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歌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果只是枯燥的讲解和乏味的分析,则会使学生与诗歌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在诗歌教学模式中大胆尝试创新,使用美读法、音乐法、专题法、想象法,使诗歌教学生动化,才能让诗歌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
美读法 音乐法 专题法 想象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1—0071—03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我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诗是浩瀚的中华文化的载体,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现代新诗,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无论是古代的诗人们还是现代的诗人们,无一不是怀着丰富的感情,对生活体察入微,他们或醉或醒,或执着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可谓风情万种,千古流芳。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可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一直对他们重视不够,诗歌教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魅力,显得应试性极强,而诗性不足。而今,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推进语文教改,寻求一条语文教学的新路,语文的人文价值又被逐渐重视起来,鉴于此,我们也应该呼唤诗歌教学中诗性的回归。
一、诗歌教学的现状
当代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宁可读小说散文,也不读诗歌。可是,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诗歌国度”,一向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重要原因。现在的“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而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青少年受其影响比较大。
我们现行的教育忽视了对文科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上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现行的诗歌教学主要还是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冷冰冰的课文分析之中,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的拼凑,不见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的有机联系,一首韵味十足的唐诗被肢解成七零八落的拼盘,一首情文并茂的现代新诗被分析成索然无味的教条,诗歌鉴赏这一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就这样被程式化、标准化。
教师的学识修养。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中学诗歌教学不容乐观,中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既不喜欢也不重视,而且也缺乏相应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改变现状的途径探索
那么,诗歌对于中学生真的可有可无吗?答案是否定的。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1]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使其因为排拒诗性和诗意而变得干枯、丑陋,让人目不忍睹。现行高职语文统编教材中第四册诗歌赏析一、二单元中所选的诗歌三十多首,上起《诗经》,下迄当代新诗,体式各别,风格各异,大致可以反映我国诗歌发展的轮廓。笔者认为高职诗歌教学应该利用现有的条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1.美读法——以读带讲。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节奏感、音乐美。诗歌高度集中,概括的内容,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精练,要以精练的语言,表现鲜明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又使诗歌语言具有跳跃的特点,这种跳跃式的看似诗句之间并无直接联系的语言,恰恰表现诗人放纵奔腾的炽热感情和驰骋无羁的大胆想象。诗歌一般分行排列,具有一定规律的停顿和间歇,不仅供人阅读,而且可供人们朗诵和歌唱,这就使诗歌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讲究格律的旧体诗如此,新体诗也大都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同时,节奏感和音乐美也使诗歌语言更具有感情色彩。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靠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2]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不可呢?
以《将进酒》为例,全诗四个层次,情绪强烈转折,从悲伤到欢乐,从激愤到狂放,美读时要把握每一层次的情感变化。因此,教师要尽量找到每首诗歌的录音范读,或者多找一些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优劣。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朗读的形式有多种,如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小组读。不过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读,学生就会感到枯燥而厌倦。就教学方法而言,入情的美读胜于苍白的解说。在琅琅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永、李清照的婉约。 2.音乐法——以情动人。音乐本身就有一种潜移默化、染情悦性的作用,诗歌、音乐、舞蹈自古就是一家,艺术是相通的,让优美的诗歌随着轻柔的音乐字字流淌开去,这种灵动的美对每一位学生都很有吸引力。
在教学实践中,比如《蒹葭》这首古诗,对伊人的描写可谓千古绝唱、精彩之至,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确切地体会诗歌朦胧含蓄的意境,笔者特意找到了根据这首诗改编、琼瑶作词的《在水一方》,其乐曲节奏变化恰好与诗句描写相符,加上邓丽君深情柔美的演唱,不仅让学生加深体会了诗句描写,也欣赏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恋歌,通过音乐的播放,同学们似乎更能融入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对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性格特点,对诗人的描写技巧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与把握,真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配乐朗读配乐吟唱,也可以让流行歌曲与古诗词“联姻”,这种方法便捷好用,饶有趣味。比如有的学生用《光辉岁月》配苏轼的《水调歌头》,有的学生用Twins的歌来配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唱起来都别有一番滋味。
