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品牌建设贯穿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全过程,在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几年来,我省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实践中,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为突破口,在全省县域范围内打造了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这些品牌的成功创建有力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从这几年来的创建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组织好、开展好、坚持好这项活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积极探索建立切合基层文化工作实际、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创建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遵循五项原则。
一、在组织层面上,通过建制度、定标准、抓督办,建立推动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是下发创建活动实施办法。该办法对“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的意义、原则、目标、标准、条件、申报评选、表彰推介、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是建立领导责任制。省里成立了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副组长由省政府副省长担任,成员由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一县一品”文化品牌的申报评审、项目库建设、扶持奖励资金落实及宣传推广。办公室设在省文联,办公室主任由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兼任。全省各地都参照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宣传部门大力指导、各级文联具体落实、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创建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专家评审制度。采用聘用制成立了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专家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论证各地申报文化品牌的科学性、可行性,对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项目进行初评、检查验收,并向领导小组呈报初评和验收情况。
四是建立调研督办制度。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开展调研、建设项目库、编印创建资料汇编、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及时掌握全省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加强分类指导。
五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提出“四纳入”的创建要求,即把文化品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要点、纳入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考核、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对全省各地创建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审,通过评委审议、实地考核、评委投票等环节,评出年度创建先进单位或入选品牌,并召开工作会、现场会进行公开表彰,由各级财政拿出相应的资金进行奖励,并利用各种渠道对入选品牌进行宣传推介。
二、在实施层面上,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建立有利于促进基层文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创建机制
一是政府主导。政府作为创建活动的管理和服务主体,重点抓好政策制定、规划指导、培育主体、宏观调控、重点引导性投入等工作,为文化品牌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社会参与。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域的界限,以创建项目为标的,按照“股权配置、参股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互利双赢的用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组织、民间资本等多层次投资主体和社会各方面人才参加创建。
三是市场化运作。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建立文化品牌运营主体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积极构建文化品牌生产、营销组织,通过活动造势、媒体推介、消费补贴等多种方式,培育多样化的文化品牌消费群体,增强文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产业化发展。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把文化品牌创建与经济、科技、教育特别是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胆开发,延伸服务,实行多元化经营和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形成文化品牌产业集群,走出一条县域基层文化单位发展新型注意力经济的新路。
三、在创建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坚持五项原则
一是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坚持以文化人、以义取利的原则。把市场机制引入“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发挥市场在创建中的资源整合作用,提高投入产出比,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在创建中一直坚持的做法。但必须看到,文化品牌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而且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文化传播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因此,在创建活动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运行机制,强化文化品牌营运主体的社会责任,积极引导他们以产业化的形式推出积极健康向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适销对路的文化品牌产品,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从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是正确处理土与洋的关系,坚持突出特色、继承创新的原则。特色是文化品牌的核心和价值所在。而“一县一品”文化品牌特色的形成,又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创建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土与洋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按照尊重历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世界眼光的要求,组织力量进行缜密的论证和科学的规划,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打造出融“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为一体的文化品牌,增强文化品牌的穿透力。
三是正确处理量与质的关系,坚持厚积薄发、以质取胜的原则。“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过程,就各地区而言,既是本地优秀文化资源长期积累和保护的过程,又是通过策划、创新、运营将这些资源加以整合、提高从而产生质的飞跃,形成系列化品牌产品和产业的过程;就全省而言,则是通过各县(市)区“一品突破”的累积,形成全省文化品牌“百花齐放”繁荣局面的过程。因此,在创建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既要重视对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存量、种类、内涵、价值等的调查摸底,更要重视文化品牌的策划、营运与包装,还要关注全省各地创建全局,注重品牌资源的整合,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做到好中推优、优中选特,浓墨重彩、凸显亮点,努力实现各县(市)区“一品突破”与全省文化品牌“百花齐放”的成功对接,把“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做成湖北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四是正确处理虚与实的关系,坚持虚实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是一项秉承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文化工程,难在立项、重在落实、贵在坚持。因此,在创建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创建任务的落实、工作经验的总结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创建活动作为基层文化单位推进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确定下来。要像抓经济建设工程那样抓文化品牌打造,把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化、实事化、标准化,切实把创建的组织机构、项目、投入、人员、宣传等落到实处,确保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出影响。要把文化品牌建设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规律,积累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品牌的学术价值。
五是正确处理内与外的关系,坚持上下结合、内外联动的原则。文化品牌创建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和影响面广,文联等少数几个职能部门作为担当重任的先锋队自然义不容辞,但仅仅依靠这些力量孤军作战是不够的,必须树立大协作、大开放的意识,积极整合地域内外、系统内外、体制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形成“兵团”合力。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委宣传部的领导,认真研究和解决创建工作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各级文联组织作为创建工作办事机构,应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利用社会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搞好各地、各部门的相互沟通,上级单位与基层组织的配合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格局。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加“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在参与创建中提高素质、获得收益。
