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往往是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为依据之一。毫无疑问,许多老师上课的时候,教者本人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心中是有数的,但很多时候,学生并不知道。我认为,让学生在开始上课时就清楚的知道本课的教学目标,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保证。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出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是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了两公里多一点,就有人开始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走这么远,何时才能到尽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的远近,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算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了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于是大家又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倦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时,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走完一公里,大家就有一阵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在三组受实验的人当中,他们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最短。
由此,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且能够把自己的行动不断地与目标加以对照,时刻清楚自己离目标还有多少距离时,人们的行动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魏书生老师谈到自己的教学经验时,其中一条就是强调目标教学。他通常的做法是:在学期初让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去通读教材,他自己并不讲课,等学生对课本有了粗线条的整体印象之后,他再进一步明确本学年的总体目标,本学期的总体目标,再让学生具体了解到每个月每周的学习目标。这样,虽然他上课时间很少很少,但他的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他的教学理念鲜有人能及。
其实,从老师备课的角度讲,就是备如何实现大大小小的、一个个的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实际上就是对教材体系整体上熟练达到目无全牛了,一个个教学目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是一种大备课,是在用一生或者说是大半生的时间备课。这样的备课无论检查多少备课本也查不出来的。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的老师,往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盲人摸象”,只知枝叶不见大树,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埋头通读教材,不仅要读自己所教本年级的教材,更要通读三年甚至六年两个学段的教材。只有整体把握了,目标才会清晰明了,面对教材才能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感觉,写起教案来才能有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之快感,上起课来才会成竹在胸、直入主题,学生学起来才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
从学生的角度讲,教师备课也包括备学生这一环节。如果在学习之前让他们先明确目标,譬如由整体的高中三年到每一年,再分解到每一学期,再到每个月。化整为零,实现起来就容易多了。每学完一课——一节——一章——一个单元之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看看距离目标还有多大差距,这样做不仅仅能让学生修正自己的行动,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感。事实上,高考成绩的佼佼者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本或几本自编的错题集,上面收集的是自己一次次做错的题目。这正好说明他们是目标明确的好手。还有一个佐证,许多高考复读生第二年高考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跟他们明确的达标意识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关系。
至于说备教法和备学法,这其实是属于技术层面上的操作,用魏书生老师的话说,叫做“雕虫小技”,技巧性的东西是很容易学会的。可惜的是,目前我们许多老师仅仅热衷于浅层次的备课、上课,考什么就教什么,缺少的是大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比如说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目前对语法和逻辑知识采用淡化处理,但不少老师将这些内容淡化得没有目标了,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还有一些学校领导,不喜欢听课(认为那样浪费时间),只是期中或期末检查一下老师的备课(翻翻教案设计),即便这样也只是走马观花看表面文章,谁的备课笔记字迹优美,那就是优秀;谁的备课笔记涂涂改改,东删一句西加一句,那就是不合格。呜呼,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教学上的一种遗憾!
有人说,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人物。但如果一个人不将这个伟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目标去实施,恐怕他成不了伟大的人物。当然,没有一个总体目标,只有一大堆杂乱无章小目标的人,更容易一辈子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年轻的老师们,把教学目标交给学生去吧,中国需要伟大的教育家,只有一个孔子一个魏书生是远远满足不了这个时代的需要的。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出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是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了两公里多一点,就有人开始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走这么远,何时才能到尽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的远近,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算行程的时间和距离。走了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于是大家又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倦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时,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走完一公里,大家就有一阵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在三组受实验的人当中,他们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最短。
由此,心理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且能够把自己的行动不断地与目标加以对照,时刻清楚自己离目标还有多少距离时,人们的行动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魏书生老师谈到自己的教学经验时,其中一条就是强调目标教学。他通常的做法是:在学期初让出一段时间,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去通读教材,他自己并不讲课,等学生对课本有了粗线条的整体印象之后,他再进一步明确本学年的总体目标,本学期的总体目标,再让学生具体了解到每个月每周的学习目标。这样,虽然他上课时间很少很少,但他的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他的教学理念鲜有人能及。
其实,从老师备课的角度讲,就是备如何实现大大小小的、一个个的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实际上就是对教材体系整体上熟练达到目无全牛了,一个个教学目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是一种大备课,是在用一生或者说是大半生的时间备课。这样的备课无论检查多少备课本也查不出来的。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的老师,往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盲人摸象”,只知枝叶不见大树,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埋头通读教材,不仅要读自己所教本年级的教材,更要通读三年甚至六年两个学段的教材。只有整体把握了,目标才会清晰明了,面对教材才能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感觉,写起教案来才能有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之快感,上起课来才会成竹在胸、直入主题,学生学起来才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
从学生的角度讲,教师备课也包括备学生这一环节。如果在学习之前让他们先明确目标,譬如由整体的高中三年到每一年,再分解到每一学期,再到每个月。化整为零,实现起来就容易多了。每学完一课——一节——一章——一个单元之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看看距离目标还有多大差距,这样做不仅仅能让学生修正自己的行动,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感。事实上,高考成绩的佼佼者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本或几本自编的错题集,上面收集的是自己一次次做错的题目。这正好说明他们是目标明确的好手。还有一个佐证,许多高考复读生第二年高考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跟他们明确的达标意识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关系。
至于说备教法和备学法,这其实是属于技术层面上的操作,用魏书生老师的话说,叫做“雕虫小技”,技巧性的东西是很容易学会的。可惜的是,目前我们许多老师仅仅热衷于浅层次的备课、上课,考什么就教什么,缺少的是大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比如说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目前对语法和逻辑知识采用淡化处理,但不少老师将这些内容淡化得没有目标了,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还有一些学校领导,不喜欢听课(认为那样浪费时间),只是期中或期末检查一下老师的备课(翻翻教案设计),即便这样也只是走马观花看表面文章,谁的备课笔记字迹优美,那就是优秀;谁的备课笔记涂涂改改,东删一句西加一句,那就是不合格。呜呼,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教学上的一种遗憾!
有人说,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人物。但如果一个人不将这个伟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目标去实施,恐怕他成不了伟大的人物。当然,没有一个总体目标,只有一大堆杂乱无章小目标的人,更容易一辈子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年轻的老师们,把教学目标交给学生去吧,中国需要伟大的教育家,只有一个孔子一个魏书生是远远满足不了这个时代的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