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景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拓展教学思路,善于创设各种情景,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教学初始:设置情景,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它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对于整节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用动情、流畅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例如我在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和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事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1900年,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这样的导语使课堂一开始就笼罩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对于后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再如:在学习《古代罗马》一章,我这样导入:你们都知道2008年将在中国北京举行第29届奥运会,但你们是否知道它的发源地在哪里?我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馆可坐10万人,但你是否知道在多1900年前的古罗马大剧场可以容纳多少观众呢?从而导入新课。这样的导语设置,使学生迫切地产生一种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深入情景,体味历史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中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是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善于打破时间限制,接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抓住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历史,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进入情景之中。
例如:在《繁盛一时的隋朝》中讲到科举制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世界一些国家对中国科举制的看法:
英国:“它会像火苗和印刷术一样”。
美国:“我们在洪荒的时代,中国人已在读书”。
日本:公元7至8世纪之际,日本引进中国的律令制度,模仿唐朝实行政治改革。
韩国:“我们公道,惟在制度”。
目前,西方学术界公认: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于中国的科举制。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这样,引导学生深入情景,在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接着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像牛顿这样的人?于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讲完后,我再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在了解科举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考试制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深入情景,体味历史。
三、课堂结束:设置悬念,主动探究
听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心灵之痒”,究其原因,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潮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留下悬念,来吊你的胃口。同样,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课时,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从而去主动探究。
例如:我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结束时,“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再次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把,1928年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根据地,革命力量在不断壮大,这引起了国民派反动派的仇恨,于是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围剿’,目的是要消灭革命烈火,消灭红军”,我设悬念:“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等人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的前四次‘围剿’,而第五次‘反围’剿却失败了,这时红军面临被动挨打失败的局面,中共中央被迫做出什么决定,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中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转折性的会议?请同学们课后预习《红军不怕远征难》找出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再如讲《香港、澳门的回归》结束时,我这样设置悬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台湾提供了范例,我党在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努力,并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请同学们预习《海峡两岸的交往》。这样,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知识的空间并没有关闭,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研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延伸、去发掘。
总之,情景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作为历史课老师,我们有责任在历史课堂上再现历史,让孩子们切实去体会人类走过的昨天,无论荣辱兴衰,都让人们感觉到今天沉甸甸的责任,从而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教学初始:设置情景,引人入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设置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它是提高45分钟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对于整节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用动情、流畅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例如我在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长河中,流淌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和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事实!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回到历史的1900年,共同体会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悲壮历史。”这样的导语使课堂一开始就笼罩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与课本内容的氛围相融合,对于后面的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再如:在学习《古代罗马》一章,我这样导入:你们都知道2008年将在中国北京举行第29届奥运会,但你们是否知道它的发源地在哪里?我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馆可坐10万人,但你是否知道在多1900年前的古罗马大剧场可以容纳多少观众呢?从而导入新课。这样的导语设置,使学生迫切地产生一种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地迁移到教学中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深入情景,体味历史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中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是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所以,我在上课时,努力将历史上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善于打破时间限制,接近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抓住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历史,以扣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进入情景之中。
例如:在《繁盛一时的隋朝》中讲到科举制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世界一些国家对中国科举制的看法:
英国:“它会像火苗和印刷术一样”。
美国:“我们在洪荒的时代,中国人已在读书”。
日本:公元7至8世纪之际,日本引进中国的律令制度,模仿唐朝实行政治改革。
韩国:“我们公道,惟在制度”。
目前,西方学术界公认: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于中国的科举制。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这样,引导学生深入情景,在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我接着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像牛顿这样的人?于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讲完后,我再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在了解科举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考试制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深入情景,体味历史。
三、课堂结束:设置悬念,主动探究
听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心灵之痒”,究其原因,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潮或矛盾冲突到剑拨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留下悬念,来吊你的胃口。同样,教材的内容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旧课往往是新课的“钥匙”,因此,在结束课时,要找出与下节课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悬念,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解开这个“谜”的需要,从而去主动探究。
例如:我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结束时,“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再次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把,1928年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根据地,革命力量在不断壮大,这引起了国民派反动派的仇恨,于是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围剿’,目的是要消灭革命烈火,消灭红军”,我设悬念:“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等人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的前四次‘围剿’,而第五次‘反围’剿却失败了,这时红军面临被动挨打失败的局面,中共中央被迫做出什么决定,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中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转折性的会议?请同学们课后预习《红军不怕远征难》找出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去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再如讲《香港、澳门的回归》结束时,我这样设置悬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台湾提供了范例,我党在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努力,并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请同学们预习《海峡两岸的交往》。这样,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知识的空间并没有关闭,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研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延伸、去发掘。
总之,情景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作为历史课老师,我们有责任在历史课堂上再现历史,让孩子们切实去体会人类走过的昨天,无论荣辱兴衰,都让人们感觉到今天沉甸甸的责任,从而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