3.专题法——以点带面。学小说分析人物时,要抓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同样,学诗歌有没有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可言?当然是有的,比如意象,比如象征,比如意境,就诗歌形式而言,“境”与“象”是指诗人借助于表达感情的具体的景或物,即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对于高职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来自学了,教师不能一首接一首地教完就算完成任务,更应该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简单地讲,意境就是融情于景,意象就是寄情于物。这两个概念并不是诗歌所独有。散文,尤其是写景抒情的散文中,作者勾画景物的同时就是一个抒情的过程,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而生活中朋友或情人之间的互赠,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最好的情感的象征。破镜重圆代表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南国红豆更是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红楼梦》中黛玉焚稿断送的也是一腔痴情……
诗歌更是如此,将看不见听不到的人的内心情感化为可见可触的直觉形象,是诗人们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不过对高职语文教学而言,不必过于复杂化,倒是越简明越好。看李白的一首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全诗通过一连串类似电影蒙太奇镜头:从外景——白露、秋月,特写——玉阶生露、露侵罗袜,动作——下帘、望月等直觉形象,唤起了内在的浓烈的思妇哀怨的感情。这就是意境,它的外在形式是流动的景和活动的人。而意象则是由静态的物构成。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意象派奉为经典的诗歌《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完后,思考:全诗给你什么感觉?有的语感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但是它们被作者“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
有时,我们能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
同时,诗人们用意象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再重复由于“柳、留”音近而折杨柳枝送别的习俗,独出心裁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柳的意象: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笔下康桥河畔夕阳中的柳树、柳枝,映在波光里的金色的倒影无比艳丽,叫人联想到了金装的仪态万千的新娘。表明诗人对这里一草一树的依恋,竟像蜜月中的爱侣那样难舍难分。可见,“金柳”这一意象是富有创新性的,具有诗人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可以在讲授新课前集中开一些这样的专题讲座,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进行,或者从外面请专家来讲,目的都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
4.想象法——以形带学。诗歌大多有形象感。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在诗里,往往出现两方面的生活画面,即两个方面的形象,一是诗中描绘的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二是诗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如贺铸在他的《青玉案》一词中写道:“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巧妙地借用了眼前的烟草、风絮、细雨来比喻一腔闲愁,特别是“梅子黄时雨”,要知道江南梅雨时节的雨,那是怎样日夜飘洒、朦朦胧胧、无休无止啊!诗人的形象就融化在这巨大的背景之中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除了美丽的天上街市那神话般的画面及牛郎织女自由往来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青年人(当时的诗人)面对黑暗的旧中国,盼望自由,盼望民主,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幸福生活形象。当诗人用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时候,这两个画面便合二为一。又如,在舒婷的《致橡树》中,也有两个很独特的形象:橡树和木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诗人通过两棵树既互相依存又相对独立的关系,传达出自己对爱情的见解,伟岸的橡树和高大的木棉就是最好的意象。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如同运用电影镜头剪辑的蒙太奇手法,将几种景物稍加组合,便成为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单从表面上看是描写江水拍激崖岸的宏伟壮丽的景象,学生并不难想象。但是要联系到词的标题“赤壁怀古”,就可进一步想象出当年赤壁鏖战、曹军“灰飞烟灭”的场面:此火彼水,一红一白,色彩对比何等鲜明,古今比照何其强烈,恰是应“怀古”二字,实扣伤今之意。再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祖国江山色彩壮丽,世间万物争奇斗艳,促人上进,催人奋发。学生于此不正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勃发之雄心、激荡之情怀?正是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把学生带到了一种艺术创造的空间,在对它们进行咀嚼、品味的同时,也获得了思维的灵动、想象空间的拓展和审美情趣的升华。可以说,运用诗歌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应该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
诗歌教学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教师多用“细雨”、“微风”去熏陶学生,也许比那种灌输式的分解要有用得多。当课堂上真正响起学生们对诗的用心吟唱时,不禁感叹这才是诗歌应有的魅力!这才是诗歌女神应有的风采!这才是真正的诗歌教学!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诗歌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如果只是枯燥的讲解和乏味的分析,则会使学生与诗歌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在诗歌教学模式中大胆尝试创新,使用美读法、音乐法、专题法、想象法,使诗歌教学生动化,才能让诗歌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关键词】
