去的荣誉和成果,不值得炫耀;过去的错误与偏失,也应该让它过去。在你们每个人前面,现在有一张白纸,它纯洁无瑕,该在上面描画些什么,就看你们自己的了。”笔者说这话的时候,特意地看了一眼刚才还一脸不在乎的刘某,她似乎若有所思。下课后,刘某有意无意地从笔者身边经过,装作随意地说:“老师好!”笔者也装作随意地回了句:“你好呀。你叫什么呀?自我介绍个呗。”“原来的班主任没告诉你我是……”笔者微笑着打断了她的话:“我没有兴趣了解你的过去。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你刚才主动跟老师我打招呼,我觉得你挺有礼貌的,人一定不会差。正好,能帮忙打扫一下教室卫生吗?”这一天放学,笔者和她一边劳动一边聊,虽然她聊得不多,但笔者觉得刘某似乎还蛮乖巧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叛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刘某行为不端、口碑不佳?笔者决定对她的家庭背景作一番了解。刘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城市发展,获得村里拆迁安置补偿,属于农转城人口。家境也因此变得殷实,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父母一概满足。父母直言女孩子家读书能读多少就多少,反正家庭不愁吃喝,能混个初中毕业也就够了。然而,刘某有一个姐姐,姐姐性格恬静,学习成绩优异,从小就不需要父母操心,刘妈妈对姐姐也极为喜欢,开口闭口谈的都是姐姐。相较之下,父母眼中的小女儿刘某显得逊色得多,但在家的时候还算听话的,倘若家长接到学校老师关于刘某的投诉电话时,便劈头盖脸对刘某一顿责骂……瞬时,笔者都懂了。长期的浮华环境造成了刘某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刘某的父母亲仍停留在“男人在外赚钱,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的落后思想中,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正面诱导,对成长中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思想状况缺乏深入交流。使得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而造成孩子极其容易变得散漫甚至是叛逆的。而姐姐的优秀表现让父母引以为豪,倍有脸面。因此,作为妹妹的刘某产生了另辟曲径,以期引起別人的注意,从而满足自己生活中的“缺失”。
一、了解成因,对症下药
鉴于刘某长期以来扭曲的行为价值观,笔者认为教师做转化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帮她发现自己的价值及闪光点,以好的行为、好的表现树立自身形象,当学生们都愿意与之交往,老师能给予好评,这样才是真真切切地提高了学生在周围人中的存在感。而与之并存的良性循环,就是孩子的进取心,也会复燃起来。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笔者都会寻找机会对班上学生做思想的宣传。除此以外,对于刘某,笔者一直努力寻找她的闪光点。针对班上愈来愈多的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情况,一度使笔者颇为头痛。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班上做出了“有带手机来学校的同学自觉上缴到讲台,放学时办公室领回手机”的决定。要想方案能执行,需要有愿意“吃螃蟹的第一人”,只要有人缴了,其他学生也就都会跟着照做。然而,究竟学生们愿不愿意上缴,笔者心里是没谱的。如若学生不缴,笔者拿他们也没辙。万万没想到的是,刘某第一个站出来上缴了手机,还记得她当时拿着手机走上讲台的时候,还一边转身冲着其他同学大声喊着:“反正我上课睡觉,有没有手机我无所谓。”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尽管如此,笔者还是特别表扬了刘某。此时,同学们对刘某投去了佩服的目光,让刘某在同学心中的形象一下子也提高了许多。因为班上“第一叛逆”的刘某缴了手机,方案在班里顺利执行,减少了课堂学习的干扰项,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集中了,班级单元考试、阶段考试各科平均分在年级中的名次均有所提升。在之后的班会课总结上,笔者又再次肯定了以刘某为代表的一批带手机到校同学对老师工作、优化班级环境的大力配合,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好行为,守住寂寞,学习上再加把劲……那天,笔者看到了素日里爱趴在书桌上的刘某坐直了身体,安静地听笔者在讲台上说的话。
二、爱与关心,改善人际关系