(注:本文根据2010年度湖北省优秀获奖调研成果《推动县域文化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调查》一文节选,全文12000字左右》。)
一、在组织层面上,通过建制度、定标准、抓督办,建立推动创建活动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是下发创建活动实施办法。该办法对“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的意义、原则、目标、标准、条件、申报评选、表彰推介、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是建立领导责任制。省里成立了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副组长由省政府副省长担任,成员由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一县一品”文化品牌的申报评审、项目库建设、扶持奖励资金落实及宣传推广。办公室设在省文联,办公室主任由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兼任。全省各地都参照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宣传部门大力指导、各级文联具体落实、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创建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专家评审制度。采用聘用制成立了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专家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负责论证各地申报文化品牌的科学性、可行性,对全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项目进行初评、检查验收,并向领导小组呈报初评和验收情况。
四是建立调研督办制度。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开展调研、建设项目库、编印创建资料汇编、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及时掌握全省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并加强分类指导。
五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明确提出“四纳入”的创建要求,即把文化品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要点、纳入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考核、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对全省各地创建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评审,通过评委审议、实地考核、评委投票等环节,评出年度创建先进单位或入选品牌,并召开工作会、现场会进行公开表彰,由各级财政拿出相应的资金进行奖励,并利用各种渠道对入选品牌进行宣传推介。
二、在实施层面上,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建立有利于促进基层文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创建机制
一是政府主导。政府作为创建活动的管理和服务主体,重点抓好政策制定、规划指导、培育主体、宏观调控、重点引导性投入等工作,为文化品牌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社会参与。打破所有制、行业、地域的界限,以创建项目为标的,按照“股权配置、参股经营、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互利双赢的用人机制,广泛吸引社会组织、民间资本等多层次投资主体和社会各方面人才参加创建。
三是市场化运作。通过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建立文化品牌运营主体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积极构建文化品牌生产、营销组织,通过活动造势、媒体推介、消费补贴等多种方式,培育多样化的文化品牌消费群体,增强文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产业化发展。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把文化品牌创建与经济、科技、教育特别是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胆开发,延伸服务,实行多元化经营和跨地区、跨行业发展,形成文化品牌产业集群,走出一条县域基层文化单位发展新型注意力经济的新路。
三、在创建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坚持五项原则
一是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坚持以文化人、以义取利的原则。把市场机制引入“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发挥市场在创建中的资源整合作用,提高投入产出比,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我们在创建中一直坚持的做法。但必须看到,文化品牌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而且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文化传播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因此,在创建活动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运行机制,强化文化品牌营运主体的社会责任,积极引导他们以产业化的形式推出积极健康向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适销对路的文化品牌产品,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从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是正确处理土与洋的关系,坚持突出特色、继承创新的原则。特色是文化品牌的核心和价值所在。而“一县一品”文化品牌特色的形成,又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创建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土与洋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按照尊重历史文化、突出地域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世界眼光的要求,组织力量进行缜密的论证和科学的规划,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打造出融“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为一体的文化品牌,增强文化品牌的穿透力。
三是正确处理量与质的关系,坚持厚积薄发、以质取胜的原则。“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过程,就各地区而言,既是本地优秀文化资源长期积累和保护的过程,又是通过策划、创新、运营将这些资源加以整合、提高从而产生质的飞跃,形成系列化品牌产品和产业的过程;就全省而言,则是通过各县(市)区“一品突破”的累积,形成全省文化品牌“百花齐放”繁荣局面的过程。因此,在创建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量与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既要重视对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存量、种类、内涵、价值等的调查摸底,更要重视文化品牌的策划、营运与包装,还要关注全省各地创建全局,注重品牌资源的整合,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做到好中推优、优中选特,浓墨重彩、凸显亮点,努力实现各县(市)区“一品突破”与全省文化品牌“百花齐放”的成功对接,把“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做成湖北文化强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四是正确处理虚与实的关系,坚持虚实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是一项秉承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文化工程,难在立项、重在落实、贵在坚持。因此,在创建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意创建任务的落实、工作经验的总结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把创建活动作为基层文化单位推进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确定下来。要像抓经济建设工程那样抓文化品牌打造,把文化品牌建设项目化、实事化、标准化,切实把创建的组织机构、项目、投入、人员、宣传等落到实处,确保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出影响。要把文化品牌建设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规律,积累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提高文化品牌的学术价值。
五是正确处理内与外的关系,坚持上下结合、内外联动的原则。文化品牌创建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和影响面广,文联等少数几个职能部门作为担当重任的先锋队自然义不容辞,但仅仅依靠这些力量孤军作战是不够的,必须树立大协作、大开放的意识,积极整合地域内外、系统内外、体制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形成“兵团”合力。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委宣传部的领导,认真研究和解决创建工作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各级文联组织作为创建工作办事机构,应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利用社会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优势,搞好各地、各部门的相互沟通,上级单位与基层组织的配合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格局。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加“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在参与创建中提高素质、获得收益。
(注:本文根据2010年度湖北省优秀获奖调研成果《推动县域文化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调查》一文节选,全文12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