美读法 音乐法 专题法 想象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1—0071—03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我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诗是浩瀚的中华文化的载体,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现代新诗,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无论是古代的诗人们还是现代的诗人们,无一不是怀着丰富的感情,对生活体察入微,他们或醉或醒,或执着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可谓风情万种,千古流芳。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可是,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一直对他们重视不够,诗歌教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魅力,显得应试性极强,而诗性不足。而今,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推进语文教改,寻求一条语文教学的新路,语文的人文价值又被逐渐重视起来,鉴于此,我们也应该呼唤诗歌教学中诗性的回归。
一、诗歌教学的现状
当代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宁可读小说散文,也不读诗歌。可是,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诗歌国度”,一向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想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重要原因。现在的“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而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青少年受其影响比较大。
我们现行的教育忽视了对文科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上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现行的诗歌教学主要还是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把学生的悟性和情感淹没在冷冰冰的课文分析之中,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部分的拼凑,不见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的有机联系,一首韵味十足的唐诗被肢解成七零八落的拼盘,一首情文并茂的现代新诗被分析成索然无味的教条,诗歌鉴赏这一最富个性色彩、最具创造精神的情智活动,就这样被程式化、标准化。
教师的学识修养。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中学诗歌教学不容乐观,中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既不喜欢也不重视,而且也缺乏相应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改变现状的途径探索
那么,诗歌对于中学生真的可有可无吗?答案是否定的。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正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1]语文应该是最具人文关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使其因为排拒诗性和诗意而变得干枯、丑陋,让人目不忍睹。现行高职语文统编教材中第四册诗歌赏析一、二单元中所选的诗歌三十多首,上起《诗经》,下迄当代新诗,体式各别,风格各异,大致可以反映我国诗歌发展的轮廓。笔者认为高职诗歌教学应该利用现有的条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1.美读法——以读带讲。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富有节奏感、音乐美。诗歌高度集中,概括的内容,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精练,要以精练的语言,表现鲜明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又使诗歌语言具有跳跃的特点,这种跳跃式的看似诗句之间并无直接联系的语言,恰恰表现诗人放纵奔腾的炽热感情和驰骋无羁的大胆想象。诗歌一般分行排列,具有一定规律的停顿和间歇,不仅供人阅读,而且可供人们朗诵和歌唱,这就使诗歌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讲究格律的旧体诗如此,新体诗也大都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同时,节奏感和音乐美也使诗歌语言更具有感情色彩。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靠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美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2]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不可呢?
以《将进酒》为例,全诗四个层次,情绪强烈转折,从悲伤到欢乐,从激愤到狂放,美读时要把握每一层次的情感变化。因此,教师要尽量找到每首诗歌的录音范读,或者多找一些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优劣。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朗读的形式有多种,如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小组读。不过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读,学生就会感到枯燥而厌倦。就教学方法而言,入情的美读胜于苍白的解说。在琅琅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永、李清照的婉约。 2.音乐法——以情动人。音乐本身就有一种潜移默化、染情悦性的作用,诗歌、音乐、舞蹈自古就是一家,艺术是相通的,让优美的诗歌随着轻柔的音乐字字流淌开去,这种灵动的美对每一位学生都很有吸引力。