在一次校运会后,笔者和刘某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她谈同学、谈交往……也让她讲自己的想法。笔者很真诚地讲了笔者对她行为的看法,从笔者的角度,觉得同学对她的看法等等。从这次谈话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笔者对她的触动。往后的教育,笔者更多是用心平气和的语气对待她的错误,采用诙谐的语气给予教育,在这样的沟通方式下,她更容易接受且听进笔者的话。
一直以来,刘某违反各项纪律,同学们都觉得她缺乏集体荣誉感,对她并不接纳。于是,笔者让学生学们对刘某多一点宽容,把她的错误尽量缩小,也肯定她微小的进步,明确要彻底改变需要时间等等的道理。一次课上,班上一学生突然感觉不适,打了报告想下楼去医务室瞧瞧,笔者同意了,课堂教学继续进行着……刘某注意到了同学脸色苍白,扶着墙行走迟缓这一细节,主动提出想搀扶她找校医。原来刘某也是个细心、能关心他人的人啊。经过这一事件,班上学生对刘某刮目相看。利用此契机,笔者在班会课上评论人和事,积极把握了舆论导向。渐渐地,处于正确舆论氛围中的刘某和同学相处冲突少了,有说有笑的时间多了。
三、矫正效果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教育,刘某的改变非常明显。她违反各项规章制度的现象明显减少,不再是违纪的“核心人物”,捉弄同学的行为也减少了,与同学交往渐渐变得和谐,偶尔因为自己的疏忽,惹恼了同学,也会很紧张地进行道歉。刘某的可爱渐渐被同学所接受,同学既体谅她的不成熟,也觉得少了她会少了许多快乐。有时兴起,她也会跟着同学们一起背诵课文、写写作业,对学习的态度较之前有了较大转变。
作为教师,笔者时常对自己说一句话:“面对烦人烦事心不烦,要保持爱心和耐心。”对学生才会有耐心,持之以恒,一如既然地进行教育,爱久方可见人心。
2018年秋,根据学校安排,笔者接任当了班级的新班主。做开学前准备时,原班主任就向笔者介绍了班级里有一个叫刘某的女生需要“重点关注”。她脾气暴躁、性格以自我为中心、为人懒惰、上课经常睡觉,曾因课间同学打闹声扰了她清梦,便对同学破口大骂,并向同学吐口水。身为女生,她行为举止邋遢却毫不在意,自然也就不在乎成绩,使她与大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刘某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这是前任班主任对刘某的评价。
对于这样的学生,怎样跟她相处呢?是继续否定她、批评她吗?笔者相信这样的话语她肯定已听过不少。如果有用,到今天也不会还是这个样子。那怎样才可以让她改变呢?要改变她的成绩,可能需要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改善她与同学们的关系,改变她对集体的观念显得现实得多,也较能操作。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笔者,每逢见新老师,学生普遍都希望能给新老师一个好印象,而有着“辉煌”黑历史的刘某表现又会是怎样?她会不会装装“新人”样呢?与此同时,笔者的脑海很快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教育策略……
第二天早上的班会课是笔者与班级学生们的首次见面。笔者向新集体说了预先准备好的开场白:“同学们,升上初二,意味着新的开始。老师是一个不喜欢背负过去的人,也没兴趣向你们原来的班主任了解你们的过去,也希望大家不要背负着过去。过去的荣誉和成果,不值得炫耀;过去的错误与偏失,也应该让它过去。在你们每个人前面,现在有一张白纸,它纯洁无瑕,该在上面描画些什么,就看你们自己的了。”笔者说这话的时候,特意地看了一眼刚才还一脸不在乎的刘某,她似乎若有所思。下课后,刘某有意无意地从笔者身边经过,装作随意地说:“老师好!”笔者也装作随意地回了句:“你好呀。你叫什么呀?自我介绍个呗。”“原来的班主任没告诉你我是……”笔者微笑着打断了她的话:“我没有兴趣了解你的过去。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你刚才主动跟老师我打招呼,我觉得你挺有礼貌的,人一定不会差。正好,能帮忙打扫一下教室卫生吗?”这一天放学,笔者和她一边劳动一边聊,虽然她聊得不多,但笔者觉得刘某似乎还蛮乖巧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叛逆。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刘某行为不端、口碑不佳?笔者决定对她的家庭背景作一番了解。刘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城市发展,获得村里拆迁安置补偿,属于农转城人口。家境也因此变得殷实,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父母一概满足。父母直言女孩子家读书能读多少就多少,反正家庭不愁吃喝,能混个初中毕业也就够了。然而,刘某有一个姐姐,姐姐性格恬静,学习成绩优异,从小就不需要父母操心,刘妈妈对姐姐也极为喜欢,开口闭口谈的都是姐姐。相较之下,父母眼中的小女儿刘某显得逊色得多,但在家的时候还算听话的,倘若家长接到学校老师关于刘某的投诉电话时,便劈头盖脸对刘某一顿责骂……瞬时,笔者都懂了。