在教学实践中,比如《蒹葭》这首古诗,对伊人的描写可谓千古绝唱、精彩之至,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确切地体会诗歌朦胧含蓄的意境,笔者特意找到了根据这首诗改编、琼瑶作词的《在水一方》,其乐曲节奏变化恰好与诗句描写相符,加上邓丽君深情柔美的演唱,不仅让学生加深体会了诗句描写,也欣赏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恋歌,通过音乐的播放,同学们似乎更能融入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对抒情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性格特点,对诗人的描写技巧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与把握,真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配乐朗读配乐吟唱,也可以让流行歌曲与古诗词“联姻”,这种方法便捷好用,饶有趣味。比如有的学生用《光辉岁月》配苏轼的《水调歌头》,有的学生用Twins的歌来配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唱起来都别有一番滋味。
3.专题法——以点带面。学小说分析人物时,要抓人物的四种描写方法,同样,学诗歌有没有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可言?当然是有的,比如意象,比如象征,比如意境,就诗歌形式而言,“境”与“象”是指诗人借助于表达感情的具体的景或物,即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对于高职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系统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可以用来自学了,教师不能一首接一首地教完就算完成任务,更应该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简单地讲,意境就是融情于景,意象就是寄情于物。这两个概念并不是诗歌所独有。散文,尤其是写景抒情的散文中,作者勾画景物的同时就是一个抒情的过程,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而生活中朋友或情人之间的互赠,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是最好的情感的象征。破镜重圆代表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南国红豆更是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红楼梦》中黛玉焚稿断送的也是一腔痴情……
诗歌更是如此,将看不见听不到的人的内心情感化为可见可触的直觉形象,是诗人们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不过对高职语文教学而言,不必过于复杂化,倒是越简明越好。看李白的一首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全诗通过一连串类似电影蒙太奇镜头:从外景——白露、秋月,特写——玉阶生露、露侵罗袜,动作——下帘、望月等直觉形象,唤起了内在的浓烈的思妇哀怨的感情。这就是意境,它的外在形式是流动的景和活动的人。而意象则是由静态的物构成。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意象派奉为经典的诗歌《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学生读完后,思考:全诗给你什么感觉?有的语感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但是它们被作者“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
有时,我们能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
同时,诗人们用意象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再重复由于“柳、留”音近而折杨柳枝送别的习俗,独出心裁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柳的意象: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笔下康桥河畔夕阳中的柳树、柳枝,映在波光里的金色的倒影无比艳丽,叫人联想到了金装的仪态万千的新娘。表明诗人对这里一草一树的依恋,竟像蜜月中的爱侣那样难舍难分。可见,“金柳”这一意象是富有创新性的,具有诗人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可以在讲授新课前集中开一些这样的专题讲座,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进行,或者从外面请专家来讲,目的都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在诗歌瑰丽的殿堂自由翱翔。
4.想象法——以形带学。诗歌大多有形象感。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在诗里,往往出现两方面的生活画面,即两个方面的形象,一是诗中描绘的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二是诗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如贺铸在他的《青玉案》一词中写道:“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巧妙地借用了眼前的烟草、风絮、细雨来比喻一腔闲愁,特别是“梅子黄时雨”,要知道江南梅雨时节的雨,那是怎样日夜飘洒、朦朦胧胧、无休无止啊!诗人的形象就融化在这巨大的背景之中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除了美丽的天上街市那神话般的画面及牛郎织女自由往来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青年人(当时的诗人)面对黑暗的旧中国,盼望自由,盼望民主,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幸福生活形象。当诗人用第一人称写自己的时候,这两个画面便合二为一。又如,在舒婷的《致橡树》中,也有两个很独特的形象:橡树和木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诗人通过两棵树既互相依存又相对独立的关系,传达出自己对爱情的见解,伟岸的橡树和高大的木棉就是最好的意象。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如同运用电影镜头剪辑的蒙太奇手法,将几种景物稍加组合,便成为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单从表面上看是描写江水拍激崖岸的宏伟壮丽的景象,学生并不难想象。但是要联系到词的标题“赤壁怀古”,就可进一步想象出当年赤壁鏖战、曹军“灰飞烟灭”的场面:此火彼水,一红一白,色彩对比何等鲜明,古今比照何其强烈,恰是应“怀古”二字,实扣伤今之意。再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祖国江山色彩壮丽,世间万物争奇斗艳,促人上进,催人奋发。学生于此不正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勃发之雄心、激荡之情怀?正是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把学生带到了一种艺术创造的空间,在对它们进行咀嚼、品味的同时,也获得了思维的灵动、想象空间的拓展和审美情趣的升华。可以说,运用诗歌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应该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
诗歌教学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教师多用“细雨”、“微风”去熏陶学生,也许比那种灌输式的分解要有用得多。当课堂上真正响起学生们对诗的用心吟唱时,不禁感叹这才是诗歌应有的魅力!这才是诗歌女神应有的风采!这才是真正的诗歌教学!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