长期的浮华环境造成了刘某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刘某的父母亲仍停留在“男人在外赚钱,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的落后思想中,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正面诱导,对成长中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思想状况缺乏深入交流。使得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而造成孩子极其容易变得散漫甚至是叛逆的。而姐姐的优秀表现让父母引以为豪,倍有脸面。因此,作为妹妹的刘某产生了另辟曲径,以期引起別人的注意,从而满足自己生活中的“缺失”。
一、了解成因,对症下药
鉴于刘某长期以来扭曲的行为价值观,笔者认为教师做转化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帮她发现自己的价值及闪光点,以好的行为、好的表现树立自身形象,当学生们都愿意与之交往,老师能给予好评,这样才是真真切切地提高了学生在周围人中的存在感。而与之并存的良性循环,就是孩子的进取心,也会复燃起来。
每周一次的班会课,笔者都会寻找机会对班上学生做思想的宣传。除此以外,对于刘某,笔者一直努力寻找她的闪光点。针对班上愈来愈多的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的情况,一度使笔者颇为头痛。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班上做出了“有带手机来学校的同学自觉上缴到讲台,放学时办公室领回手机”的决定。要想方案能执行,需要有愿意“吃螃蟹的第一人”,只要有人缴了,其他学生也就都会跟着照做。然而,究竟学生们愿不愿意上缴,笔者心里是没谱的。如若学生不缴,笔者拿他们也没辙。万万没想到的是,刘某第一个站出来上缴了手机,还记得她当时拿着手机走上讲台的时候,还一边转身冲着其他同学大声喊着:“反正我上课睡觉,有没有手机我无所谓。”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尽管如此,笔者还是特别表扬了刘某。此时,同学们对刘某投去了佩服的目光,让刘某在同学心中的形象一下子也提高了许多。因为班上“第一叛逆”的刘某缴了手机,方案在班里顺利执行,减少了课堂学习的干扰项,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集中了,班级单元考试、阶段考试各科平均分在年级中的名次均有所提升。在之后的班会课总结上,笔者又再次肯定了以刘某为代表的一批带手机到校同学对老师工作、优化班级环境的大力配合,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好行为,守住寂寞,学习上再加把劲……那天,笔者看到了素日里爱趴在书桌上的刘某坐直了身体,安静地听笔者在讲台上说的话。
二、爱与关心,改善人际关系
在一次校运会后,笔者和刘某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她谈同学、谈交往……也让她讲自己的想法。笔者很真诚地讲了笔者对她行为的看法,从笔者的角度,觉得同学对她的看法等等。从这次谈话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笔者对她的触动。往后的教育,笔者更多是用心平气和的语气对待她的错误,采用诙谐的语气给予教育,在这样的沟通方式下,她更容易接受且听进笔者的话。
一直以来,刘某违反各项纪律,同学们都觉得她缺乏集体荣誉感,对她并不接纳。于是,笔者让学生学们对刘某多一点宽容,把她的错误尽量缩小,也肯定她微小的进步,明确要彻底改变需要时间等等的道理。一次课上,班上一学生突然感觉不适,打了报告想下楼去医务室瞧瞧,笔者同意了,课堂教学继续进行着……刘某注意到了同学脸色苍白,扶着墙行走迟缓这一细节,主动提出想搀扶她找校医。原来刘某也是个细心、能关心他人的人啊。经过这一事件,班上学生对刘某刮目相看。利用此契机,笔者在班会课上评论人和事,积极把握了舆论导向。渐渐地,处于正确舆论氛围中的刘某和同学相处冲突少了,有说有笑的时间多了。
三、矫正效果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教育,刘某的改变非常明显。她违反各项规章制度的现象明显减少,不再是违纪的“核心人物”,捉弄同学的行为也减少了,与同学交往渐渐变得和谐,偶尔因为自己的疏忽,惹恼了同学,也会很紧张地进行道歉。刘某的可爱渐渐被同学所接受,同学既体谅她的不成熟,也觉得少了她会少了许多快乐。有时兴起,她也会跟着同学们一起背诵课文、写写作业,对学习的态度较之前有了较大转变。
作为教师,笔者时常对自己说一句话:“面对烦人烦事心不烦,要保持爱心和耐心。”对学生才会有耐心,持之以恒,一如既然地进行教育,爱久方可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